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撸毛工作室P总:如何在150天内拿下虫洞数百万美金空投!
May 9th, 2024
访谈日期2024年4月11日
访谈日期2024年4月11日

NO.1请您介绍一下自己

大家好,我是P总,P总工作室创始人、P总财富圈社区创始人。入圈10年,ARB空投总体收益达400万美金,TIA收益超10倍,虫洞项目获百万W空投。

NO.2您入圈的契机是什么?

对于我来说,在过去的几年里可以分为四次入圈。在此期间**,感受过亏损1000万的绝望,但也获得过上千万的意外之喜。**

大学接触后首次入圈

第一次入圈是在我大一的时候。由于我的主修是经济学,会接触到关于加密货币的相关知识,并且在大学老师的引领下,我进入了这个行业。大概是在2013年1月或2月份的时候,当时比特币的价格还在20多美元,而莱特币则在2美元左右,所以我们可以算是web3的极早期用户之一。从那时起,我开始尝试交易比特币和莱特币,然而这段经历却以惨淡收场。虽然我们早早涉足了这个行业,但真正的收益并不丰厚。在这个过程中,我身边的大学室友也参与其中,甚至有人持有过数万个莱特币、数百个比特币,但很遗憾,他们也未能坚持住持有的决心。

当时退圈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太过于年轻,无法承受压力和挫折。当时大学生活费每月只有1000块,而莱特币价格波动极大,我们没有经验也没有系统的交易知识,所以基本上就是在市场上摸索。一旦一个月亏了300块,那么下个月就得啃馒头,我们的资金无法承受第二次的亏损。我们年轻无知,对金融市场非常陌生,只是纯粹的交易小白。这种情况下,只要交易失败一次,心态就会崩掉,甚至对这个行业充满失望。

决定投身于区块链 二次入圈

第二次入圈是在2014年,我们决定真正的进入虚拟货币圈。当时,我们即将毕业,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和选择进行了深入思考。我们意识到,必须要从事与区块链相关的事业。然而,当时市场上缺乏相关职位,让我们感到有些无所适从。于是,我们经常在巴比特论坛上逛,加上自身的经济学知识,我们认识到这个行业在一直持续不断的发展。尽管没有职位可供选择,但我们仍然想要在这个充满机遇的领域闯一闯。所以,我们开始参与一些早期的ICO项目。不幸的是,我们这次并未带来预期的成功,而是遭遇了重大的亏损。

当时以太坊刚刚完成ICO,我的室友参与了这个ICO。以太坊的价格一度跌至不到1刀,而他们参与ICO的成本接近2刀。这段时间以太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已经给我们带来近50%的损失了。而且由于缺乏牛市的资金流入以及行业中缺乏成熟的投资项目,我们只能参与一些山寨币的二级融资,结果大部分项目都跑路了。我们不得已再次退圈,这次的经历让我们感到这个行业充满了欺诈和骗局。但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我们错过了最疯狂的ICO时期。

三次入圈 参与ico

第三次入圈已经到了2017年,我们开始有了一定的工资收入。我们开始炒二级市场,通过一两个项目积累了一些原始资本。随后,我们疯狂地投资各种ICO,然而17年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地又是亏损。从2013年到2017年,我们多次进圈,但每次都以惨淡的亏损告终。这些失败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成本,让我们感到很沮丧。在这次失败之后,我和大学室友们一直在反思,为什么我们在这个行业无法赚到钱?我们进行了不断的沟通和交流,充满了很多悔恨和不甘。

四次入圈 专注一级市场

第四次入圈是直到2020年年底,我再次与室友聚在一起,聊到这个行业的话题。那时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每个人都通过一些场外收入积累了一笔原始资本。于是,我们决定再次进入这个行业,并从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和定位。

核心内容:四次进退圈,第一次是在大一接触到比特币和莱特币,但由于缺乏经验和资金压力退圈。第二次是在2015年毕业前决定进入虚拟货币领域,参与早期ICO项目,但仍遭遇亏损后退圈。第三次是在2017年,尝试炒二级市场和ICO,但再次以亏损告终。直到2020年年底,我与室友决定再次进入行业,专注于一级市场的筹码,获得了虫洞项目的空投。

NO.3您可以介绍一下现在正在做的事吗?

