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KIP Protocol 联合创始人 Julian Peh:在 closeAI 危机下,如何破局数据垄断推进去中心化 AI 进程

转自链捕手,原文链接:

提问者:Mia,ChainCatcher

回答者:Julian Peh,KIP 联合创始人兼CEO

编辑:Marco,ChainCatcher

随着OpenAI和谷歌等科技巨头在AI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球对AI技术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在这一波创新浪潮中,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现实:科技巨头凭借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硬件,几乎垄断了AI技术的发展,导致用户越来越受制于它们的权力。

与此同时,AI与Web3的结合被视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新趋势,它有望打破现有格局,为AI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然而,如何在确保创造者数字产权安全的同时,又能不断提升AI的深度学习能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KIP Protocol——首个专注于AI的去中心化Web3底层协议,应运而生。它致力于将去中心化和AI技术进行深度整合。

近日,ChainCatcher邀请到了KIP Protocol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Julian Peh,与我们一同探讨KIP Protocol如何为“AI+Crypto”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

Julian Peh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律系,于2017年作为联合创始人加入ADITUS Network,开启了在Crypto领域的首次创业。此后,其作为Web3领域的持续创业者,建立了Web3投资咨询公司Immersion,并以投资人的身份先后投资了金融科技公司TranSwap、人工智能咨询公司Eigenform。

去年4月,Julian Peh与KIP联合创始人&首席AI战略官Jennifer Dodgson博士一同创建了KIP Protocol。

今年2 月 1 日 ,KIP Protocol宣布完成由 Animoca Ventures 领投的战略融资,B.Army(越南)、CSP DAO(欧洲、中东和非洲)、MQdao、Spicy Capital(拉丁美洲)、Skyvision Capital(香港)和 Purechain Capital(英国)等参投。

近期,KIP Protocol近期宣布与教育平台Open Campus建立官方AI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共同探索区块链与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简化教育内容传授与知识产权变现。同时,KIP Protocol还与Aethir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AI和GPU的去中心化进程。KIP将为Aethir的AI生态系统提供数据和支付基础设施,而Aethir则为KIP提供企业级去中心化GPU计算能力。双方将在未来几周内公布更多合作细节。

一、创业实战老兵:从法律到Web3的跨越

ChainCatcher:我们知道法律和区块链乃至AI可能是相距胜远,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进入Web3领域,并成为一位连续创业者呢?

Julian Peh:我的创业旅程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Web1时代,也就是互联网的早期阶段。我创办的一家公司最终成长为亚太地区服务奢侈品品牌的最大媒体和广告技术公司。另一家则是一家服务于信用卡公司和地区银行的数据分析初创公司。

到2016年,我成功退出并出售了所有媒体和技术公司,转型成为一名专注于尖端技术的VC/PE投资者,专注于Web3、机器人技术和AI领域。在AI领域的风险投资中,我投资了由Jennifer Dodgson博士创立的Eigenform。

幸运的是,我较早地于2016年进入Web3领域,之后开始与关键行业参与者合作,其中之一就是Animoca。这促使我创建了Immersion,一家专注于为顶级Web3风险投资公司(如Animoca Ventures)提供研究和通信服务的Web3咨询公司。

ChainCatcher: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决定创立KIP Protocol?

**Julian Peh:**我们团队自从2019年就正式进军AI领域,Jennifer也是一位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相当有影响力的研究者。在创立KIP Protocol之前,我和她联合创办了一家专注于为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AI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先后为World Bank、Adam Smith Center、Swatch Group、LVMH等世界客户提供AI咨询服务。

2022年,当我们为Web3客户提供AI咨询服务时,我们发现市场上还没有全面的去中心化工具来保护AI创作者的数据安全与数字产权权益。再加上我们在AI赛道有着多年的资深开发经验与顶尖的客户关系,因此,KIP Protocol诞生了。

KIP不仅为模型制作者、数据提供者和app开发者提供数字产权的保障,更构建了强大的基础设施和数据/支付网络,使这些AI创作者能够借助Web3的力量,高效地部署和货币化他们的工作成果。

若没有KIP这样的解决方案,整个AI行业可能完全沦为大科技公司的掌控之下。我们坚信AI的发展应当惠及每一个人,而非仅被少数巨头所垄断,因此创建了KIP,并推动去中心化AI的发展,以制衡日益加剧的AI垄断。

为何如此重要?因为AI影响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我们需要确保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二、KIP Protocol专注“AI+Crypto”融合,助力DeAI技术新趋势

ChainCatcher:我们要如何理解 KIP Protocol这个项目?

