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L2 是以太坊的文化延伸

每一个以太坊 L2 都有一个独特的「灵魂」。

撰文:Vitalik Buterin
编译:Peng Sun,Foresight News

在我最近关于 L1 和 L2 扩容之间差异的文章中,我最终大致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两种方法之间最重要的差异不是技术上的,而是组织的(使用这个词的意义与「工业组织」领域相似):它不是关于可以构建什么,而是关于将要构建什么,因为生态系统不同部分之间的界限是如何划分的,以及这如何影响人们的激励和行动能力。特别是,以 L2 为中心的生态系统本质上更加多元化,并且更自然地促使扩容、EVM 设计和其他技术特性的不同方法更加多样化。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出的一个关键点是:

由于以太坊是一个以 L2 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因此你可以自由地独立构建一个具有自己独特功能的子生态系统,同时也是更大的以太坊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不仅在技术方面如此,在文化方面也是如此。区块链不仅有独特的技术取舍,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在以太坊和以太经典分道扬镳后的第二天,这两条链在技术上完全相同。但它们在文化上却截然不同,这帮助塑造了它们在八年后不同的焦点、用户群甚至技术堆栈。以太坊和比特币也是如此:一开始,以太坊大致上是「具有智能合约的比特币」,但十年后,这一系列差异变得更加深刻。

Kevin Pham 在一条旧推文中比较了比特币和以太坊文化在 2017 年的情况。这两种文化都在继续发展:自 2017 年以来,我们看到了「激光眼」运动的兴衰(同时也看到了 Ordinals 等运动的兴起),以太坊变得以 L2 为中心,这两种文化都变得更加主流。但二者仍然存在差异,保持这种差异也许是最好的。

文化对哪些事物有影响?

文化与激励机制有着类似的效果——实际上,文化就是激励机制的一部分。它影响着谁会被生态系统所吸引,谁会被排斥。它影响人们采取何种行动的动机,以及人们可以采取何种行动。它影响着什么被认为是合法的——无论是在协议设计中,还是在生态系统和应用层。

区块链文化对一些特别重要的领域有重大影响,其中包括:

  1. 协议变更的类型——包括数量、质量和方向

  2. 协议保持开放、抗审查和去中心化的能力

  3. 生态系统吸引高质量协议开发者和研究者的能力

  4. 生态系统吸引高质量应用开发者的能力

  5. 生态系统吸引用户的能力——包括用户数量与合适的用户类型

  6. 生态系统在外部社区和参与者眼中的公共合法性

如果你真的重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甚至不惜以低效为代价,那么你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当今的技术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这些目标,还需要关注区块链文化在多大程度上重视这些目标。如果一个区块链的文化不重视对新技术的好奇心和开放性,那么它很可能在去中心化和速度这两个方面都会失败,因为它无法采用像 ZK-SNARKs 这样的新技术,而这些技术可以去中心化程度更高、速度更快。如果区块链被公众理解为「赌场链」而没有其他含义,那么就很难让非赌场应用加入进来。即使是非商业化的核心协议开发者和研究人员也会变得更加难以吸引。文化很重要,因为文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几乎所有其他事物的上游。

以太坊的文化

2024 年 5 月,肯尼亚,以太坊开发者交流会。以太坊的核心研发生态系统是以太坊的亚文化之一,不过它本身也相当多样化,内部分歧很大。

研究员 Paul Dylan-Ennis 花了大量时间探索和了解以太坊的亚文化。他认为以太坊的亚文化主要有以下三种:

  • 密码朋克:密码朋克致力于开源开发,具有一定 DIY 或朋克态度。就以太坊而言,密码朋克构建了基础设施和工具,但对其使用方式不加干涉,采取中立。从历史上看,密码朋克明确强调隐私权,但在以太坊中,隐私权并不总是被放在首位,尽管......一个名为 lunpunk 的新密码朋克运动已经出现,主张将隐私权置于首位。

