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努力工作的你依然贫穷|乌托邦周报 #22

一个人 30 年不吃不喝,才能买得起一套房。

这一情况发生在中国;而在美国,买一套房平均需要 8 年积蓄。

为什么同样是吭哧吭哧干活,却同工不同酬,你的回报比美国同事低这么多?这公平么?

今天我们就来扒扒,这种看似不合理的现象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本文要点:

  • “劳无所得”的分配现状

  • 一切政策都是分配政策

  • 个体的出路


“劳无所得”的分配现状

文章开头怂人听闻的对比,来源于一个指标——房产价格与收入比(Housing price to income ratio)。这个指标在不同数据源会不完全一致,但量级基本差不离。

来源:https://www.numbeo.com/property-investment/rankings_by_country.jsp
来源:https://www.numbeo.com/property-investment/rankings_by_country.jsp

光凭一个指标,不能证明中国居民收入就一定是低得不合理,但这个鲜明的对比已经能反映其中的问题所在了——要不然是房价过高,要不然是收入过低,要不然两者兼具。我们这里暂不深究,记住一个点就好,那就是居民的生活负担很重。

为什么负担重?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收入低,二是支出高。下面我们分别看看。

收入

看收入,首先确定一个原则:居民收入应该随经济发展而同步增长。也就是经济发展越好,居民收入就应该越高,对不对?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会认同。

那么我们来看看数据。

从 1978 年到 2022 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可理解为税后收入)增长和 GDP 看上去还是差不离的,除了 2000 年以前。但魔鬼藏在细节中。这 44 年里,居民可支配收入翻了 215 倍,但 GDP 翻了 329 倍。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远低于 GDP。但经济增长的收益不会凭空消失,所以它到底到谁的口袋里去了呢?

在一个孤立的国家里,收入要跟随经济一起发展,这样造出来的商品才有人买;不然,商品造出来,大家买不起,没有消费需求,企业迟早也得玩完。但在中国,没关系。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市场大了去了,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外销,赚外汇,不缺需求;加上中国前几十年的人口红利,劳动力供给多,所以在劳工市场上,劳动者是没有什么谈判力的。所以,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长期落后于 GDP,日子也照样过过来了。

上面的原因基本算是市场的自由选择,但并不是故事的全部。事实上,人为的政策干预是另一个原因,其中的一个关键政策就是金融抑制。

所谓金融抑制,具体措施就包括利率管制和信贷配额。

我们先来看看利率管制。

从上一辈人开始,大家一般都喜欢存钱。一是未雨绸缪,应对风险和计划的消费,家里生个大病需要用钱,婚丧嫁娶也需要用钱,没有很实惠的社会保障机制,大家当然得自己有所准备;二是除了存银行,普通居民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手段来理财(互联网金融普及后有所好转)。但就是这一点,让大家越来越穷。

10% 的年利率高么?高,搁现在我们都不敢想象。可即便是这么高的利率,当年存银行依然在亏钱。存银行不指望大富大贵,但要求保值不过分吧。但就保值这么低的要求,银行也没有满足——存银行的利息赶不上物价的上涨。

从 1980 年有数据以来,我们拉通看看,一年年利率和物价的微小差距,最后的复利之差是多么恐怖。

42 年,存银行 100 元变成 600 出头,而原来 100 元的东西,现在得涨到 1600。

为什么利率这么低,是银行坑人么?不是,是央行就这么定的。近十几年利率逐渐市场化之前,商业银行的利率基本上是央行说了算,央行会给出指导利率。后来 2005 年市场化,放宽松,央行允许商业银行在指导利率上下设定自己的利率,但说是市场化,又搞了个行业自律协会,让大家自觉,这种不明确的规则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了。即便到现在,市场化确实是有在市场化,但程度依然不深。

回到主题上,为什么央行要给存款利率定这么低,低到跑不过通货膨胀?钱不会凭空消失,这部分储户潜在损失的钱,只会有两个去处。一是让银行赚走了,二是让贷款人得了便宜,毕竟银行给储户的利息越低,能给贷款人的利率也能更实惠。

