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 / 逃离 / 兼容 ?以太坊合并,我们该如何选择?| AMA精彩回顾

2022年8月2日19:30,Oasis网络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坚守 / 逃离 / 兼容?以太坊合并,我们该如何选择?」的推特Space活动。

在很多人心中,以太坊都是绝对的公链之王、生态之王,但也一直苦于性能问题,不久前Vitalik提出了「The Merge — 合并」 、「Danksharding」的新分片设计及「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等概念,探讨优化以太坊性能问题,并透露「合并」已完成 90%。对于以太坊合并:它足以吸引开发者坚守以太坊、熬过黎明前的黑暗吗?公链应采取哪些措施吸引项目/开发者?新公链与以太坊竞争的下一个突破点在哪里?

本期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了NGC Ventures投资总监Henry、ChainFeeds创始人Zhixiong Pan以及WePiggy协议开发团队负责人Ron,与主持人Oasis中国区生态产品经理William一起探讨相关话题。

本文为本次AMA活动的精彩内容回顾,内容有所编辑。

自我介绍环节

首先让我们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也请嘉宾们和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

Henry:

我是NGC的投资总监,主管投资。NGC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团队分布于美国、新加坡、上海,由来自科技创业、传统资本市场、管理咨询等领域的成员组成的区块链技术风险投资基金。前阵子我们也新推出了1亿美元的Web3和元宇宙基金。我们也是Oasis的早期投资机构之一。很乐于看到Oasis的进步,然后也非常高兴参与此次活动。

Zhixiong Pan:

我是Zhixiong Pan,现在在做一个叫ChainFeeds的信息流聚合产品。我曾在链闻主要负责研究方面的工作,平时非常关注公链、基础设施、Layer2的发展,感谢Oasis邀请,今天很高兴和大家沟通交流。

Ron:

我是Ron,WePiggy借贷协议的开发负责人,我们是一个多链部署的借贷协议,也是最早部署在Oasis上的借贷协议之一,非常荣幸能够参与此次由Oasis组织的推特Space活动。

问答分享环节

问题一:

第一个话题将围绕「坚守」展开:大家如何看待Vitalik提出的「The Merge — 合并」 、「Danksharding」的新分片设计及「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等设计?它足以吸引开发者坚守以太坊、熬过黎明前的黑暗吗?

Henry:

确实最近以太坊合并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整体而言,我感觉面对「The Merge — 合并」,开发者坚守以太坊应该是主流行为,从以下几个层面,我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目前ETH在咱们圈内相当于行业风向标,我不觉得抛弃风向标去其他的链,会变得主流。

第二,从架构的层面,开发者可以无缝过渡使用The Merge前后的架构的通用API,也就是说开发者基本上不需要将现有的应用程序再返工重做。它的API,一开始就与现有的基础设施及现存的开发者工具,是大部分兼容、极少部分需要更新的。整体的兼容性使得生态基本上不会发生一个巨变。

其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The Merge主要改变的是共识机制,对于用户来说使用它既不会减少Gas费,也不会改变交易速度。ETH本身作为一个目前最主流的公链,假如对于用户的体验不会发生明确的改变。那么我认为从需求的角度,大部分用户也依然会留在ETH上,大部分开发者,也没有必要,不会去放弃ETH的市场。

最后,从整体进程来分析,我觉得The Merge从POW转到POS,以及再到Surge、Verge,是势在必行的。以太坊本身是要做一个去中心化的计算平台的,想要达到这种愿景,通过Merge来改变共识机制,解决可持续发展、安全性以及来自矿工的中心化的控制风险,再用这种Danksharding、Rollup解决可扩展性问题的升级就基本上是势在必行的。这种势在必行的升级,不能叫做ETH的黑暗时代,对于它的一个升级并不会导致它的之前的需求的变更,也不会给开发人员带来更大的开发体验的变更。

在此之上,我不认为开发者会因为ETH生态的进步而全部逃离以太坊,这不太可能。整体来看,面对The Merge,开发者坚守以太坊应该还是一个主流行为。

Zhixiong Pan:

关于The Merge的部分,Henry已经讲的挺全面了。我再补充一点,其实以Merge、Danksharding、Rollup为中心的ETH发展路线图,不是最近才提出的。2020年V神就提出了Rollup。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2020年开始再到2021年到今年,不同的Layer2的方案变得越来越多,而且成熟。

The Merge ,在今年9月这个时间点上线,对于开发者和用户来说几乎没有任何的调整和影响,开发者也没有变化的必要。开发者逃离以太坊,我觉得是不太可能的,除非在The Merge正式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对于开发者来说相较于测试网很不友好的事情。除了ETH本体这个协议层的开发者,会有一些变动之外,对于应用层、智能合约层的开发者来说,应该是不会有什么变化的。

对于其他公链来说,以太坊未来在更新及调整路线图方面,难度非常大。目前大量的智能合约已经运行在以太坊当中,它只能做渐进式的一个改良,增加一些新的功能,最好的方案,便是在现有方案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新的层级,和原来的层级没有任何耦合的关系,让新的方案在新的层级上运行。

比如Danksharding的前一部分叫Proto-Danksharding,它会在以太坊的EVM层上开辟一个专门做数据存储的新区域。进一步提高Layer 2的效率,降低成本。我认为ETH上海升级或未来的更多升级,也不会对用户现有的智能合约产生什么影响。

Ron:

我同意Henry和潘老师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再进行一些补充,就是说为什么大家会认为开发者会想要逃离以太坊。

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知道以太坊始终还是在拓展公链的边界,就是因为它承载了最大的生态和开发者,所以对每一步的变动都是非常的慎重,这种慎重其实也是一种对于生态和开发者负责任的体现。

其实恰恰是以太坊深厚的底蕴,大量的优质资产,不少现成的基础设施,能够让开发者在这个基础上,走得更远,爬得更高,不用所有都从零开始,所以我觉得从开发者的角度来说,是没有动力主动脱离以太坊生态的,当然也不排除未来增量的开发者,会有更多的选择。我也很期待像Oasis这样的新公链,从Web2世界,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入Web3。

问题二:

第二个话题,我们围绕「逃离」展开讨论:6 月 23 日,dYdX 宣布「逃离」以太坊转移至 Cosmos 生态,这可能是第一个业内知名以太坊原生 DeFi 应用的逃离。一石激起千层浪,社区对此也展开热烈讨论。大家如何看待这一事件?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逃离以太坊吗?

Henry:

dYdX逃离这件事情确实还影响挺大的,就是我其实挺能够理解蛮多人对于ETH的失望。我记得早期的时候,ETH甚至说要搞1024个分片,后来还改成了64个,然后现在又提出了单char-danksharding,将以太网变成结算和数据可用层的形式,去进一步发挥Layer 2的可能性和拓展性。

我个人认为不能说是一种大的规模的现象,因为ETH上面资金体量是比较大的,目前ETH生态对于整体很多的应用发展来说还是非常好的,大部分应用可以说就是应该还是会继续保留在ETH上。

我记得当时我看新闻的时候,从dYdX创始人逃离ETH时发的推文的态度上可以了解,就是他对ETH的技术落地是感到失望的,他就觉得不仅应该关注链上用户,也应该关注链能提供怎样的产品体验。

Zhixiong Pan:

dYdX的确宣布说要逃离以太坊,但其实还有一个著名DeFi协议,Compound,在很早的时候,可能一两年前吧,就说要离开以太坊,去做自己的一条链,但至今其实我们也并没有看到Compound逃离以太坊的实质行动。对于一些高频的低价值的应用,那它也只能选以太坊之外的链。

所以说不同的应用,比如说游戏啊之类的,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性能和特性,通过做出不同的调整,来符合自己的需求。如果以太坊符合它的需求呢,当然它就会选择以太坊,但如果它需要隐私等特性,而以太坊没有,那它只可能去选Oasis,或者是一些具有隐私特性的链。

