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tian:撰写百篇投研文章,成为了币圈拥有三万粉丝的硬核科普博主
April 28th, 2024
访谈日期2024年3月18日
访谈日期2024年3月18日

NO.1请您介绍一下自己

大家好,我是Haotian,是一位硬核科普作者,Web3独立研究员,此前先后就职于PeckShield和AmberGroup两家行业头部公司,目前全职运营个人X品牌Haotian|CryptoInsight,定位为以技术+商业视角解读区块链前沿科技,致力于传播通俗易懂的Web3底层技术知识和行业发展商业观察。

自2017年加入Web3以来,我一直从事安全、数据等技术分析、市场投研等方面的工作,目前运营的X账号,用一年时间的持续干货内容输出,获得了近3万粉丝支持。

在完成了长达五年的技术学习和积累后,我开始着手在X上解读行业前沿技术和热点项目,涉及安全、数据、零知识证明(ZK)、AI、DePIN等诸多前沿领域,其中长文的比例达到80%,力求每一篇文章输出都能传递价值。

我希望能够脚踏实地的在Web3打造一个硬核科普的IP,祛袂整个行业笼罩的“工程师思维“,让技术不再过分抽象,让优质项目方能够被发掘,也让更多的人通俗易懂的了解Web3建立正确的投资认知。

NO.2您入圈的契机是什么?

入圈之前,我在科技互联网领域,做了一个自媒体IP,算是最早的一批科技自媒体。我写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移动互联网企业品牌之间的竞争以及它们的产品战略等,比如手机、电商、短视频等商战。大约过了两年的时间,就迎来了自媒体行业的爆发期,自媒体较传统媒体有更自由的话语权和新锐观点,会对互联网企业的品牌塑造和用户心智建立起到关键作用,借着这一波自媒体红利,我也有幸实现了第一笔原始积累。

后来加入Web3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我发现自媒体行业变得越来越卷,原本像报社、电视台等传统新闻媒体的工作者,也开始涌入自媒体行业,增加了竞争压力,行业进行了加速洗牌,只有极少数头部媒体能够有存活空间。第二,科技行业进入高度内卷时代,充斥大量的公关战和舆论话题炮制内容,自媒体逐渐沦为一些品牌打压对手的武器。**虽然目前来看确实是个非常赚钱的“生意”,但从长远角度来考虑并没有太大持续性意义,**于是我开始寻求新的方向。

然后在2017年年末,币圈的疯狂吸引我开始深入研究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区块链为什么存在的原因,并了解去中心化思想、区块链的链式结构和公链的概念。这种把交易打包上链的去中心化协作过程,让我觉得非常新颖,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决心从传统科技互联网自媒体投身到区块链行业转型做区块链自媒体。

核心内容:我创建了一个科技自媒体IP,专注于手机品牌竞争和产品战略。但随着自媒体行业竞争加剧,我开始觉得需要寻找新的机会。在2017年年末,我被币圈的疯狂所吸引,开始深入研究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背后的原因。我对去中心化思想、区块链的链式结构和公链概念产生了兴趣,尤其是交易打包上链的去中心化协作过程。因此,我决定从传统的科技互联网行业转向区块链新兴行业。

NO.3您可以详细讲一下正在做的项目吗

我目前正在打造的是一个区块链媒体IP,定位为技术+商业视角解读区块链前沿技术,我会从技术视角来分析一个项目的架构,同时从商业视角洞察该项目的行业地位以及战略发展潜能。

之所以这样定位是因为我入行5年期间,发现媒体上充斥着大量的抽象内容。不少媒体的科普文直接翻译海外网站的技术文档,但对于缺乏技术理解力的人,很难有效地阅读和理解这些文章的内容。

大家看这些文章,不是在看热闹就是一知半解。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整个行业是由工程师思维驱动的。程序员在写文档时,更多地采用了工程师的思维方式。他们很难从非工程师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清晰地表达这些概念,让其他普通人理解。

而我所做的就是,尝试将抽象的科技前沿和区块链技术,以及一些顶尖的区块链产品和协议的技术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区块链背后的基础原理。这是我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极强的技术理解力和学习力。并且我认为这应该是整个Web3媒体行业,都应该努力去做的事情。

核心内容:我创建了一个区块链科技自媒体IP,因为我发现很多技术文章过于抽象,普通读者难以理解。我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区块链技术,让更多人理解这个领域的基础原理。

NO.4您在Web3中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我最难忘的经历是,刚开始写科普文章时,我发现区块链行业的门槛极高,如果缺乏对区块链底层的深入理解,写的文章会非常浅显且缺乏传播价值。于是我并没有直接做媒体,而是加入了一家区块链安全公司,在高强度压力下硬着头皮系统地学习区块链知识。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我克服了种种困难,提升自己的技术理解力,对区块链各个方面的知识盲区都进行了恶补。

说实话学习的这三年,可谓是我人生的至暗时刻,区块链行业要考验人的学习力,还考验意志力,还有各种炒币、合约等财富故事的诱惑始终聒噪着,一般人很难经受这些考验。我在互联网做自媒体时也算小有成就,初来区块链行业却很难发挥所长,一度怀疑自己选错了方向。持续的挫败感让我变得迷茫,时常会想放弃,甚至想过辞职回归互联网行业。但我想起,当初来到区块链行业的初心还没能实现,不能因为一点困难而退缩,所以我选择留了下来,决定继续死磕到底。

