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Mask的增长飞轮正在失效,泛用户应用是新“入口”的中心

本文将分析MetaMask增长飞轮的启动与运行,以及为何可能正在失效。

作者:Pengyu, Co-founder of Particle Network

MetaMask是业内最知名的钱包产品,其影响力已经超越了钱包领域,给人一种几乎不可撼动的印象。其核心原因在于利用了开发者群体中的先发优势,并与dApp生态共同构建了一个增长飞轮。本文将分析MetaMask增长飞轮的启动与运行,以及为何可能正在失效。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MetaMask的发展历史:

MetaMask是由Kumavis(也称为Aaron Davis)和其他几位核心成员共同创建的。其目的是通过浏览器扩展插件简化用户与dApps的互动。在2016年之前,要与基于以太坊的dApp进行互动通常需要运行一个完整的以太坊节点,这对许多用户来说相当复杂。

与大家可能的直观感受不同,MetaMask在初始阶段更多地被定位为一个开发者工具,其目的是为开发人员提供一个友好且易于使用的用户接入界面。

图1-MetaMask的增长飞轮

从发展历史可以总结出MetaMask的增长飞轮起始状态和运行状态

在DeFi和NFT领域迅速崛起的过程中,得益于MetaMask的资产和用户规模优势,越来越多的dApp选择MetaMask作为连接链上业务的首选方案,从而进一步增强了MetaMask的资产规模和用户规模。

对MetaMask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我们可以明确看到其增长飞轮的起始、启动和运行各阶段:

  • 飞轮的起始阶段:以开发者友好的特点为主,成为早期dApp的默认用户接入工具。

  • 飞轮的启动阶段:在用户和资产规模上取得领先。

  • 飞轮的运行阶段:行业内的“财富效应” - 增量用户进入链上产品(这类产品以DeFi类产品为主,且主要通过网页端交互)- 默认使用MetaMask进行连接 - 增加MetaMask的用户和资产规模 - 由单一的用户访问工具转化为完整的用户生态 - 进而吸引更多的开发者使用MetaMask。

为什么会失效?

我认为MetaMask的增长飞轮正在失效,主要有几个原因:

1.没有成为“入口”,使得这个增长飞轮运转更加稳定

在整个流量路径中,MetaMask并不是增量用户进入的核心推动力,只是新增用户在财富效应的推动下进入Web3的承接地之一。在流量互动上,MetaMask体现为单向吸收,没有分发和反馈。另一个特点是,将MetaMask作为转账以外主动需求的起点的用户比例很小。

我认为入口应该是主动需求集散和分发的起点,而不仅仅是流量的承接地。例如,谷歌是一个入口,但Web3人士经常使用的活动管理平台Lu.ma并不是入口。实际上,MetaMask希望Snaps能够承担从流量承接到流量分发的任务。

2.链上核心业务场景正在迁移:非DeFi类别的泛用户应用层项目正在快速崛起

核心业务场景的迁移将改变行业增量用户的底层推动力。过去,几乎所有新增链上用户的底层推动力都来自于头部资产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财富效应。然而,随着应用类项目的兴起,这一推动力将转变为头部资产财富效应和Web3原生内容的双重驱动。因此,增量用户的进入路径已经发生明显的改变。

泛用户应用层项目的业务场景中,用户与链交互的特征是:跨平台,低价值,高频率,不同于Defi类产品的网页端交互,高价值,中低频率。泛用户应用层项目的标准配置将会是移动端优先,采用跨平台的产品矩阵。

在移动端,使用MetaMask作为用户访问业务场景的工具会带来明显的体验分割感。具体表现在产品数据上,新用户的注册转化率很低,而在移动端的业务场景中调用MetaMask进行签名的完成率也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对开发者的终端用户体验造成的伤害将显著放大,MetaMask的资产规模和用户规模优势已经无法弥补。

3.在账户抽象领域的徘徊

部分应用层项目的业务场景利用账户抽象的能力进入了更复杂的智能交互阶段,但是MetaMask在这些场景中没有与应用层项目的业务场景相互加强,只是扮演了一个Signer的角色。

账户抽象的本质是将账户类型泛化,终极目标是消除EOA账户。然而,MetaMask作为EOA账户体系的领先者,与账户抽象的本质目标存在一定冲突,导致其在账户抽象领域的业务布局不够激进。

4.迭代思路与产品本质的错位:作为一个拥有最大C端用户量的Web3链上产品,但是产品的思路却是以开发者优先为导向

MetaMask的整体思路是以开发者优先为核心,这在行业早期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因为基本上所有的用户都是开发者,开发者也是所有用户。

在DeFi热潮时期也没有问题,但是随着泛用户类的应用层项目迅速崛起,加密行业正从加密朋克友好的行业转变为大众消费行业,以开发者优先的思路会与终端用户脱节。

图2-链上核心业务场景的迁移

基于增长飞轮失效的两个核心原因,”入口“格局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我们可以从失效的两个核心原因来分析“入口”格局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1.MetaMask暂时没有成为入口,并且在移动端失去了与dApp之间相互增强资产规模和用户规模的飞轮效应

这是否意味着会有更多零售钱包的机会呢?

