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It Underground!RSS3由底層基礎設施開展的Web3革命
March 30th, 2022

我的twitter@pinguman

終於辦了Mirror帳號,拿年初寫的RSS3舊文來敝帚自珍一下,資訊沒特別更新,就完稿後自己特別喜歡來這留個紀念,當時看到RSS3開發者之一Atlas那篇理想宣言〈獻出心臟〉整個人都跟著沸騰了。再次感謝深潮大大讓我認識RSS3。

未竟的聚合式互聯網革命

聚合式應用將會演化成互聯網經濟的核心,企業與個體能夠控制他們在網路上的個人資料,同時享受規模化網路的優勢。」—— Kevin Werbach, The Web Goes Into Syndication

這段文字是科技評論人Kevin Werbach在1999年做出的預測,當時的人們相信網際網路的未來就繫在RSS等聚合式的協定上,人們將能夠保有自己的數據,同時能夠以很簡便的方式,去中心化地相互連結,彙整不同來源的資訊,取代一站式的服務。然而實際歷史的發展我們都再清楚不過,互聯網無疑走向了另個方向,使用者快速倒向中心化但幾乎沒有進入門檻的網路服務,這促使世界上幾乎每個人都加入了互聯網,卻也形成今日網路世界的數據與資訊,由少數提供服務的科技巨頭獨斷的局面。

至於能夠依照使用者個人訂閱偏好,即時匯聚不同訊息源資訊的RSS程序在1999年釋出後,雖然一度在千禧年後全網盛行,卻因使用者與開發者友善程度不如人且缺乏商業模型而節節敗退,在2010s社群軟體崛起後被眾家媒體宣告死亡,逐漸消失在公眾的視野。Werbach所言顯然是個過早的預言,卻並未失真。這場聚合式網路的理想並沒有因為Web2服務的勝出而死去,在沉潛多年後,結合著區塊鏈技術,以更成熟的技術條件與經濟模型捲土重來,再次站上互聯網技術發展的前緣,向肆意操弄資訊的科技平台巨獸挑起當年未竟的資訊革命,試圖奪回網路使用者對數據的自主性與開放性。一款簡單暴力高度模組化的RSS3程序架構,正是為了徹底點燃這場革命而生。

RSS3的開發團隊:技術過硬的互聯網之子們

RSS3協定的開發團隊,Natural Selection Labs 自然选择实验室,於去年初成立,採取類似開源社群的分佈式組織型態 ,集結散佈在全球各地的數位華人開源開發者。他們是一群技術過硬又胸懷web3.0自由理想,帶有某種hacktivism色彩,有志憑藉程序編碼創造更好的世界,接下RSS早期貢獻者Aaron Swartz的火炬。 參見:RSS3 提供最酷最理想最自由的开源远程工作Natural Selection Labs · GitHub,包括團隊的兩位創辦人Joshua,以及在GitHub收穫超過四萬三千顆星的開源大神DIYgod在內,目前GitHub可見的11位團隊成員全都有實際為專案做出技術貢獻的紀錄,即便無從得知實際身份,以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的角度而言,團隊的開發實力是毫無疑問的。

當前團隊規模與增資後的團隊擴編狀況尚不清楚,目前可見的成員全都是程式技術人員,這在過份注重營銷宣傳的各式區塊鏈專案堪稱清流般的存在。 此外,從日前公佈的白皮書可以得知他們與幾位知名華人軟件開發者有著密切的顧問合作關係,Mask Network的創辦人兼CEO閻晗Suji Yan與CTO刘怿斯Yisi Liu,Matters 的創辦人劉果Guo Liu等都為RSS3提供了意見。

項目投資者

2021年6月種子輪八位投資人皆有中國背景,Sky9 Capital、Mask Network、ByteDave 、Hash Global、陈悦天、梁信军、SPT Capital、變量資本*,募得數百萬美元。

2021年12月底進行的首輪融資,RSS3團隊已經上線的幾個探索式的開源專案,獲得全球性區塊鏈創投的注目,被視為web3.0基礎設施的重大投資,該輪由 CoinShares Ventures領投,Coinbase Ventures、Dragonfly Capital、Mask Network、HashKey Group、Fabric Ventures、Arweave、Dapper Labs、Avalanche Asia Star Fund、Youbi Capital、 Headline VC、Formless Capital、imToken Ventures 和其他私募參與投資者,包括前Coinbase CTO 兼前a16z合夥人Balaji Srinivasan、The Jiho 和 Miss ₿itcoin。

有趣的是當Defi Alliance的創辦人堅定地表示Web3.0革命基於政治經濟文化因素不會出現在中國的同時,華人資本和華人開發團隊卻正踏踏實實地孵育出屬於全球網路使用者的web3.0的基礎協定,為更自由的網路環境貢獻。

何謂RSS?