受到Uni、Sushi空投启发

目前主要是开办撸毛工作室以及经营一些社群。开办工作室可以追溯到2020年,我们开始慢慢地摸索着,持续关注这个行业的发展,而真正打算做空投工作室时是在2021年年底的时候。2021年9月份的Uni空投对我感触很大,我当时看到一个人在Sushi社区和Uni社区分别拿到了300个和500个账户的代币空投,也就是说他赚了接近1000万。这件事对我们的冲击感可谓是终生难忘。再到之后圈内有个叫矿工老马的人,凭借DYDX这个项目赚了一个亿。这个消息的冲击,颠覆了我们对于这个行业的看法。我们意识到这个行业并不一定要参与二级市场交易或者ICO,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空投来开展Web3的业务,这一下子就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于是乎,我们不断地参考别人成功的案例,然后根据我们自身的优势来确定我们能做什么,找到了自己在行业中发展的方向,逐步开设工作室。

开办工作室 拿一级筹码

我们本身就是属于低风险的高风险的厌恶者,所以我们更倾向于低风险的投资方案,通过一级拿筹码的方式参与到项目之中。**这就好比是一场狩猎,你需要做很多的铺垫,例如在森林深处寻找猎物的蛛丝马迹一样。假设你要狩猎一头野猪,你需要找到关于野猪的行踪轨迹。然后,你可以选择最有利的狩猎场景设置陷阱,并等待时机,最终捕获到猎物。在整个过程中,对投资研究和认知框架的考验非常大。与现在相比,我们在工作室初创时期面临的挑战完全不同。现在你可以看到很多博主在推特上发布各种新手教程,比如如何打新、如何撸毛等等。但是在我们开始的时候,没有这种文章。我们完全依靠自己的悟性,从众多项目中找到一个相对较好的项目,然后去尝试,这是我们去开办一个工作室的具体思路。在这期间,会伴随着一些正反馈,例如某个项目获得上千刀的空投收入也佐证了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从而我们在做决策时也会有足够的信心。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会逐步上大量的号以及仓位,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完成决策,逐步去扩张我们的规模,形成一个系统的“赚钱体系”。

除了我们目前撸完的项目Linea之外,我们早在23年下半年的时候就开始重仓三个赛道。首先是Solana生态,第二个是模块化生态,第三个则是质押赛道。我们从23年4月份开始将资金配置到了质押生态中,因为我们认为6月到8月可能会成为质押领域的热点。从市场二级的数据中看到,无论是TVL、用户数量还是钱包地址,它们的增长曲线一直都是45度的。

核心内容:2020年再次,并在2021年底决定开办了撸毛工作室、经营社群。受到Sushiswap和Uni的空投启发,结合他人成功的案例,我们开始尝试通过一级市场获取筹码参与项目。我们选择低风险的投资方案,学习分析项目,布局上号撸毛,且收获的一定的成果。目前,我们重点关注Solana生态、模块化生态和质押赛道,并将大量的资金配置到质押生态中。

NO.4您在Web3中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这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赚钱的,二是亏钱的。

Arb空投收益超400w美金

最印象深刻的经历赚钱经历应该是 ARB 空投。我们对整个项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从团队、融资情况到项目特色和机会点,采用了庖丁解牛的方式拆解项目中的细节。可以说我们对项目了如指掌,了解项目的每一个步骤和路线图,并且根据分析去明确自己下一步的行动。所以我们几乎符合了所有的空投规则,包括月活、交易量和跨链交易等。我们单号拿到了接近 3000 到 5000 个 ARB,而当时 ARB 上线时的价格在 1.5 刀美元左右,所以我们单号获得的收益有4000到6000刀左右。我们自己的账户和合作账户一共有4000个账号,总体收益超过了 400 万刀。也就是这个经历夯实了我们在做工作室这一块的极大信心,因为我们有了结果,也获得了更多的资金,验证了我们做工作室这条路是正确的。像最近的虫洞,我也算拿到了成果,赚到了几百万美金。

