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过得越来越好的标志:放得下

网上有个热门问题:为什么有些人越活越庸俗?

看到一个答案获得高赞:“因为心里装满了利益的琐碎。”

人在年轻时,总会显得气血方刚,年少轻狂,认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得到。

慢慢地,就习惯了给生活做加法:见到喜欢的东西,从不考虑需不需要,只管买买买。

可慢慢也会发现,这样的自己非但没有觉得很快乐,也不会觉得满足,反倒觉得生活走得越来越被动,也越来越累。

杨澜说:

“人生莫过于懂得如何放弃,属于你的终究有限,放弃繁星,才能收获黎明。”

不管在人生哪个阶段里,要知道自己的能力也好、时间也罢,都是有限的,

懂得一个“放”字,给生活做减法,给心灵减负,扔掉了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上不该有的包袱和累赘,才能感到一身轻松。

如此,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能够放下没有用的东西,你的生活才可以清晰明朗起来。

生活里有着太多看似有用,实际上只是霸占位置,没有任何益处的东西,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我们保留下来。

就好比在冰箱里的食物,大部分人家里冰箱里的食物,至少有一些已经过期或是快要过期的东西,长年累月地放置在里面。

要么是觉得包装好看的舍不得扔掉,要么是觉得留到最后再来食用,要么是根本就忘记去吃了。

《断舍离》中说:

“进,则出;出,则进;然后,再出,这一简单的生命机制,隐藏着巨大的力量。”

放下无用的物资、丢掉过期的食物、扔掉没有的东西,才不至于让“垃圾”一直占据着你的生存空间。

每个人的高质量生活,从来都只能由高质量的东西来承载起来。

卢梭曾在《瓦尔登湖》里写道:

“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能够放得下,他就越富有。”

同样,一个人越是能够及时地放下一些事情、人、东西,往往越富有。

因为多即是少,少即是多。

别让生活过得复杂,要让人心变得简单。

放下无用的自尊心和面子。

人在物质层面上需要择选那些高质量的东西,丢掉那些复杂又没有用处的东西。

同样,在精神层面上,我们也同样需要尽可能驱散掉一些不益于身心健康的思想杂念、负面情绪等等。

好比说,丢掉无用的自尊心,放下无用的面子。

鲁迅先生曾写过一句话:

“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过去拔住了鞭子一样,纲举目张,全身就都跟着走动了。”

成年人的世界,皆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如何让自己的精神生活过得健康。

整理掉一些无用的社交,及时丢掉无用的自尊心,以及放下不该有的面子。

这样,我们才能活得真实、自在、从容、满足。

著名歌手李健说过:

“其实这个年代,很多人都在全力追逐目标,而达到目标之后才醒悟,自己一直在做一件得不偿失的蠢事。”

人活着,最好要先搞清楚究竟为了什么而活,如果单纯是为了钱,那就要搞明白自己就算得到了钱,是不是一辈子就得偿所愿了?

显然不是,很多人之所以一心一意只想赚钱,只是想要让钱成为自己达成其他目标的手段。

但是,要他说有什么样的其他目标,他也迷迷糊糊并不清楚。

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了什么而努力、而奋斗,这样的人是很难在生活里感受到幸福的。

而这样的人,通常内心世界会装着越来越多的、别人的东西,因为他们自己根本没想过该如何度过一生。

其实,人的幸福,最终只有回归到这么一条、有且只有一条这样的道路:回归心灵上的净土里。

正如丰子恺说的那样: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净心;既然没能如愿,不如释然。”

为了找到心灵的那一寸净土,则需要我们慢慢地掌握学会放下的哲学。

网上有个问题:“什么叫做拿得起,放得下?”

其中有一个高赞回答是:

“放下就是把它从你的心中剔除,不再去关心挂念一件事,不去在意它,以一种洒脱,超然的心态去对待它。”

放下偏见、放下执念、放下得失心、放下成败心,放下该放下的。

然后,慢慢地理清自己的思绪,找到真正可以让自己感到满足和感动的东西。

再然后,一步步地靠近自己的心灵,坦然地躺在上面,享受着惬意的、静谧的、满足的幸福时刻。

漫画家几米曾说过一句话:

“不要在一件别扭的事上纠缠太久,纠缠久了,你会烦,会痛,会厌,会累,会神伤,会心碎。

实际上,到最后你不是跟事过不去,是跟自己过不去,无论多别扭,都要学会抽身而退。”

学会放下吧,学会释怀吧,那样的话,你的生活才能豁然开朗,生命才能容光焕发,人生才能越来越好起来。

Subscribe to diary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