区块链100问|侧链技术|38、如何通过闪电网络理解原子级跨链交换?

我最近在重新学区块链,巩固一下细节,也收集一个“区块链100问”,供小白们使用(大佬可以另找教程),每天更新1-2个。

推特:0x00pluto


自2017年以来,区块链项目就如井喷状出现;截止2017年年底,GitHub上上传的项目超过8万。随着加密货币种类的增多及市场规模的扩大,区块链间互通性低限制各项目应用空间的问题也有所显现。为了“打通”价值传输通道;包括Ripple、以太坊基金会等在内的团队,都相继提出可实现不同链间协同操作的解决方案——跨链技术。

目前来说,较为成熟的跨链解决方案可分为三种,公证人机制、侧链/中继器模式、哈希锁定模式。其中公证人机制和现实中的第三方机构相似,充当着区块链间共同信任公证中介的角色。该解决方案中最具代表性的是Ripple实验室于2012年提出的Interledger,这一协议相当于“顶层加密托管系统”,联结各区块链的同时,实现资金在各分布式账本间的流动。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具特权的第三方公证人或许会成为整个系统信任环节中最弱的一环。

与公证人机制相比,目前跨链技术应用较多的侧链或者说中继器模式则相对复杂,比如polkadot中继链。简单来说,该模式就是以锚定某种原链上的数字货币为基础的新型区块链技术,其保证原有区块链数据隐私性及许可使用特定的同时,可实现多个区块链间的互相连接。(侧链技术的相关概念,详见区块链课堂29、30问)

而哈希锁定模式中的哈希锁定协议则源于比特币的闪电网络技术,其能起到实时快速小额支付的作用;后来协议内的关键技术哈希时间锁合约被应用于跨链技术之上。总的来说,公证人模式和中继器/侧链模式均能支持跨链资产的交换及转移、跨链合约和资产抵押;而哈希锁模式由于不易实现跨链合约,所以其应用场景较为受限,支持功能也相对较少。

Subscribe to 0x00pluto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