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RST|Braintrust 去中心化的BOSS直聘,具有实用价值是否更有潜力?-3/10

有时你看似是一件很吃亏的事,往往会变成非常有利的事。--李嘉诚

本期内容YouTube链接:

本期内容哔哩哔哩链接

截止目前我们看到了不少Web3的平台型项目,它们对于打破信息垄断和掌控资产的所有权具有正向作用。 但这些平台大多都建立在Defi,NFT或社交媒体之上,很少有对现实经济产生作用的平台。

而反观现实经济中的平台,比如一些常见的打车软件、外卖软件和电商购物网站等, 一开始它们的出现有利于供需双方的匹配,降低沟通和发现成本, 一旦它们规模扩大,让用户和商家都完全离不开时,它们就会逐渐向用户或商家提高服务费用, 从吸引有价值用户,转变为攫取用户价值。

这样做的坏处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没有合适的替代品,用户在不得不使用某些平台的情况下, 只能选择忍受服务费提高或者浏览更多的广告。 能否破除现实经济中平台的垄断,去构建一个效率更高的供需匹配机制,也是Web3中部分项目需要回答的问题。

而除开Defi,NFT,社交媒体项目,我们目前也看到了一些在现实中发挥作用的例子。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Braintrust就是其中之一, 它关注的行业是人力招聘,意在改善招聘平台高额服务费抽成的现状。

虽然这个项目出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但其运作模式和通证使用方式仍然具有研究价值, 希望在此与大家分享,并对之后的项目研究有所帮助。

通证:BTRST

Braintrust是什么:基于web3的招聘平台,打破中间方的利益垄断

面向“零工经济”,对求职者实行0服务费率,经营指标显示初具市场规模

Braintrust的业务范围与我们熟知的BOSS直聘或者前程无忧类似, 都是为求职者和企业提供一个工作信息互相匹配的平台。而Braintrust更偏“零工经济”,即企业组织和工作者签订短期合同,针对某一个项目进行工作,并且结算报酬。

这种模式本质上是雇主将某些项目部分或者整体外包出去,而自由职业者或者、兼职或者具有一技之长的工种接单完成任务并获得报酬。 根据加密圈资方Hashkey提供的资料显示, 美国近40%的工作人口是自由职业者,且自由职业者市场规模约为1.5万亿美元, 在疫情的影响下,远程办公和在线办公已经成为普遍的工作方式,并有可能在长期内被普遍采用。

市场从长期的雇佣关系向短期或灵活的工作方式转变,显示了自由职业者和零工经济的巨大市场潜力。 但与大陆的招聘网站情况存在不同的是,国外提供招聘信息的网站, 在求职者成功匹配后,需要对其征收服务费,比率从20%-40%不等。

这样做无疑提高了求职者的求职成本,而Braintrust对求职者实施0服务费,对于市场上既有的自由职业者来说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此外,该项目对发布工作信息的企业也仅征收10%的服务费,这个比例从项目官方的说法中, 比目前Web2的海外招聘平台所征收的费率要低出不少。 虽然我们并不了解海外的人力市场,也暂且不讨论Braintrust做到低费率的经营方式, 但是项目提供的一些日常经营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市场对于项目的接受程度。

从2020年6月Braintrust启动以来,项目的总合同金额已经达到了6500万美元,(该金额是指雇主与求职者针对某一项目订立工作合同后,雇主支付的总金额) 平台已经拥有了4.7万已注册求职者,雇主提供了2700份工作。

虽然这样的数据量无法跟传统的大型招聘网站相比,但对于面向现实环节的Web3项目来说,这些数据至少证明了实践可行性。

3个角色+3类信息+3个环节,构成招聘业务的运作逻辑

在了解了项目基本的业务经营指标后,下一个需要弄清楚的是该项目的招聘平台是如何运作的。 Braintrust比我们之前介绍过的Web3项目的产品逻辑更加易懂,我们可以用3个角色+3类信息+3个环节来概括。

  • 3个参与角色:人才,雇主和连接者

在Braintrust招聘业务流程中,人才,雇主和连接者构成了主要的参与角色。用户在注册该平台时,首先会被要求选定其中的一个身份,并根据身份具有不同的业务逻辑和要求。

**人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Braintrust上所需要的求职人才限定了职业范围,大致分为软件工程师、设计师和移动开发者。这几类职业具有共同的特征:工作成果易量化,相对不限制场地以及具备一定的知识门槛。