我们看看贷款利率。

一般而言,GDP 的增长速度代表了企业整体的发展速度。相比之下,贷款利率(央行定的)和 GDP 增速之间有显著的差值。这意味着企业可以以很低廉的价格借到资金,然后拿去投资,获得一个和 GDP 增速大差不差的回报。而 GDP 增速和贷款利率之差,自然就进了企业的口袋,具象化说是进了企业管理者的口袋。

更确切地说,这些信贷大多数都放给了国企,一是因为国企有政府背书,信用风险低,二是政策引导和意识形态考虑。真正缺少资金,又不好自己发债的民营企业,难以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只能向银行贷款,但银行又爱搭不理。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来源:https://www.piie.com/research/piie-charts/state-owned-chinese-firms-borrowing-far-more-private-firms-despite-lagging
来源:https://www.piie.com/research/piie-charts/state-owned-chinese-firms-borrowing-far-more-private-firms-despite-lagging

这块的数据不那么透明,但不同角度的数据都能映证这个情况,包括下面的国企信贷占 GDP 的比重,中国的比例在国际上也是奇高。

来源:https://tradingeconomics.com/china/credit-to-government-and-state-owned-enterprises-to-gdp-percent-wb-data.html
来源:https://tradingeconomics.com/china/credit-to-government-and-state-owned-enterprises-to-gdp-percent-wb-data.html

其实不只是银行贷款,国企在公司债市场中的存在感也是极高,相比之下民营企业就是个弟弟。

来源:https://en.saif.sjtu.edu.cn/junpan/Credit_202103.pdf
来源:https://en.saif.sjtu.edu.cn/junpan/Credit_202103.pdf

国企拿了这么好的融资待遇,如果对经济的贡献高,倒也无可厚非,但现实是国企的债务风险严重,而且效率也远低于民企。

来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755309119300437
来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755309119300437
来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755309119300437
来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755309119300437

有人会说,很多公共领域需要国企才能干好,因为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收益小,以及有些关键安全领域需要国企,国企承担了很多政策任务。但是,公共领域私企进入并非没有很多成功案例,而且很多国企投资房地产等领域与民争利,房地产属于关键领域吗?说不过去。

于是也就有了国企改革。但改到近几年,效果如何呢?改到一半又掉了个头,国进民退。

综上,在近 40 多年里,一个投资建厂的人是享受了特殊待遇的,如果是国企的那就更爽了,而一个普通的打工人则不仅工资涨不了多少,存银行还要被剥削。这种长期的空间上的分配不均,不该是社会主义呀?

说到这里,读者可能会觉得这种政策不公平,但笔者还是有必要客观地阐述一下政策背后的逻辑,最后大家再下一个自己的判断。

建国之初,中国的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基础是很差的。出于国家安全或独立性的考虑,这块儿得优先发展起来,不然老担心受制于人。要发展,怎么办?要资金和技术(通常随着资金一起过来)。但中国穷,资金只可能从发达国家来。发达国家从自身角度考虑,让发展中国家长久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对他们是最优策略,所以不会把资金主动投到中国想发展的领域。怎么办?只能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让大家支持支持工业发展,其中就包括廉价收购农产品、金融抑制政策,搭配户籍制度把农村居民按在原地不能跑(现实点说就是让大家成为 Exit liquidity,俗称“韭菜”或“人矿”)。所以金融抑制,有其迫不得已。(虽然即便如此也不能说它就合理,毕竟它让很多人做出了巨大牺牲。)

这种中央集权调控经济的思路一直维持到后来,也就造成了上面我们探讨的现象。

但现在这么做,时代都变了,到底还合理不合理呢?

并不合理。虽然国家集中调配资源,把工业给扶起来了,中国接替美日成了世界工厂,有了独立的“资本”,但也让中国对外的依赖性与日俱增。这种对外依赖,不是当年担心的要什么东西得从国外进口,而是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出口。不同的问题,相同的结果,那就是受制于人。

为什么依赖出口?这就回到了一开始的问题,即居民收入长期落后经济发展,大家没钱,又没保障,自然没什么内需。有的内需也是政府搞基建拉动的,本质上不可持续,因为政府不是的钱还是从居民那儿弄来的(收税或印钞)。政府大兴土木拉动内需,只不过是代替或强制居民消费的另一种形式罢了。