这将使竞争回到产品之间的竞争,但并没有降低其他零售钱包成为入口的难度。

在移动端,会减少其他零售钱包的压力。与网页时代不同,其他零售钱包不再与MetaMask、Defi产品和网页优先的dApp共同构建的生态竞争,而更像是与一个名叫MetaMask的在移动端已有一定知名度的独立钱包产品竞争。零售钱包从网页时代的独立产品与生态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移动时代的独立产品与独立产品之间的竞争。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其他零售钱包增加了成为“入口”的机会。正如我们之前分析的,零售钱包产品需要同时承接流量和主动分发需求才能成为入口。在移动端,这一挑战对其他零售钱包并没有减轻。与此同时,尽管MetaMask在移动端没有独特的增长策略,但这只是让所有人回到了同一个竞争维度,MetaMask仍然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即使在这个基础上,更多的机会也只属于部分的零售钱包,他们可能具备以下特征:

  • 移动优先的零售钱包,对终端用户在移动端场景的原生需求有独特的洞察并且能够满足。

  • 在整个用户生命周期中,能够以正向的经济模型运作的移动端零售钱包。作为独立的钱包产品本身,在产品内能够实现商业化闭环,例如钱包结合链上合约交易,在一定用户规模内可能实现商业化闭环。能够让所在生态整体具备货币化能力的正向提升。这类生态目前主要集中在能够通过强运营产生高LTV的交易所类产品,包括头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和中心化交易所。例如:Uniswap的移动端钱包,OKX的OKX Wallet等。

  • 跳出了钱包的UI视角,涉足每一笔链上交易的底层优化机会,这类产品目前可能并不被归类在钱包领域,例如进行Mempool优化、MEV或授权管理等领域的公司。

2.但我认为,链上核心业务场景正在迁移是MetaMask的增长飞轮失效更为重要的原因

接下来会讨论这个因素会带来"入口"格局什么样的变化。

链上核心业务场景迁移对"入口"格局所带来的最持久影响并不仅仅是让MetaMask的增长飞轮失效,更关键的是让驱动链上新增用户的主要推动力发生了转变。

在应用层项目兴起之前,链上新增用户的主要推动力是头部资产的财富效应。但随着应用类项目的崛起,这一动力已经转变为头部资产的财富效应和Web3原生内容双重驱动。

因此,要想更为清晰地理解"入口"格局可能的变化,我们应更加关注泛用户应用层项目将如何处理新用户与链的交互。包括:公钥生成、私钥管理、发起签名、完成签名以及签名后反馈等。

泛用户应用层项目在处理新用户与链接交互上有三类选择

1.接入MetaMask / Coinbase Wallet等高市占率的零售钱包。

2.自建钱包。

3.接入WaaS(钱包即服务)。

其中自建钱包有四个具体方案

1.自建托管类应用内置钱包。

2.自建助记词类,非托管应用内置钱包。

3.自建社交登录类,非托管应用内置钱包。

4.自建独立的零售钱包。

根据用户体验(新用户的注册转化率,dApp内完成签名的效率)和资产责任两个维度,结合泛用户应用层项目的业务交互特点:泛用户、跨平台、低价值、高频率,可以进行以下对比图:

第一种方案:接入 MetaMask / Coinbase Wallet 等市占率高的零售钱包

在财富效应和 Web3 原生内容的双重驱动下,这个方案是不可行的。想象一下,新用户被内容和玩法吸引而下载了一个 Web3 游戏的移动客户端,然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他们去应用商店下载第二个应用(Coinbase Wallet 或者 MetaMask 移动端)。

第二种方案:自建钱包。

自建独立的零售钱包是一个相对较差的选择,因为与接入市占率高的零售钱包(如 MetaMask / Coinbase Wallet)相比,它既没有解决体验上的割裂问题,还增加了用户资产的责任。

自建助记词钱包的好处是少下载一个移动应用,但是助记词本身带来的新用户注册转化率低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般来说,对于泛用户(没有太多Web3产品服务使用经验),助记词这一环节(理解和记忆)会让超过60%的用户流失。