Julian Peh:KIP Protocol是专注于AI的Web3基础层,使模型设计者、数据提供者和app开发者能够拥有他们的AI资产,通过KIP可以快速部署并高效地实现其工作的货币化。

KIP一直在探究去中心化检索增强生成(dRAG)的实现,其中的一些关键性成果赢得了2023年Chainlink秋季黑客马拉松的腾讯云奖。

我们致力于将KIP,打造成AI创造者在Web3世界中,开展商业化业务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工具。

ChainCatcher:KIP Protocol与其他同样是AI概念的Web3产品有何不同?是如何真正意义上实现“AI+Crypto”的?

Julian Peh:在DeAI领域,大多数项目都提出了新颖的解决方案,但它们主要集中在特定领域。没有一个项目有全面的方法来解决DeAI的三个主要问题:连接性、部署和货币化,而KIP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成功部署了第一个去中心化RAG(dRAG)。

通过dRAG,KIP使各种AI模型和数据所有者,可以直接在DeAI生态系统中连接,实现更安全的数据检索过程,并公平分配收入给所有AI创作者。

KIP以去中心化方式增强了AI应用程序的功能性、安全性和经济可行性。这一创新对于在DeFi、内容创作、教育、医疗保健等领域,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KIP允许AI产品在Web3中快速部署。如果没有真正的产品和用户可以在Web3中部署,DeAI的梦想将仍然只是一个梦想,而KIP推动了DeAI的形成。

三、支持去中心化RAG,赋能AI数据领域

ChainCatcher:作为首个支持去中心化RAG(检索增强生成)方案的Web3协议,如何更好的理解 RAG概念?

Julian Peh:检索增强生成(RAG)是AI中的一项先进技术,它通过将生成模型与外部知识库集成来增强生成模型的能力。

一般来说,使用 RAG,用户可以使用 AI 来分析数据,而无需首先使用数据来训练模型。训练模型的过程会将训练数据集暴露给模型,如果用户不拥有该模型,这就会出现问题。

目前 RAG 的一个问题在于其集中化性质:用于检索的数据存储库在单个位置或由单个实体存储和管理。

通过使用去中心化的 RAG 框架,KIP 旨在防止数据垄断,并使 AI 模型设计者、app开发者和数据所有者能够安全、快速地部署在 Web3 中。KIP 将检索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分布在多个节点上,确保没有任何一个实体能够完全控制所有数据。通过去中心化的 RAG 系统中的检索过程,它允许多个贡献者拥有自己的资产,参与人工智能价值链并从中受益。

ChainCatcher:它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Julian Peh:像 KIP 这样的去中心化 RAG ,在需要最新和敏感数据源的领域特别有用,例如游戏、教育、医疗保健和资产管理。

例如,一位神经科医生使用针对Netter解剖图谱和Gray解剖学训练过的微调大型语言模型(LLM)来咨询具有神经症状的患者,并通过dRAG检索患者数据,提供解剖学见解、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

另一个用例是在教育领域。在当下我们面临注意力碎片化的时代,人工智能可以极大地帮助学习者。教育工作者可以将他们的专业知识克隆成数字孪生体,并全天候地将其知识变现。学生只需支付1美元就能获得一个即时的答案,而不是花100美元购买教科书。值得留意的是,我们已经官宣了和教育平台Open Campus的战略合作,共同携手推进基于KIP Protocol而实现的教育革新。

去中心化的RAG为数据集和AI模型中的个人贡献提供了新的变现可能性,促进了更加公平的AI生态系统的发展。

ChainCatcher:KIP提出了 KnowledgeFi框架,如何理解这一概念?