投资外汇平台损失千万

至于亏钱经历,则发生在 22 年上海疫情期间,我们投资了一个外汇平台,结果这个平台跑路,导致我们损失了超过 1000 万。这笔损失几乎耗尽了我们在 B 圈的大部分积蓄。之所以亏损,是因为我们当时对投资项目完全不了解。我们投资那个外汇平台纯粹是因为和创始人是校友关系和他的背书,而并非基于对项目的深入了解。**这次经历让我们意识到,投资必须建立在充分的认知之上。因此,这个事件对我们后续所有投资决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学会了只有在对项目充分了解、能够理解并接受其风险的情况下才会投资,而不是仅仅因为某个人的背书或关系而盲目投入资金。

这两件事情对我们的冲击很大,主要是因为这两件事就发生在前后,先是失去了一大笔资金后,突然又获得了一笔意外的收获。就像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种冲击感是无法言喻的。在我们失去了 1000 多万之后,每晚都失眠,而在几天之后ARB 空投收获了几千万。这种跌宕就像是把人推入低谷,但在低谷又奇迹般的长出了翅膀飞向更高的天空。

核心内容:最难忘的赚钱经历是参与ARB空投,凭借对项目的深入分析和庖丁解牛的拆解,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收益。而最令人痛苦的亏钱经历则是在22年疫情期间投资了一个外汇平台,损失了超过1000万美元。两件事发生在短短几天,带来极大的冲击感,并且在投资失败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即投资必须建立在充分的认知之上。

NO.5您觉得自身的个人比较擅长的技能或者领域可以分享一下吗?

我觉得我自己最擅长的是在 Web3 领域进行投研。**我们的投研方法与传统的分析不太一样。我们不会只关注一些确定性的机会,比如分析大型确定收益的项目能赚取多少点利润。相反,我们更注重早期项目的分析和拆解。首先,我们会对整个赛道进行拆解,了解其中的机会和挑战。然后,我们会深入分析赛道内的每个项目,包括项目的融资、团队背景以及项目的重大事件,我们还会关注项目可能存在的机会点。**我们做的事情中,我认为我最有优势的是预见性。预见不是凭空猜测,而是通过对市面上所有可公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以预测一个赛道的热点或一个项目的机会。例如前不久的虫洞,去年的TIA,以及Solana。

早期深度调研

首先,虫洞的项目,我们在前期就已做好深度调研,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拆解项目赛道定位,赛道内竞争的优势;二是拆解事件底层本质,收集项目公开信息深度剖析;三是挖掘项目方背后人物关系,从微观角度分析项目方背后微妙的人物关系,寻找社交平台的蛛丝马迹,这里面很有价值,例如基金会的成员,项目方的成员等。

[来源于:《虫洞空投之前我们做了什么?》

跟踪VC投资

其次,关于TIA,在22年之前,我们一直在研究模块化赛道的机会和生态,而TIA在23年才开始进行空投。实际上,我们已经跟踪了将近一两年的时间。通过早期的跟踪和数据分析,我们看到了很多VC投资模块化的迹象,特别是在22年的上半年,大量的融资项目中有八成以上都涉及到模块化融资。我们在22年就察觉到了这一趋势,因此在23年时,我们重仓了模块化生态。我们也顺利地获得了TIA的空投,在市场都清一色的抛售TIA时,我们选择拿住TIA并将资金用于质押。之后,我们获得了DYM单号1000多刀的空投,并且还获得了最近币安上线的 SAGA 的空投,这同样也是我们早期注意到的模块化生态中的一个币种。

