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加密市场指标详情

KDJ 随机指标

1. 简介

随机指标,先用于期货市场的分析,后被广泛用于股市的中短期趋势分析。通过一个特定的周期(常为9日、9周等)内出现过的最高价、最低价及最后一个计算周期的收盘价及这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计算最后一个计算周期的未成熟随机值RSV,然后根据平滑移动平均线的方法来计算K值、D值与J值,并绘成曲线图来研判股票走势。

2. 计算公式

KDJ指标是计算n日内超买超卖情况。首先要计算周期(n日、n周等)的RSV值,即未成熟随机指标值,然后再计算K值、D值、J值等。一般n取9日。

RSV(n日)=(Cn-Ln)/(Hn-Ln)×100

Cn为第n日收盘价;Ln为n日内的最低价;Hn为n日内的最高价。

其次,计算K值与D值:

K值=2/3×前一日K值+1/3×当日RSV

D值=2/3×前一日D值+1/3×当日K值

J值=3×当日K值-2×当日D值

3. 应用

3.1 K线是快速确认线——数值在90以上为超买,数值在10以下为超卖;

3.2 D线是慢速主干线——数值在80以上为超买,数值在20以下为超卖;

3.3 J线为方向敏感线,当J值大于90,特别是连续5天以上,股价至少会形成短期头部,反之J值小于10时,特别是连续数天以上,股价至少会形成短期底部。

3.4 当K值由较小逐渐大于D值,在图形上显示K线从下方上穿D线,所以在图形上K线向上突破D线时,俗称金叉,即为买进的讯号。

3.5 实战时当K,D线在20以下交叉向上,此时的短期买入的信号较为准确;如果K值在50以下,由下往上接连两次上穿D值,形成右底比左底高的「W底」形态时,后市股价可能会有相当的涨幅。

3.6 当K值由较大逐渐小于D值,在图形上显示K线从上方下穿D线,显示趋势是向下的,所以在图形上K线向下突破D线时,俗称死叉,即为卖出的讯号。

3.7 实战时当K,D线在80以上交叉向下,此时的短期卖出的信号较为准确;如果K值在50以上,由上往下接连两次下穿D值,形成右头比左头低的「M头」形态时,后市股价可能会有相当的跌幅。

3.8 通过KDJ与股价背离的走势,判断股价顶底也是颇为实用的方法:

● 股价创新高,而KD值没有创新高,为顶背离,应卖出;

● 股价创新低,而KD值没有创新低,为底背离,应买入;

● 股价没有创新高,而KD值创新高,为顶背离,应卖出;

● 股价没有创新低,而KD值创新低,为底背离,应买入。

3.9 需要注意的是KDJ顶底背离判定的方法,只能和前一波高低点时KD值相比,不能跳过去相比较。

4. 特色

4.1 KD线系融合了动量观念、相对强弱指标(RSI)及移动平均线的优点发展而来,适合中、短期操作。

4.2 D值系由K值推演而来,故波动较K值缓和。

4.3 短期超买或超卖较RSI准确,可以提示明确的买卖点。

4.4 可从其波动研判股价或大盘趋势,是参考性很高的技术指标。

4.5 交易量太小的个股,此指标较不适用,但适用热门股,准确率较高。

MACD 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

1. 简介

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它是以快速及慢速两条指数移动平均线,计算两者之间的差离值(DIF),再利用差离值与差离值平均值(DEM)的收敛(合并)与发散(分离)的征兆,从而决定股票买卖的时机。

2. 计算公式

2.1 平均指数(DI) =(最高价 + 最低价 + 2 * 收盘价)/4

2.2 指数平滑移动平均数(EMA) =前日EMA + 2/(1 + 移动平均天数) * (当天平均指数 - 前日EMA)