所以说这些根据功能性和性能来挑选的应用,的确是有非常大的可能性会离开以太坊,或者是就不从以太坊开始,从别的链起步。

Ron:

对于应用是不是要离开以太坊,我个人觉得说可能决定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应用的类型,就它是一个高频的还是低频的应用。它对于可组合性是否拥有很强烈的需求,如果它是一个高频的应用,那么可能无法承受以太坊高昂的Gas费。

一个是应用的发展阶段,它是不是积累了足够强大的优势和资产规模。当它的用户规模和资产优势非常强的时候,也许它就有动力离开以太坊,单独去做一个,也不一定离开以太坊,有可能离开以太坊的二层,然后单独去做一个自己的二层。

问题三:

在上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拓展:Oasis 作为兼顾隐私保护及可拓展性的高性能 Layer1 公链,如果「逃离」以太坊,大家认为 Oasis 是一个好的归处吗?除了技术性能优势之外,Oasis 还应采取哪些措施吸引项目/开发者?

Henry:

我们去看Oasis的生态发展,其实在隐私公链这一块也是很不错的选择,经常跟一些大的科技公司进行合作。上周Oasis也公布了与Meta在隐私计算领域的合作,这个也证明了我们当时投资Oasis的判断是正确的。Oasis在隐私技术领域是非常先进的,至于采取哪些措施吸引项目开发者,通过黑客松、项目生态扶持这些方式都可以,也可以考虑去深度孵化一些头部的应用,然后来吸引用户。

从互联网公司Web2平台垄断数据这一点,我们就都明白,用户的隐私数据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但目前Web3的数据虽然破除了垄断,但实际上确实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信息不对称会带来攻击,比如MEV攻击。还有一部分个人或者机构有隐私方面的需求,但是目前你只要上链了,你就没有办法满足隐私的需求。

Zhixiong Pan:

我觉得大家对于隐私明显有着很大的需求,无论从大家在往零知识证明还是NPC等各种技术方向拓展来看,大家都在往隐私方向走,开发者对于应用本身有隐私特性和需求的话,的确是可以选择去Oasis。

在隐私的一些具体的用例上,与不同的开发者去沟通,帮助支持他们,甚至是给予资金支持,把生态越做越大。

Ron:

Oasis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因为我自己除了做开发,个人还投资了不少隐私类的项目,我一直相信隐私是未来区块链能否大规模应用的必要条件。没有隐私,就相当于大家都在裸奔。

在实现隐私之前,其实是没有大规模用户敢去使用的,因为这个相当于暴露仓位,人家可以定点打击,而且是往死里打击你,所以我个人觉得说隐私在这一块的话是非常重要,而且对于Oasis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角度,然后也是我一直坚信说有一天隐私能够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在这基础之上,大家要有不同的特色或者方向,所以应该说引导或者鼓励开发者多去使用Oasis的特性,去建设一些独特的应用。

问题四:

聊完「逃离」,我们继续聊「兼容」,许多人认为 EVM 兼容所形成的开发者网络效应,价值远超以太坊区块链本身,因此许多公链都选择实现EVM兼容,Oasis 也推出 EVM 兼容 ParaTime Emerald,另外与 EVM 兼容的隐私 ParaTime「Sapphire」目前也已上线测试网。

大家认为 Oasis 实现 EVM 兼容,将会为 Oasis 生态、以太坊生态乃至行业开发者带来哪些改变?与 EVM 兼容的隐私 ParaTime 将会在未来 EVM 生态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Henry:

我觉得EVM兼容是一个能带来很多好处的事情,目前头部公链生态超70%以上,都兼容了EVM。至少说,给了开发者更多便利,使得他们不用从零开始创建代码,就可以吸引到其他的那种更多的应用。

我觉得就是首先Oasis它主打这个隐私优先的高性能公链,可以为这个生态带来一种差异性的竞争,加上Oasis这种ParaTime Emerald设计架构也是非常有意思。

