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潮(一)】港頭三個月淨移出人口逾14萬 移民人數有升無減人才持續流失

2022.03.30

香港疫情下移民潮未有減退,過去連續3年香港人口錄得淨移出,入境處數據顯示,今年頭3個月,共有逾14萬港人淨流出。雖然疫情下無直航機赴英,但新加坡轉機櫃位仍大排長龍,有移英港人表示,疫情並無影響移民計劃,離港是受政治、社會因素影響。其中英國是港人熱門移民地,在持有BNO居英港人中,近7成有學位;逾6成為專業人士。

香港在今年初開始第五波疫情,但港人似乎並沒有因為疫情,而改變離港計劃。在離境的港人中,大部分人經機場離開。本台統計單是今年2月,平均每天有1890名港人經機場出境。

疫情下,香港機場出境大堂顯得冷清。(石頭 攝)

疫情下無直航機赴英 新加坡轉機櫃位大排長龍

港府實施「動態清零」防疫措施下,英、美等多國航班未能抵港,港人需轉機前往歐美等地。記者到機場視察,疫情下出入境大堂冷清,不過在新加坡航空櫃位卻大排長龍,近一百人等候登記。

疫情下未有直航機,大批港人經新加坡轉機赴英。(董舒悅 攝)

市民何小姐買了一張單程機票,打算到英國探親,計劃暑假才回港。她批評因港府防疫政策,沒有直航機赴英,主要因疫情而想暫離香港,希望可以「抖一抖」(休息一下)。

何小姐說:第五波疫情下,的確有很多令人傷心的新聞,既然有這個機會就走,出一出去。我覺得政府要與世同步,不能再這樣經常說要「清零」,與世界隔絕也並非好事。

移英港人:社會驅使我們選擇離開

不過,記者亦訪問了另外3位離港市民,他們都稱疫情非考慮因素,而是一早有移民計劃。其中莊先生與父母移居英國,除了社會因素,亦希望在外國尋得發展機會。

而市民黎小姐表示,在香港改變不了社會現狀,唯有改變自身,移民是想「站遠一點,去看自己的出生地」。

黎小姐說:與疫情無關,我從來不會因疫情去考慮,或介意這件事。我是獨自一個選擇這條路,雖然我這個年紀已經是中年, 可能要到老年的階段,但我仍然選擇(移民),年齡不是一個界限,加上現在看到香港的狀況,好像是停濟不前,我選擇這個最好的方法,又不去投訴,又不去埋怨,去選擇一個可行的方法,去解決香港現時的問題。

另一對夫婦王先生、王太太帶著小朋友移民,期望英國當地的學習環境更自由。

王先生說:最主要是政治環境氣氛,社會驅使我們選擇離開。在香港再居住,政府常常改變,沒有很清楚解釋時,根本市民都無所適從。期待那邊讀書的氣氛會自由一點,開放、自由一點,有更多選擇。

持BNO居英港人近7成有學位 逾6成為專業人士

多國放寬移民政策,成為香港人才離開的誘因,英國是其中一個港人移民熱門地。英國內政部上月公布最新數據,指去年第4季共1.56萬人申請BNO簽證,加上前3個季度的數據,2021年全年共有10.39萬人申請BNO簽證,當中超過93%已獲批。

在持有BNO居英港人中,最多人為專業人士。(英國政府官網截圖)

根據英國內政部及英國市場調查公司(IFF Research)的調查顯示,截至去年8月底,500名持有BNO簽證並居於英國的香港人中,在問到他們的教育水平,69%持有學位或更高以上學歷;31%低於學位。另外在職業背景方面,最多人是專業人士,有39%,其次是副專業人士,有26%;其餘為經理、董事或高級官員(11%);行政和秘書職業(13%);以及其他職業(11%)。

英國政府去年1月底開放BNO簽證申請,容許BNO護照持有人及其家人申請簽證到英國工作、讀書和生活。而最近英國內政部計劃再放寬申請資格,預料惠及1997年7月1日或之後,滿18歲的香港年輕人。

香港總商會調查:移民員工主要涉工程、財務等技術專業

移民潮帶來人才流失,引起香港商界關注。香港總商會在今年1月對企業進行調查,有38%受訪企業表示因員工移民離港令營運受到影響,並指員工來自不同的專業,最多是工程和技術,佔28%,其次是財務和會計、資訊科技,分別有21%。

疫情下仍有大批香港人移民英國。(董舒悅 攝)

該調查亦指,約35%受訪企業不表樂觀,認為人才短缺問題將會加劇,58%認為會與目前情况相若,只有7%認為未來兩個月會有所減少。移民員工以30至49歲為主,多為中級和初級管理層。

