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經濟 IMO 週報 #13:溝通就是「傳球」與「接球」

嗨!我是本週【創作者經濟IMO】電子報的主編雨果.Hugo,目前和閱讀筆耕每雙週輪值一次編輯,帶你一起回顧本週精選文章(每週一上午6點派報)。也歡迎大家一起來「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即時交流。

  • 👉 訂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 👈

  • 👉 電子報是以 Heptabase 編輯,免費試用 7 天,和我們一起寫下 IMO 👈

這份電子報每週精選數則「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的交流,鼓勵大家踴躍說出自己的觀點,所以取「IMO」(In My Opinion)作為名稱中的一部分。

我們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不侷限於寫作)、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正當我坐在速食店編輯本週電子報,我聽到了一段夫妻間的對話:

👩‍🦰「你是幫我點餐了嗎?你怎麼知道我要點什麼?」太太手上拿著熱騰騰的餐點,看著桌上另一份先生自作主張幫忙點的餐點,兩人大眼瞪小眼。

🧔🏻‍♂️「我剛剛想說你去廁所了,所以我就直接先幫你點了⋯⋯」先生委屈道。

👩‍🦰「但我以為你不知道我要吃什麼,所以沒幫我點,我後來才自己去點,哎歐。」太太深深嘆了一口氣,結束對話。

我們都不會通靈,因此,我們才更需要透過溝通,來幫助我們表達感受、獲得對方認同及尋求達成共識等目的。

不過,無效的溝通,跟不溝通,以結果論來說是一樣,有時候甚至會破壞親密關係(如下圖)。

轉自朱楚文 Facebook 臉書粉絲專頁
轉自朱楚文 Facebook 臉書粉絲專頁

無論是透過不同的媒介(文字或口語)或表達形式(日常對話、演講、音樂、圖畫),我們都很明確地希望閱聽者接受到我們所想要傳達的訊息。否則,可能真的會鬧出笑話。

期待本次電子報,能讓打開信件的你,100%接收到我們所想要傳遞的用心❤️


溝通就是「傳球」與「接球」,are you ready?

🏀作為 mentor要有的自覺
🏀不客氣的指教
🏀要如何改善「1+1小於2」的實體論壇訪談    
🏀每天都能寫文章的人如何安排時間?      
🏀UI 設計裡,簡單不等於容易使用
🏀圍棋8冠王許皓鋐神之一手 盼讓台灣再登世界巔峰
🏀圍棋可以驗證一代不如一代是錯誤的說法
🏀新書推薦🏀數位工具應用    
🏀Matters文章推薦策展       
🏀副刊:創作者經濟與 Web3   


❑ 作為 mentor 要有的自覺 by 林育聖

mentor 是寧缺勿濫,好的能讓你加分,沒有也不會怎樣,但不好的則會害慘你的方向。

閱讀筆耕 🙋 IMO:Mentor是自願與人合作的過程

雖然 mentor 不等同於心理諮商師,但是裡面好多條原則都令我想起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書裡的內容。

蒼鷺說:「心理諮商向來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諮商師和當事人都必須出於自願。只有當你是為自己(而不是為了取悅親友才想諮商)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的合作。」

切換回 mentor 的場景

  • 「自願」可引申為「主動學習」與否,影響成效甚鉅。

  • 「合作」表示這段關係「不是上對下」。mentor 不是說教者,也不是權威領導,而是傾聽者,思考怎樣去激發對方的潛能。

好的 mentor 大概就像是心靈投手般,一開始投些慢球讓打者能夠打到(讓他覺得自己很有用),再逐漸改變球種、球速引導對方思考(進步空間),也鼓勵他多談談自己遇到的問題與對未來的期許。

好的 mentor 也會精確地提出打擊站姿的建議(不含糊的行動方針),但不會告訴他一定要打/不要打這球(不會代替他做決定),把舞台留給打者。

Mentor 是什麼?是自願與人合作的過程。

雨果・Hugo 🙋 IMO:主動提供建議可能是一種失禮的行為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在別人尚未尋求幫助前,主動(貿然)提供建議很常會被解釋為「上對下」甚至是「我比你好」的概念,這個概念與「分享」似乎又存在微妙的差異:

分享,大多是基於一個不帶特定目的,單純傳達資訊的意味,而主動提供的建議,言外之意更像是你目前執行方式不甚理想,有改進空間。

或許主動提供建議者並無此意,只是想分享更好的做法,但言者無心,聽者有意,語言的有趣之處就在這裡。或者,透過話題的引導,讓聆聽者主動提出詢問後再給建議,效果就會非常不一樣。


❑ 不客氣的指教 by 劉奕酉

有一則很不客氣的指教,問我為什麼不讀那些暢銷榜上的書?是因為有收錢才推薦嗎?想了一下,我還是認真的回覆對方。這是我今年的課題之一:好好回應。其實大可不必回應,刪除就好;大概十個人有九個會給出這樣的建議,過去的我也是這樣做的。

​不過今年初我突然意識到,對於複雜的質問與審問,如果能好好回答,也是對思考的一種訓練;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許我自己真的做得不好呢?

