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系列七篇文章,主要给我手头的七大币种(ETH UNI TWT AAVE MKR GAL AR)做个2年的发展小结
然后分析这些项目未来的增长潜力以及存在的局限性
接着给它们的币价涨幅潜力以及项目风险程度打个分
最后再详细告诉大家它在我仓位里的准确比例
第五篇:MKR
1、这几年的发展小结:
mkr是一个2015的项目,2015年在bts的创意中得到灵感,开始立项。然后在2017年头选择发币。在2019年之前的maker是单抵押生产稳定币sai,后来意识到单抵押的局限性后,在2019年开始把自己转变为多抵押生成稳定币dai。
你可以把maker理解为是一个稳定币项目,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借贷项目。但maker与普通借贷协议的发展理念是不同的,maker更像是央行,做借贷最大的愿景是想推广自己发行的货币dai;而像aave这样的借贷协议,最重要的是帮市场撮合流动性,提升资金利用率,并从中赚钱服务差价,就像商业银行。
每个项目在市场中要生存下来,都得经历各种磨难,maker经受过2020年312的自爆后(dai脱锚),面临账面损失,增发mkr补救。又在2021年-2022年面临过luna的强势竞争,两大创始人在推特经常互相嘲讽,甚至对骂,那时dai被露娜社区称为老古董,而maker创始人rune则直接称luna实际是一个骗局。
maker从2017年至2020年用了3年时间,发行量都没办法超过1亿美金。但借助defi的春风,dai的发行量很快在2年时间里发行量增长百倍超过百亿美金。现如今,经历过2年熊市的摧残,dai还算可以,保持住了44亿美金的发行量,排在usdt(830亿) usdc(270亿)等中心化稳定币后面,处于第三的位置。maker的协议收入实际也算可以,是少有保持DAO有正收益的项目之一。
创始人在近半年不断卖ldo买入自己的mkr给了市场散户很大的信心,创始人敢于买入自己的项目代币,而不是不断在减持,这才是真正的创业者信仰。
2、mkr的增长潜力:
《1》endgame计划的到来
在社区endgame的计划中,makerdao将拆分为5-6个项目团队,每个团队自己选择发币筹备资金,减少makerdao的开发支出,makerdao一直为人诟病的地方之一就是他们每年的开发者工资支出居然达到了几千万美金。endgame的计划除了减少makerdao支出,更重要的是想把maker进行转型,把makerdao从一个稳定币项目转变为一个围绕mkr与dai运行的defi宇宙,开始从事借贷,lsdfi等等业务。endgame的最后一步是maker成为一条专门的defi应用链
《2》RWA(现实资产上链)
maker最近的涨来源于它们将国库里面多余的资金购买为美债,这样dai的持有人可以区别与usdc与usdt的持有人,开始可以获取这部分美债的利息收入(年华5%)。usdc与usdt的发行机构之所以这么赚钱,很大原因,就是我们拿现实的美金跟他们换稳定币时,他们把这些美金都拿去购买像美债这样理财产品在躺着赚利息,830亿美金,年化5%,你去想想发行方的收入水平吧。而maker这次的新举措,很可能给稳定币市场带来比较剧烈的变化,持有dai去存款有更好的利息,持有usdt等是基本没利息的,你想要持有哪个?maker购买美债,其实是变相的外部传统资产上链了。
3、mkr的局限性:
超额抵押的效率低下,一直是链上稳定币项目被人诟病的理由之一。busd与usdc这种中心化稳定币机构,可以在2-3年时间里,以很快速度去到几百亿美金,但dai却只能像小鸡啄米粒一样,慢慢一点一点增长。所以能否突破这种局限性,想好一种既能效率高,又能足够安全的抵押生成方式,是去中心化稳定币取得数量级发展的关键因素。maker如果在稳定币生成这方面没有更好的方法,那它的发展只能是循序渐进,跟着行业的平均涨幅走而已
综合得出mkr的涨幅潜力为:7.8分
风险系数:7分 低于或等于6分代表发展稳妥,竞争能力强劲,有机会持续领先;8分代表未来有可能产生大的竞争变化;mkr7分是因为它虽然非常稳妥,并且遥遥领先于其他去中心化稳定币,但稳定币的发行方式还不够完美,怕有新项目产生范式转移
它现在我所有币中占比(按美金算):6%
2023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