在近一步分析RSS3之前,先簡單回顧一下RSS的基礎與簡易的發展歷史,如此更能理解源於RSS的RSS3究竟是要解決什麼問題。RSS的全稱為(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非常簡單的聚合)本身經歷數代的更迭與社群分裂,綜合來說是一種使用者主動式訂閱內容的簡易開源程序,網頁內容的開發者只要加上RSS程序,使用者可以依照個人偏好,訂閱不同的部落格、新聞媒體等網頁內容,RSS程序可以不經任何平台審查就自動即時匯聚最新的內容給使用者。

去中心化的RSS如何敗給了中心化服務平台

RSS一度因為開源程序本身的開放性而廣為普及,然而在提供中心化服務的平台巨頭快速擴張,獲得更多的數據與使用者時,講求一致開源規格的RSS,因為無法滿足個別開發者的開發需求,加上開源社群內部歧異與分裂,規模逐漸無法與中心化平台競爭,這些數據封閉的科技巨頭也開始逐步拒絕遵守RSS的開放技術規格,改採他們自身獨斷的規格,擴大封閉式平台的競爭優勢。

傳統RSS的失敗除了來自中心化平台的競爭,也源於自身的問題,首先講求規格一致的開源軟體,改進使用者經驗或是提出創新功能往往需要尋求開源社群共識,因此開發緩慢,而且使用者經驗不佳有一定的進入門檻,另一方面RSS因為本身不具備任何商業模式,因此缺乏足夠的經濟資本投入更積極的開發更新。此外,傳統的RSS雖然開放不會奪佔數據的所有權,發布者完全無法追蹤訂閱者的數據,這也使得有商業需求的發佈者轉向能提供數據追蹤服務的中心化網路服務。

RSS與社交媒體平台的競爭

真正徹底擊垮RSS的,或許是社交媒體的平台出現。社交媒體不只滿足了RSS的核心功能——以使用者偏好去主動訂閱與匯聚不同來源的資訊,同時創造RSS程序無法滿足的社交互動內容,開創一個進入門檻更低、交流互動更為即時的資訊產出與彙整平台。隨著平台使用者的增加,社交媒體平台提供的資訊內容不再單純是像RSS一般,以簡單的時間排序不同來源的資料,而是憑藉著龐大使用者數據煉成的不透明演算法,以此推斷使用者偏好的內容、同時滿足資訊審查與廣告主的需求,最大化使用者使用平台的時間,大量推播使用者沒有訂閱,由演算法篩定的資訊內容給平台使用者。

資訊接收者究竟需不需要演算法或許還是個可爭論的問題,但各個中心化平台使用者始終沒有任何拒絕資訊被出賣被審查,拒絕使用演算法的選項。

你需要中心化平台用演算法幫你篩選資訊嗎?使用者be like:
你需要中心化平台用演算法幫你篩選資訊嗎?使用者be like:

各個中心化平台的不透明資訊審查與數據出賣,並沒有因為像是劍橋分析那樣的公開輿論事件而有所改變,反而因為新使用者數量成長趨緩,平台更加猖狂地推出損害既有使用者利益變現的方案以維持平台的高業務成長。 某種程度上來說,社交媒體確實一度滿足RSS的核心功能又提供額外的服務,因而徹底淘汰了RSS的使用需求,如今在Web2平台演算法的盛行下,社交媒體反倒無法RSS的基本功能,匯聚推播使用者主動訂閱的資訊內容。這類基本的自主資訊匯聚功能在廣大的互聯網上缺席,加上被許多開發者遺忘的舊式的RSS無法有效運作,這使得兼具兩者優點的新一代協定RSS3,在當前的時空背景能有很好的發揮空間。

何謂RSS3? RSS3如何驅動更好的RSS與社交媒體?