看看数据,目前居民消费在 GDP 中的比重只有三四成,而美国是六七成。虽然这个东西没明确的好坏之分,但纵观世界其他国家,中国的这个比重也实在是太低了,比印度都低。

收入低,消费乏力的问题,政府其实也有意识到,也想要改变。2010 年,在政府的一些讲话中,就有提到旧有的发展模式催生了一批既得利益群体,要进一步发展就得促民生,就得干掉这个群体。事实上,2010 年后居民消费的触底反弹,也多少归功于社会保障的改良;但至于既得利益,要改变就需要集权,2010 年后并没有实现,近些年虽实现了集权,强力人物倒是出现了,可也只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换个人来坐江山。居民收入和消费并没有带起来,又走回基建狂魔、无效投资的老路了。路径依赖,积重难返。

上面讲到的人口红利、利率政策,只是影响收入的一个因素,还有很多因素导致这个问题。如果你有兴趣,下面我们一起再看几个(没有也可直接跳到下一节)。

首先,我们上面讲到的是国内的问题,放在国与国之间看,汇率也是重要因素。为了促进出口,人民币贬值,使得按美元计价时商品更便宜。这种控制汇率的政策,本质上也是已经预先决定了赢家和输家——赢家是中国的出口企业管理者和外国的消费者,输家是中国的打工人、消费者和外国的制造业从业者。换句话说,汇率贬值相当于变相贱卖,牺牲了本国打工人和进口企业、消费者,挤占了外国制造业生存空间,得利的是外国消费者和中国出口企业。这是影响很多居民收入的又一因素。

其次,如果收入政策这么不公平,大家为什么不去争取更公平的待遇呢?原因有多个:一是有人争取,只不过大家不知道;二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工会早已被打散或形式化(日常发发福利),没法履行应有的职能,每个人都暴露在 Big Brother 的监视之下;三是生产分散化和数字化,劳动者不像 Luddite 工人破坏机器那会儿那样,对雇主那么有威慑力了。

再次,很多人似乎根本不会知情,一是因为里面的逻辑其实不直观。二是因为文化和传媒导向上的单一化,党媒姓党,没有第二种声音,有也会马上没有;而且娱乐盛行,大家开心就好,有点民族主义和虚幻的自豪感就好了,即便自豪的内容和在地下室吃泡面的你毫无瓜葛。为什么要让大家去想些其他的?不需要有见识、独立思考和思辨精神,免得越反动。埋头奋斗别躺平就对了。另外,即便关心和理解了这些有的没的,固有习惯日复一日,也很难跳出,摆脱路径依赖,在行动上有所改变。

最后,打工人收入分配得少,也是相对非打工人群体而言的,而同属打工人的初代打工人和新一代打工人之间,其实也有差别。这种差别就不是空间上的了,而是时间上的。十多年前大搞基建,大放水,欣欣向荣,祖国伟大,打工人的日子就相对好过;但由于这种好过是债务催生的,而是债就得还,本质上是寅吃卯粮,后面的打工人就得为前面的买单。这是一点补充,为了尽可能考虑得全面一点。

支出

讲完收入,接下来我们讲讲支出。

支出比收入要简单很多,因为收入分人,但支出结构不同人之间差得不会那么巨大。

支出的品类有很多,看情况就要看大头,而大头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住房。

这里就有个很“巧妙”的点了。我们在《收入》一节中看的 CPI,是不算住房成本的,算的是租金,这一操作不同于美国。所以,拿收入和 CPI 比,其实还是很放水的行为。如果房价涨了 100 倍,租金没变,CPI 也会是雷打不动,但实际上大家的房贷负担更重了,消费也没有消费的能力。

为什么住房这么贵?

