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链热点讨论:新公链、layer2和以太坊扩容 ——Biteye 周年庆公链周 AMA 实录

编辑:小么鸡JesseCrush

Biteye 社区 Discord:discord.gg/Biteye

Biteye 社区 Twitter:@BiteyeCN

*全文约 4030 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0分钟

主持人:Teddy (Biteye Co-founder), Tracy (Cointelegraph 华语 CEO)

嘉宾:Mo Dong (Celer Network CEO), ZhiXiong Pan (Chainfeeds Founder) , Ishanee Nagpurkar (IOSG Ventures) , James Qu (PlatON_Network CTO)

今天是我们 Biteye 周年庆的第二周活动,主题是《公链的现状和趋势》。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几位重磅嘉宾,包括许多知名项目的创始人,以及一直关注 Layer1 和 Layer2 的研究者和著名投资机构的投资人。

1. 以太坊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James Qu:我认为以太坊上的各种东西是非常公开透明,代码也公开透明,这样才能够让人信任,整个区块链就是为了建设一个可信的技术基础设施。只有你足够可信,大家才放心的把资产放上去,各种商务活动才能搬上来,这是我觉得以太坊社区做得好的地方。

Ishanee Nagpurkar :以太坊引入了智能合约的概念,它给区块链带来了实用性。你现在可以在上面做一些比较智能的事情,比如借贷、交换 ERC20 代币、铸造 NFT 等等。

这种早期的功能和流动性启动了一种网络效应,是其他区块链都无法与之竞争的。与其他区块链相比,以太坊上的应用也更加成熟。对于项目方来说,在以太坊上更容易进行项目测试,这也是其优势所在。

2. 以太坊合并完成加二层扩容技术,是否能解决以太坊的性能问题?

Mo Dong:如果我们把整个的系统拿出来,拿任何一个这样的 layer2 或者 layer1 的区块链来说,它是不可能承载所有的应用的。但是多链扩容的方向,不管是通过多个 layer1,还是通过各种各样的 layer2 去扩容生态,这都是必然的发展过程。

但是这个方向来说的话,我们整个区块链本身容量扩充的最终方向一定是通过多链来进行的。不管是有各种各样其它的 layer1 也好,还是 layer2 和 roll up 也好,更多的链和 roll up 只是其中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能够去建设一些应用,让这些应用能够去利用所有这些链上面的资源,而不是只能用一条链上的资源。如何能够建立一个生态,而不是说单纯的复制上一个公链的玩法到下一个。

如果是这样去单纯的复制的话,扩容的问题实际上是永远不会被解决的,因为每一条单独的链,它的扩容能力都是有上限的,我们没有必要去一遍一遍去重复这样同样的应用和生态。

而是要通过多链交互和跨链的能力,去解决多链不能够很好沟通的问题,去建立一些新的应用的范式和类型。

ZhiXiong Pan :我觉得以太坊如果只是把它当做是现行范式的话,那么它加上再多 layer2 当然都是可行的,是有可能解决相对长期的新问题的。目前有很多团队像 Arbitum、StarkNet 这些 roll up 的 layer 2,其实是可以进一步减少链上成本,扩张以太坊的性能。

但是我觉得以太坊不仅仅只有性能问题,它的账户体系和编程能力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所以 Layer2 不应该只关注 evm 的兼容,未来他们自己开发的东西会让以太坊的扩容能力变得更强。这样会给我们一个思考,其实区块链是不是只能用来做以太坊的这样一件事情?

以太坊范式会不会更新,比如说存储,比如说 zk 技术加持之后,它会不会有隐私或者是更好的这种扩容效果,我觉得这可能是更值得探讨的话题。

James Qu:性能是需求驱动的,所谓欲壑难填,人类对性能的追求我个人认为是永无止境的。比如人类对移动速度的追求,从自力更生,到借助其他动物,再到利用各种能量,从来不会满足,因为总会在新的维度出现新的需求。

以太坊的性能问题也是相对的,而且是多纬度的。高性能基于时间,能量,空间(存储)以及噪音(网络传输)等多个维度计算,当前技术之下总有一个平衡点的「巡航速度」,达到综合成本最佳。

而且只有那些肯付出相当成本的业务才会到以太坊上,和以太坊的可信品牌力互动。然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是没办法满足的。

3. 抛开高性能的叙事,其他公链和以太坊竞争的话,主要依靠的优势和差异性是哪些?

Mo Dong:对于不同链的生态,大家有不一样的理解。没有任何一个区块链单链的解决方案,是完美无瑕的。目前各个区块链玩的都是在以太坊上已经成功运行过的东西,即所谓的承载以太坊需求溢出的玩法。

我们目前看到的多个 layer1 生态,就有点像干细胞分裂出来了很多其它的、类似的,长得差不多的干细胞。有的干细胞可能活得更好一点,有的干细胞可能活得不太行。

我认为在下一波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更多地看到区块链和区块链之间上面生态的一些分化,看看能不能存在某种契机,使得这样的分化产生,这是我想到的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可能性。

那么什么会催生这些分化?可能并不一定是技术,或者是并不一定是性能有多好,反而可能是一些生态或者是社区上面的建设和形成来催生的,但是也完全有可能是一些技术或者是生态设计上面的不一样导致的。

James Qu:我认为优势有三点,第一是核心社区建设者,第二是耐心付出或者自力更生,第三是鲜活的应用场景,生态造血机能,原生态有实用价值的创新,实际业务革新。一个可以不断调节自我,持续找到新的生长点的生态才是最具活力的。

优势就是可以不断成长,而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有活水滋润的那块沃土。Vision 是种子的壳,基础理论和生态逻辑是其 DNA,嚼碎消化基础理论并演变为生态的演示能力,进一步实用化的工程能力的建设者是种子的培养基。

然后就是宣传造势,制造机遇,也就是那块沃土,做到生态有用户,用户有反馈,反馈有结果。这里反馈可以是时间,脑力,物力等各方面反馈,相当于沃土输出给种子的养分。

相比以太坊,其他公链或多或少都有不足。但是做不了宇宙级生态,行星级生态,可以做原始森林生态,甚至小到一个鱼缸,一个生态植物玻璃球。把治理和繁殖理顺,能不断发展就好。

4. 如何看待最近出现的新公链(Sui,Aptos 等)?他们和之前的公链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受到资本的热捧?

