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 | GoMirror&Mirror中文社区分享会
May 7th, 2022

文 | 星辰
图 | bin

4 月 23 日晚 8 点,GoMirror 受 Mirror 中文社区之邀在 Mirror 官方 Discord 的中文语音频道里做分享。

这是一个自由的内部分享会,会议持续了2个小时,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开题,紧紧围绕着 Mirror ,来聊建设 GoMirror 的初衷、过程及未来规划。

💙一

大家好,感谢 Mirror 中文社区的邀请,我是 GoMirror 创始团队中的星辰,我们另一位创始人叫小七,他现在在登录我们 GoMirror 的官方 DC,目前也在我们的分享会中。

接下来我们会紧紧围绕 Mirror,聊聊我们建设 GoMirror 的初衷、过程及未来规划。

我此过程中,大家有任何疑问、或想表达的,都可以随时打断我,我们一起探讨。

我和小七都是区块链行业从业者,我们在工作之余创建并运营了一个探索 Web3 方向的中文社区,叫比特引力社区。

我们会把自己在行业里的工作笔记,以及所思所感以图文的形式记录下来,放在社交媒体上,来吸引更多的朋友跟我们进行交流、讨论和碰撞。

我是新闻专业毕业,之前在省级报社里做过几年新闻记者,做新闻采访和编辑工作,我喜欢看书多过看剧,相对于视频,其实我更爱文字工作。

在建立社区或工作的过程中,我会明显感觉个人的时间、精力和观察力是非常有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探索 Web 3 世界中,需要借助于其他工具、或行业媒体来获取更多的资讯、更广阔的角度和更深度的观点,以此来扩宽行业视野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中文圈的小伙伴都知道链闻在去年11月关停,我们有创建 GoMirror 的想法也是基于那个时间点。

大家对链闻是有共识的,曾经的链闻是行业媒体中口碑最好的,它汇集了一批优质的从业者、投研人员、大量的KOL…在上面发表自己的文章、观点,资讯相对来说是比较前沿的,文章质量相对高。

但是它还是因为某些原因关停了,大家都很惋惜,随后,我们也观察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之前盘踞在链闻上的优质创作者陆续转移到 Mirror 上,很多 KOL 有创作文字习惯的,慢慢会在推特上主页留下自己的 Mirror 地址,而且很多项目方,也会用 Mirror 同步自己的项目进度。

我们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真正研究 Mirror 这个平台的,然后我们就去使用它、了解它,我们之前一直在微信公众号、知乎里发表文章,但都逃不过审核和被和谐的宿命,之后我们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同步在 Mirror 上。

虽然我刚开始用的时候,编辑器没办法跟现在Web2 的编辑器体验那么丝滑,就像现在的GameFi 总是金融属性盖过了游戏的可玩性,Web3 应用的体验性目前仍然比较初阶,但是因为 Mirror 去中心化的性质让我一直在使用它。

用了大半年,我也感受到了 Mirror 一直在升级我们的写作体验。

我们也去使用了铸造 NFT 的功能,我们尽可能去体验它的每一个功能。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很刚需的问题,Mirror无法满足我们订阅自己想去 follow 的作者。

我曾经也很疑惑,这个功能其实是不难的,但是Mirror 为什么没有做?后来,我在阅读Mirror贡献者 Shawn 的文章里找到了答案,他说,Mirror 一直强调“少即是多”,核心团队只专注开发底层基础功能,应用层尽量交给关注 Mirror 的社区或是爱好者、追随者去做。

这么说来,我们在目前,无论是行业还是 Mirror这个平台的发展阶段中,是永远可以找到很多可做的事情。

基于,Mirror的订阅功能,我们开发了GoMirror。

💙二

这里开始我就讲一讲,在做 GoMirror 中的一系列经历吧。

我们有了最初的想法之后,就着手开始做,但是在技术方面,我和小七都是短板,不懂开发,不懂代码,不会做原型图。

我们找了好几波技术去聊,想一起去做这件事,提前需要对 GoMirror 是有共识的。但是大多数技术是不知道 Mirror 的,更不知道 GoMirror 它的意义所在,而且项目是需要事先投入成本的,这个成本,包括时间、精力......又因为前期是看不到回报的,很难去达成意识上的统一,项目也就很难快速推进下去。

加上我们的技术人员是拼凑的,还需要分布式协作,我和小七都低估了这个过程的复杂性,所以这个方向我们就果断放弃了。

我们最后的解决办法是花钱外包技术去开发,我们找了外援,画了原型图,自己做产品经理,跟技术对需求,这个过程是非常折磨,而且痛苦的。

又是外包,收钱办事,很难做到像自己的项目那样用心,这就需要我们每天都盯着项目进度和完成情况,又因为技术方不懂 Mirror 以及 Web3,所以很多功能,我们需要不断跟技术去解释其中的逻辑。

一个月之后,我们网站就上线了,但不是现在这个版本。

最初的版本是非常老派的,像极了10多年前的互联网网站,虽然我们已经努力做到不那么土气。

上线之后,已经具备了基础的订阅功能、收藏功能,我们就就近邀请了比特引力社区的朋友去使用,也邀请身边的小部分圈内好友使用。

这是小范围地试用,反响还不错。

没过多久,我们发现,有大V的推荐工具名单里有我们的GoMirror,我们就有开始陆续有用户进来使用,我们每天都会到后台去筛选优质的文章精选到前端网页上,维护网站的日常运营。

之后,MIrror中文社区的田七小哥哥在我们社区的电报群里联系到我,这是我的意外惊喜了。

因为我和小七也从未想过我们竟然会被 Mirror 官方发现,从未想到过会入选 Spotlight,从未想到会收到一枚 $WRITE,江湖流传着许多关于 WRITE 的传说,V 神求一 $WRITE 而不得,VC 大佬拿着支票求人转让 $WRITE,Spotlight 是需要肝 Race 才拿到的。

