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mos系列共有五节,分别是:Cosmos晦涩难懂的技术、Cosmos上主要的应用链、$ATOM的量价、ATOM2.0、长期追踪ATOM需要注意的指标;
做研究就要给出结论,如果我是VC,要关注什么指标来决定是否投资Cosmos生态,如果我是散户,要关注什么指标来决定是否买入ATOM这个token。
今天讲解第五节:**长期追踪ATOM需要注意的指标。**作者在此给出作者认为的长期追踪ATOM这个币需要注意的指标,如有不当,还望见谅。
Osmosis是Cosmos的DEX,实现了多链(Cosmos生态上的)之间的交互,想进入Cosmos生态,Osmosis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需要关注Osmosis上的交易量。交易量越多,活跃钱包越多,也即意味着更多的人参与到Cosmos上的交互,也就会助力价格的上涨。但目前是质押Osmosis获得Osmosis,并没有很好的一个价值捕获,就导致价格容易形成一个死亡螺旋。
Cosmos上现在有272个app/services,如果Cosmos的生态系统的持续增长,则意味着资金的持续涌入,热钱的涌入则会推动ATOM币价的上涨。
IBC交易量,IBC交易量可以作为衡量Cosmos生态系统的活跃度和使用率的指标。具体来说,IBC交易量可以衡量跨链交易的数量、价值和频率等。
TVL在区块链协议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值得注意的是,需要留意的不仅仅是Cosmos Hub的TVL,也要留意部署在Cosmos上各个应用链的TVL。
目前Cosmos上并不存在真正的杀手级应用,也许曾今的Luna算是,但其暴雷导致Cosmos受创。Dydx在2023年末将会迁移至Cosmos,基于Tendermint共识并使用Cosmos SDK构建一条自己的应用链 DYDX V4。头部协议的进入给Cosmos带来的热度也应该给予高关注度,也许会带动ATOM走出独立行情。
ATOM2.0的提案遭到拒绝,现在Atom对整个生态的价值捕获并不充分,只有质押奖励(发贬值的币)和股东期望(希望币价上涨),Atom面临的很大一个问题是Cosmos的生态再发展,但是难以反哺到Atom上。其中很大的一个关系是,Cosmos生态上新发的链,都会空投回哺Atom质押。
应该去关注Cosmos的生态能否进一步通过某些操作及Atom和生态价值的的捆绑程度,从而解决Atom代币捕获价值弱的问题。
很大程度上讲,以太坊外的公链都是比拼如何从以太坊上抢夺到更多的人和钱。人指的是开发者,也指的是用户;钱则指的是TVL、币价的交易量等等。因此有必要进行多链的对比,即去探究“钱”究竟去到哪条链上,如果去到Cosmos上的钱越来越多,也许也会推动ATOM币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