ZhiXiong Pan :在过去的四五年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所谓的以太坊的杀手层出不穷。从跨链,性能,共识,或者是更强的虚拟机等各个方面,进行各种各样的扩展,说各种各样的故事,这是一直是资本最热衷的一个话题。

公链的确是一个上限极高的方向,而且现在行业发展还是相对比较早期的阶段。以太坊的确有很多不成熟的设计,先看为什么有 move 吧!

它就可以解决资源模型的这些问题,然后用来设计资源模型会更好,更适合,因为大家知道区块链更多是用来解决资产的问题,所以它抽象出资产这个问题,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以太坊现在同样还会遇到。

所以以太坊自己也也意识到问题了,也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提案不断迭代的,因为它的确是有很多不成熟的设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未来公链依旧会是资本的话题,因为它上限极高,就是一个永续的话题。

然后其实我们如果从过去的 4~5 年来看,以太坊的大的位置还是没有被撼动,因为生态构建它的确是需要时间的,而且之前几波的公链我们能看到它也没有完全停止更新,比如是像 Cosmos、波卡那个级别的,再早一批的可能的确是有一些已经不怎么更新了。

但比如说 17 年的 Cardano(ADA),他们也还在持续地更新,所以他们之后是不是还有机会,我觉得还是需要些时日才能知道结果的。不过从好的方向来看,因为每个供应链本质上还是一个公共物品,它是开源的方向,所以很有可能会去拓宽整个 web3 的边界。

无论是对区块链的架构,还是架构的执行效率来说,我都觉得能给行业带来新的范式和新的想法。

Mo Dong:Aptos 是把 Facebook 原来的那套东西铲起来,然后移出去,最后做了个新公链,这是本质上的区别。

你现在在随便抓个人来做新公链,实际上来说,是不一定有资本价值在的。为什么会有资本价值?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Facebook 的那套东西和那波人,实际上本身就是非常优秀的。

虽然现在还不能上线,但是它的叙事、资源以及想象力,就是 VC 喜欢的方向和类型,所以就会有非常高的估值。

5. 未来公链发展的新趋势有哪些?

ZhiXiong Pan :我不是开发公链的专家,所以对底层的了解其实没有那么透彻。但是据我观察,在这个行业发展之前,很多公链其实都在往集成度更高的方向发展,比如以太坊就包含了共识和计算,这两层你可以剥离开来看。但是其它链都是某个方面做得好一点,比如跨链模块、共识以及计算。

但是以太坊也慢慢意识到它本质是包含了很多层级的,对每个层级或许在未来都是可以独立发展的。比如说共识层单独更新,从 PoW 转换成 PoS,这是即将要进行升级的核心所在,那么我就只改共识层。

计算层方面,未来我可以更新以太坊的虚拟机,我把 OP 的一些东西稍加更新,增加一些新的操作,就可能会拓宽以太坊功能上的边界,而这些都是单独在计算层上做的事情。

未来以太坊甚至还可能会独立出数据层这个东西,这一层专门用来确保数据的可用性。用在 Layer2 之类的一些 Roll Up 的场景里面,单独做这一层的数据可用性,这层是有可能让以太坊的现阶段的扩容性能更加一步。

整体来说的话,理解到了每个层级它是可以结构开来独立发展的。

所以我觉得这里面我认为比较有意思的一个趋势就是模块化区块链,把区块链的结构拆散,或者说区块链的结构并不往集成度增加的方向发展,而是往集成度减少的方向发展。

James Qu:新趋势很多,比如 DID 合规协议的诞生,拓展传统商务应用,击碎联盟链壁垒,抗量子密码学应用,公链区块链开发框架体系,Secure Smart Contract 开发框架,轻量级短周期公链,子公链等等。

6. 未来公链是否能真的支撑所有的互联网应用?还是有些应用只适合在中心化服务器上面跑?

James Qu:个人认为不会。Web3 带来的新的合作和商务模式不会重复互联网应用。大致会分为永远停留在中心化服务的互联网应用,向 Web3 进化的互联网应用,以及 Web3 原生的新的应用。

Ishanee Nagpurkar:我认为在未来的某个阶段,区块链将被大多数互联网用户所接纳。在那个阶段,Web3 应用程序可能会依赖于中心化和非中心化技术栈的某种组合。但有些东西可以做成中心化的,比如金融结算、数据等将继续采用去中心化的系统,以提高应用程序的效率和性能。

7. 从 VC 角度来说,如何去评估一个公链?从哪些角度去看?

Ishanee Nagpurkar:在考虑对 L1 和 L2 的投资时,我们通常寻找产品层面的创新,开发者或用户真正想要的,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解决方案所缺少的特殊功能是什么,这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

区块链的安全性也是要考虑到的方面,安全是极其重要的,另外还需要考虑团队和创始人,以及他们在区块链上发展开发者和用户生态系统的能力。

//

END

*免责声明:本文分享内容仅作学习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Subscribe to Biteye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