站在操盘手角度思考

第三个关于Solana生态,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们就开始密切关注Solana生态。我们站在操盘手的角度,思考如果我们是Solana的基金会负责人,应该如何活跃整个生态,将其从FTX倒闭的阴影中解救出来。我们拆解整个Solana生态的运作思路,意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项目,他的背后有基金会进行协助,通过一个接一个的热点来吸引投资者目光和资金。**例如,我们观察到Solana生态先是空投Bonkmeme代币,然后与Jup交易所合作进行空投,接着是发布预言机Pyth空投信息,再后来是推出Backpack交易所,用于吸引大资金,然后是LSD 赛道Jito发放单号上万空投大毛。此时的链上数据显示,其资金翻了两倍,但此时大多数人还未注意到Solana。紧接着推出了Sol手机和Sol生态上的铭文,官方大力扶持,并转发推文,在这背后必然有高人运作。因此,我们之所以能获得虫洞的空投,是因为我们站在一个上游的视角,像基金会操盘一样看待整个生态。

当一个生态中的项目陆续完成空投之后,接下来整个生态的热点应该由谁来承接呢?当时分析了整个生态中的融资情况和各个赛道的现状,寻找符合高赔率的项目,并且决定重仓投资,这也是我们投入虫洞的底层逻辑。我们并不是秉着赌博心态,而是站在整个生态的角度,像一个操盘手一样理解整个赛道,思考为什么基金会和 VC 会投资这些项目。关注模块化生态时,我们会密切关注几个VC。因为 VC 也会有侧重点,比如帕拉丁会投资一些创新性比较强的项目,而像 Big Brain、Please Holder 还有 Hack VC 等也会重点投资模块化的生态。而我们策略则是紧跟 VC 的投资路线,去深挖有利可图的项目。

核心内容:我擅长在 Web3 领域进行投研,方法与传统分析不同。我们关注早期项目的拆解和分析,注重预见性。例如,对虫洞、TIA 和 Solana 的分析,我们从拆解赛道到挖掘项目背后人物关系,通过数据分析预测热点。我们站在操盘手的角度,结合VC的投资情况,了解整个生态并投资于有潜力的项目。

NO.6您有看好的赛道或者代币吗?您可以分享一下看好的理由是什么吗?

从我的经验来看,我们在二级市场投资时会侧重赛道,首先要建立一个投资框架。针对山寨币而言,首先,我们关注的项目一定是在2022年以后发行的。其次,我们会选择流通市值在1.5亿到3亿之间的项目。第三,如果项目的流通市值比较大,我们会选择某个赛道的龙头项目。举例来说,在空投方面,像银河GL这样的代币是我们日常使用比较多的标的,我们也会大量配置。我们也会关注Solana生态的一些代币,比如 PYTH 预言机龙头,以及一些模块化生态的龙头项目,比如 TIA还有最近上线的 SAGA。

核心内容:在二级市场投资中,我们建立了一个投资框架,选择侧重标的。一是项目发行时间为2022年后,二是流通市值在1.5亿到35亿之间的项目,三是优先选择某个赛道的龙头项目。例如,我们在空投方面大量配置银河GL等代币,并关注Solana生态的标的如PYTH,以及模块化生态的龙头项目如TIA和SAGA。

NO.7您是如何看待投资或者有哪些投资方法可以分享吗?

首先,在 Web3 投资中,其本质是低买高卖,这也是我的首要原则。其次,我们要通过研究项目的整体框架,在一级市场获取筹码降低自己的成本。

学会估值

那么二级市场进行现货交易时,学会如何估值是每个圈内人的必修课。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都必须要能够计算一个项目的市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在这方面,我有一些方法。**要算好一个项目的估值,需要考虑其流通市值和全流通市值,也就是所谓的全流通市值(FDV)。在一个赛道有龙头项目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拿我们购买的代币与龙头进行比较。**比如,如果龙头项目的市值是100亿,而你购买的代币的市值有11亿,超过了龙头的十分之一,那么你购买的代币很可能是高估的;同理,如果你购买的代币流通市值很低,比如和同期的龙头项目相比只有十分之一,那么这个代币很可能被低估的。举例来说,当我们参与了TIA的空投时,TA的流通市值非常低,不到ATOM的十分之一。这表明TIA可能是被低估的,即使涨价十倍,也只会达到龙头项目市值的一半。所以,我们的空投筹码根本没有出售,甚至我们还从二级市场购买了一些TIA。事后验证显示,这是明智的决定,因为TIA的价格从2刀涨到了20刀。