**雇主:**即发布招聘信息的企业,与传统招聘网站上的企业一致。从项目公布的信息来看,目前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已与其合作发布招聘信息,如NASA、耐克、德勤、高盛、雀巢、英特尔和IBM等。

**连接者:**连接人才和雇主,为双方进行推荐,即通常所说的“猎头”。在Braintrust的设计中,猎头会得到独特的链接地址,每当人才和雇主通过该链接点击并达成合作后,猎头会得到双方合作总金额一定百分比的通证激励,单次推荐封顶奖励价值为1W美金。

  • 3类招聘需要的关键信息:薪资、技能和所在位置

对于上述3个角色来说,他们都想达成合作,但决定合作是否成功则需要对如下因素做出考量。

**薪资:**雇主为某个工作项目提供的单位薪资,如60美金/小时或人才期望的时薪/整个项目的总包等。

**技能:**人才需要填写的工作技能,如程序员擅长的语言和设计师上传的作品等。

**所在位置:**人才目前所在地或雇主期望的位置等,双方以此作为匹配条件主要是为了考虑跨国协作和沟通,如有些项目存在时差将不利于交流等。

在实际体验中,我们没有选择成为雇主和猎头,也无从了解所填写信息储存的方式和保密手段,如何解决不同角色的信息保存和保密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 3个环节:雇前-雇中-雇后

整个招聘业务可以分为前中后3个环节,不同环节中各参与方执行的事项不同:

**雇前:**人才填写上述信息并等待审核、雇主发布职位、猎头以专属连接邀请人才和雇主两方;

**雇中:**Braintrust通过推荐和匹配策略撮合人才和雇主,也可以通过猎头达到匹配目的。双方会通过Braintrust进行沟通和面试,如果合适的话会达成交易并开始工作。

**雇后:**工作完成后,Braintrust会开具发票,并对人才、雇主和猎头进行结算。结算的周期可以在达成合作意向时就约定好,如月结或者半月结等,而猎头会在整个项目合作完成后获得一定美金价值的通证作为奖励,整体费用结算分配如下图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一旦双方达成合作,雇主需要支付给Braintrust 合同金额的10%作为手续费,该手续费会进入项目的DAO组织用于日常运营和其他支出;同时,我们可以在项目给出的发票看板中查看雇主支付的每笔款项和金额。但该看板显示最新的发票支出是去年11月份,最近几个月的数据未给出。

此外,由于Braintrust仅是一个信息流平台,实际工作合作中雇佣双方难免会对结算金额产生纠纷,项目也给出了一个处理争议的流程:有异议者可以提出申诉,由社区选举出的代表和陪审团来处理申诉。这个机制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开放性,但其裁定的法律效力和实际解决争端的能力则有待观察。

虽然我们无法得知实际招聘过程中的结算细节和争议处理的方式,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完整的了解项目的整个产品逻辑。 为了方便观众能够快速记忆,我们也给出一张图来概括Braintrust的总体业务流程。

Braintrust的经济模型:BTRST用于引导/激励招聘参与者的行为,并参与项目的治理环节

Braintrust作为一个招聘平台,项目方的核心诉求是有更多的用户使用自己的平台。 而其通证BTRST则贯穿了人才、雇主和猎头使用该平台的全环节,任何参与平台的角色都可以获得BTRST。 与业务流程相对,我们同样按照雇前、雇中和雇后3个环节来介绍其通证的使用场景和价值。

  • 雇前--人才完善信息和社区审核信息被激励BTRST:
    人才在注册Braintrust平台后需要填写自己的信息,如擅长技能、职位和工作作品等信息,随后信息会被提交给社区进行验证。一旦验证通过,人才会得到BTRST作为奖励,而社区的验证工作同样会得到通证奖励。
    如何判定社区验证员的资质,以及怎么防止简历造假目前暂无相关信息
  • 雇中--人才和雇主双方可以质押BTRST,以获得更多的曝光展示:
    该功能更像传统招聘网站的竞价排名机制,供需双方都可以质押一定数量的BTRST来获取更多的被展示机会和关注度,就更有可能达成合作。
  • 雇后--猎头奖励+雇主支付服务费+人才好评/学习奖励:
    猎头获得的通证奖励是后置的, 即在整个工作合同完成后才能得到奖励的通证收益。如果成功推荐人才,则会得到合同金额1%价值的通证奖励;成功推荐雇主则会得到2%。