我们拿到 $WRITE 后就把它销毁了,我们获得了一个专享子域名,我们给他取名为cn.mirror.xyz,为的是专注于 Mirror 的中文文章的精选,我们也因此得到了一个Mirror DAO的一个席位。

我们一直关注 Mirror 的建设发展,它非常缓慢但建设一直稳步推进,我们认为Mirror是这个浮躁的Web 3世界中极少数的能做到踏踏实实在用心做事的项目团队,我们非常喜欢且看好它。

回到 GoMirror,我们外包技术把代码给我们后,我和小七可以做简单的运营,但是功能升级与运维还是需要再找技术团队的,我们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找寻和接触后,最终确认了合作团队,把它改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就是现在的样子。

它有一股浓浓的 Mirror 风味,非常亲切和原生,因为我们的 UI 都是根据 Mirror 而做的,我们非常荣幸可以基于和紧紧围绕 Mirror 去做一些事情,GoMirror 就是这样一个基于 Mirror 订阅功能的工具,我们提供订阅跟踪功能、收藏夹功能,精选文章功能...

目前是我们的 MVP 版本,之后会基于 Mirror 的发展,不断更新迭代我们的功能。

目前在需求池里的功能,比如注册,移动端目前仅可以用小狐狸钱包链接注册,之后会接入其他钱包,比如搜索功能,我们目前是站内搜索,之后会上全平台搜索。

还有我们之前旧版本中,右侧的精选文章TOP10和精选作者TOP10我们也考虑再次新增上去。

另外还有一点,因为我们专注的是 Mirror 的中文精选,所以我和小七在不断搜集优质的中文文章,并整理出来了 300 个中文mirror地址,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分享出来。

如果有小伙伴对我们 GoMirror 的版本有建议的,可以现在提出你们的建议,或者以后有建议,随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倾听和考虑采纳。

如果有小伙伴有推荐或自荐的文章和作者,也可以联系我们哟。

💙三

接下来聊聊未来规划。

大家问的最多的一件事是,以后Mirror如果做了集成订阅的事,GoMirror是不是就是个伪需求或者这样的建设就没有意义了。

或者换一个问题,其实我们也发现了现在很多优质的RSS阅读器,比如Inoreader,比如RSS3,或者仅仅基于Mirror就有submirror、askmirror、bless等等,都做了几乎相同的事。

我想说的是,一件事情有很多人去做,不一定是坏事,有可能是一件好事,因为会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使用 Mirror。

我们都是基于Mirror生态做的应用,我们不能只看到相对的竞争关系,还需要看到紧紧相依的共生关系。

为什么我们还在坚持做 GoMirror 呢,虽然大家做的事情有很多是交叉相同的,但都各有特点。

比如我们GoMirror,是唯一一个只专注于 Mirror中文精选文章的;

我们的收藏夹功能是区别于其他 Mirror 订阅器可以做到收藏某一作者的某一篇文章的;

我们是最坚定紧紧围绕 Mirror 做生态应用的,从我们 UI 界面就可以看出来,是最贴近原生Mirror 的...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之前聊到过的,Mirror一直强调“少即是多”,核心团队只专注开发底层基础功能,应用层尽量交给关注Mirror的社区或是爱好者、追随者去做,是永远可以找到很多可做的事情。

现在,我们的短期规划除了 GoMirror 的运营及技术升级,还有争取 Mirror contributor 的计划,我们错过了去年12月的pre-season的申请,但是我们不想错过下一次的机会,去为Mirror 的建设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1. 互动环节

1、想过 GoMirror 如何盈利吗?或者说怎么 Cover 成本?

GoMirror 目前没有盈利,仍是前期投入阶段,前期我们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成本。

目前仍在前期运营阶段,我们目前最大的事情是把 GoMirror 给做好,盈利点其实是有挺多且不难实现的,把事情做好,盈利是水到渠成的事。

2、做好的标准是什么?或者你们眼中什么样的GoMirror 可以称为一款成功的产品?

当我们内部人员每天都会不自觉地使用 GoMirror ,到我们的用户每天不自觉地使用 GoMirror 的时候,可以说达到了我们的初步目标。

如果说成功的产品的话,光用户习惯用还不算,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如果能通过我们的产品获得收益,那算是叫成功的产品。

3、你提到自己也想做 Mirror 的贡献者,如果成为贡献者让你自由发挥,你愿意贡献什么?

GoMirror 要做贡献,是需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才最大化地对 Mirror 产生贡献。

GoMirror 中精选文章的功能其实与 Mirror 中文文章聚焦的工作是有比较高的相似度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基于 Mirror 能做的事情就很多。

我们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去发现 Mirror 的优质内容,也致力于宣传 Mirror,让更多的人,不限于 Web 3 ,希望更多Web 2 的创作者也能了解和使用 Mirror。

4、你提到会邀请创作者来 Mirror 创作,又提到自己在报社的工作经历,你有想过如何向他们介绍 Mirrorr 吗?你觉得他们愿意使用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我之前写过好几篇关于 Mirror 的文章,我会发给他们看,也会告诉他们,Mirror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创作者经济平台,内容上链,不被删除和篡改。

这应该是创作者们在中心化媒体和中心化创作者平台里最大的痛点,Mirror 的抗审查性可能是吸引他们最大的原因。


  1. 会议自由讨论话题

1)Mirror 上的创作者如何盈利?

2)创作者的版权问题如何解决?


微信公众号:比特引力

Telegram电报群:https://t.me/+BV7574ghfAlmMTBl

Twitter:@biteyinli

Subscribe to Bit Gravity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Bit Gravity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