2.3 差离值(DIF) = 12日EMA - 26日EMA

2.4 MACD = 前日MACD + 2/(1+移动平均天数) * (DIF - 前日MACD)

3. 应用

3.1 MACD及DIF均为正值,可视为多头市场。

3.2 MACD及DIF均为负值,可视为空头市场。

3.3 DIF向上突破MACD,买进讯号。

3.4 DIF向下跌破MACD,卖出讯号。

3.5 DIF值由负转正,且穿越MACD,买进讯号。

3.6 DIF值由正转负,且突破MACD,卖出讯号。

3.7 如果MACD及DIF皆为正值,且DIF向上突破MACD,此为买方市场,做多较有利。

3.8 如果MACD及DIF皆为负值,且DIF向下跌破MACD,此为卖方市场,作空较为有利。

3.9 DIF与大盘指数呈背离走势时,若股价连续创新低点,而DIF值并未创新低点,此为『正背离』走势,为买进时机;反之,若股价连续创新高点,而DIF值并未创新高点时,此为『负背离』走势,为卖出时机。

4. 特色

4.1 MACD比较能掌握明显的涨升波段,大跌后找买点应该优先考虑使用MACD。MACD在测试股市主要趋势走向是一个相当良好的分析工具。

4.2 MACD对中长期投资买卖有独到的分析能力,对于大波段涨跌幅确认颇为准确。由MACD波动的周期性,可帮助波浪理论研究者,对波段的涨跌幅加以确认。

4.3 MACD可以减少52%移动平均线频频出现假突破的买卖点,减少无效的交易次数而提高获利能力。

4.4 涨升一大段后,MACD与DIF经常『纠缠不清』,买进讯号变差,此时不宜使用。

ARBR 情绪指标

1. 简介

AR人气指标系以当天开盘价为基础与当天之最高、最低价比,依固定公式统计算出来的强弱指标,又可称为买卖人气指标。BR意愿指标以昨天的收盘价为基础与今天的最高、最低价比较,依固定公式计算出来的强弱指标,又可称为买卖意愿指标。

2. 计算公式

AR=SUM(HIGH-OPEN,N)/SUM(OPEN-LOW,N)*100

最近N天内最高价与开盘价的差的和除以开盘价与最低价的差的和,所得的比值放大100。

BR = SUM(MAX(0,HIGH-REF(CLOSE,1)),N)/SUM(MAX(0,REF(CLOSE,1)-LOW),N)*100

最近N日内,若某日的最高价高于前一天的收盘价,将该日最高价与前收的差累加到强势和中,若某日的最低价低于前收,则将前收与该日最低价的差累加到弱势和中。最后用强势和除以弱势和,所得比值放大100。 其中N=26

3. 应用

AR:

● AR 100是买卖气势的均衡状态,手中持股安全。

● AR 80~120是盘整行情,没有太大的波动。

● AR 50以下,表示进入超卖区,可买进股票; AR 150以上则进入超买区,则请注意回档或下跌,为卖出时机。

BR:

● BR300以上为超买区,股价可能随时回档,为卖出时机;BR50以下为超卖区,股价可能随时反弹,为买进时机。

● 正常区间在70~150之间,属于盘整行情。

4. 特色

4.1 AR走势和股价同方向,AR上涨大盘也上涨;AR跌大盘亦跌。

4.2 AR指标不能表现出股价跳空缺口的强弱气势,仅能表示当日股价上下震荡的幅度。

4.3 在头部或底部形成时,AR常常具有领先能力。

4.4 从BR指针可以看出股价高价区或低价区的形成。

4.5 BR应与AR搭配使用,方能发挥效果。

4.6 个别股使用BR指标时,遇到除息、除权时,前一日收盘价需调整权值。

4.7 当AR及BR急速下降时,表示股价已近高峰,应获利了结;当BR急速上升,但AR小跌或盘整时,应逢高出货;当BR比AR低时,可逢低买进。 (通常BR值比AR值高)

DMA 平行线差

1. 简介

平行线差指标,是利用两条不同期间的平均线,来判断当前买卖能量的大小和未来价格趋势。属于中短期投资指标。

2. 计算公式

DMA = 股价短期平均值 - 股价长期平均值 = MA(SHORT)- MA(LONG)

AMA = DMA短期平均值

以求10日、60日为基准周期的DMA指标为例,其计算过程具体如下:

DMA(10)= 10日股价平均值 - 60日股价平均值

AMA(10)= 10日DMA平均

3. 应用

3.1 DMA线向上交叉AMA线,买进;DMA线向下交叉AMA线,卖出。

3.2 当DMA和AMA均 >0(即在图形上表示为它们处于零线以上)并向上移动时,一般表示为股市处于多头行情中,为买入信号,可以买入或持股;当DMA和AMA均 < 0(即在图形上表示为它们处于零线以下)并向下移动时,一般表示为股市处于空头行情中,为卖出信号,可以卖出股票或观望。

3.3 当DMA和AMA均 < 0时,经过一段时间的下跌后,如果两者同时从低位向上移动时,为买进信号;当DMA和AMA均 > 0,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后,如果两者同时从高位向下移动时,为卖出信号。

4. 特色

4.1 DMA指标与股价产生背离时的交叉信号,可信度较高。

4.2 DMA指标亦适于结合形态理论进行分析。

4.3 DMA指标、MACD指标、TRIX指标三者构成一组指标群,互相验证。

EMV 简易波动指标

1. 简介

简易波动指标,根据等量图和压缩图的原理设计而成,目的是将价格与成交量的变化结合成一个波动指标来反映股价或指数的变动状况。由于股价的变化和成交量的变化都可以引发该指标数值的变动,因此,EMV实际上也是一个量价合成指标。