此外如前文所述,雇主除了支付给人才薪水外,还需要额外支付10%的平台服务费,款项以法币支付,再由Braintrust的Fee Converter节点转换成BTRST,由他们的DAO进行保管。上述的动作由一个转换合约执行。

最后,人才在完成工作后,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好评,也会获得一定数量的BTRST作为奖励。同时,如果人才有意愿参与并完成由项目方提供的Academy课程,也会获得BTRST。 官方对于经济模型的阐述如下图,

同样为了更加直观清晰,我们也做了一张图来展示BTRST的主要作用:

BTRST除了在与招聘相关的环节起激励作用之外,也被用于项目社区的治理。

与一些项目简单的投票有所区别,Braintrust的治理可以分为链下和链上两个部分, 当社区成员发起提案时,首先会经过链下治理环节, 所谓链下是指提案或者改动不涉及产品逻辑所对应的智能合约变更。

通常在发起后会在Snapshot上进行两步骤投票:
第一步是热度投票,社区成员会简单的看一下大家对于某个提案的兴趣,
如果多数人同意讨论这个提案,则会进入第二步即共识投票,成员会对这个提案的内容本身进行讨论,并给出结论。

而如果该提案涉及到智能合约的改动,则会进入下一个链上治理环节,由社区成员投票决定该改动是否通过,并且采用多重签名的方式执行,执行的结果将予以公示。 但在实际体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该链上治理网页中仅有3个提案,并且提案内容都是测试和转账,似乎没有展现出真正的链上治理提案。

在介绍完BTRST的价值来源和基本功能后,我们也需要了解其市场数据和表现。BTRST基于以太坊构建,于2021年9月1日TGE,总量设置为2.5亿, 其中的54%与产品业务对应,将用于社区激励和奖励, 奖励部分即猎头和人才在招聘环节中的推荐奖励、评价和完成课程奖励等。

社区激励部分则对应着人才信息审核、争议裁决以及各类推广、应用构建和助学金等。 而剩下的部分则归属于公私募投资者,但其中大部分有1年左右的锁仓期。

BTRST的公募已于去年9月在Coinlist上完成,在当前市场比较低迷的环境下,BTRST也未能幸免,但其相对价格仍比在CL上发行时要高。

Braintrust的资方和社媒热度:加密圈和传统金融领域资方领投,团队具有相关连续创业和科技公司经验

早在2020年10月,Braintrust就拿到了1800万美金的融资,由ACME和Blockchange牵头,Pantera,Multicoin,Hashkey等参与; 除了圈内的资方外,项目也得到了传统资方的青睐。

在2021年9月,Braintrust在私募轮次拿到了1亿美金的融资,由Tiger Global和Coatue领投。 True Ventures, Hashkey, Blockchange Ventures等继续参投, 这是Tiger Global首次以购买通证形式进行的融资,也是Coatue第二个与通证相关的融资。 这两个都是传统金融领域的顶级资方,涉足加密圈在策略上可能更偏好具有实际应用场景的项目。

由于上述两个资方的领投,Braintrust得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开展激励计划,范围涵盖了社区大使推广、开发者程序构建和人才培训3个大类,

这3个类别也分别对应着项目宣发、产品体验提升和用户教育,并且其中详细的划分了小类和明确的任务目标,完成对应目标的用户会被奖励BTRST。 从官方给出的信息来看,目前阶段的激励计划已经结束,后续的激励计划还在规划中。

目前其推特拥有接近14万的关注量,Discord社区有2.8万的成员。

与Defi等项目讲求投资方法和收益的主题不同,Braintrust本质上还是个招聘平台, 因此进入社区的成员可能也由雇主、人才和猎头构成,从性质上看,其社区不太会像其他项目因为利好消息快速新增大量人员,而打开其社区可以发现,社区的高级成员多以实名的方式出现。

此外,虽然Braintrust没有在官网等渠道展示其团队信息,我们在Discord中也找了其核心团队组成,并且全部都是实名。

一般而言匿名团队的项目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但实名团队也有可能存在一定的信息失真,如名字和信息冒用等。

我们在领英上查阅相关成员的姓名发现,Braintrust是一家来自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公司,且上述社群截图中的Anne,在领英中显示正是该公司的员工主管,这也证明该项目的社群中应该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人才和雇员,且具备真实性。