RSS3的核心架構是要基於區塊鏈網路進行身份識別,通過IPFS進行去中心化分發,運作一個公開透明、使用者有高度數據自主性與擁有權的資訊彙整開放協議,成為無平台的去中心化資訊彙整式媒體,以更透明開放的方式集合中心化網路與去中心化網路的資訊。

RSS3將通過多個模組化的專案逐步實現應用,目前實際上線的有將web2.0的東西映射到RSS3上的RE:ID,在測試網上運行的個人化的主頁Web3 Pass RNS ,以及能夠聚合內容與訂閱機制的Revery。

RSS3正視數據價值與使用者自主性

RSS3的程序使得使用者可以把數據儲存在去中心化的網路上,資訊的所有權與私鑰完全由使用者所掌握,同時結合了傳統RSS的規模化去中心網路的優點,在使用者的偏好與選擇下,有效地規模化與聚合資訊。不同於傳統RSS忽視了資訊彙整程序的商業潛力,RSS3正視數據有價,預計將促使使用者能有效地運用屬於個人的網路數據,產生額外的經濟價值。

以Web3去中心化精神重塑Web2的社交功能

不同於傳統RSS因為社交互動功能不足而衰退,RSS3以Web3去中心化精神重塑Web2的社交功能。在最簡單的層次上,我們或許可以把RSS3想像成沒有審查者,沒有演算法過濾的twitter、臉書或是微信公眾號等社交軟體,使用者訂閱什麼資訊,就會出現什麼的資訊彙整程序。RSS3當然不僅止於此,如同RSS其資訊彙整的範圍是面向整個互聯網的,只要是有搭載支援RSS3的中心化或去中心化應用,RSS3就能依照使用者偏好去自動彙整使用者在去中心化/中心化網路上開放的資訊與活動,發佈到RSS3的訊息流(feed)上。

可模組化的開源應用

目前RSS3團隊推出了幾項demo開源應用產品,作為實際應用的肌肉展示外,同時旨在協助並鼓勵其他開發者在此基礎上開發使用RSS3網路的前端應用。這些產品皆為可模組化的開源專案,這對整體生態系未來的擴張很有幫助。

1. RE:ID Web2應用的映射 在Web2的內容可以通過RE:ID,跳脫受演算法制約的平臺,直接映射到RSS3上,然而目前中心化社交平台中,只有較具有開放性的Twitter有支援此功能。

2. Web3 Pass Web3上個人檔案的建置 RSS3仿造Web2社交平台常有的個人頁面,使用者可以用Web3 Pass自由設定RNS網址,在上頭編輯個人檔案,呈現個人在去中心化網路上的活動,如交易持倉、NFT收藏等等。

3. Revery RSS3 Feed閱讀器 Revery是RSS3 Feed的閱讀器,可以訂閱與追蹤不同的使用者、地址,目前RSS3正在與多個去中心化應用專案如Mask/Arweave/Mirror展開密切合作,未來預計將會提供相關應用的追蹤訂閱服務。

有效的經濟誘因與治理模型

區塊鏈技術不只是使去中心化的資訊彙整散播網路協定成為可能,同時也引入了一個可以自給的有效經濟模型與充分的經濟誘因,將開源社群、使用者都視為項目的stakeholder,正視使用者數據的價值並且以充分的經濟誘因鼓勵非shareholder的成員為社群做出的貢獻。

當前在白皮書,以及開發部落格中提出兩種關於代幣經濟運作的構想, 首先在白皮書中團隊強調他們不想要RSS3本身有太強的經濟誘因,不要求使用者需要付出手續費,不去獎勵維護去中心化網路的驗證者。團隊更希望經濟收入的來源是外於運作網路的,是通過個人數據、內容發展出額外的經濟價值,像是Substacks或Patreon那般,由使用者的內容創造額外的經濟價值。

在這樣的基本立場上,團隊提出了經濟誘因的三階段論,最初仍會有項目方發放的系統性的獎勵,獎勵早期社群參與者,隨著使用者增加,系統性的獎勵會逐步減少,團隊也預期使用者額外創造的經濟利潤會開始出現,成為第二階段的混合式狀態,最終的目標是希望免去系統性獎勵,完全由使用者創造的經濟利潤自足運行。