2. 计算公式

A =(今日最高 + 今日最低)/2,B =(前日最高 + 前日最低)/2, C = 今日最高 - 今日最低

EM =(A - B)* C /今日成交额

EMV = 14日内EM的累和

EMVA = EMV的9日的简单移动平均

3. 应用

3.1 EMV指标上升代表放量上升,在股价上升阶段是正常信号;EMV指标下降代表缩量下跌,在股价下跌阶段也是正常信号。

3.2 EMV由下往上穿越0轴时,视为中期买进信号;EMV由上往下穿越0轴时,视为中期卖出信号;

3.3 MAEMV穿越0轴所发出得信号,可信度较高。

3.4 EMV与MAEMV之间得交叉状况仍然值得注意。

3.5 EMV指标应与趋向指标[DMI]配合使用。当DMI中得ADX低于PDI及MDI时,或ADXR出现\"指标失效\"信号时,应停止使用EMV指标。

3.6 EMV指标同样适用于形态理论。

4. 特色

4.1 EMV指标反应得是价格运行全过程中成交量得动态变化情况。因此,指标对价格得中长期走势更具有警示性。须长期使用EMV指标,才能获得最佳投资效果。

4.2 EMV线绝大部分时间是处于0轴之下得。这是因为在股价得下跌过程中一般成交量较少,EMV自然位于0轴下方;当成交量放大时,EMV又趋近于零。

4.3 EMV指标已经过滤了那些因多方动能消耗过大而难以维持长久得短暂行情,只在行情有能力进入稳步上升得阶段时才给出买入信号。如果能够耐心依据EMV信号买卖,根据模拟结果来看,多数情况下都会得到满意得结果。

RSI 相对强弱指标

  1. 简介 相对强弱指数,是根据一定时期内上涨点数和涨跌点数之和的比率制作出的一种技术曲线。能够反映出市场在一定时期内的景气程度。RSI的基本原理是,在一个正常股市中多空买卖双方的力道,必须得均衡,股价才会稳定。而RSI是计算在一定期间内,股价上涨总幅度平均值占总涨跌幅总幅度平均值的比例。 RSI1、RSI2、RSI3分别对应6日、12日、24日。

  2. 计算公式 RSI(N日) = 100% *(N日内收盘涨幅之和)/(N日内收盘涨跌幅绝对值之和)

  3. 应用 3.1 RSI值介于0~100之间呈常态分配。较常使用者为6日、12日及30日RSI,分别用以研判短、中期行情趋势。

3.2 RSI系以相对涨跌幅为基础的股价分析技术工具,一般RSI在50为买卖均衡点,30到70为正常交易状态。

3.3 6日RSI在80以上或15以下,可能出现反转讯号。

3.4 RSI大于80,进入超买区,应分批卖出;RSI大于90,严重超买,股价随时会回档,建议出脱持股。

3.5 RSI小于20,进入超卖区,应分批买进;RSI小于10,表示严重超卖,应进场承接。

  1. 特色 4.1 RSI呈常态分配,可用于研判股市的超买或超卖现象。

4.2 RSI会比股价变动先出现峰或底,能预先反映股价的涨跌趋势,可视为大盘指数走势的先行指标。

4.3 RSI系股价动量强弱指标,其轨迹联机所形成的高低点,可作为切线及切点,找出压力线及支撑线。

4.4 可将RSI值视作多空头气势强弱的研判指标,来掌握趋势的进行。以RSI值50为多空交战均衡点,当RSI值长期在50以上,为多头涨势;当RSI值长期在50以下,为空头跌势。而RSI线的上升或下降方向代表多空头气势的变化。

4.5 RSI线走势与大盘指数走势呈背离现象代表大盘即将反转。

4.6 RSI高档或低档时,容易产生钝化,失去指针功能。

MA 移动平均线

1. 简介

移动平均线利用统计学上移动平均的原理,将一定期间内的股价相加并加以平均,得出一个平均值,然后将其连接取得之平均线,即为移动平均线。 MA5、MA10、MA20、MA60、MA120、MA250分别对应着5日、10日、20日、60日、120日、250日的股价移动平均线。

2. 计算公式

移动平均数 = 采样天数的股价合计 / 采样天数

3. 应用

葛兰碧八大法则(买卖股票的时机):

