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为何高耸入云|乌托邦周报 #26

Show me the incentive, and I'll show you the outcome.
Charlie Munger

房价里有一半是地价。

但价格都是由供需决定的。地价、房价这么高,只要大家不买,价格自然也涨不起来。为什么大家肯“砸锅卖铁”为高房价买单?整个游戏的幕后庄家是谁?他是如何一步一步拿捏你的?这次我们就来展开聊透。

本文要点:

  • 地价为什么这么高

  • 购房者怎么就成了冤大头

  • 央行放水与反身性的推波助澜

  • 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


地价为什么这么高

地价不是一开始就这么高的。

以北京的地价为例,很容易看出,地价的上涨有一个过程。

这么多年,涨这么多,由来是啥?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 1990 年代中后期的几个事件里。

房地产的市场化是地价上涨的条件。

《漫长的季节》里,王响一家子和厂里同事们都是住一起的,原因是在那个年代,房子是不能交易的,职工基本是靠单位福利分房,以免费或极低的价格拿到的房子。在这种统一分房的机制下,土地自然都没有市场和价格一说。

但统一分房,一刀切,不见得能分得合理,而且其中也会有不少的猫腻。尤其等到后面大家有钱了,购买力上来了,想改善住房条件,再靠单位建房、分房,就很难满足升级的诉求了。所以后面就有了职工集资建房,花钱买断福利分房等新的玩法。总的趋势是房子逐渐市场化,咱们把以前的隐形福利明算帐,变成补贴发给职工,职工再拿补贴和自己的钱,去市场上买自己想要和买得起的房子。

分税制、公有制改革和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是地价上涨的诱因。

我们一个一个看。

分税制改革,讲的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税收分配上的政策调整。在改革之前,中央政府拿到的税收只有两成左右,很穷,严重束缚了手脚。而且地方在税收之间的差距很大,富的富死,穷的穷死。这样不好,所以就要改革。怎么改?中央拿更多,地方少拿点。改完之后中央和地方基本上是税收对半分。这样一来,中央有钱可以办大事了,而且不同地方之间可以由中央拨款来匀一匀,实现财富再分配,不至于那么悬殊。

地方拿的税收少了,本身也没问题。但钱少了,干的活儿还是一样多,这就太狗了。那地方政府拿什么来弥补这部分亏空呢?国企和乡镇企业。

没错,滴滴刚出来那会儿,很多地方抵制,原因就是滴滴的竞争给传统出租车公司带来了威胁,而这些出租车公司很多都是国有或集体经营的,滴滴“打小孩”没看见人家“地方政府父母”站在身后呢。这放在现在可能是特例,但时光倒流二三十年,这种地方政府参与企业经营的现象则完全是普遍现象。

本来这些企业为政府带来很大一部分收入的,但 90 年代发生了一个什么事呢?就是产能过剩。过去十几二十年靠政府手动调控经济,投资很容易扎堆,一扎堆产能就过剩,过剩东西卖不出去就得玩完。以前增长势头好,欣欣向荣;现在一过剩,企业内部的很多低效的毛病也都暴露出来了。

面对这一形势,公有制企业改革,在 92 年开始搞市场化。换句话说就是,政府放手,让“孩子”们到市场上去自由发展,竞争竞争。虽然市场化让资源配置更有效了,但地方政府可失去了这些“心头肉”。而且,以往都是护着“孩子”,让银行这些“亲戚们”帮忙偏袒、照顾他们,可银行也开始强调商业化了,意思是得自负盈亏,不能按以往那种玩法了。

总而言之,地方政府的生计可不能完全指望这些走出去的“孩子”了。那靠谁?靠自己,卖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地主家最不缺的就是地了。大家市场化,要建工厂,就要用地,要用地就要从地方政府手里买——而且还只能买使用权。那地方政府卖多少呢?这全由政府说了算。经济发展势头猛,用地需求上升,但每年卖的地少,人造稀缺,这价格不就上来了么?靠这么一手,地方政府就把分税制改革的税收窟窿给填上了。前后相抵,看起来就像不曾改革过。

如果地方政府只是靠卖地补贴点家用,也无可厚非,毕竟公共事业是需要花钱的。但是,过度限制供给就好比囤积居奇,操纵市场,这就不对了。

更气人的是,**地价不是全部都这么高,**这里面还有花花肠子。

在中国,不同用途的土地有不同的供应量,因而也有各自的市场,其中就包括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市场。建工厂的地和开发区都属于工业用地,建商场的地属于商业用地,建商品房的地属于住宅用地。

我们说的地价高,主要是指商住用地地价高。高到什么程度呢,总体上,商业用地的价格是工业用地的 10 倍,而住宅用地的价格是工业用地的 20 倍。比如看看北京和东部城市的情况:

这是什么概念?同样一块地,你用来建厂房,建商场和建商品房,要付的地价有天壤之别。比如买 1000 万的房子,其中有 500 万用来买地,如果按工业用地算,买地只需要 25 万,足足省掉 475 万。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住房需求旺盛,偏偏每年的增量供给只占三成,而工业用地大概占五成。

工业用地这么便宜,自然就有了玩狡猾的动机。买地囤地不建设,甚至指望之后地收走转作他用从中捞一笔,导致工业用地利用不到位,白瞎了这良心地价。

先别急着撒气,让我们客观冷静地往下深挖一层。


羊毛出在猪身上

地方政府给工业用地开这么低的价,究竟是图啥?