  • Regens:以太坊内部许多有影响力的声音都致力于采用再生或再生方法来构建技术。基于 Vitalik Buterin 对政治和社会科学的兴趣,许多再生者参与治理实验,旨在重振、改善甚至取代当代机构。这种亚文化的特点是其实验性质和对公共产品的兴趣。

  • Degens:纯粹受投机和不惜一切代价积累财富驱动的用户,即 Degens。Degens 是金融虚无主义者,他们关注当前的趋势和炒作,以求撞大运,摆脱当代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老鼠赛跑。Degens 往往会冒着极大的风险,但却以一种讽刺的、近乎超脱的方式。

重要的群体不止这三个,你甚至可以质疑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是一致的群体:以盈利为导向的群体和购买猴子图片的人在文化上非常不同。这里所说的「密码朋克」既包括对保护人们的隐私和自由等最终用途感兴趣的人,也包括对使用前沿数学和密码学而没有任何强烈意识形态的人。但这种分类作为初步近似还是很有趣的。

以太坊中这三个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很大程度上由于以太坊作为开发者平台(而不仅仅是一种货币)的灵活性,它们各自都可以进入某种竞技场,在那里亚文化可以采取行动,而不仅仅是空谈。一个粗略的近似是:

  • Cypherpunks 参与核心以太坊研发,编写隐私软件;

  • Regens 进行 Gitcoin 轮融资、追溯性公共物品资助以及其他各种非金融应用;

  • Degens 交易 memecoins 和 NFT 并玩游戏

在我看来,这种文化分支对以太坊大有裨益。以太坊的核心开发文化重视在高级密码学、博弈论以及越来越多的软件工程等主题上的高质量思考,重视自由和独立,重视密码朋克理想以及这些原则的区块链化版本(譬如「不可篡改性」),以及一种注重价值观和软实力而非硬实力的理想主义方法。这些价值观是重要的,也是好的;从我在上一节中列出的文化影响来看,它们使以太坊在(1)、(2)、(3)以及某种程度上(6)方面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但它们并不完整:首先,上述描述几乎没有强调对应用开发者的吸引力,而对用户的吸引力几乎为零:以稳定性为导向的价值观有助于为那些通过持有 ETH 来「使用」以太坊的人提供信心,但也仅此而已。文化多元化是摆脱这种窘境的一种方法,它允许一种亚文化专注于核心开发,而另一种亚文化则专注于发展生态系统的「边缘」。但这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有办法进一步加强这种文化多元化?

亚文化与 L2

这就是我要说的也许是 L2 最不受重视的特性:对于亚文化来说,L2 是最终的行动竞技场。L2 让亚文化得以出现,这些亚文化拥有大量资源和反馈循环,迫使它们学习和适应,以便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吸引用户和应用开发者、开发技术和建立全球社区。

在这里,L2 的关键特性或许是:L2 同时是(i)生态系统,以及(ii)围绕着构建某些东西而组织起来的。本地聚会群组可以形成自己的生态系统,而且往往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它们的资源和执行力相对有限。应用程序可以拥有大量资源和执行力,但它们只是应用程序:你可以使用它们,但不能在它们的基础上进行构建。Uniswap 很好,但 「在 Unsiwap 上构建」的概念远不如「在 Polygon 上构建」那么强。

L2 可能而且确实最终会实现文化专业化的一些具体方式包括:

  • 更愿意进行用户拓展或「业务拓展」:有意识地努力吸引特定的外部参与者(包括个人、企业和社区)参与生态系统。

  • 强调价值观的多样性。你们的社区更注重「公共物品」、「优质技术」、「以太坊中立性」、「金融包容性」、「多样性」、「扩展性」,还是其他?不同的 L2 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 参与者的多样性:社区吸引了什么样的人?它是否特别强调某些人口群体?性格类型?语言?大洲?