葛兰碧八大法则:以移动平均价位与当日价位之间的关系,作为判断报价的依据。

3.1 移动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而股价也自下方突破平均线时,是买进讯号。

3.2 平均线持续上扬,虽一度接近平均线或跌破平均线,当股价再度站上平均线时,是买进时机。

3.3 股价在平均线,股价突然下跌,但未破平均线,当股价又再上升时,可以加码买进。

3.4 股价走势低于平均线,突然暴跌,远离平均线,乖离过大,股价很可能会再度趋向平均线弹升,也是买进讯号。

3.5 移动平均线上升后保持平行或下降,而股价由上往下切入时,是卖出讯号。

3.6 股价上升突破平均线,但马上回到平均线之下,而且平均线持续下跌时,是卖出讯号。

3.7 股价比平均线低,当股价上升,未达平均线即回跌的情况下,是卖出讯号。

3.8 股价直线上升,突然暴涨,正乖离过大,很可能会再下跌趋向平均线,为卖出时机。

4. 特色

4.1 平稳:不会像日线大起大落,通常是缓慢的升降。

4.2 安定:MA通常在涨势明显后才会向上延伸;股价明显下降后才开始走下坡。但是,安定性越强,相对的,反应也较迟钝。

4.3 趋势:可以反应股价走向,具有趋势性质。

4.4 助涨助跌:当股价由下向上突破MA,MA则变为短期支撑线,当股价回跌至MA附近时,为买进时机。此为MA助涨的作用。反之,若向下突破,MA即有助跌的作用。

BOLL 布林线

1. 简介

布林线,通过计算股价的「标准差」,再求股价的「信赖区间」。该指标在图形上画出三条线,其中上下两条线可以分别看成是股价的压力线和支撑线,而在两条线之间还有一条股价平均线,股价波动在上限和下限的区间之内,这条带状区的宽窄,随着股价波动幅度的大小而变化。布林线一般取20日作为参数。

2. 计算公式

中轨线 = N日的移动平均线

上轨线 = 中轨线 + 两倍的标准差

下轨线 = 中轨线-两倍的标准差

3. 应用

3.1 当股价穿越上限压力线时,可视为卖点信号

3.2 当股价穿越下限支撑线时,可视为买点信号

3.3 当股价由下向上穿越中界线时,此为加码信号,并视为可能转多

3.4 当股价由上向下穿越中界线时,为卖出信号,并视为可能转空

4. 特色

4.1 当股价K线带量向上突破布林线的上轨,并且TRIX指标也已经发出底位「金叉」时,说明股价即将进入一个中长期上升通道之中,这是BOLL指标发出的买入信号。此时,投资者应及时地买入股票。

4.2 当布林线轨道很长一段时间的底位窄幅水平运动后,一旦股价K线带量向上突破布林线的上轨,同时原本狭窄的布林线通道突然开口向上时,说明股价即将脱离原来的水平运行通道、进入新的上升通道之中,这也是BOLL指标发出的买入信号。

4.3 当股价K线向下突破布林线的中轨,并且TRIX指标也在已经发出高位「死叉」时,说明股价即将进入一个中长期下降通道之中,这是BOLL指标发出的卖出信号。此时,投资者应尽早清仓离场。

4.4 当布林线轨道很长一段时间的高位窄幅水平运动后,一旦股价K线向下突破布林线的下轨,同时原本狭窄的布林线通道突然开口向下时,说明股价即将脱离原来的水平运行通道、进入新的下降通道之中,这也是BOLL指标发出的卖出信号。

EMA 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

1. 简介

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是为移动平均线被视的缺陷而发展出来的,为解决一旦价格已脱离均线差值扩大,而移动平均线未能立即反应,EMA可以减少类似缺点。EMA5、EMA10、EMA20、EMA60、EMA120、EMA250分别对应着5日、10日、20日、60日、120日、250日的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

2. 计算公式

求X的N日指数平滑移动平均,在股票公式中一般表达为:EMA(X,N)。其中X为当日收盘价,N为天数。

当日指数平均值 = 平滑系数 * (当日指数值 - 昨日指数平均值) + 昨日指数平均值 ;平滑系数 = 2 /(周期单位+1); 由以上公式推导开,得到:EMA(N) = 2 * X / (N+1) + (N-1) * EMA (N-1) / (N+1)。