在中国,土地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个人和企业只能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虽然看着像是政府坐在金矿上挣钱,但其实工业用地的配套基础设施(比如道路、水电网络)都是需要政府掏钱的,所以卖地也是有成本的。除了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成本之外,有的土地还需要征收,比如拆迁,这就需要额外掏钱,合理补偿拆迁户(至于怎么算合理,“学问”就大了)。总而言之,政府卖地的成本很低,但不是 0。

按这个思路算一笔账的话,工业用地使用权出让的价格基本接近成本价,甚至还可能低于成本价。所以地方政府是做公益么?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地方政府看重的是税收。**和薄利多销一样,地方政府通过低价出让工业用地招商引资,吸引制造业企业来安家。这些企业安顿之后,税收可就得交给地方政府了。政府打的是个长期算盘。

但你说地方政府间竞相吸引就好了,不至于亏本卖地吧,这不杀敌三千自损八百,便宜都让制造业企业给占了吗?

这也是无奈之举。这是因为中国的制造业主要以中低端为主,技术含量不高,不需要像高端制造业那样,需要什么产业的聚集效应。换句话说,在哪制造不是制造,哪里地价便宜、税收减免就去哪儿。所以各地政府为了互相竞争,争抢制造业企业,不得不极限降价,变相给它们补贴。

不过先别急着可怜地方政府,因为地方政府在工业用地上亏的钱,可都在商住用地上加倍赚回来了,等于是个人和(地理依赖强的)服务业给了企业补贴,顺便给政府缴纳了隐形税。

从市场自由选择的角度看,商住用地要价高,个人和服务业可以用脚投票,去别处呀。实则不然。

和制造业企业相反,个人和服务业的地域选择空间不大。举个例子,你如果在某头部券商或互联网大厂工作,为了这份薪水还不错的工作,你大概率会选择在附近居住,尤其是组建家庭之后。制造业的员工也是一样,为了薪资选择某个企业,后面只要居住成本能忍,大概率也会住在附近。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员工在同一区域定居后,服务业也随之扎根下来。

所以即便商住用地价格开高点,地方政府也有恃无恐,不信你会走。换句话说,政府只要把企业给私下拉拢搞定了,人和服务业基本等于送的,全凭地方政府收割。

从市场的角度看,其实也合理。企业落地后以后还要贡献几十年税收呢;而个人和服务业,尤其是个人,买房子基本是一锤子买卖,那地方政府不抓紧多捞点。

如果之后加征房产税就另说了,不过房产税离落地还远着呢,毕竟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很多家庭的财产货币化率不高,即身价都在房子上,地方政府收房地产税大家未必马上掏得出来。而且加征房产税会导致一部分房多多的人卖房,想多买几套的人也不买了,打击房价进而打击卖地收入。所以,这是个长期过程。

小结一下:地方政府为了财政收入最大化,低价卖地吸引企业,然后对企业吸引来的个人,以及个人吸引来的配套的服务业高价卖地。假定人口结构短期不变,需求不变,供给侧住宅用地供给人为压制,进而推升地价,使得房地产开发商买地成本高,房价自然就高。

PS. 看到一张图,总结很到位,也一并附上,供读者们参考。

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9-023-01589-y
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9-023-01589-y

供求关系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但不是价格要素的全部。流动性也对房价有重要影响。


央行放水与反身性的推波助澜

在央行基本可以随便“印钱”的时代,价格只是一个相对单位。

什么意思?如果明天醒来,所有人的账户和所有商品、资产的价格后面都加个零,除了心理度量上需要适应下,其实没有什么变化。

但在实际运作中,央行很少,也不能这么均匀地“发钱”,更多的是通过一层一层的机构往下漫,上层装满了,下层才有钱。这就是所谓的 Cantillon Effect,讲的是离国王越近,发钱时占的实惠越多,所谓“官字上下两个口,先要喂饱上面一个口,才能再去喂下面一个口”。例如人民银行“发钱”主要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逆回购渠道,谁主要参与这些渠道呢——商业银行。等商业银行钱多了,商业银行把钱给谁,就决定了钱往哪儿流动,就决定了哪块资产的价格可能会上涨。等钱流到普通民众手上的时候,影响已经被削弱了。

