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领域的“范式革命”:NFT发行平台Sound

知名加密频道Bankless最近罗列了在当下这个市场寒冬中仍然能够逆势成长的五个应用,它们是:

Lens Protocol、Sound、Optimism、Arbitrum和Rocket。

这其中Sound引起了我的一点回忆和思考。

Sound是一个发行音乐NFT的平台,它的域名是sound.xyz。

在这个平台上,艺术家/歌手直接发行自己的音乐NFT,买家购买NFT。与其它平台不同的是:在这里买家买了NFT后,自己的地址或者ENS及头像会显示在这个NFT所在的页面,看上去就像是电影院里一排又一排观众坐在下面听这个音乐。

这个平台上每个音乐NFT的发行量一般在25个左右,也有50、100甚至更多的。如果发行量是25个,一般来说,每个音乐NFT的单价大概在0.05个ETH左右。

我最早是去年关注这个平台的。当时它刚上线不久,大概一周甚至更久才会有一个歌手发行自己的NFT,我印象中当时每个NFT在发售后不到1分钟,25个NFT就一抢而空。我几乎一次都没抢到过首发,基本都只能在二手市场上买。

而现在,平均每天就有好几个歌手发行NFT,因此紧俏度也大大降低,这使得普通想参与的爱好者只要去得早还是比较容易买到的。但是一些大牌歌手的NFT依旧很紧俏。

与此同时,在Sound上买音乐NFT的爱好者也比去年多太多了。

在当下这个寒冬,平台还能保持供销两旺,这就是Bankless所说的逆势成长。

记得早在去年或者是今年年初的文章中,我就谈过音乐NFT。

加密生态中的音乐类NFT一般是这样设计的:一个NFT挂钩一个音乐作品;音乐作品一般免费欣赏,也就是说不管买不买这个NFT,听众都能欣赏。

不过和头像类NFT不同的是:如果一个音乐NFT发行100个,则每个NFT都对应同一首音乐,所以NFT的数据都一样。而在头像类NFT中,每个NFT一般对应不同的头像,还因此产生了稀有度。而这种稀有度的概念目前在音乐类NFT中还不多见。

正因为音乐类NFT的这些特点,在我早前的文章中,我认为相比起头像类NFT,它的传播和出圈效果不那么强,影响力不那么大。如果说头像类NFT可以作为虚拟身份的彰显和个人艺术品味的彰显,那音乐NFT对买家来说能作为什么呢?

这一点是我一直没有想清楚的。

尽管如此,我还是尽量持开放态度,当时在一些音乐平台(包括Sound)上买了一些歌手的NFT,纯粹作为尝试吧。

就在Bankless罗列这五个项目之前,上个星期我在另一篇文章里也看到一篇提及Sound的文章。那篇文章的作者是专门关注音乐NFT赛道的。

他在文章中提到这样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知名Web 3歌手(也是音乐NFT的发行者)Daniel Allen发行的NFT中,他的NFT买家们通过交易他发行的NFT挣到钱了。

这对音乐领域来说是一个“范式革命”。

因为在传统音乐领域,一般来说只有音乐发行方和歌手能从专辑售卖中挣钱,鲜少听说这些专辑的买家挣钱。

而音乐NFT改变了这个状况:一方面它让歌手直接面对歌迷、省去了中间环节、大大提高了粘性,也大大提高了歌手的收入;另一方面,它还让歌迷从歌手的NFT中获利。

作者尤其强调歌迷从中获利。

除此以外,作者就没有谈到其它方面了。

对强调歌迷获利这个观点,我是持谨慎的态度。

我认为如果单纯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问题,很容易以偏概全。而且我们还不知道这种效应是否长期稳定,另外目前看这种效应似乎仅限于少数大牌歌手,而更多岌岌无名的歌手似乎与此无缘。

更重要的是:对普通买家来说,音乐NFT究竟能带来什么呢?难道就是去买那些知名歌手的NFT,以便未来转手牟利?

不过无论怎么说,Sound的逆势成长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或许这其中有些爆炸性的因素我现在还看不懂,却正在暗地里疯狂成长的吧。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内容只是个人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许我说的是错的,所以你要小心。

Subscribe to 道说区块链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