3. 应用

实战过程中,EMA指标主要有以下六个基本用法。

● 5天EMA线为超短线判断周期,10天EMA线为短线判断周期,20天EMA线为中线判断周期,60天EMA线为长线判断周期。其中,60天EMA线为牛熊分界线。

● 5天EMA线上穿10天EMA线为短线买入信号;5天EMA线下破10天EMA线为短线卖出信号。

● 10天EMA线上穿20天EMA线为中线买入信号;10天EMA线下破20天EMA线为中线卖出信号。

● 20天EMA线上穿60天EMA线为长线买入信号;20天EMA线下破60天EMA线为长线卖出信号。

● 5天EMA线上穿或下破20天EMA线,判断的是中短线走势;10天EMA线上穿或下破10天EMA线,判断的是中长线走势。

● 用EMA追底,用MA识顶。例如,用20天EMA线判断底部,用20天MA线判断顶部。

SAR 停损点转向指标

1. 简介

停损点转向指标,代表应买进或抛售价位的转向点。此种技术分析工具与移动平均线原理颇为相似,属于价格与时间并重的分析工具。由于组成该线的点以弧形的方式移动,故称抛物转向。

2. 计算公式

SAR的计算式分为上升式与下降式,即:

上升式 SAR2 = SAR1 + AF(H1-SAR1)

下降式 SAR2 = SAR1 + AF(L1-SAR1)

式中:SAR1 ── 昨日SAR值,其上升式初始值取近期最低价,其下降式初始值取近期最高价

H1 ── 当前最高价。 L1 ── 当前最低价。 AF ── 威尔特加速因子,基值为0.02,当价格每创新高(上升式)或新低(下降式)时 按1,2,3......倍数增加,直到0.2为止,即AF=0.02~0.2。

从算式可见,当把SAR1初始值取近期最低价,即视行情为上升时,必须满足当前最高价H1>SAR1的条件。一旦H1

3. 应用

3.1 转向点指标是强市中线指标,在沪深股市中比较适合投资基本面好的个股,如投资绩优股、科技股使用,比较符合中等资金跟庄(300万~2000万)使用,适合上半年使用,下半年则不宜。

3.2 当股价上涨时,SAR的红色圆圈位于股价的下方,当该股的收盘价向下跌破SAR时,则应立即停损卖出。[2]

3.3 当股价下跌时,SAR的绿色圆圈位于股价的上方,当收盘价向上突破SAR时,可以重新买回。

3.4 当股价在SAR的红色圆圈之上时,如果预见CR出现四条线集于一点的信号时,是比较难得的短线主升加速信号,应该加大注意力度。

3.5 当股价在SAR的绿色曲线之下时,表明当前是空头市场,应离场观望。特别是在下跌过程中,虽然有时也出现绿圆圈翻红圆圈的现象,但如果只出现3个以下的红圆圈时,则又不能构成单一的买进信号,必须配合其它的技术指标来判断。

3.6 SAR对于成交量较大的个股进行判断更为准确。

4. 特色

4.1 操作简单,买卖点明确,出现买卖信号即可进行操作,特别适合于入市时间不长、投资经验不丰富、缺乏买卖技巧的中小投资者使用;

4.2 适合于连续拉升的「牛股」,不会轻易被主力震仓和洗盘;

4.3 适合于连续阴跌的「熊股」,不会被下跌途中的反弹诱多所蒙骗;

4.4 适合于中短线的波段操作;

4.5 长期使用SAR指标虽不能买进最低价,也不能卖出最高价,但可以避免长期套牢的危险,同时又能避免错失牛股行情。

WMSR 威廉指标

WMSR指标是一种兼具超买超卖和强弱分界的指标,同KDJ指标有相似之处,分别有一条天线和地线,以及一条以50为分隔的中界线,并且也波动于0-100之间。但是,其与RSI和KDJ有一点重要分别是,其以0为顶部,以100为底。

1. 简介

威廉指标,又称威廉超买超卖指数,通过分析股价波动变化中的峰与谷决定买卖时机。它利用振荡点来反映市场的超买超卖现象,可以预测循期内的高点与低点,从而显示出有效的买卖信号,是用来分析市场短期行情走势的技术指标。

2. 计算公式

WMSR指标的计算主要是利用分析周期内的最高价、最低价及周期结束的收盘价等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的。

以日威廉指标为例,其计算公式为:

WMSR =(Hn—C)÷(Hn—Ln)×100

n:是交易者设定的交易期间

C:第n日的最新收盘价

Hn:是过去n日内的最高价

Ln:是过去n日内的最低价

3. 应用

3.1 WMSR以0-20为顶部区域,以80-100为底部区域。

3.2 WMSR曲线进入20以上天线超买区时不可立即动作,待其回头跌破20时才卖出。

3.3 WMSR曲线进入80以下地线超卖区时不可立即动作,待W%R曲线回头向上突破80时才买进。这样能有效克服W%R指标超买再超买,超卖再超卖等讯号不准确现象。

3.4 若WMSR向上碰触顶部4次,则第4次碰触时,是一个相当良好的卖点。

3.5 若WMSR向下碰触底部4次,则第4次碰触时,是一个相当良好的买点。

当然,这里提及的「4次」不要机械地使用,一切应以当时的情况来决定。另外,可以通过对W%R指标和RSI指标配合使用,以加强讯号的准确性。

4. 其他参考标准

4.1 改进的W&R指标超买超卖研判技巧:

