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画布浏览器
January 6th, 2022
https://fug6t.figshot.site/b3wqudq6k0zk.png
https://fug6t.figshot.site/b3wqudq6k0zk.png

随着Figma、Notion、Airtable等网页产品的繁荣,再加之疫情的助推,网页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复兴,作为网页容器的浏览器也得以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各种颇具巧思的新型浏览器开始出现,我对于未来浏览器形态的想法也在今年逐渐成型,我曾经在newsletter的一次更新中简单介绍过这个想法,因为在生活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同频信号,我决定尝试通过这篇文档以比较系统的方式再次阐述我的想法,并以一个研究项目的形式长期追踪下去。

当前浏览器的问题是什么?

1.标签页之间数据隔离,不利于数据协作

在当代的浏览器里面,每个标签页之间是完全独立的,切换一个标签页就像是切换了一个线程,数据互不流通。而我们在使用网页工具进行工作的时候,会经常需要不同页面之间的数据协作,比如把Gmail中的文字复制到滴答清单设置成任务,引用存放在Metabase等BI工具中的数据报表填写到Google Doc等在线文档。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要不断地进行复制/粘贴就能完成任务,但或许我们可以拥有更方便、更符合直觉的交互方式。

2.树形的信息组织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使用场景

在默认情况下,浏览器的标签页是平级的,它们以同样的大小和同样的规则按先后顺序显示在同样的位置,随着我们对浏览器使用的深入,标签页越来越多,逐渐出现了分组功能,甚至是分组的分组。

https://fug6t.figshot.site/b3wddemq94ao.png
https://fug6t.figshot.site/b3wddemq94ao.png

树形结构降低了管理的难度,它是有序的、路径唯一的、符合逻辑的,这是在浏览器的演化历程中一脉相承的绝对理性的使用思路,但这种方式并不是面面俱到的,和笔记工具中经典的文件夹分类问题一样,当一个网页既可以属于A分组也可以属于B分组的时候,你到底要把它放在哪里呢?同时打开两个一样的网页吗?

3.标签页的管理方式并不符合直觉

如果把每一个标签页都类比成现实世界中的书籍或者文件,你会如何管理呢?是的,就像我们在课堂上、在做学术研究时一样,我们会找一张尽可能大的桌面将书籍和文件安放在各个位置。高频的、通用的我们会放在手边,低频的、比较独立的我们会放在比较远的位置,书籍和文件之间的距离经常体现着它们的分类关系,这些信息都以开放的、容易触达的方式展现在你面前,并不需要「切换」。

另外如果你像我一样,会随时打开超过20个标签页的话,那你一定懂得不停寻找、切换标签页的痛苦。

新的浏览器将会是什么样子?

1.一个全新的无限画布模式

这个浏览器将有一个全新的工作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网页不再通过标签页组织,而是全部平铺在一个无限大小的画布上,你可以任意排布每一个网页的位置,自由调节它们的尺寸,网页的管理结构会从树形中脱离出来,以空间位置代替左右排序。

https://fug6t.figshot.site/b3wgp4i7zh1c.png
https://fug6t.figshot.site/b3wgp4i7zh1c.png

这个画布会拥有极佳的性能,你可以无级缩放每一个网页,你可以放大其中一个网页沉浸阅读。

https://fug6t.figshot.site/aztxvvn4fpq8.png
https://fug6t.figshot.site/aztxvvn4fpq8.png

也可以随时通过滑动切换到另外的网页上。

https://fug6t.figshot.site/aztxx1wo3474.png
https://fug6t.figshot.site/aztxx1wo3474.png

当然,在调整过长宽尺寸之后,你还可以并排展示三篇文章。

https://fug6t.figshot.site/aztxxvz4l2io.png
https://fug6t.figshot.site/aztxxvz4l2io.png

在写作时,你可以在编辑器的网页附近放上所有参考资料的网页;在设计时,你可以在编辑器的网页附近放上常用的设计素材;在工作时,你可以将邮件、日历、文档和项目管理工具放在一起组成一个高效的工作台。

https://fug6t.figshot.site/aztxt7crcbgg.png
https://fug6t.figshot.site/aztxt7crcbgg.png