Julian Peh:KnowledgeFi 框架是 KIP 发明的,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两件事:

1)允许独立的AI价值创造者相互连接以创造商业价值;

2)能够通过区块链将经济价值(收入)从AI用户转移到AI价值创造者。

在开放校园大学(OCU)中,KnowledgeFi以其去中心化教育平台为教育领域带来革新,该平台借助独立的AI模型优化学习过程。这一创新不仅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个性化和可访问性,还通过经济奖励机制,激励内容创作者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内容。

同时,Web3技术的运用确保了整个教育生态的透明度和信任度。

KnowledgeFi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利用Web3技术将自己的教育成果货币化。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长久以来,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他们的薪酬却往往未能与之相匹配。

四、未来展望:深化社区激励,扩大生态合作

ChainCatcher:目前,KIP Protocol 的 Genesis NFT 已经Free Mint完毕 ,未来KIP还会有怎样的社区激励计划?

Julian Peh:我们的NFT系列销售速度远超预期,所有持有KIP Genesis Pass NFT和KIP100x SBT的持有者,都将获得$KIP的空投奖励。同时,我们的Season2活动The Uprising已经于5月27日正式上线,相比Season1规模更大,奖励更丰厚。

针对此次活动,我们设计了一个全新的网站:https://uprising.kip.pro/ ,用户可以通过完成各种社媒互动、邀请好友等方式赚取积分和加成,并赢取相关奖励。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游戏化、娱乐化的方式,鼓励大家与KIP互动,帮助我们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当然,积极参与的用户也会得到相应的奖励。

另外,我们为一些合作伙伴以及蓝筹NFT持有者设置了积分加成,目前包括:Azuki,BAYC,Pudgy Penguins,Ultiverse ElectricSheep,Mocaverse,Milady,KPR。我们也计划在未来将更多社区纳入其中,敬请关注我们的公告。

ChainCatcher:此前,您曾透露KIP正在讨论与 Base 链集成,未来还将会考虑与哪些生态进行合作?

Julian Peh:KIP 被设计为一个多链协议,我们目前已经部署在多个链上:包括 Base、Arbitrum、Ethereum、TON,我们还准备部署在比特币 Layer 2 上。

作为 Animoca Ventures 的投资项目之一,我们的合作伙伴将来自更广泛的 Animoca 生态,项目数量超过 450 个。 我们将利用 Animoca 的网络效应,并已与他们的几个主要投资项目合作(其中两家是 OpenCampus 和 Aethir)。

我们目前正在与许多大型和已建立的项目进行潜在合作伙伴关系的谈判,其中一些将很快宣布。

详情,可请参阅我们的Blog,了解最新的合作公告:https://www.kip.pro/blog

ChainCatcher: KIP Protocol近期有什么计划?

Julian Peh:KIP Protocol 的使命是彻底改变AI新时代知识资产的利用、共享和估值方式。 而现在,正属于项目早期阶段。KIP Protocol 也计划近期启动 $KIP TGE,敬请期待。

市场活动方面,我刚刚提到,Season 2已经开启,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赚取丰厚的奖励。

目前,KIP Protocol 正在与多个链进行讨论,并将很快与选定的 Layer1 链进行集成。早期采用者和社区成员将可以访问通过 KIP 协议启动的 dApp,包括 KnowledgeFi.xyz 和 OpenCampus University 等。

我们制定了具体的 GTM 计划来扩展KIP Protocol 合作伙伴和项目生态系统,并在多个地区建立实地激活和新社区,更多细节将很快公布。

在产品方面,团队正在快速扩张,努力构建并为 KIP 协议的全面发布做好准备,其中将包括 KIP Foundation、KIP Starter、KIP DAO,并将开始 App Chain 的开发工作,以及许多其他关键交付成果。

关于 KIP Protocol

KIP Protocol 为 AI App 开发者、模型制作者和数据所有者构建 Web3 底层协议,使 AI 资产能够轻松部署和实现货币化,同时保留完整的数字产权。

KIP 将搭建全新的 AI 商业生态系统,以解决去中心化 AI 部署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确保所有人都能享受 AI 带来的经济利益。

KIP 团队汇集了自 2019 年以来致力于 AI 研究的资深博士和技术专家,他们同时在 Web3 领域拥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致力于推动 AI 去中心化,成为去中心化 AI 浪潮的加速催化剂。

要了解更多信息,请加入官方中文社区:

Subscribe to KIP Protocol 中文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