林鄭月娥:香港人才流失是不爭的事實 「淨移出」數據非移民人數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周三(30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嚴厲的防疫措施影響到外資,亦可能造成人才流失。但她表示,最重要的是香港保持傳統優勢,相信疫情後香港會有更好發展。

林鄭月娥說:雖然沒有具體數字,但近期有指香港人才流失,有些機構及企業高管人才離開,我也覺得可能是不爭的事實,但最重要是香港保持傳統優勢。林鄭月娥又指,香港沒有具體移民數據,只有特定時間的「流入」及「流出」數據。過去兩年不能正常通關,出現單程證名額未用盡、來港外傭減少等情況,均影響「移入」數據,質疑若傳媒據此得出的「淨移出」數據視為移民人數,屬非常不準確,亦不應作為對香港前景信心的指標。

學者:今次移民潮與以往不同 人走了不會再回流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榮譽講師葉國豪向本台分析稱,雖然現未有確實的數據,但從身邊親友和傳媒報道可見,今次移民潮與以往並不一樣。

葉國豪說:香港過去在多個動蕩時刻,經歷多波移民潮,包括1966年「六七暴動」、1989年「六四事件」、1997年香港回歸、2003年「反廿三條」運動、2014年雨傘運動,但和今次的移民潮不同。以前的移民潮,人走了是會回來,但今次那些人走了是不會回來,尤其是精英和中產,非因為糊口生計問題,而是他們會認為現今的香港,並非他們了解的香港,價值觀、生活和運作方式無法再接受,有人會說2019年後的香港是新香港。這都是我們較為擔心的。

過去連續3年 香港人口錄得淨移出共逾13萬人

香港政府沒有就港人移民人數進行官方統計,但本台翻查多項數據發現,香港正經歷「大遷徙潮」,這種跡象恐怕由2019年底開始,持續至今年都未有減退。

過去連續3年香港人口錄得淨移出。(香港政府統計處截圖)

香港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過往幾年港人淨移出人數持續高企,連續3年錄得淨移出。撇除單程證內地來港人士,2019年底港人淨移出1.01萬人;2020年底有9.64萬人;2021年底有2.73萬人。即過去3年,香港人口淨移出逾13萬人。

對於香港人口下跌,港府發言人今年2月表示,相關數據不能反映移民潮現象,「若單以淨移出人數上升而認為香港出現移民潮,是以偏概全」。

今年頭3個月 港淨移出人口已逾14.2萬人

而今年未有香港人口統計數字,但單看今年短短頭3個月的出入境人數,已預視香港的人口流失持續。香港入境處數據顯示,今年3月,截至周二(29日),港人淨流出人數逾6.3萬;2月份淨流出逾6.5萬;1月份淨流出逾1.4萬人。今年近3個月,合計有逾14.2萬港人淨流出,淨流出是指出境總和減去入境總和。

「良民證」申請持續高企

除了出入境人數,港人移民需要申請「良民證」,即無犯罪紀錄證明書,申請宗數近年同樣持續高企。

據港警提供予本台數字,截至今年2月,累計過去14個月共有42,459宗申請,平均每月有3,032宗。2021年錄得3.8萬宗申請,較2020年的2.9萬宗,升幅超過30%;而2019年的申請宗數有3.3萬宗,較2018年的2.3萬宗,升幅更達43%。

去年放棄中國籍人數近10年最多

入境處資料顯示,去年有426宗申請退出中國國籍,以及332宗申請國籍變更的個案,分別較2020年增加約40%和60%,兩者均為過去10年最多。另外,去年共有1,233宗申請加入成為中國公民個案,多於2020年的756宗。

根據在港實行的《中國國籍法》,只要在中國或香港出生,並具有「中國血統」的香港居民,均為中國公民;而即使持有外國國籍,除非已申請國籍變更,否則在香港或中國境內,都會被視為中國公民,不會享有外國領事保護的權利。即使擁有外國國籍,卻無法在香港受到「外國領事保護」,正正是不少人考慮放棄中國籍的原因。

強積金提取總額逾65億 比上一年度增27%

移民潮亦帶走大量資金,積金局今年仍未發布年報,而去年8月發表的年報顯示,2020至2021年度以「永久離開香港」為由提取強積金的總金額達65.67億元,較2019至2020年財政年度急增逾14億元,增幅達27%,亦是自2014至2015年度有紀錄來最高金額。

記者:董舒悅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

Subscribe to 秋的别馆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