13日W&R和34日W&R和89日W&R三条W&R指标线全部低于-80,表示市场处于极端超卖状态,行情即将见长期底部。13日W&R和34日W&R和89日W&R三条W&R指标线全部高于-20,表示市场处于极端超买状态,行情即将见长期顶部。

4.2 改进的W&R指标趋势研判技巧:

13日W&R指标线较为敏感,反映在图形上常常剧烈波动,往往不具备趋势研判的作用。

34日W&R指标线可用于中期趋势的判断,当34日W&R指标向上运行时,表示中期趋势向好。34日W&R指标向下运行时,表示中期趋势向淡。

(来自百度百科,建议对WMSR进行6日、34日进行同时计算与考虑综合判断)

MAVOL 成交量均线

1. 简介

成交量是指个股和大盘的成交总手,在形态上用一根立式的柱子来表示。左面的坐标值与柱子的横向对应处,就是当日当时的成交总手。若收盘价高过开盘价,即为当天上涨,成交量画红色空心实体;否则画绿色实心。MA1、MA2、MA3分别为成交量的5日、10日、20日均线。

2. 计算公式

VO=MA(V,m)-MA(V,n) 在上面的公式中,V为成交量,而长线及短线的移动平均数的时间橱窗分别为m天及n天。

在VO之上可加一条EMA作为讯号线以反映其走势。

3. 应用

3.1 价格随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为市场报价的正常特性,此种量增价涨的关系,表示股价将继续上升。

3.2 股价下跌,向下跌破股价形态、趋势线、移动平均线,同时出现大成交量是股价将深幅下跌的信号,强调趋势的反转。

3.3 股价随着缓慢递增的成交量而逐渐上涨,渐渐的走势突然成为垂直上升的爆发报价,成交量急剧增加,股价爆涨,紧接着,成交量大幅萎缩,股价急剧下跌,表示涨势已到末期,有转势可能。

3.4 温和放量。个股的成交量在前期持续低迷之后,出现连续温和放量形态,一般可以证明有实力资金在介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可以马上介入,个股在底部出现温和放量之后,股价会随量上升,量缩时股价会适量调整。当持续一段时间后,股价的上涨会逐步加快。

3.5 突放巨量。这其中可能存在多种情况,如果股价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上涨过程后放巨量,通常表明多空分歧加大,有实力资金开始派发,后市继续上涨将面临一定困难。而经历了深幅下跌后的巨量一般多为空方力量的最后一次集中释放,后世继续深跌的可能性很小,反弹或反转的时机近在眼前。如果股市整体下跌,而个股逆势放量,在市场一片喊空声之时放量上攻,造成十分醒目的效果。这类个股往往持续时间不长,随后反而加速下跌。

3.6 成交量也有形态,当成交量构筑圆弧底,而股价也形成圆弧底时,往往表明该股后市将出现较大上涨机会。

4. 特色

4.1 一个指标自动适应并根据不同周期,品种和时间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完全贴图可能有几十种形态。

4.2 统一市场量能基础,可以横向比较市场。

4.3 侦察及时缩放量。

4.4 能观察到明显的量能头部,为大家卖在最高点提供量能指标。

CR 能量指标

1. 简介

CR指标指的就是能量指标,又叫中间意愿指标。利用最高价、最低价与昨日的中间价的关系来反应市场买卖意愿。其原理同AR/BR完全一样。 CR和BR、AR最大的不同在于采取中间价为计算的因子。BR重视收盘价的意义,但是部分专家认为,最具代表性的价格应该是一天中的中间价。CR能够测量人气的热度,能够测量价格动量的潜能;CR能够显示压力带和支撑带,功能作用上,可以辅助BRAR的不足。 CR的M1日、M2日、M3日均线为5、10、20天。

2. 计算公式

CR(N日)=P1÷P2×100 在N日内,若某日最高价高于前一日中价(最高、最低价的均值),将二者的差累加到强势和中;若某日最低价低于前中价,将前中价与最低价的差累加到弱势和中。强势和除以弱势和,再乘100,即得CR,再得到CR的M1日、M2日、M3日均线。