就試著去回答、試著釐清自己的思路和脈絡。這不是為了辯贏對方或證明自己,而是為了讓自己更好;換言之,這是站在利己的觀點出發的。

雨果・Hugo 🙋 IMO:以正面回應取代漠視

此前瓦基也遇過讀者質疑分享書籍類型不夠多元瓦基的回覆連結),雖然這兩種狀況不盡相同,不過兩人處理都是基於自己的價值體系所給出的正面回應,而不是選擇漠視,我覺得這是非常高情商的處理方式

另外,我會覺得劉奕酉遇到的狀況,比較像是被找碴,因為他是在個人的臉書上分享,分享的內容取決於他的自由意志,結果被質疑沒有分享特定書籍(暢銷書),若我遇到這樣的狀況,可能會一笑置之;而瓦基所遇到的狀況是,私訊的人本身是一位愛書人士,也發現經營的閱讀前哨站網站、下一本讀什麼等節目,標榜「閱讀」,卻獨漏文學、哲學的類別,這令她感到困惑。

我會認為瓦基所遇到的狀況會比較有討論空間。常接觸瓦基的閱讀心得及節目的朋友就會知道,瓦基創立網站跟節目的初衷,是為了分享自己在閱讀上獲得的收穫,這是一個分享的概念。

不過,也因為「閱讀」這個字眼是比較宏觀的,而不是聽起來比較基於自己的收穫所做的分享(如私房筆記),再加上這股瓦基旋風,讓極多原本不怎麼看書的人也因此開始翻開書本。

這會不會讓初探閱讀的讀者,誤把閱讀跟非文學劃上等號?甚至忽略了在閱讀中同時也是值得探討的文學類別?

作為一名粉絲,我從瓦基的分享當中受益非常大,也會與讀書會的夥伴分享瓦基的優質內容。同時,我也期待未來有機會能夠聽到瓦基分享除了非文學以外的書籍類別 😃。\

閱讀筆耕 🙋 IMO:支線任務

這邊容我岔題展開一個支線任務,就是 FB 上的「劉奕酉」帳號究竟是個人臉書還是粉絲專頁(比較直觀的類比是微信公眾號,有直面群眾的意圖)。

先說結論,從產品功能上來說是個人臉書,但實質意圖上來看是公眾號!

不難發現,現在越來越常看見一種「0 追蹤他人+隱藏好友」的個人臉書帳戶,這些帳戶打從一開始就刻意不選擇粉絲專頁作為自媒體經營的媒介,背後的原因很多,在于為暢《暢玩一人公司》書裡有詳細討論,舉一個常見的理由如下:

臉書有一種「社團」功能,很多社團是會阻擋粉絲專頁加入(發文)的,所以如果我發了一篇好文在臉書上,卻只能使用個人臉書帳戶在「社團」裡張貼宣傳,那麼考量這點我乾脆不要創立粉絲專頁,不如直接額外創立一個個人臉書帳戶作為公眾號經營

因此,我認為「劉奕酉」帳號實質意圖上是一個公眾號;事實上,現在是個人臉書與公眾號界線越來越難區分,「一人公司」越來越盛行的時代!

之所以這麼「厚工」花了一些篇幅展開支線任務,我的目的是想要論證「上週閱讀前哨站被用戶指教 vs 本週劉奕酉被用戶指教」這兩件事情在我的判斷裡,是極為相似可以作類比的 case ,和雨果大的觀點不同。


❑ 要如何改善「1+1 小於 2」的實體論壇訪談 by sheng_invest

最近剛好被找去參加比較多論壇,我都有種感覺,就是活動主辦人很用心了,主持人、主講人也都不錯,但不知道為什麼,一個主持人加上三個分享人,坐在四張沙發上,有種大家都發揮不出來的感覺,明顯 1+1 小於 2⋯⋯。

這跟 podcast 聊的彼此非常盡興、流暢、無所不談的效果差了十萬八千里。

閱讀筆耕 🙋 IMO:預擬訪綱掌握訪談節奏及方向

這則帖子帶給我衝擊的思想刷新是「主持人『不要』老想著要公平地把發言時間分配給每個嘉賓」的大膽作法:

⋯⋯無論是時間或順序,都不一定要很平均分配,就要看狀況調整,當然最重要的是要跟所有講者事前 Re 過所有重點,由主持人選擇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講哪些最好。

至於 Re 稿子因為很耗時間,不是每一次情況都許可;我比較偏向設計一個好的訪綱,每個提問是層次遞進的,主持人腦海裡會有畫面,知道這「劇本」會怎麼走,甚至可以想像到嘉賓講完後自己大概要回應什麼。

然後最一針見血的反饋在留言區出現,網友提到了:

⋯⋯多人訪談就是要能自由插嘴才有火花,像《All in podcast》那樣滿滿的 interrupt。


❑ 每天都能寫文章的人如何安排時間? by 核電廠

首先讓我們得出結論,可以繼續寫作很長時間的人,基本上可以滿足以下三點:

  1. 減少寫作費用

  2. 提高寫作效率

  3. 不斷產生內容

閱讀筆耕 🙋 IMO

也就是朝「高寫入成本、低寫出效率、無法持續地輸入內容」來對症下藥。

這篇文章多數內容和《卡片盒筆記術》不謀而合,例如:

  • 僅寫短文章、寫一件事 → 最小的寫作單位元正是一張卡片(快來每天寫下一則 IMO 😃)。

  • 做筆記⋯⋯隨時記錄你所看到和聽到的內容 → 是三種卡片中的「靈感筆記」。

不過也有不同的作法,那就是「樹狀結構」擬大綱的部分。

或說《卡片盒筆記術》優化了傳統方式,它讓一張張卡片「網狀連結」會比較貼近大腦的思考方式;連結時,會衝撞出新的想法,這些新想法又有著過去已經寫好的卡片作為後盾。這時要發展出文章的關鍵點,在於手上豐富素材(卡片)之間要以什麼樣的「脈絡」重新排列組合,擬大綱反而是次要的。

寫作之難,在於把網狀的思考,用樹狀來結構,再展現在線性的語句裡。
——美國實驗心理學家、認知科學家和科普作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


❑ UI 設計裡,簡單不等於容易使用 by 倪爽

這是 UI 設計中最基礎且經常被忽視的設計思路:界面裡的視覺元素,應該有層級/分輕重緩急,如果每個元素看起來一樣重要,不管界面的視覺設計多簡潔,界面的操作都會心累。

此舉將使 Apple 成為最後唯一一家尚未把音樂、podcast 整合到單一 app 的大型業者,畢竟 Spotify、Amazon 和 Pandora 都已經這麼做了。

閱讀筆耕 🙋 IMO:讓文章具有層次感

「啊!所有字都一樣大,感覺是設計的大忌」留言區第一則評論一語道破。

按照訊息重要性,調整文字大小、配置或顏色等有強弱差異時,稱為層次感(白話說是輕重緩急之分),能夠讓人一眼就看明白資訊內容。

平面設計是如此,寫作上(文章的編排)也是如此,我憶起了《文章大師教你精準勸敗術》中,學到幾招讓文章有層次感的小技巧:

  1. 將長文分段處理
    假如文章篇幅很長,會變得比較不容易閱讀,散發著一種「讀起來一定很艱澀」的信息,那麼將文章打散成幾個小段落是有幫助的。

  2. 運用短句,適時斷句
    短句比長句好讀。儘量將長句子拆成兩三個較短的句子,把簡潔俐落擺在第一位。

  3. 一段只用一句話
    想像行駛在一條漫長的州際公路,道路又長又直——所有的句子和段落長度都差不多,時間久了,可能會昏昏欲睡。如果道路突然轉彎——突然冒出只有「一句話」的段落,能讓讀者吃驚,完全清醒過來。

  4. 長短相間
    承上所述,不論是句子或段落,都可以做出「長短相間」交錯的變化,讀起來會產生韻律般的流動。

雨果・Hugo 🙋 IMO:口語表達也有層次之分

呼應閱讀筆耕談及的層次感,我分享補充在口語表達的方面可以朝下面方向運作。

  1. 音量的控制(公眾演說或是兩人私密對話)

  2. 音色的表現(嚴肅話題或輕鬆話題)

  3. 語速節奏控制

  4. 重點表達方式(說明位置在前或後、適時停頓、關鍵字加強語氣)

  5. 尾音的處理(平平、上揚或下墜展現不同情緒)

