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社交媒体协议Lens Protocol:搭建Web3平台的利器
May 23rd, 2022

原文标题:《Lens Protocol》

原文作者:Will Jiang

原文来源

Lens Protocol 的创始人 — Stani Kulechov 在推特上描述,Lens 是「开放的、可组合的 Web3 社交媒体协议,允许任何人创建非托管的社交媒体资料,构建新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该协议主要用来帮助开发人员构建 Web3 原生社交媒体。任何基于 Lens 构建的应用程序都可以扩展社交图谱,并使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应用程序受益。

01 Lens Protocol 解决了什么问题?
如果 Lens Protocol 只是想搭建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这并不会让它成为让人眼前一亮的项目。Lens 指出:当前社交平台各自为战,平台之间移民成本很高且难度大,Web2 孤岛式的信息高墙把社交媒体玩成了一场零和游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Lens Protocol 不是一个平台,而是一套用来搭建平台的利器;开发者可以自由使用这一套工具来搭建符合自己需求的 Web3 社交平台。社区拥有自由去开发用户所需要的功能和想要链接的平台接口;每个用户都可以获得整个生态的滋养,零和游戏❌ 配合游戏⭕️ 。

一文了解Web3社交媒体协议Lens Protocol:搭建Web3平台的利器

02 Lens Protocol 的主要功能
Lens Protocol 定义了几个主要功能的概念,但 Lens 允许开发者使用模块化组件任意搭建自己的社交应用。鼓励开发者开发提升产品体验的新组件;外部其他应用也可以接入 Lens,并且共享 Lens 生态优势。

个人主页的 NFT — Profile
个人主页 NFT 是一个账户所有权的标志,用户不再受密码和账户的约束,拥多少个 NFT 就拥有多少个账号,也是 Lens 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主页 NFT 会记录下来一个账户的所有历史记录(发帖,互动)。

发布内容 — Publication
内容是社交的灵魂,每个帖子都会直接和主页 NFT 挂钩(用 Lens 之后,Poly 的地址里会出现很多 NFTs)除了转发和评论,发贴功能还附带 2 个额外的功能(收集模块:用户直接可以直接把原帖 mint 成 NFT;引用模式:决定谁可以转发和评论)。

评论 / 转发 — Comment / Mirror
很多时候,评论可以原帖一样甚至更精彩,但是苦于 Web2 的限制,评论并没有发光的空间。所 以 Lens 确认要实现这一点:既用户拥有自己的评论。

Lens 把转发叫做镜像(mirror),只不过转发功能会受限于原帖子的设置。

收藏 — Collect
创作的内容可以直接被用户收藏购买。优质内容的变现渠道变得更直接和公平,这会很大的激励创作继续发挥。通过使用 Collect 模块,创作者甚至可以设置:在特定时间段开放销售 NFT 等。这也类似于传统的付费阅读的体验。

关注 — Follow
关注也是被记录在案的;这就意味着,优质账号的早期关注者会成为后期空投或者是送福利的对象(这就是区块链文化的魅力)。

社区管理 + 原地立 DAO?— Built-In Governance
既然有了社区,有了身份证明,又是在链上;人气高的项目为什么不能直接在 Lens 上建立 DAO 呢?对,Lens 也想到了,所以制作了社区管理的功能,用户可以凭借规定的身份证明成为一个社区的治理者。

Again,这些功能只是最基础的玩法,社区和用户可以在这些基础上开发自己的功能和玩法;之后 Lens 上的每个社区都会开发出完美匹配自己需求的功能和规则,这直接盘活了整个 Web3 的社交。

一文了解Web3社交媒体协议Lens Protocol:搭建Web3平台的利器

03 Lens Protocol & 竞争对手
目前无论是 Web2 还是 Web3,用户还是主要集中在中心化的 Twitter、YouTube、或是 Discord 进行社交。不难发现,很多 Web3 的社交平台的通病是照搬 Web2 的平台结构和玩法,功能还不多,用户量少,社区不活跃。很多 Web3 的创建团队人数也少,新功能更新不及时,用户使用时感到局限,自然不会久留。

RSS3
RSS3 Protocol 是一个无平台的聚合式媒体;完全开源,所有人都可以看到项目的全部代码、模块化,开发者可以自由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功能。RSS3 可以比作一个扩展性强的去中心化港口,任何种类的信息都可以被链接到这个港口,然后被高效输出展示。RSS3 协议打通了区块链媒体的4个层级:创建、存储、分发和渲染。RSS3 也比 Lens Protocol 出现的早,很多产品已经开始用上 RSS3 协议,RSS3 也是帮助生态发展的利器。

其实 Lens Protocol 和 RSS3 有很多相似之处;退一步看,可以这么理解他们的区别:RSS3 协议打通了非同种源头,和不同层级信息之间的连接,比起 Lens 更适合开发产品的结构。Lens Protocol 也可以用来开发结构,还提供了经营 DAO 的工具,比起 RSS3 更适合开交互性强的产品。

04 社区 & 社区建设
Lens 的社区相对安静;因为 protocol 更多针对开发者,大家都在认真的开发。不过可以经常看见 Lens Protocol 官方的成员出现于各种圆桌会议进行分享,这也是积极参与社区的一种方式。

Lens Protocol 的官网上有一封所有人都可以用钱包签名的公开信,大致内容为: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现代身份的一部分,Web3 的出现使得社交有了更广阔的机会、更多的可能性,在此号召大家通过 Lens Protocol 去主动拥有社交媒体、和自己的互联网身份。

有很多推特上的区块链大 V(Messari 创始人Ryan Selkis,BlockRoots 创始人 Rager 📈)、KOL (gmoney.eth,Andrew Wang)和活跃于 Web3 的各界名人(百大 DJ-3LAU)等,都留下了钱包签名,证明 Lens Protocol 的影响不小。作者本人也参与了这次电子签名,也许可以混到后期空投。

一文了解Web3社交媒体协议Lens Protocol:搭建Web3平台的利器

Lens Protocol 目前已经在 Polygon 的 Mumbai 测试网上线。来自于 Lens 官方的产品还没有上线,同时也没有发币。Sky is the limited,开源+模块化的设定让 Lens 具有更多的可能;有了 Lens 的助力,开发项目会变的更快速,同时 Lens 会助力让 Web3 的项目更丰富,有趣,和多变。

Subscribe to Bit Strict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Bit Strict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