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诺贝尔的奖”,黑了“EOS的链”

陈伟星28日发朋友圈,回应打车链:这是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伟大社会实验。

 

紧接着,29日,在360曝光EOS存在安全漏洞之后,陈伟星再次回应:EOS堪称区块链毒瘤,毫无理想主义的极致炒作圈钱者。

 

这几乎要将EOS打入地狱。

 

陈伟星实实在在用两天时间,得了「诺贝尔的奖 」,黑了「EOS的链 」

 

 

空中楼阁,会是那1%?

 

某位创投圈的资深人士这样说:现在区块链项目99%是空气,但剩下的1%将会改变世界 。谁会成为那改变世界的1%呢?

 

5月28日凌晨,陈伟星在微信朋友圈发文称,其与美团联合创始人杨俊,将一起构建基于区块链的「打车链 」。

 



 

也要准备做区块链项目了,那么陈伟星的打车链是到底是落地应用的1%,还是空气项目的99%?

 

Uber、滴滴这样的打车平台被认为存在两个问题:用户成本增加,用户信息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网约车的弊端一直都存在,区块链出现之前,这些弊端是没法改善的。

 

《区块链革命》一书中,塔普斯科特父子在 」未来:从Uber到SUber「这个章节中,描绘了区块链技术与无人机是汽车相结合的场景。SUber的管理员将无人驾驶车辆的协议编程到区块链上,车辆就会变成一个完全自主运作的代理人,车辆可以赚取自己的经费,为自己的燃料与维修费用付款,购买自己的汽车保险,出现碰撞事件时自己商量责任的划分,并在没有认为参与的情况下运作。

 

这样的场景看起来十分有科幻色彩,但是实现起来还遥遥无期,因为无人驾驶本身就是个障碍。

 

所以如何在现有技术下,区块链技术结合普通汽车怎么取代玩转打车市场呢?

 

区块链技术其本质就是一个分布式账本数据库,信息被加密存储,数据上链之后可以保证信息安全,这一点就克服了传统打车平台数据集中管理导致的数据易被用于不不法途径的弊端。

 

区块链技术点对点支付,跨过中心化平台资金池的盘剥,用户与车主都节省了很大的开支,所以区块链技术解决了用户成本增加的问题。

 

这项技术的引入,将会改善打车行业现存的乱象。从这个角度来说,陈伟星的打车链确实能够起到他所谓的「创造出一个有意思的经济模型,去改变具体某一个行业 」这样的目的。

 

但是,无论是比特币,还是以太坊系统,离实际应用距离还很远,打车软件每秒可能要处理数万的信息量,这个问题不解决,打车链依然只是一个空中楼阁。

 

参考已有区块链项目,他们如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项目中,也许能找到方向。

 

市场上已经出现的区块链项目中,大多会采用关键信息上链,需要高速处理的信息集中处理的模式。

 

底层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账本记录客户信息,用智能合约解决社交产品中的交易问题,保障社区生态经济的公开透明。

 

而应用层则采用高效的中心开发架构,充分保证各种信息撮合、位置同步的高效执行,有效避免了针对区块链目前交易易合约确认时间长、费用高、易易拥堵等问题。

 

这种经济模式在解决了用户信息安全与支付问题之后,也解决了信息速度缓慢问题。

 

这也只是一个构想.。

 

 

燃烧模型只是理想

 

陈伟星在朋友圈还提到两个专业名词「燃烧模型 」与「收入模型 」。

 

何为燃烧模型?

 

Burning model,就意味着每烧掉一个token,系统价值就会上涨,相当于分红权当即实现了。燃烧模型,反应的是区块链资产的升值逻辑,经济学上这叫「通缩 」。

 

何为收入模型?

 

与燃烧模型相对应的就是收入模型,资本行业叫做资产负债表,包含了现金、利益、分红。但是这种模型目前已经存在越来越多的问题了,例如PE高,股票价值水分过大等。

 

陈伟星表示,燃烧模型是基于一套数学机理去实现共享,是道数学题,还需要去证明它。

 

证明的方法有两种:用数学方法来推理;用实验来证明。

 

从「这是一个诺贝尔奖级的社会实验 」来看,显然陈伟星打算使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因此他选择构建「打车链 」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燃烧模型是无法支撑起整个生态的。

 

理想,当然要有,无论成功与否,尝试总没有坏处。

 

 

「诺贝尔奖 」要拿,EOS也要怼

 



 

说起陈伟星本人,行业内人士都会想起两个字「怼人 」。

 

的确,在2018年初,陈伟星连续发朋友圈,怼了一票区块链圈子的「大佬 」。甚至包括李笑来。

 

今天这位「怼人小王子 」不怼人了,开怼项目。

 

那他「怼项目 」的方式,专业吗?我们来逐条分析分析。

 

1、EOS的30亿美元不知去向

 

且不说区块链企业,历史上有名的互联网公司Facebook,从2006年4月的估值5亿美元,到2007年中, 估值达到150亿美元。

 

一年飙升30倍,有没有很眼熟?对了,就是现在的区块链行业的速度。

 

EOS在设计生态之初,考虑了政策风险,所以将公链启动交给一位「有缘人 」进行来启动。对于资金,Block.one公司就更加谨慎,公开账目更不可能。

 

EOS本身通过ICO方式募集资金,处于灰色地带的方式,谨慎也是能够理解。

 

2、365天ICO

 

关于募集资经周期问题,比特币从2009年就开始ICO,2140结束,可以说是目前募集资金周期最长的项目。

 

BM一开始就这个问题也做过说明,这样做目的在于让EOS代币分散。以便于让促进社群的公平。

 

因为DPOS共识机制下,代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权力,权力分散当然是好事。

 

何况现在EOS的ICO接近尾声,陈伟星这个时候用此理由攻击,似乎站不太站得住脚。

 

3、DPOS过度中心化

 

区块链技术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效率与安全不可兼得。EOS采用的DPOS共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效率问题,损失了安全问题,但也一定程度解决了当下痛点。

 

中国有句古话: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绝大部分节点在国内,超级节点本质是利益共同体的炒作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并不是什么贬义词,相反,比特币生态系统就是利用了人们对利益无限追求的心理,如今已经安全运行了10年。

 

据统计,中国EOS超级节点数量占总数的45%左右。这也并未达到绝大多数的概念。

 

拿了「诺贝尔奖 」还不够,真的要这样蹭热点吗?

 

可能,在区块链行业如此浮躁的今天,流量真的很重要,但为理想付出行动才是最有价值的。

Subscribe to 比特摩斯(BitcoinMetzdowd)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