目前我们去看EVM生态,基本上大多数开发者还缺少了以隐私为核心的应用程序,像ParaTime Emerald加入的话,为以隐私为中心的开发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实现道路。

Zhixiong Pan:

我觉得都应该拥抱,而且还会有可能找到一些他们特定的用户群体,虽然几年里面我觉得EVM会是一个相对比较小的,相对比较重要的行业标准,因为用这个标准开发者用同样一套东西,大家的开发的效率会相对比较高。几年之后,我会觉得这个行业不一定只有EVM这一种选择,可能会有更好的EVM类型产品出现。

Ron:

Oasis的新ParaTime加入了关于隐私的一些特性,目前仍在测试初期。基金会或者是Oasis开发团队可以给开发者更多的指导,让开发者适应这些新特性。当然,因为基于EVM架构,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最大化降低现有开发者的学习门槛。

问题五:

不管是「坚守」、「逃离」还是「兼容」,我们都是在公链竞争中,摸索探寻应用落地的更优解,因此我想请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以太坊完成合并,将会对目前激烈的新公链竞争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新公链与以太坊竞争的下一个突破点在哪里?

Henry:

以太坊在完成合并之前,主要存在着可持续发展不够、可扩展性不足和Gas费过高3个问题。但一旦它完成合并,它把它的整体性能给提升了,加上它现有的繁茂的,未来可能还会更加蓬勃的生态发展。我想会对许多主打高性能的公链带来更强力的冲击。假如其他的公链没有形成自己的一个独特的竞争优势,那么可能在接下来的竞争格局中就会比较危险。

相对来说,像Oasis这种在隐私计算方面,存在着较强差异性竞争优势的公链,在未来可能会变得更加有机会,就比如说可以通过EVM兼容与其他的公链进行互补。

我觉得在以以太坊为主的公链格局下,其他的公链以一种相对性的竞争优势去发展自己的生态,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竞争形式。

Zhixiong Pan:

以太坊完成合并,并且有Layer 2的一些崛起对于现在的这些公链格局,对于那些非EVM链我觉得还好,但是对于EVM这个兼容链,以及或者说只是更改了以太坊的共识的这么一些公链,我觉得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我觉得这些链的竞争就会很明显的下降。

我觉得打败以太坊,那肯定不会是以太坊,以太坊整个生态最担心的,我觉得还是范式的一个变化,就是会不会有更新一代的结构的这个协议来替代以太坊,我觉得这是最有可能的。

其实我觉得是以太坊个模块化区块链的一个方式,我觉得可能会是以太坊下一个竞争者最有竞争力的,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可能以ZK为首的密码学的改进,对整个生态带来的不同,其实也会很有可能。那模块化的区块链呢,代表的这个区块链它不是整体的设计。像模化区块链和一些新型链,我觉得是非常有可能带来一些竞争压力,也会是下一代公链热潮里重要的竞争对手。

Ron:

首先我们刚才有提到就是以太坊完成合并之后,其实一开始更多的是这个共识机制的改变,当然这里面牵扯到一系列的代币经济模型的博弈,然后这个过程会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才是数据分片和Rollup的落地。

在以太坊的这个基础上有自己的特性和这个方向的话,那么也许会有不同的这个可能性,当然我觉得能够彻底打败以太坊的,像刚才潘老师讲的不是一个更好的以太坊,而是范式转移级别的公链基础设施。

就是现在大家都在火热讨论的这个模块化区块链,我个人觉得模块化区块链这个角度的话,其实以太坊也可以做得很好,但是以太坊始终有一些它从架构上就已经不太好去做的地方。

公链能够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特别是在应用方面,能够有不同的全新的发现,在未来的话,也不仅仅是底层的架构的优势,或者是一些单纯硬件上面的比拼,更多的也是它的应用生态,以及它构建生态的这个整体体系在发挥作用,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我是觉得未来新公链还是很有机会的。

Subscribe to Oasis 中文频道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