這些原理與寫作的底層邏輯是相通(只是媒介的不同)。


❑ 圍棋8冠王許皓鋐神之一手 盼讓台灣再登世界巔峰 from 中央通訊社

談到 AI 帶來的衝擊,周俊勳表示,學棋越久的職業棋士越是痛苦,因為他們必須將過去所學徹底忘掉、重新學棋。「就好像愛因斯坦今天還活著,卻突然被入侵地球的外星人告知,他的相對論全是錯的。」

但對許皓鋐這一輩的年輕棋士來說,AI 可以成為一個有力工具,幫助棋士發展各自棋風。

許皓鋐說,在 AI 的時代下棋,並不意謂棋士必須向 AI 磕頭,而是「看人類能在機器的輔助下走多遠」,並「欣然接受人類作為血肉之軀仍力有未逮之處。」

註:此篇文章刊登時間為 2023/2/15,臺灣棋手許皓鋐已於 2023/9/28 獲亞運圍棋項目金牌。

雨果・Hugo 🙋 IMO:與 AI 科技合作,完善人類的不足

AI 科技力量無遠弗屆,就連亞運的比賽項目圍棋都從中取經。我欣賞許皓鋐對於AI的觀點,那是謙虛、卻又不失底氣的回應。

他的實力的確有一部分,是來自於跟 AI 對練後的進步,雖然我不太清楚傳統圍棋強國(中、日、韓)是如何訓練選手,但因為 AI 的棋風與人類是截然不同的,所以當有一位指標性人物驗證 AI 訓練的可行性,相信未來圍棋界跟 AI 合作的趨勢一定勢不可擋。

另外,就創作者來說,我們也應該以開放的心態,擁抱數位科技帶來的便利,幫助我們達成過去沒有這些工具無法做到的事。

以 ChatGPT 來說,當沒有靈感時,也可以把需求告訴它,瞬間就會獲得海量建議,我們人類再以自己判斷力跟經驗決定是否採用即可,這會省下大量時間心力,用於更重要、真正值得投入的事情上面。\

閱讀筆耕 🙋 IMO:先有規則才談創意

Learn the rules like a pro, so you can break them like an artist.——Picasso

我想引申(改編)上述畢卡索的名言:先循規蹈矩,像專家一樣向 AI 取經,才能像藝術家一般打破常規,發展各自的棋風。


❑ 圍棋可以驗證一代不如一代是錯誤的說法 by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

當代的頂尖職業棋士棋力有多強?大約和 2016 剛出現的 AI 差不多。

從全歷史等級分或是 AI 的分析,許皓鋐戰勝的申真諝,應該可以說是古往今來圍棋史上最強、棋力達到最巔峰的棋手。

台灣棋手許皓鋐和三位世界冠軍(申、朴、柯)的差距以 Elo 等級分來說,差不多是相當 2016 李世石和 AlphaGo 的差距,許皓鋐可以下到三盤全勝,再看每局許皓鋐大多是領先的勝率,真的是展現人類智力的巔峰狀態!

雨果・Hugo IMO 🙋 :如何提高文章可信度?

如何讓一篇文章看起來可信度大增?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的結構。

這篇文章要證實「一代不如一代」這個謠傳說法是錯的,並不是透過自己的感覺或日常觀察,而是透過客觀的數據、資料,以最能夠客觀評量、干擾變數幾乎沒有的「圍棋」來做論證。

我認為這是非常值得學習的做法,特別是在發表觀點時,適時引述客觀的研究、事實,都會比從自我經驗出發來的論述更有底氣。


❑ 《馬斯克傳》日本拆兩本賣的原因 by 出版魯蛇碎碎念

今天看到「我在出版業上班」提到馬斯克授權的傳記在日本拆成上下冊銷售。但在台灣,是單本銷售,所以在探討這兩種選擇的原因。

對這個題目,我很有感。

因為過去做的書籍類型篇幅很長,經常需要在單冊或拆冊之間做判斷。

閱讀筆耕 🙋 IMO:文化差異決定出版形式

這篇貼文的前半段,鉅細靡遺地梳理了出版長篇幅書籍時,要不要「拆冊」的利弊權衡,長知識了!

