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是互聯網的未來還是假像?

本打算開始一篇有關以太坊白皮書的導讀文章,但大神Moxie Marlinspike在1月7日發佈了一篇名為《My first impressions of web3》(中譯:我對Web3.0的第一印象) 的文章,內容非常深刻,並且引來以太坊和MetaMask創辦人的回應,內容亦值得深思。現未見坊間有較好的中文翻譯內容,故先對這篇文章寫一篇導讀並加上自己的感受。

Moxie Marlinspike是通訊應用程式Signal的創辦人,他亦是一名加密學和電腦保安專家,由他共同開發的Signal Protocol 是一個用於語音通話和即時通訊的加密協議,並得到不少大平台所採用,包括Signal、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Skype、Google等,由此可知此人的技術水平。

而他文章所針對討論的,是所謂互聯網的第三代(Web3.0)。互聯網第一代,是指互聯網初期,用戶主要以閱讀資訊為主。當時很多個人或公司,或大或小都會有自家的伺服器,而網頁都存放於自家的伺服器內,所以數據是屬於自家的,而讀者沒有增減、修改網頁內容的權限。當時大家亦是根據一套名為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 超文本傳輸協定)的公開協定行事。而去到第二代,用戶們慢慢都不再維護自身的伺服器和網站,而轉往使用由個別企業開發的網站或應用程式。在這些網站或應用中,用戶可以自行增減、修改其權限範圍內的內容,但必須遵守平台開發公司的規則,而且數據是屬於平台開發公司。互聯網第二代的代表平台包括Facebook、YouTube、Apple、Google 等等。

被大企業掌握大量用戶數據、媒體話語權等,是現時大家都意識到的大問題。同一時期,大家從比特幣到以太坊等技術亦認識到,原來數據儲存、運算等可以分散式架構進行,不再需要依靠少數公司,所以基於區塊鏈而建立的互聯網很可能既有第一代的公開性、數據擁有權,又有第二代互動性平台的好處,互聯網第三代的概念應運而生。

Moxie 對 Web2.0 的看法

Moxie 認為由第一代演化自第二代,是一個非常人性自然的過程,原因是:

  1. 用戶享受由互聯網帶來的種種方便、娛樂、功能,但不會想自行維護、運行伺服器。自行維護、運行伺服器對一般人來說固然是一個困難的任務,對專業人士來說亦是可免則免,這是為甚麼提供這項服務的公司這麼成功的原因(如Amazon、Microsoft等);
  2. 獨裁比民主有效率,所以軍隊內部不會行民主,相信大家都明白當中道理。同樣,公開協定(Protocol)的進化,會比中心化平台慢(即企業),也是不爭的事實,因為公開協定的去中心化本質,要改良迭代就需要取得不同持份者的共識,這是一個費時的過程。所以當大家身處在競爭激烈,產品迭代急速的環境中,對市場需求和競爭的反應夠快夠靈活,是生存的重要要素。

但Moxie 感覺到,Web3.0 的去中心化是反其道而行。

Moxie所發現的問題

為了更深入了解區塊鏈行業,Moxie自行開發了兩個dApps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分佈式應用程式”)。dApps 都是應用程式,就像我們平時用的Facebook應用一般,分別是dApps是建立在區塊鏈上。

Moxie 所開發的 dApps 內容不重要,在文章結尾附有原文運結,有興趣可自行查看。在開發和營運過程當中,他的感受和察覺到的問題是:

  1. 該兩個dApps在技術上沒有特別之處,只是兩個普通的網站。它們與Web2.0 應用的分別在於,應用內的“狀態”以及更改“狀態”的邏輯、權限都是存在於區塊鏈上,而不是中心化地存在於某公司的伺服器中。“狀態”的例子如平台內的賬戶的結餘、擁有物數量等;
  2.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強調的是節點(如不清楚何謂節點,可參考我有關比特幣白皮書的文章)而不是用戶。但如上文所說,人們不希望自行營運伺服器,所以用戶與節點間需要有一個連接互動的界面,而開發dApps的團隊亦如是;
  3. 到頭來,差不多所有的dApps都是透過中介人去與區塊鏈連接,現時這些中介人的市場領導者包括Infura 和 Alchemy;
  4. 而事實上,市場上著名的去中心化錢包MetaMask,都是靠Infura等平台去連接區塊鏈。結果是,這些應用平台都是依賴Infura 和 Alchemy這些公司所提供的資料,並沒有直接向區塊鏈去核實資料的真確性;
  5. 最終,雖然涉及“狀態”的資料最終都會寫入、儲存在區塊鏈中,但運作上很多環節都是依賴中心化的公司,結果這些公司又變相掌握了很多用戶資料;