获取低价筹码

我觉得在投资上,从一级市场获得低价筹码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做可以大幅降低投资的风险。比如说,我们拿到的一级市场的代币成本通常在0.02美元左右,就算市场价格下跌,也难以跌到我们的成本价以下。因此,**我非常赞同神鱼的理念,即在资产不到100万的情况下,尽量通过撸白或撸毛等方式让自己的财富达到100万。这种方式是最快、最安全的。**相比之下,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对于新手来说非常困难。要想从0到100万,不论是通过合约还是现货交易,都是一个非常艰巨的挑战。根据我十几年的经验,很少有人能够成功跨越这两个阶段。反而更多的是撸毛的人通过某一个项目可以直接获得100万的收益,或者是以较低的成本长期持有某个代币获得50倍以上的收益,然而这样的人则是少之又少。这需要有敏锐的目光,选到这么一个潜力币种,并且期间还能一直hold住。因此,特别是对于小白来说,在币圈投资上要学会估值至关重要,再通过撸毛来积累一定的原始资本来获得更高的收益。

核心内容:在Web3投资中,低买高卖是首要原则,其次可以通过一级市场获取筹码降低成本。从一级市场获得资金可以降低风险,如神云所言,通过撸白或撸毛方式迅速积累财富是最快最安全的途径。还有,在二级市场现货交易中,掌握估值方法至关重要。要考虑流通市值和全流通市值,与龙头项目比较,判断高低估,选择合适的时间入场、出货。

NO.8您有什么想主动分享的一些问题吗?

我分享一下未来的投资方向。首先是我们整个团队未来的投资方向。第一个就是在我们重仓的Solana生态中,相比于EVM和以太坊网络,还存在一些机会可以捕获。例如最近获得融资的项目 Phoenix PHONIE 和即将发空投的IO。第二个方向是模块化的质押,比如质押SAGA和TIA。这些投资在今年和明年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回报。第三个方向是再质押生态,我们预计在六到八月份会出现一个巨大的财富效应。即使你的资金有限,也可以尝试拿小额资金感受一下整个市场的生态。有时候,只有亲身体验进行操作,你对于行业赛道的认知才会更加的深入。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的投资方向很简单,就是聚焦于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以及做延迟满足感的投资。巴菲特的好友芒格曾说过,一个人成功的五个条件之一就是做延迟满足感的投资。所以,我会不断尝试做一些困难但正确的事情。映射到撸空投这件事上,撸空投是非常困难的,但也是非常正确的事。这件事就算我做错了九次,但只要对一次,即可翻身立命。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很艰难,历时一年甚至两年,但最终取得的结果一定是巨大的。

核心内容:目前团队未来投资方向包括重点关注Solana生态、模块化质押和以太坊再质押生态,预计将带来巨大回报。个人投资方向则聚焦于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以及做延迟满足感的投资,即便困难,也会持之以恒,相信最终的结果一定会是巨大的。

P总付费会员群已达360人,最多只招收500人,欢迎感兴趣的伙伴加入~

【Web3人物志】Web3首家个人专访平台,深度探访100位行业内KOL、基金创始人、创业者、建设者背后的故事,聚焦于他们的币圈经历和成长经历,着重挖掘他们的个人经验,致力于让受访者的个人经历大放异彩,展现最真实的人物成长故事

各大媒体平台:https://link3.to/web3rwz

免责申明:【Web3人物志】秉持中立的态度传播内容,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Subscribe to 人物志.eth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人物志.eth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