開源社群治理幣 RSS3 Fruit Token(RFTs)

團隊當前規劃的RSS3DAO治理幣RSS3 Fruit Token(RFTs),一共僅發行294顆,初始發行六顆,全數屬於開發團隊,預留了大量的獎勵給未來的程序開發人員,這使得貢獻開源社群有著比以往更明確的誘因,運作上也可望運用治理幣避免重演初代RSS的社群分歧與裂解。未來公開發售的RFT僅有一枚,團隊希望RSS3DAO的運行能夠更多基於社群的推廣與開源貢獻,而非經濟因素,項目方也一再強調這不是RFTs不是一種投資標的。至於前述獎勵早期使用者的第一階段的系統性獎勵要如何執行,是否通過RFT運作,或是仍有其他的幣種發行規劃,從目前揭露的資訊中還無法明確得知。

RSS3的未來

RSS3作為Web3.0基礎設施協定,是開源社群結合區塊鏈技術的成果。區塊鏈驅動的去中心網路出現後,使用者不用自行架伺服器,只需要保管私鑰,仍然就可以保有完整的數據所有權,大幅降低建立去中心化網路的難度。有實積有理想的開源社群,則充分受益於區塊鏈帶來新的經濟模型與技術工具,從根本解決過去RSS等開源軟體社群面臨的經濟誘因與治理問題,也帶來可觀的融資金額支持。

RSS3作為可模組化、高度兼容的資訊散播協定,不只是革新舊的RSS,串聯區塊鏈上的應用(如Mirror),更是劍指中心化資訊社交平台的無平台架構,一方面使用RE:ID去彙整web2上的訂閱內容到沒有審查與演算法的Revery閱讀器上,另一方面未來的開發者得以使用RSS3數據網路,以及當前的開源產品,創造無數去中心化的前端社交應用。RSS3項目帶動的Web3未來發展著實備受期待。

然而使用者門檻過高與使用者經驗的問題仍有待解決,Crypto Native們或許會認為只需要一個錢包地址就能使用服務,已經足夠簡便,但對為數龐大的中心化網路人口而言,這可能還是不小的門檻。當年RSS協定使用者門檻偏高,侷限於小眾重度電腦科技使用者,使用者經驗不如中心化平台而沒落的硬傷,或許還需要RSS3開發社群投入更多精力進行優化,或是提出更明確的獎勵,鼓勵社群優化UI/UX介面,才有可能完全發揮RSS3的潛力。

最後附上當時撰文時腦內縈繞的一首歌:

如果沒人跟著起舞我們怎麼革命?」〈蛋堡 Start it Underground〉

--

RSS3不是什麼?

我們很容易會因為當前RSS3團隊釋出的幾個demo應用專案,而對RSS3的整體規劃有著見樹不見林的誤解,在此做出幾點簡要的釐清。

RSS3不是社交圖譜

RSS3提供的那些連結只是示範用的發送頻道。RSS3正在與@CyberConnectHQ以及@memprotocol等專案密切合作,一同建設去中心化的社群媒體。

RSS3不是域名服務

RNS被提出時,去中心網域命名服務還十分罕見。RSS3本身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提供域名服務。RSS3與@ensdomains、@realDASystems以及@nametagtweets等專案密切合作,一同構建去中心化的未來。

RSS3不是個人資料頁面

RSS3是提供標準化數據的基礎設施底層架構,其標準化的數據可以被各種服務所運用。其他的個人資料頁面服務應用,像是Cheers Bio或是Mask Network Web3,都使用RSS3作為數據來源,未來預計也會出現更多使用RSS3的社交應用。

RSS3不是社群媒體

RSS3作為基礎設施,能夠驅動Revery這樣的社群媒體示範專案,未來也能夠驅動其他的社群媒體應用。Revery本身是一個開源專案,旨在協助開發者快速開發匯聚信息流的前端應用。

RSS3不是區塊鏈

RSS3能夠像公鏈一樣驅動去中心化應用。然而作為去中心化資訊基礎設施,RSS3是一種新型態的網路,有著顯著高於區塊鏈的資訊處理速度。

RSS3是什麼?

RSS3是能夠驅動上述所有的專案的基礎設施,一個次世代的資訊分發協議。

Subscribe to 平渡 Ping Du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平渡 Ping Du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