下面是几个例子:

Optimism

zkSync

MegaETH

Starknet

Polygon 通过与主流公司的合作以及日益优质的 ZK 生态系统取得了成功。Optimism 拥有 Base 和 World Chain,对追溯性募资和基于代币的非公正治理等理念有着浓厚的文化兴趣。Metis 专注于 DAO。Arbitrum 围绕高质量的开发者工具和技术打造了一个品牌。Scroll 专注于「保留以太坊的本质——信任最小化、安全和开源」。Taiko 强调「无缝用户体验」、「与社区保持一致」、「安全第一」和「以人为本」。一般来说,每一个以太坊 L2 都有一个独特的「灵魂」:以太坊文化与自己独特的风格相结合。

以 L2 为中心的方法如何才能取得成功?

这种以 L2 为中心的文化方法的核心价值主张是,它试图平衡多元化与合作的益处,创造出一系列不同的亚文化,这些亚文化仍然拥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并在关键的共同基础设施上合作实现这些价值观。

以太坊正试图走多元化路线
以太坊正试图走多元化路线

类似的双层方法也有过其他尝试。我能想到的最显著的例子是 2017 年 EOS 的 DPoS 系统。EOS 的 DPoS 通过持币者投票决定由哪些代表来运行链。这些代表将负责构建区块,并就其他人的区块达成共识,他们还将从 EOS 发行中获得大量代币。为了吸引选票,代表们最终进行了大量的社区建设,其中许多「节点」(如 EOS 纽约、EOS 香港)最终都成为了知名品牌。

这最终成为了一个不稳定的系统,因为代币投票本身就是不稳定的,而且 EOS 生态系统中一些有权势的人原来是贪婪的混蛋,他们为了个人利益挪用了代表社区筹集的大量资金。但是,在它发挥作用的同时,也显示出了一个惊人的特性:它创造出了强大的高度自治的子社区,这些子社区仍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EOS 纽约时 EOS 顶级区块生产者之一,它甚至编写了相当多的开源基础架构代码
EOS 纽约时 EOS 顶级区块生产者之一,它甚至编写了相当多的开源基础架构代码

当这种方法成功发挥作用时,也会产生一种良性竞争。在默认情况下,像以太坊这样的社区会自然而然地倾向于团结那些在社区里待了很长时间的人。这样做的好处是,随着社区的快速发展,可以帮助维护社区的价值观——即使外界有不利的风吹草动,也能减少以太坊不再关心言论自由或开源的可能性。但是,这也有可能将人们的注意力从技术能力转移到社交游戏上,让那些「OG」老炮即使表现不佳也能保持稳固的地位,并限制文化自我更新和发展的能力。有了健康的「亚文化」,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缓解:整个新的亚社区可以兴衰,在亚社区中取得成功的人甚至可以开始为以太坊的其他方面做出贡献。简而言之,连续性带来的合法性更少,表现带来的合法性更多。

我们还可以研究上述故事,找出可能的薄弱之处。以下是我想到的几个:

  • 陷入回音室效应:本质上,与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谈到的失败模式相同,但却是文化方面的。L2 开始像一个个独立的宇宙,它们之间几乎没有交叉渗透。

  • 陷入单一文化:无论是由于共同的人性偏见还是共同的经济动机(或过于统一的以太坊文化),每个人最终都会在相似的地方寻找要构建的应用程序,甚至可能做出的技术选择,而这最终是错误的。另一种情况是,单个 L2 或少数 L2 根深蒂固,不再有让新人和子社区崛起的有效机制。

  • 竞争所倾向的向量是错误的:那些专注于在某种狭隘的经济意义上取得成功,但却牺牲了其他目标的用例的二级机构,看起来很成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社区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这些问题很难说有完美的答案;以太坊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实验,这个生态系统让我感到兴奋的部分原因是它愿意直面难题。许多挑战都源于激励机制的失调;解决这一问题的自然办法就是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合作创造更好的激励机制。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创建「Basic Infrastructure Guild」以补充 Protocol Guild 的想法就是一种选择。另一个选择是明确补贴多个 L2 选择合作的项目(即类似于二次方融资,但重点是连接生态系统而不是连接个人)。尝试扩展这些想法并继续努力充分利用以太坊作为多元化生态系统的独特优势,具有很大的价值。

Subscribe to Foresight News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