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提名:Real Unknown Dao(RUD)真无知
December 28th, 2021

总体解释

无知:承认对绝对真理的无知、平等认识能力是每个个体的本质属性。

无知关系着平等,

无知关系着有知,

无知关系着人类在虚无中进行意义追索必然的前提,

无知关系着何为人?人何为?

正因为无意义才要追求有意义。

 

知的解释

关于“知”的解释,一个是获得知识的能力,一个是知识,一个是认知活动.

这里取知识。

 

无知的解释

知识,作为依附在实存之物之上的、被人的认识能力所映射出的概念,不是真理。我们不能直接认识事物本身,只能根据我们的感性和理性(眼耳鼻舌身意)的认识能力认识事物,我们所能认知的知识受限于我们的认识能力能认识的事物集合中暂时可被认识的部分,就像函数关系f(x)一样。在我们的认识活动中,知识相对于存在本身,永远都是无----无论看上去多么逼近极限。

 

无知指的是个体和集体拥有的知识在时间上永恒、尺度上绝对的无。

并不是指的是一个静止的对某个知识不知道的状态。

 

承认无知就是承认人在知识上永远的无和认知能力永远的有;

因为无知才会导向相对的有知、相对的进步;

无知不是导向绝对的有知而是导向更大的无知。

 

无知关系着平等

承认有知识的人的有知性与无知识的人的无知性是人的本质差别,会导致有知者对无知者的不平等,造成知识垄断—传播话语上的垄断,正如一些学者利用身份符号和传播媒介用专业术语表达大众常识、一些牛市幸运投机者在公关包装下演讲投资原则。

人与人之间知识的差别并不是本质差别,这种知识上有无的差别反而能证明人与人根本的平等性—认识能力的平等,你能认识的我也能认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无知关系着有知

科学的不可知论反而导向无数个向意义探索过程,探索过程导向无数个可知。科学知识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可证伪性—可错性,怎样的条件下、什么对象会证明该理论错误?科学无永恒真理,只有暂时可靠可用的知识。

有知导向无知,无知导向可知。

 

论无哲学

《道德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Pan》:当下之无,某日之有。

《易经》:利万物。利东南。

《魏征谏唐太宗十疏》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源者,必浚其泉源。

 

人类的无意义

人生来没有意义,是先天文化的无。

用经验归纳的论证方法我们可以论证人更没有前置任何模因,人类生来没有文化,或者直接先验假设人的先天无意义。人生来不能传承、传播、创造文化,“非生而知之”,既不懂得遵守礼义廉耻,也不懂得专业知识。生来不知家庭、社会、国家、理想为何物,是文化性的无意义。

 

从无数个体人的经验归纳,没有一个人生来具有文化意义,我们可以从统计学的说作为人的集合—人类,没有意义。“性相近,习相远”,人类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文化的塑造,“非道弘人,人能弘道”,人类也在接受文化的塑造过程中反过来塑造文化,

社会结构和个体能动的辩证关系。正因为人类先天的无意义,才要追求意义。有无之相生,也是一种形式存在,这个辩证形式存在的目的就是这个过程本身。

 

人类的有意义

正因为人是一种无意义的存在,所以人们要在使人绝望的无聊中无中生有寻找意义的有。利用符号进行文化创造实现自我意义。在人类追求意义过程中,可能性和期待被当作区别于自然界的自成一类的现实,比如对明天早餐店老板娘微笑的期望和对社会礼仪的习惯。

 

卡希尔在《形式符号的哲学》三卷根据经验归纳、形式类比作了意义追寻方式的论证:人通过符号传承、传播、创造文化并在这个过程而非结果中实现自我意义。

 

人性与非人性

在人与非人的区分中探寻人的本质。

人不仅是现实动物性的人,也是超越人性的人。我们会说一个人禽兽不如,是说这个人从文化上不是一个人,他是一个禽兽,一个超越人性不完整的人。人不仅有一种可观察的实在性,也有一种不可观察的超越性。一个人不是一个人,不被社会认可为一个人这种概念、意识,是一种社会现实,并不是可以科学观察的对象。人是这样一种存在者:从动物性自我的惯性中解脱出来追求一种超越自我的存在。人与非人的界限在于意义的追求----懒狗、蛀虫、禽兽、笨蛋以一种异化的话语表达了那些构建了这类话语体系的人构建的人性定义的身份认同感。

对于DAO来说,为了统一最低共识也需要构建或者收集一些定义,判断谁是人,谁不是人。我们不能假设现有的、过去的共识(定义)都是对的。

 

关于Misson和Vision,使命和愿景

拒绝理想国蓝图、共产主义的宏大叙事,

关于集体的使命和愿景,应该在个体的共识中涌现,

正如我们每个人的个人使命和愿景,向外凝结为超越的内向愿景;

体现DAO向外认知、实践的使命和愿景,

其本质是描述与个体息息相关的使命和愿景。

 

PS:我是3天前才进discored的小白,我认为我没啥历史包袱,我对RUD和UD的认知全部来自于RUD的Notion和聊天记录。我认为RUD的fork非常有北美独立一样的反叛、自由、平等----众志成城的追求幸福的朴素意向,我觉得精神特质和我很类似,大家的聊天也的确如此。

 

正在搭建DAO的通用哲学框架

通过现象学直接分析绝对本质的方法和直接用别人的论文。

 

一、现实构成

为什么聚集为DAO,DAO的使命(何为),愿景(为何);

DAO的整体构成,DAO的关键要素,去中心、自组织、分布式的构成?

二、定义设计

成员、运营者、运营活动、DAO的定义、关系、名分(谁是、谁不是、如何是、如何不是、如何持续是、做什么;我不认为加入discored就是成员)。

三、集体共识

代表精神,

政治意识,敌人、朋友。

民主治理和财政治理。

 

DAO是共识集合体,基础构成要素是一群聚合在一起的、有共识和认同的同志。

 

Subscribe to Maxlion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Maxlion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