直到一年前,我才慢慢找到感觉,于是尝试在Twitter上输出硬核科普内容。这个过程也异常艰难,一开始写的内容无人问津,后来就硬着头皮,本着输出即学习的态度,开始对每一次热点技术更迭和热门项目进行跟进评论,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逐渐吸引了一大批忠实读者。经常有粉丝开玩笑说,你怎么能每天都有长篇干货内容输出,我也不知道为何,我只坚信一点,但凡有一些热门又很让大众困惑的技术问题出现时,我总有种冲动第一时间跳出来给大家解释清楚,经常要熬夜做研究输出内容。

核心内容:我难忘的经历是开始写科普文章时,我发现区块链领域的门槛很高。为了提升自己的理解和写作技巧,我加入了一个安全公司学习,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我用大量的时间提升自己的技术理解力并加深对于区块链行业的系统了解。真正能驾驭一些区块链科普文章是很难的,即让小白读懂,又让技术大神觉得我没有误人子弟,很难找到平衡。

NO.5您是如何观察赛道和投资项目的?

偶尔会有人在推文下调侃,懂那么多,能赚到钱吗?一开始我无言以对。现在也逐渐摸索出来一条从项目技术商业分析到投资的方法论。我认为,从观察赛道发展到投资优质项目是有逻辑可循的。

以大家都在关注的Layer2为例,目前,Layer2多年来一直是主流行业叙事的焦点,但整体发展并没有超出预期。从Optimistic Rollup到ZK Rollup这些技术已经发展了多年,但进展都比较缓慢。现在的Layer2,你也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新的Layer1,因为它的架构组件与Layer1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是在完成交易时需要与主网同步数据。但除此之外,对用户量、开发者需求、生态需求、数据增长需求等方面,Layer2与Layer1是相似的。要做好一个Layer1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例如上一轮想要取缔以太坊的几条链一样,Layer2也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因此投资Layer2项目不能单纯看技术因素,而要看其运营、生态以及市场等综合表现。

其次,我会思考既然整体趋势下Layer2会发展很慢,那什么样的Layer2项目能受到关注?我认为,模块化概念项目吃得就是Layer2整体发展缓慢的红利,因为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更加轻量化、也更容易整合资源,更有叙事想象空间,且不容易被沉重的生态应用落地等难题阻挠,因此短期会受到热捧。模块化最大的显现不是成就一个代币,而是试图改变传统单一综合链的范式,降低整个链市场的成本,改变市场格局。

核心内容:我认为,观察赛道到投资项目有一定逻辑。Layer2技术虽然是当前关注的核心趋势,但其落地一直不及预期,因此给了一些模块化的项目更多机会,因为模块化Layer2项目因其改变传统链范式、降低成本、改变市场格局的特性而备受关注。

NO.6您看好的赛道或者项目是哪一个?

我认为,AI+DePIN会成为下一个牛市的主升浪。虽然DePIN这个概念一直存在,但一直饱受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传统存储赛道的功能似乎很有用,但一直得不到主流认可,总感觉是一个为了造概念而产生的伪需求。但是加上AI之后就不一样了,因为AI需要大模型训练,尤其是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将模型部署在亚马逊或者阿里云上运行成本太高。所以他们更倾向于使用分布式云算力来完成这样的需求,以最低成本解决问题。所以,AI给整个DePIN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让它不再显得陈旧,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可以沿着这个思路,找到很多围绕大模型训练和分布式云算力的项目,这些项目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核心内容:我认为AI和DePIN结合将成为下一个牛市的主要趋势。AI为DePIN行业注入新活力,使其焕发生机,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围绕大型模型训练和分布式云算力的项目具有巨大潜力。

NO.7您想主动分享些什么?

如果选择加入Web3,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和适合从事的工作,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并确定自己的路径。**例如你选择玩合约,你就要思考清楚自己在场外的赚钱能力,能在这个赌桌上坚持多久?**大部分人都是赚了一笔浮盈,然后亏掉所有本金,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选择了短期的投机,而不是长期学习积累的路径。而我的路径是利用学习和研究能力,打造个人IP,积累资源和人脉。然后分享对项目的理解和投资心得,在二级市场做基于自己理解的投资。所以我更倾向价值投资,并选择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可能周期较慢,但相对较稳,至少能让我睡个好觉。

核心内容:在选择加入Web3时,要明确目标和适合的工作领域,并确定自己的路径。我选择了打造个人IP、积累资源和人脉,并进行价值投资。

【Web3人物志】Web3首家个人专访平台,深度探访100位行业内KOL、基金创始人、创业者、建设者背后的故事,聚焦于他们的币圈经历和成长经历,着重挖掘他们的个人经验,致力于让受访者的个人经历大放异彩,展现最真实的人物成长故事

各大媒体平台:https://link3.to/web3rwz

免责申明:【Web3人物志】秉持中立的态度传播内容,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Subscribe to 人物志.eth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Nft graphic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人物志.eth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