自建托管类应用内置钱包是一个短期相对可行的方案,能够解决用户体验问题。但是带来的缺陷是独立用户的链上行为得不到追踪,另外随着业务的增长,应用层项目的资产责任持续增加。

自建支持社交登录的非托管应用内置钱包是相对最优的解决方案,但对于绝大多数项目方来说,考虑到自建并且运维的成本,这个方案是不划算的。

第三种方案:接入WaaS(钱包即服务)。

钱包即服务类产品提供的本质服务有两个方面:一是为其服务的dApp提供社交登录方案,以大幅度提高新用户的注册转化率;二是在对应的dApp内生成一个内置的全功能钱包,使得与业务相关的链上签名可以在dApp内部完成,无需跳出。

与零售钱包的SDK有本质的区别:首先,进入流程必须是非助记词类的,否则与通过社交登录解决新用户注册转化的需求矛盾;其次,没有独立的钱包产品作为发生签名的必要条件。此外,钱包即服务类产品在商业模式和产品迭代路径上与零售钱包也存在不同。

图3-钱包即服务产品(进入-应用内签名-链上全操作)

这种方式可以解决资产责任和用户体验问题,但是风险在于一定程度上会依赖钱包即服务公司的运维能力。然而,我认为核心的风险不在于该业务本身,而在于如何在合作伙伴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考虑到成本与效率,在泛用户应用层项目崛起的行业格局下,处理新用户与链的交互的标准配置将会是WaaS(钱包即服务)。因此,在核心场景迁移之后,大比例的新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应用层项目结合WaaS进行链上交互,并在完成大量业务场景后再被分流到其他应用层项目或独立的零售钱包。

基于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勾勒出可能的“入口”格局发展趋势。

图4:双推动力下的流量路径

谁是新的"入口"?

在这个发展趋势下,泛用户应用层项目是否成为了新的入口?

让我们回到入口的定义:入口是主动需求集散和分发的起点,而不仅仅是流量的承接地

在这个趋势下,泛用户应用层项目实际上取代了MetaMask的承接流量的角色,并且相比MetaMask更有优势的地方是本身也是增量用户进入行业的底层推动力之一。

然而,即使是具备推动增量用户进入行业的单个应用层项目,也不会直接成为入口,因为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1.头部效应;

2.再分发能力。

在这个双推动力下的流量路径图中,可以看出头部效应决定了泛用户应用层项目的承接规模,而再分发能力则决定了是否能够在承接地的基础上与流量形成良性的双向互动。

头部效应的判断是一个看似有路径但实际上高度不确定的事情,而被广泛认可的只有一类产品:对Web3业务持续投入并有清晰目标的Web2超级应用。例如Telegram。具有增量用户推动能力的Web3原生头部泛应用类产品是发生在中心化交易所的再进化,还是发生在Web3社交通信协议或游戏平台上呢?

再分发能力是“入口”的本质特征之一。然而,在Web3行业中,我认为再分发能力的含义更广泛,不仅仅是流量的分发,还包括能力的分发和共识的分发。流量的分发是很直观的,它是指主动引导广大终端用户的注意力转移到上下游产品上。能力的分发包括链上资产运营能力和用户社区运营能力。而叙事和共识的分发本质上是对头部用户的分发。

头部效应和再分发能力决定了是否能够形成可持续的“入口”

另外,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两个角色:

1.中心化交易所:头部的中心化交易所将继续参与将流量重新分配到链上业务的过程。移动端零售钱包、WaaS钱包即服务和链上合约交易业务将成为头部交易所的标准配置。

2.只属于Web3的新产物:与Web2的数据封闭性和用户权利限制不同,Web3的交易和授权完全由终端用户自主控制。当应用层项目兴起后,终端用户的授权和签名可能需要一个平台进行统一管理,这涉及不同业务场景的授权和签名。终端用户在链上的资产、授权和交易状态管理等方面可能会有新的"入口"机会。

总体而言,MetaMask的增长飞轮可能正在失效。其核心原因是泛用户应用层项目的崛起,使链上核心业务场景发生了迁移,从网页交互转向移动优先的跨平台交互。Web3行业正从加密朋克友好的金融行业转变为大众友好的消费级行业。在这个过程中,具有头部效应和再分发能力的泛用户应用层项目成为核心推动力。而我们设想的Web3 "入口"很可能不是通过规划生产出来的,而是在这个过程中贡献最多的角色所获得的奖励。

深潮 TechFlow 是由社区驱动的深度内容平台,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态度的思考。

社区:

订阅频道:https://t.me/TechFlowDaily

电报:https://t.me/TechFlowPost

推特:@TechFlowPost

进微信群添加助手微信:blocktheworld

Subscribe to 深潮TechFlow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