同時,Moxie亦有發行NFT去了解市場,他發覺到:

  1. 原來一般NFTs 背後的“資產”,並不是存放於區塊鏈內。例如,現時最流行的圖片類NFTs,相關圖片不是存放於鏈上,因為這樣做成本會大增;
  2. 事實上,很多圖片類NFTs內所儲存的,只是一條網絡連結(URL),而該些URL是連結到圖片儲存所在的伺服器的位置,伺服器可以是某人家的電腦,也可以是某企業用的雲端服務;
  3. 所以,擁有這些伺服器權限的人,絕對可以更改URL所連結的圖片。事實上,這些NFTs 擁有者所擁有的只是URLs 所指向的東西,而NFTs內甚至沒有描述圖片應是甚麼樣子,去供NFTs 擁有者確認真偽;

基於以上的發現,Moxie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將他的NFT伺服器設定為因應不同的IP或用戶代理(即代表使用者存取伺服器的應用,例如本例子中的OpenSea)會取用不同的圖片。他實驗中所發行的NFT是,當用戶使用 OpenSea、Rarible 或加密錢包去存取該NFT的圖片時,會得出以下三種不同的圖片:

圖片來源:《My first impressions of web3》
圖片來源:《My first impressions of web3》

但過了數天後,他的NFT被OpenSea下架了:

![圖片來源:《My first impressions of web3》

](https://images.mirror-media.xyz/publication-images/8pydp_Mi3HIJdvOp9Nkro.png?height=544&width=399)

更有趣的是,NFT 本身是上了區塊鏈的,而他伺服器內的圖片尚在,但當他在MetaMask查看該 NFT 時,該NFT 消失了。MetaMask 是一種所謂的非托管式錢包,即錢包的私鑰是由錢包擁有人自行保管,沒有第三方參與在內(相對的托管式錢包,例如中心化的交易所。交易所有管理私鑰的權限,所以交易所能很方便的為用戶對不同鏈上的幣作交易和進行交易配對,也是為甚麼中心化的交易所可以夾帶私逃)。但由於如以太坊這種主鏈的設計原因,網頁瀏覽器和手機等客戶端的設備未可以成為節點,所以MetaMask這種基於網頁瀏覽器和手機的熱錢包,亦需要透過一些作為節點的服務供應商所提供的接口(API),才可幫助用戶連接區塊鏈。而MetaMask是向Etherscan取得交易資料、向Infura取得錢包結餘、以及向 OpenSea取得NFT資料的,這就是為何當 Moxie 的NFT 仍在鏈上,但在MetaMask 中就消失了的原因。而且,就算用戶在MetaMask內開設數個不同錢包以作不同的交易,目的是為了保持匿名性,但這三間公司都會知這些錢包是互有關係的。

Moxie的想法

Moxie 認為,Web3.0雖然強調的是去中心化,但區塊鏈的設計又令整個生態系統慢慢地向中心化的方向靠攏,推動力是:

  1. 用戶仍然是依靠第三方去為他們營運伺服器(節點)以至提供進階服務;
  2. 以NFT為例,愛好者所推崇的創作者版權費,其實以太坊的ERC-721 (甚麼是ERC會在以太坊的文章中解釋)格式中沒有這功能,這是透過NFT平台如OpenSea的內部程式去運作的,這正正是中心化公司效率勝出的例子。

當大家因為方便而令區塊鏈的生態系統向中心化靠攏,結果就是集兩家之短:中心化平台的控制和去中心化平台的慢。

而這個情況不可以用區塊鏈的開發階段“尚早”做藉口,先不論自比特幣開始已超過十年,Moxie想強調的是“向中心化方向靠攏”一事似乎是由技術設計本身所引致,所以自一開始就註定了這個方向,而很多區塊鏈愛好者事實上亦不是將實質上的去中心化看得非常重要。

