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PonziCurator翻译
原文链接:
在去中心化的,社群至上的元宇宙中,重新认知我们是如何赏识并奖励良性的个人名望
人类作为“有阶级概念的猴子”,会寻找归属感和认同感; 我们既寻找方法融入集体,又努力做到独树一帜。当我们以不同的身份之间,在完全无关的社群之间穿行时,我们已经渐渐学会去适应不同的阶层游戏。在一个新的社群,我们如何去建立个人名望,积累社会资本,得到群体赏识和奖励,这个路径应该是非常具体的,为了和而不同,社群会定义出自己独具一格的准则,并且要求成员建立哪些具体的联系或者如何具体的参与。用户或者成员基本上是通过产出“能力合格证明/社群亲近性证明”(Proof of X,套用共识机制PoS,PoW的称呼) 来积累社会资本的。这种“能力合格证明/社群亲近性证明”通常代指:做了一切看起来符合社群主流价值观应该做的事情,或者做了一切对社群或者社群意志有贡献价值的事情。
Web3将会为,赋能/认可/奖励社会资本,提供全新的,更优化的路径。因为Web3其去中心化的本质,“Proof-of-X”的工作证明将不会只由一个单一的中心化平台或者中间人来确认,而是可以的由每一个量身定制的社群,通过协商决定,并赋予不同的定义。通过以代币和智能合约为杠杆,这种证明可以映射到形成成员独特的个人名望,和对成员采取独特的奖励模型上,并以此来保障社群成员之间的行为动机的一致性,保障产生价值的总和最大化。
虽然个人名望和地位是社会阶级的相对参考,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零和游戏。确实,这其中就有动态的博弈属性,人们想要提高自己在社区排行榜上的排名并且向其他成员展示他们的成就。也确实,大多数社群也遵循1/9/90的规律(在网络社群中,90%的参与者只看内容并不参与互动,9%的用户会参与讨论,而只有1%的用户会创造内容。最初由Jakob Nielsen在2006年提出),是由少部分人明显的在发力,贡献和增加价值。然而,我确实相信社群会从其成员混合的个人背景和技能池中受益。相对平级的社区,可以通过认可并奖励成员对于社群多样化的贡献,实现更有包容性的成员参与。并非局限于单一的排行榜或是单维度积分系统,社群成员可以参与多样化的社区活动,充当多样化的社群角色来赚取相应的“勋章”。这些勋章或者代币所代表的社交信号即是代表着成员通过具体的贡献或者实现的成就。他们还可以和权限和特权相互挂钩,包括仅给特定有名望的社会等级的成员才能享受的功能和福利,也包括给予特定的治理权和身份给那些活跃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从定义上,赋予了这些人更高的地位。
无论他们代表什么,解锁什么成就,“名望代币”都是非同质化的且不可转让的。这些代币只能通过努力挣来,不能通过交易或者购买获得。他们既不能被转让给其他用户,也不能在其他的社群中被轻松的重新利用起来。因为他们代表的是贡献值和成就,而这些是和社群的明确的社群规范和地位博弈相挂钩的。然而,作为一种社交信号,“名望代币”会有超越任何既定社群的延伸,因为它为去中心化的Web3可携带性身份,丰富了其社交图谱,也增加了其Web3的社会履历。在社群协同操作的场景中,他们可以为其代表的成员层和”名望代币“,贡献出他们的价值和功能性。
衡量社群价值或成员所贡献的名望值的标准从来都不可一概而谈,但是我大致上还是可以把这个衡量标准拆分为,曝光,承诺,和影响三个方面。因为最终,任何既定社群的,潜在的社会以及金融价值,都与其能够横向拓展和纵向挖掘的活力相绑定。在最基础层,成员通过活跃出席参与贡献价值。跟踪其日活跃度(DAU),或者检验其DAU/MAU(日活跃度和月活跃度的比值:社群相对活力)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用来衡量一个项目或者平台活力的方法。仅仅是出席,甚至被动出席参与,成员们也在表达他们的共同兴趣和社群依附,并为社群的整体影响力做出贡献。然而,激发主动参与才可以有效的最大化社群的集体力量。 主动参与可以用很多种形式表现,但是通常从让成员从社群,内容,和成员间开始内部交互沟通开始。最终让他们参与创作和联合创作,并积极的提升整体的产出和价值。
并非所有的活动都是平等看待的,并且人们一如既往的会需要从嘈杂中过滤出信号。但是通过在智能合约中建立正确的公式,可以搭建出名望系统,用于真是的识别社群中哪些活动是有价值的贡献并对社群有积极”影响“。你应该根据你为平台创造了多少价值来赚取你的积分。因此,一个名望系统应该重视影响大于活动,活动大与曝光。
无论如何,无论建立名望和赚取代币积累的是什么,保持对于持续贡献和参与的激励都至关重要。任何的名望积分系统都需要有一些随时间递减的设计,其中影响,活动,曝光度的新旧程度应该作为贡献名望值和价值分配的重要加权因素。所以如果你停止了活跃的使用和参与行为,你将会失去你现在的地位和其所关联的各项福利。这个模式很类似现实生活中的忠诚度计划:你需要持续赚取收入,才能享有同样的特权。
然而,通过将非同质化的名望和同质化的奖励脱钩,确实有一种办法让社群成员分享所创造的经济价值。通过构造双代币体系,名望积分可以和代币共存,社会资本也可以映射到金融资本和股权上。因此,社群可以通过发行“地位代币”来赏识成员的贡献,并向更广的社群去表明这种“个人名望”带来的积极信号。通过分配“奖励代币”,成员可以享受到同质化代币带来的好处,并且可以将他们兑换成现金,换取好东西,或者额外的特权。两者结合,他们为平台提供了赏识和激励参与者高质量贡献的机会,其中包括内容创作,审核管理,社群建立和推广等。他们两者都是促进参与和共创的激励机制。通过发行名望代币和奖励代币(均为社交代币),成员和创作者将能够参与所创造的综合社会资本和效用价值。代币化的社群将连接其现存的创作者经济使其成为真正的基于所有权的经济。会员,消费者和粉丝都可以和他们所喜爱的偶像,创作者和品牌,建立起直接联系,同时在他们的共同创造的集体价值中分一块蛋糕。
在Web3中,我们的去中心化身份会记录并储存我们各自所有的社群活动,贡献和成就,包括URL和IRL,从而创建一个代表着“我们是谁?我们代表着什么?”的不可变记录。这样的新纪元意味着我们在单一社群中投入的所有工作和努力都可以被收集起来并且并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中。在去中心化的时代中,互动交互性的名望是你能够超越社群基础,和在社群边界之外所衍生的自由。然而,随着社交社群用不同的准则和图标来吸引不同的受众,声望还是还要高度的根据其产生的背景来决定。有意义地和真实地表现出你是谁和你代表着什么,使得在跨社群,跨平台,跨应用的场景中,名望和社会资本存在套利空间。实现互动交互性,将会需要一个允许人们共享聚合在线身份的相关部分的标准准则,并且允许对于一个人多面的个人档案和名望的,基于背景的访问和剖析。
无论如何,相比于你来自哪里(外貌,种族,性别),你更会因为你所做的事情(行动,从属关系)更被人所熟知。并且你会基于你如何贡献价值,从而拥有大量被合理赏识和奖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