在打破标签页的限制之后,不同网页之间的联动会变得非常容易,比如在看视频、读文献的同时使用Notion做笔记这种需求会很好实现。

https://fug6t.figshot.site/b3whqsa5n0n4.png
https://fug6t.figshot.site/b3whqsa5n0n4.png

2.超级搜索能力

Ctrl(Command)+ F也就是在当前页面搜索是个极其常用的功能,它帮助我们定位网页中特定的内容,但因为网页之间的区隔,当你在多个近似主题的网页中寻找特定内容时,不得不在每个网页都重复搜索一次,而新浏览器会实现Super Ctrl(Command)+ F,一个强大的聚合搜索。

你可以在画布中一键检索所有被打开的网页的内容,并根据检索结果一键定位到相关网页的具体位置。更进一步,Super Ctrl(Command)+ F还可以以API的形式接入各个网页工具的内部搜索引擎,实现更深度的检索。

https://fug6t.figshot.site/b3wjtieto7b4.png
https://fug6t.figshot.site/b3wjtieto7b4.png

3.更好的协作能力

工作在线化、工具协作化是一件已经在发生的事情,协作作为一个基础功能会在这个浏览器中有更好的落地表现。你可以和团队成员共享一个已经配置好了各种网页的画布,也可以在一个全新的画布中收集、整理、分类各种素材。

4.更好的自动化能力

依托于画布模式和超级搜索,新浏览器会拥有联动不同网页执行自动化操作的能力,比如可以将一个链接存储到Notion的同时在滴答清单创建一个待读任务。

市面上真的没有类似产品存在吗?

很开心的告诉你,是有的。在我第一次在newsletter中发出这个想法以后,很快就收到了读者的回复,向我分享了下面这两款产品:

虽然产品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在呈现形式上的探索是极为接近的,另外Twitter用户@rauno也制作了一个和我的设想更为接近的Demo:https://ultra.tf/

这个灵感的缘起

2018年我在幕布参与产品工作,抱着学习的目的搜寻国内外优秀的笔记产品的时候偶然发现了Milanote,带给我很大启发。在我的认知里面,幕布这种大纲笔记工具代表着绝对理性,讲究逻辑和结构,适合归纳和梳理,但我们的大脑并不是只有理性这一种思维方式,感性思维同样重要,Milanote就是依托感性思维的笔记工具代表,讲究直观和无限制,适合创造和研究。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感性思维工具这个方向,慢慢在PreziMURALMiro这些产品中获得启发,最后在使用Figma的过程中意识到,这个方向最适合的载体其实是浏览器而非笔记工具。

另外,RoamRearchmymindFigJamMarginNoteAndy的BlogTwitterDeck这些产品以及产品沉思录主理人少楠和fonter以及一天世界主理人李如一的观点和分享都带给我很大的影响。

这个思路最终是想提供一种非理性、极度自由的浏览器使用方法,不需要再严格维持信息之间的秩序,让它们散落、让它们环绕、让它们混乱。辅助大脑思考,帮助新时代的内容创作者们进行创作。

我将这个灵感称之为**「无限画布浏览器」**

实现上有哪些难题

这篇文档并不是一个产品策划案,所以关于实现的问题我本不用回答,但本着坦诚分享的原则,我还是想补充聊聊这个灵感在实现上的挑战。

1.受众群体规模存疑

至少就我目前的判断,这一定不会是一个普适的需求,尽管被上述问题困扰的用户可能很多,但他们大概已经各自寻找到了解决办法,新体验-旧体验-迁移成本的公式未必能算正。

2.实现高性能画布的技术挑战颇大

画布模式有一个关键点,即放在画布中的网页必须始终处于活动状态而不能被挂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你在缩放和切换的过程中体验是顺畅的,不需要频繁的刷新和重载。对网页开发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会发现,这意味着巨量的内存占用,极其容易造成卡顿,再进一步考虑协作的话则是难上加难。即便能顺利开发出来,在推广的过程中也会困难重重。当然,苹果M1系列处理器令人惊叹的性能表现在昭示着一个非常光明的未来。

项目方向追踪

这是一个追踪最新进展的区域,我会持续维护。

1.类似方向的浏览器产品

2.其它领域可参照的产品

Subscribe to 大核桃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大核桃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