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otes about ENS
January 1st, 2022

#01

1. 听了@nicksdjohnson 和 @futurealisha 的播客,subdomain是亮点

  • ENS一级域名会在以太主网上,subdomain会在L2上
  • ENS既是NFT又是域名(domain),nick讲可组合性(composability)要重点探索

2. 和developer @fushang318老哥聊subdomain

  • 不同的子域名作为某个垂直应用的名片。 比如 twitter.jessie.eth 可以直接找到我的 twitter。eth 域名可以天然作为每个人以后的名片,wechat.jessie.eth 可以直接给我发微信信息
  • 通过ENS 解析里的内容哈希,现在 ENS 域名就可以建一个以IPFS为内容载体的网站 相关:如何将 ENS 域名解析至 IPFS 上存储的内容并通过 EthLink 访问https://ensuser.com/guides/setcontent.html
  • 一级ENS不代表一个人,代表一个组织. 比如nick在播客里说到guild(工会),然后我就想到@supdrive游戏里的红绿蓝三队,是不是将来也可以 jessie .green.sup.eth
  • 域名解析器可以扩展除了公共解析器,放大家都知道的信息,比如ETH钱包,内容HASH,BTC,twitter 等等。或许你可以编写自己的解析器,在域名里存放自己想放的内容--比如 会员.工会.eth 可以把会员的等级权限信息放到解析器上。

#02

看了ENS生态中的项目(没看完),挑出了一些觉得好玩儿的,大部分都是play out with onchain data 进行的可视化https://ens.domains/#home-ecosystem

1)@nicoglennon做的 https://eth.af 来看你的钱包啦!目前支持ENS直接搜索

2)@pbianciottodev 做的http://ERCGraph.live 是可交互的分析和可视化工具,显示整个以太坊网络的ERC-20 token的流动。这是ETHOnline 2020 Hackathon项目, idea 源自https://etherblocks.live 数据集来着 @MetaMask , @POKTnetwork 和 @graphprotocol

3)一个很酷的以太坊邮箱服务 @ethmail_cc ,作者是 @xunkulapchvatal 。

ETHMail是一个电子邮件托管服务。它为所有拥有Ethereum钱包地址的人提供邮箱(现支持ENS)。

我刚用钱包地址.cc发了一封邮件给自己邮箱,完全能收到!

4)@ethleaderboard 是个Twitter-ENS KOL板,按照ENS推特账户followers多少展示,现在只支持看大V

5)很喜欢Star-struck @urbanisierung 做的https://ethme.at 基于钱包地址(ENS体验更佳)做的个人主页。除了链上行为自动生成之外,还可以自由编辑,比如添加身份DAO member,参加过什么大会hackathon之类的。

6)https://eth.xyz ENS加上.xyz的后缀,就可输到浏览器直接访问

7)@withBackdrop 可追踪eth钱包地址(ENS) 的具体链上行为(mirror发布、活动参与- POAP、治理参与、NFT创作等)

8)@frolic 的https://ensideas.com 能即时搜索 ENS name,而且实时更新最新的注册情况(注册时间;到期 )。好用而且界面好看。

#03

做了一个数据挖掘小实验(感谢我飞哥 @fushang318!) crypto twitter with ENS names,其中一些地址非常吸引眼球,简单说一下今儿的发现:

1)两者(就crypto twitter和链上地址)的关系并不对等,神秘人出现。

我指的神秘人是指比如他在社交媒体上是一张白纸,但链上行为像海绵宝宝。比如拥有500个ENS with twitter 个位数的followers,

do the math.

这让我思考:我们要追随的KOL似乎要被重新思考什么是K-0-L? 以及KOL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出的每个人都能听到的信号,究竟是滞后信号,还是滞后信号? (别误会,我只是想说可以多维度去捕捉, 在web3上我觉得就不超前,网络network才是关键-->我会关注能map出它的所有努力。

2)文本的内容 (#ENS 其实是文本.eth)。我对“words”非常着迷也喜欢琢磨,是因为受到 @sapinker Steven Pinker 在the stuff of thoughts和 Julian Jaynes 在 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二分心智中对语言(专有名词、动词)如何反映人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本身的阐释、以及Jerry Fodor的思想语言说法。

  • Language must make dramatic changes in man's attention to things and persons, because it allows a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f enormous scope.

    —Julian Jaynes’ 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breakdown of the bicameral mind

  • The info of the verb not only organizes the nucleus of the sentence,but determines its meaning.

    — Steven Pinker < the stuff of thoughts >

  • 大脑中有一种思想语言,思想语言中的一个语词可以是由一个或数个神经元构成的,而概念就是思想语言中的这种语词。——Jerry Fodor

    这段是在《直觉泵》译本里面读到的,没找到原文。

  • #ENS 对我来说就是文字的登记入口,当我们选择并可以“拥有”文本的时候,你需要付出成本,这个时候这些词对你来说“很重要”。我在粗略的浏览(因为数据太多)一些account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显著画像。

  • 这些画像是在我看到这些词时,脑子中即刻反应出的画像,暂且没有和AI bulabula结合。我直接看到了物理学时空间大师(要么他也是LED电视行业的哈哈)、资深金融从业者(或者擅长考试者 噗)、以及真·有钱烧的孩子(倒过来念的是猪.eth ==) 我感觉这些词怎样结合语义网和神经科学,也许能解毒出什么。

  • 当然,一部分词是有意义的,同时有很大一部分词是doesnt make sense的,就是乱序我看不出他写了个啥。但这确是我们每个人mix出的词,这或许反应了一种新型“语言”,基于某种目的被创造出来,被拥有和将来用于“某种用途”。

  • 最后还是饮用Julian Jaynes的话:

    语言必将使人对事物和人的关注发生巨大的变化,因为它导致了又一次的大规模信息转移。

Subscribe to Fat Garage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Fat Garage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