一是供求。供给侧,土地有限,而且有政府限制供给。为什么限制供给呢?因为政府支出大(效率低,搞基建,冲业绩),地方财政压力要靠卖地来释放。之前看到的数据大概是住房价格里有一半都是地价,剩下 30% 是建筑成本,最后 20% 才是房地产商的利润。忘了数据来源,可能不准确,但比例应该有参考性。需求侧,不管是出于传统观念,还是真的刚需,买房的人很多,好的城市和地段一价难求,自然会抬高价格。但随着新生儿减少,人口断层的出现,需求已经出现拐点。

二是住房因为价格高,一般得贷款买房,等于加了杠杆,而且住房虽然流动性差,但一般都认为比较保值,所以作为抵押资产啥的都不错。这就使得,住房很金融化,炒房团就是这么来的。炒房的人入场,和刚需的人抢房,加剧了住房价格一路长红、高歌猛进的态势。(“房住不炒”政策针对的就是这个。)

中国消费不足,地方政府拉动内需加上低效养闲人维稳,造成政府支出很高,要满足政府的“高消费”,还得靠卖地,于是就推高了房价。房价长期只涨不跌,更多人一哄而入,经济高度依赖,房价就更下不来,居民支出负担就越重。虽然不严谨,但可以按这么一条线来理解。


一切政策都是分配政策

上面我们讲的虽然都是中国,但实际上在其他国家也有共通性。影响收入、支出的政策手段有很多,有些很隐蔽,但归结为一句话就是:

一切只影响部分居民的政策都是分配政策。

分配政策可以是空间上的分配,比如产业优惠政策;也可以是时间上的分配,比如利率调控、社会保障。

一个分配政策很难甚至无法界定好坏。拿最低工资来说,如果被保障群体是努力的、善良的,只是由于上升机制的缺失而徘徊在底层,那么用其他人的税收来补偿他们就是公平合理的;但如果被保障群体全是好吃懒做的,那么即便是只用富人的税收来供养他们,也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因为富人可能是靠自己的付出和其他方面的牺牲才换来的财富。

人们质疑分配的公平性,质疑的是分配的过程是否公平,而非分配结果。笔者的意思是,如果社会制度公平,那么就不需要也不应该有分配政策;如果社会制度公平性缺失,那么分配政策也只是修修补补。调整分配公平合理吗?为什么一小群人能决定一大群人的分配?即便调整公平合理有必要,怎么调整这一小群人真的能科学决策吗?

举几个例子。通货膨胀保持 2% 的目标,这本身就是一种空间(现金持有者受损)和时间(老一代一般受损)上的分配政策,但 2% 究其根源大概率是拍脑子,并没有站得住脚的依据。更进一步,保持通膨本身未必就是对的?通缩,稳定的货币供应,反而可能是消费主义和环境问题的解法。通膨政策在合理性上都可能有问题。

另一个例子是保就业。这是一个很隐性的分配政策。其问题在于目标设定可能并不合理。保就业,可以促进社会稳定,除此之外没什么必然收益。就业率最高的制度可能是奴隶制,大多数人都有工作,但活得并不好。

很明显,分配政策在合理性和科学性上有种种模糊和复杂性,问题的出路可能不在政策上,而在社会制度上。笔者还是认为有几条原则可以遵循:

  • 公民能表达真实意愿,民主决策;

  • 有选择加入民主团体的权利,就有选择退出的权利;

  • 为了民主决策不被少数人挟持,需要尽可能开民智,尽可能让大家都参与进来;

  • 为了决策的事宜不大到难以理解,以及决策的事项是大多数人所关心的,民主团体的规模不宜太大。

现实的差距在于:

  • 一些国家的公民不能表达真实意愿;

  • 加入和退出往往受地域限制,很难用脚投票;

  • 民主决策受精英影响,即便过程民主,本质上不民主;

  • 从国家到基层,民主一层层拆分,但规模还是太大,这会导致参与度不够,从而不民主。

现实差距这么大,作为个人该怎么办?


个体的出路

出路的核心就是不成为韭菜。有如下几个选择

  • 非暴力不合作,躺平(不建议,容错性太低,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弱);

  • 加入体制,按规则游戏,成为体制内的赢家(或许是精致的利己主义,但无可厚非);

  • 用脚投票,“润”去更好的国家/地区;

  • 等待或即刻加入 Web 3,像互联网带来数字化主权那样,进一步脱离主权的钳制,用隐私投票去保障真实意愿的表达,用加密货币去保障自己的财产权利,参与 DAO 的跨国协作、价值网络中,跨主权“套利”……

把这些问题全解决,终局是什么?再往下说,可能大概率说回《Sovereign Individual》那套了。其作者写得绝对比我好,所以到这儿我得有点自知之明,就此收笔了。

Subscribe to 无环图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