3. 应用

3.1 CR指标的原理与AR和BR十分相似,一般CR的性格介于AR与BR之间,比较接近BR。CR指标值上升,表明多方力量在增强;反之,CR下降,说明空头势力增加。

3.2 100为中线,如果CR指标常处于中线之上,市场处于强市;反之如果CR指标常运行于中线之下,市场处于弱市

3.3 一般而言,如果CR远离中线过快,应注意市场可能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 CR有效地穿破中线,预示市场可能已反转

3.4 CR相对股价也会产生背离现象,特别是在股价的高价区。

3.5 CR跌至MA1、MA2、MA3、MA4四条线的下方,再度由低点向上爬160%时,为短线获利卖出时机。

3.6 CR下跌至40以下时,股价形成底部的机会相当高。

3.7 CR高于300-400之间时,股价很容易向下反转。

4. 特色

4.1 一般而言,AR、BR、CR运用在寻找股价底部的效果相当好,但是用于寻找股价峰顶,却冒着较高的风险,此时,CR的讯号必须寻求VR和BOLLINGER BANDS的支援,一旦 VR正越过250向上挺升,则CR的高档讯号规则必须改变。

4.2 MA1、MA2两线所夹成的区域称为"副地震带",当CR由下往上欲穿越副地震带时,股价相对将遭遇次级压力干扰;当CR欲由上往下贯穿副地震带时,股价相对将遭遇次级支撑干扰。

4.3 MA3、MA4两线所夹的区域称为"主地震带",当CR由下往上欲穿越主地震带时,股价相对将遭遇强大压力干扰;当CR由上往下欲贯穿主地震带时,股价相对将遭遇强大支撑干扰。

CCI 商品通道指标

1. 定义

CCI指标(Commodity Channel Index)是专门衡量股价是否超出常态分布范围,属于超买超卖类指标的一种,但它与其他超买超卖型指标相比又有自己比较独特之处。

像KDJ、WR%等大多数超买超卖型指标都有「0—100」上下界限,因此,它们对待一般常态行情的研判比较适用。而对于短期内暴涨暴跌(指标突破100时)的情况,就可能会发生指标钝化的现象。而CCI指标却是波动于正无穷大到负无穷大之间,因此不会出现指标钝化现象,这样就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研判行情,特别是那些短期内暴涨暴跌的非常态行情。

2. 计算公式

CCI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其他技术分析指标一样,由于选用的计算周期不同,顺势指标CCI也包括日CCI指标、周CCI指标、年CCI指标以及分钟CCI指标等很多种类型。经常被用于股市研判的是日CCI指标和周CCI指标。虽然它们计算时取值有所不同,但基本方法一样。

CCI=(TYP-MA)/MD/0.015;

其中,TYP=(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3,MA是收盘价的N日平均值,MD是近N日TYP的平均绝对方差。

从上面的计算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其他技术分析指标,CCI指标的计算是比较复杂的。由于现在股市技术分析软件的普及,对于投资者来说无需进行CCI值的计算,主要是通过对CCI指标的计算方法的了解,更加熟练地运用它来如何研判股市行情。

3. 用法

CCI指标区间的判断:

1)当CCI指标从下向上突破100这个数值而进入非常态区间时,表明股价脱离常态而进入异常波动阶段,中短线应及时买入,如果有比较大的成交量配合,买入信号则更为可靠。

2)当CCI指标从上向下突破-100这个数值而进入另一个非常态区间时,表明股价的盘整阶段已经结束,将进入一个比较长的寻底过程,投资者应以持币观望为主。

3)当CCI指标从上向下突破100这个数值而重新进入常态区间时,表明股价的上涨阶段可能结束,将进入一个比较长时间的盘整阶段。投资者应及时逢高卖出股票。

4)当CCI指标从下向上突破-100这个数值而重新进入常态区间时,表明股价的探底阶段可能结束,又将进入一个盘整阶段。投资者可以逢低少量买入股票。

5)当CCI指标在-100—100的常态区间运行时,投资者则可以用KDJ、W&R等其他超买超卖指标进行研判。

VR 容量指标

量为价之先行之指标,故成交量常为股市投资人进出的依据。量强弱指标(VR,亦称容量指标)能用来研判股市成交两买卖气势的强弱,投资人亦可利用成交值研判股市超买、超卖的现象。

1. 定义

由于量先价行、量涨价增、量跌价缩、量价同步、量价背离等成交量的基本原则恒久不变,故从这些原则的分析中,可以研判资金供需及买卖气势的强弱。VR(Volatility Ratio)是利用某段期间内股价上涨日的成交值总和,与股价下跌日的成交值总和,两者相除所得比率,分析股价继续上扬或下跌的可能性。