此外,从领英给出的主要团队信息来看,我们也找了Braintrust的CEO Adam Jackson的履历,查阅可知他是一位美国的连续创业者和技术投资者,之前也创办过一些科技公司。

而值得一提的是,Adam也公开出版过一本书籍,其主题是“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的远程办公团队”, 这与Braintrust为雇主远程招聘设计师和程序员的业务十分类似。 从目前公开可见的信息来看,Braintrust的团队是具有真实性和业务相关性的。

Braintrust的潜力与风险

首先,Braintrust并不是一个新项目。 从2020年6月业务启动距今已有接近两年的时间,从2021年9月通证TGE也有接近半年的时间。 虽然伴随着市场行情的低迷,其通证的表现不如预期,但如今该项目依然保持更新和运行。

从项目目前的运行所展示的信息来看,我们认为其潜力在于:

  • **原有人力资源导入:**作为一个新的Web3项目,如何吸引用户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实际体验中发现, Braintrust可以直接使用领英进行登录,这些原有的领英用户流量可以直接导入到项目中。例如一个猎头或者雇主在领英上如果有一份人才观察列表,他可以通过站内信或者邮件的方式邀请其参与Braintrust。
  • 知名雇主合作树立标杆: 耐克、德勤、高盛、英特尔等知名雇主在平台发布职位需求,从平台经济来看,相当于在供给侧增加了稀缺性,使得招聘平台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步加大;同时也会形成标杆效应让其他雇主进行尝试。
  • **项目规划等公开信息细致,可信度高:**在查阅Braintrust的激励计划和Roadmap时,我们明显感觉到相关信息所展示出的细节,如激励计划涵盖了3个大类下的12个小类,每个小类的范围、对象、规则等描述详尽,这是某些其他项目“我们的计划在规划中”这种说辞所无法比较的; 而在项目的Roadmap中,Braintrust也没有列出遥远的3到5年的抽象规划,而是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季度规划,甚至包括了每个产品功能所对应的团队责任人以及目标逐月分解的情况,以及去年的KPI的完成情况。这种实事求是并公开项目完成度数据的透明行为在圈内实属难能可贵。

而与之相对,从项目的业务模式和其他公开信息的表现来看,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基本面上的不足:

  • **人才招聘职位受限:**Braintrust目前仅面向设计师和程序员,这类工种不挑地点,产出易于衡量。而并不是所有的职位都拥有类似的特性,这就意味着平台想要吸引其他职业的用户加入会比较难。
  • **雇后纠纷处理效果待观察:**当雇佣双方在平台上达成合作后,面临对薪水的争议和其他工作完成度的争议,都会寻求Braintrust的社区进行调解。但劳资关系和工作衡量则有可能涉及法律问题,社区的裁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以及专业性,能否让雇佣双方都满意是一个实操起来非常困难的问题。
    目前项目方也没有公开相关处理数据,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这类纠纷会越来越多,如果得不到良好解决,势必影响项目的基本面发展。
  • **通证本身的价值捕获不强:**BTRST作为核心通证,其主要作用在于激励和增加曝光几率,而以上都不属于硬需求。供需双方其实不需要BTRST,也能完成基本的求职需求,尤其在目前流量/用户并不多的情况下。

综上而言,我们认为Braintrust利用去中心化的理念,在人才招聘市场做出了积极的尝试,这种利用加密圈的技术去改造现实行业的做法值得肯定和提倡,也形成了项目的基本面和卖点。

而项目的持续运作和相关细节确实体现出“团队在做事”,但与之形成对照的是, 市场走弱加上目前需求不强,也在考验着关注者和投资者的耐心。

面对目前相对浮躁的市场,建设的过程必然花时间,也有可能不讨喜,但有时你看似是一件很吃亏的事,往往会在风向转变时,变成非常有利的事。

创作不易,您的关注与转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同时您只需要将我们**「任意一篇文章、视频转发到任意群组/朋友圈」**,

或者「转推钻石手小伙伴的任一推特」即可获得我们一份免费的How to defi中文版、资方排名、defi指标参考资料。

完成后截图发送到微信公众号后台,我们将私发您材料链接。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你还可以在以下地方找到我们:

钻石手DiamondHands-Twitter

钻石手DiamondHands-YouTube

钻石手DiamondHands-微信公众号

钻石手DiamondHands-B站

钻石手DiamondHands-电报群

Endless Discord社区

Subscribe to 钻石手DiamondHands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钻石手DiamondHands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