那关键问题就在于,银行的钱往哪边流。这个问题送分。头部银行都是公家的,肥水不流外人田,钱自然往地方政府和国企流。一方面的原因是一家亲和暗戳戳的政策引导,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手里有地,作为抵押,放起贷款来银行也放心——这种放心来自于人为限制土地供给带来的不断飙升的地价。

地方政府拿了钱,再用于招商引资,一边补贴企业落户,另一边大赚商住用地的钱。企业落户,人才引进,服务业扩张,商住用地需求增加,涨价,反过来又能让地方政府以土地为抵押,贷到更多的钱。

这种自我促进的趋势,就是 Soros 特别钟爱的反身性效应。反身性理论讲的是,自我促进的飞轮会导致市场严重偏离合理水平。

这个飞轮不仅会带动商住地价本身上涨,还会带着房价一起飞奔,因为地价是房价的最大构成部分。更热闹的是,如我们在《疯狂的流动性》中聊到的,房子这种天生能玩高杠杆的具备金融属性的资产,尤其适合吸收多余的流动性,吹泡沫。房价一直涨,于是就更有了“买房保值”“房子是刚需,早晚要买都一样”等甚嚣尘上的叙事。虽然买房才能成家是一种社会文化,而且你看意大利等国家以前也是这么过来的,但这不是无脑冲的理由。不过市场一旦进入非理性状态,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如此一来,低工业用地价格吸引制造业企业们落户,企业落户吸引来人,创造住房需求,住宅用地人造稀缺导致其地价升,地价升导致房价升,房价升导致更多人和企业冲进市场,房价继续蹭蹭蹭。

反身性这种飞轮效应如同过山车,上去刺激,下来也同样惊心动魄。过山车的拐点在哪呢?在没有制造业可以吸引的时候。什么时候制造业吸引都吸引不来了呢?制造业自身都难保的时候。什么时候制造业自身难保?对工业制成品需求减少的时候。

我们在《为什么努力工作的你依然贫穷》中,绝大部分篇幅都在强调中国居民消费不起来。也正是如此,国内制造业的大部分需求来自于出口和政府基建投资。政府基建投资早用过气了,而出口在 08 年金融危机后就已经大受打击,好不容易靠持续放水才维持制造业残喘至今,疫情后全球经济都过苦日子,出口更是彻底跑不动了。所以,接下来制造业不得不直面掉头向下的命运了。制造业不行,那也给地方带不来人了;人不来,住房需求就得垮,房价就得垮,倒逼住宅用地的地价垮。

之所以现在看起来没这么吓人,多少是因为有政策支撑,比如通过暗戳戳的行政手段,限制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要求你网上卖房挂的价格不能低于某个价格,即便这个价格没人买。要卖怎么办?“地上市场”的价格被扭曲了,于是大家纷纷转向“地下市场”,私下卖。价格管制这种早已证明无效的政策,只能是缓兵之计。人不要也无法和市场力量作对。

除了 棚改

当然,网上还能看到一些其他的乱象。比如,某小区内一业主急售房,挂低价,被其他业主包围威胁。其他业主认为,如果这个业主的房子一成交,将拉低整个小区的房价,即便很多业主未必会卖房。像这些现象,都是过山车掉头阶段的乱想,反映的是过去二十年的习惯性思维逐渐被现实打破。


问题到底出在哪

回到故事的开头。

90 年代,引入市场化,就是为了让整个水塘搅动起来,让企业动起来。只有优胜劣汰,落后的企业让位先进的企业,有效的资源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那么市场化落地了吗?落地了,但又没完全落地。能源、金融、通信甚至烟草仍是赤裸裸的垄断,垄断就意味着低效,意味着虽然把市场请到家里来做客,手却牢牢把着门,这不让进,那也不让进。

但这和地价乃至房价关联并不直接,而且也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在能源、金融、通信、烟草之上,还有更大的垄断上,这一垄断就是政府——政府引入市场,但自身没有市场化,没有竞争。

政府没有竞争,意味着资源一样得不到充分利用,意味着很多税收被浪费;意味着地方政府经常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参与到市场中,靠手里的权力攫取资源;还意味着政府不是服务型政府,而更像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资源攫取了很多,花起来也是大手大脚,用来投讲故事的项目和扩大自己队伍的规模,造成虚胖的体质,表皮之下全是脂肪。这种垄断不破,激励机制就是扭曲的,和更广大群体的利益就是不一致的。多少财政收入才够折腾呢?或许永远不够。

这也是为什么,区块链作为去中心化社会“OS”中的重要组成部件,有理由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参与,即便这个圈子里良莠不齐,甚至绝大多数都是杂草,即便这个圈子里过去破灭过那么多 Hype,眼下还有很多 Hype 在进行。集权和垄断超过一定的程度,效率就会不升反降;去中心化作为另一极,是制衡垄断,创造改变的希望。即便这个圈子里的大多数实验可能都注定会失败,但只要少数能成功,就值当了。

Subscribe to 无环图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