2. 计算公式

LC=昨日收盘价;

TH=N日内股价上升日的累计成交量;

TL=N日内股价下跌日的累计成交量;

TQ=N日内股价平盘日的累计成交量;

VR=100*(TH*2+TQ)/(TL*2+TQ);

VRMA=VR的M日平均值;

3. 用法

1)VR常态分布介于80%~350%之间,此时股价波动较小。

2)VR低于60%,为严重超跌,有筑底反弹机会,可买进。

3)VR超过350%以上,已进入超买区,可降低或逐步出清持股。

4)若VR上升至550%~700%时,买方的买盘力道进入衰退期,容易触顶而回档。

5)若VR低于30%~40%时,卖方的卖盘力道会进入萎缩期,亦容易探底而反弹。

4. 特色

1)VR是量的先行指标,即所谓的『量先价行』。因是以量为理论基础,故VR的图形对于研判股价走势有其真实性与前瞻性。

2)VR在高价区及低价区,可以背离现象作为研判股市反转的讯号。

3)VR与价的强弱指标如AR(买卖气势指标)及BR(买卖意愿指标)一样,无法与股价同步同向。

4)VR在低档时颇具参考价值,若处于高档则应参考其它技术指标。

5)成交值的突然增加,而VR也直冲上升,常会带来大多头行情的开始。

6)VR为一领先指标,比ADR更能准确显示大盘指数波段走势的高低点。

7)一般情况下,VR没有规则性的买卖讯号产生。

OSC 震荡指标

OSC(震荡指标)也是从移动平均线原理派生出来得一种分析指标,它反映当前价格与一段时间内平均价格的差离值。

1. 定义

震荡指标(Oscillator)运用股价变动时的加速度观念,根据供需原理,股价的涨幅随着时间增加而日渐缩小,此时上涨动量速度减缓,行情可能反转;反之,下跌亦然。

故MTM是显示大盘指数走势,以何种力量与速度朝何方向发展。

2. 计算公式

OSC=100*(收盘价-近N日收盘价平均值);

OSCEMA=近M日OSC的指数移动平滑平均值;

3. 用法

1)10日OSC在100以上时,表示行情处于上涨阶段;上升达到120以上时为超买现象;

2)10日OSC在100以下时,为下跌阶段;而当OSC下降至80以下时为超卖现象;

3)若OSC与股价指数呈现背离现象,表示行情即将反转。而如果大盘指数与OSC线趋势一致,则表示股价指数不是一路上涨,就是一路下滑。

4. 特色

1)可用震荡指标来研判股市走势是否呈现超买或超卖的现象。

2)震荡指标可以说是领先指标的一种,能预先显示价格趋势的走向;但是只能指出方向,却无法预测趋势的幅度多大。

3)应利用震荡指标研判股市超买或超卖区,再配合动量指标正负值选择买进或卖出点,两者合并使用方能提高动量指标的使用功能。

NINE 神奇九转

1. 简介

神奇九转指标思想来源于技术分析领域著名大师汤姆·迪马克的TD序列,即连续9天收盘价高于(低于)前4天的收盘价,其后走势很可能发生转向。其核心功能为发现当前股价走势的拐点,提高抄底、逃顶的成功率。

2. 计算公式

· 股价在上涨或(下跌)过程中连续9日达到触发条件会生成数列1、2、3、4、5、6、7、8、9,数列会依次标注在当日K线上方(下方)。

· 只有当股价连续第六天达到触发条件时,数列才开始进行显示,依次显示1、2、3、4、5、6,当第七天依然达到触发条件时则显示7,如第七日未达到触发条件则前面6天的序号消失。

· 第八日同第七日的显示逻辑一样。当第九天依然达到触发条件时,便形成了一个九转结构。

· 而当第九日未达到触发条件时则前面8日的序号消失,九转结构不成立。

· 股价上涨过程中形成的九转结构称之为上涨9结构,数字在k线上方,而股价下跌过程中形成的九转结构则称之为下跌9结构,数字在k线下方。

3. 应用

神奇九转指标最核心的用法,就是帮助我们有效的逃离股票的顶部区域,精准把握股票的底部机会。

· 当股价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上涨9结构时,此时股价往往位于顶部反转区域,个股大概率面临反转下跌的风险,此时我们需要降低仓位规避风险。

· 而当股价出现下跌9结构时,股价往往处于底部反转区域,个股大概率开启止跌反弹的走势,此时可考虑建仓或加仓,等待获利时机。

Subscribe to distracting-thoughts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