為甚麼?加密貨幣熱潮是科技的演化,亦是一場淘金熱。試想像,如果 OpenSea 不是建立在區塊鏈上,令使用上更快、更便宜、更方便,會否令OpenSea更成功?Moxie認為不會。OpenSea可以類比為一個買賣圖片的平台,如非建立在區塊鏈上根本不會如此成功,原因並不是去中化與否,而是炒賣加密貨幣賺快錢的狂熱。大部份NFT參與者根本不在乎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去信任共識(讀者們有興趣了解Web3.0 自然不計其內,但大家都不能否認這是事實,看印尼學生「Ghozali Everyday」的NFTs所產生的交易額,可想像市場的狂熱程度),他們只是看錢往哪裏走。然後,OpenSea會慢慢改善用戶體驗,例如直接在OpenSea “鑄造”NFTs而非經過智能合約,或經 Coinbase進行信用卡買賣和管理加密貨幣和NFTs,有效地減少與智能合約互動以減低交易費用等,種種都反映出OpenSea以Web3.0為起點,然後慢慢變成一個越來越Web2.0、以信用卡買賣圖片的平台。

Moxie 頗有信心區塊鏈市場會繼續發展,因為有足夠的資金流在流動著,但有一個相當大的迫切性去防止Web3.0淪為 Web2x2 (一個隱私性更差的Web2.0)。

Moxie對此有兩項建議:

  1. 區塊鏈開發者們要接受大部份人都不願營運伺服器的事實,思路上要更加多去運用加密技術去做到“共識機制/信任”上的分散,而不是電腦基建上的分散,意思是一般人都可以成為共識機制的一部份,而不是透過高規格的硬件;
  2. 技術發展的路徑上,應要做到開發應用會是越來越簡單,而非現時越來越複雜的現像。他提及到,50人的開發團隊曾經是一個不小的團隊,不像現在動輒要過百人或更甚才有競爭力。

另外兩位大神的回應

然後,文中的主角們,以太坊創辦人Vitalik Buterin(V神)和MetaMask 的創辦人 Dan Finlay都公開回應了。

V神的回應中,承認現時區塊鏈應用上缺乏了中間環節,意思是用戶要麼使用第三方開發的工具(如幣安)或自行寫程序與智能合約互動,要麼直接成為節點,沒有中間的選擇,例如用戶成為一個輕量級的節點(Light Client),可以自行核實區塊鏈的資料,又無需承受作為節點的負擔。V神認為,區塊鏈是互聯網的未來的原因,正正是作為節點的負擔比自已營運伺服器的要求為低,因為區塊鏈可以承受部份節點短暫上的停機(因為其他節點會繼續運作),但自家營運的伺服器則不可以,因為停機代表著整個建基於伺服器上的業務停止運作。

而V神認為Moxie的批評對現況來說是正確的,但業界對中間環節的開發和研究已慢慢取得成果。雖然用戶未必關心應用是否去中心化,但開發人員是真心的關注這個議題並持續開發,最終會令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應用和成為節點都越來越簡單。而且,中心化平台亦開始面對種種法律挑戰(我相信指的是壟斷、侵犯私隱等問題)亦會令大眾慢慢有思想上的改變。

但V神亦不能反駁到的是,去中心化營運缺乏效率的問題。

而Dan Finlay 承認有產品設計上不足之處,例如依賴中心化平台,NFTs的可更改性等。

Dan Finlay亦補充了以下幾點:

  1. 客戶端友好協定(Client Friendly Protocol)正在開發當中,令用戶更容易建立輕量級的節點以便和智能合約互動;
  2. 區塊鏈用戶有所謂“退出的權利”。不像傳統中介機構如銀行,有各種凍結資產的權力,而現時區塊鏈應用雖然依賴第三方,但用戶可選擇隨時退出並使用其他工具;
  3. 區塊鏈世界的自我問責(Accountability)非常重要,因為沒有了第三方去做核實、調解工作,區塊鏈世界內的交易是不能逆轉的。所以MetaMask作為錢包的一個重要工作和願景,是要為用戶提供可信足夠的資訊去執行相應合理的行動和決定(informed consent),因為用戶在區塊鏈內很多活動都是以錢包為起點。所以錢包不僅僅是用戶和節點間的洪溝而衍生的產品。

我個人對於節點能夠慢慢普及一事相當樂觀,因為區塊鏈的經濟模式中,作為節點是會獲得相應的經濟獎勵,這是Web1.0和2.0年代所沒有的。只要硬件要求能順行降低,我相信有很多人願意成為節點。

但效率一直都是我最擔心的問題之一,ETH2.0 亦一直只聞樓梯響,但 Gas Fee 已貴得令人卻步。DAO 組織如果解決效率問題一直都是我在留意的課題。無論如何,Moxie的文章帶給我很大的啟發,但我對Web3.0 仍然是樂觀的。

《My first impressions of web3》原文連結:

V神的回應原文連結:

Dan Finlay的回應原文連結:

Subscribe to 創業會計佬h的學習筆記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