後半段則是推測日本《馬斯克傳》拆成上下冊的兩個原因,其一是技術面的(日文句子比英文長),其二是文化面的(日本人不喜歡太笨重的書籍)。

關於文化面,我想到日本有蠻多書籍都做成「文庫本」格式,這是一種較小、較薄且價格相對較低的平裝書。如果是實用型主題,甚至連內容都配合切成一小塊一小塊單元,顯得比較破碎化;反之,歐美的同類型書籍,風格就和日本差很多,讀起來通常就像一本小論文,章節之間彼此是環環相扣的緊密論證。


新書推薦

❑ 《我們如何守住台灣》

第一本以「家庭、事業及財產」為關注重點 從 「常民立場」 出發的備戰/避戰行動手冊。這本書也是我身為台灣一個普通常民的命運計畫。

成年人的生活,我們每天都要做選擇 — 連假的旅遊計畫、買家人的保單、在哪家醫院做健檢、孩子要學什麼才藝、讀哪所學校。但我們的有生之年,可能不會有任何一個選擇,如本書探討的課題,將如此徹底地影響我們數千萬人未來的命運。

在活與死、尊嚴與卑屈、慶幸與痛悔之間,我們必會做出選擇,也得要承受選擇後的結果。我們,包括同事、家人、以及我們最希望保護的人。

雨果・Hugo 🙋 IMO:全民意識決定戰爭走向

戰爭是否會爆發,甚至戰爭爆發後的整體走向,人民其實是可以作主的,這似乎很違反一般認知,不過這個概念是簡單的,卻也容易被疏忽、輕視。例如,當全民都能動起來,一同防杜衝擊力道甚鉅的資訊戰,而非任由無端的輿論影響人民對於政府的信心,光是這樣的反應,就會成為侵略者決定停止或延後發動戰爭的重要參考依據。

小小一隻的刺蝟,為什麼能夠抵禦遠比自身大上數十倍的掠食者?絕對不是因為他長得夠可愛,而是掠食者清楚知道,一旦發動攻擊,雖然有可能飽餐一頓,但所承受的痛苦,卻會遠大於他獲得的益處。

❑ 首部長篇犯罪推理小說《千禧黑夜》的創作心得 by Faker冒業

可是我一直抱有信念:無論任何種類的寫作,作者都很難控制最終會有多少人讀過。作者能夠完全控制的只有內容,當讀者真的拿起來認真讀時,他們會讀到什麼?好不好看?是否有新鮮感?有從中得著嗎? 所以在寫《千禧黑夜》時,我時刻提醒自己先別去想其他事,專心顧好小說內容。

當然鏡文學是重視影視 IP 的平台,連載時已有把「容易影視化」納入考慮,而我本來就喜歡影像感強的文字。可是它始終是小說,必須已是完整故事,而不單是劇本草稿或企畫書。它不完美,但絕對是我目前所能寫的極限。


數位工具應用

❑ HEPTABASE 使用場景:日常工作流 by hyuanverse(王翰元)

⋯⋯過程中沒有切換任何工具,待辦、研究、思考、筆記全部發生在同一個地方,當我研究結束的時候,筆記也同步完成了。

閱讀筆耕 🙋 IMO:用數位工具做時間管理的秘訣

Hyuan 為我們演示了他在 Heptabase 日誌中融入「checkbox/toggle list」(清單列表/折疊列表)應用的日常工作流,能夠一條龍地包辦集中在同一套軟體(系統)裡完成,是一件很舒心的事情,通暢的 work flow 沒有阻礙。

我自己使用日誌時,和這位作者有一些不一樣,我是使用「bullet」作為完成後簡短紀錄的用途(心情、抒發、反思、疑惑、自我提問⋯⋯),而 Hyuan 則是把任務用「卡片+白板」展開,相信完成後也(直接在卡片裡)寫下了詳盡的復盤吧!

另外,後記提到「其實不用追蹤所有待辦事項」這個感想,個人是 100% 認同的。

我認為在運用工具進行時間管理時,主要是針對「一段時間內大方向的規劃」,預先把最重要的核心任務「載入」你的時間表裡卡好位置,確保不被那些瑣碎的事情給取代掉;也能更妥善地辨識哪些事情是優先要執行的,而哪些事情又可以推遲甚至捨棄——不要成為「時間支付」上的好好先生。

❑ Procreate小學堂:製作情緒板(mood board)收集繪圖靈感 by Lili 的法國日常誌

使用電腦和手機時、旅行時,散步時、看影集、逛 Pinterest 網站時,靈感總是無所不在,稍縱即逝。我通常會先拍照做紀錄,再找時間把這些零碎的照片、圖片、字體或是顏色以主題分類整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張張的 mood board。

  • 延伸閱讀:創作者實用數位工具(資源)推薦:
  1. MarkDown 語法大全

  2. 特殊符號網站

  3. emoji圖像網站

雨果・Hugo 🙋 IMO:善用工具及時捕捉靈感

搜集日常靈感是創作者很重要的素材來源,這篇文章演示出圖像創作者如何使用數位工具(Procreate流程)捕捉靈感,提供給有同樣需求的朋友。


Matters文章推薦策展

❑ 我回來了 — — 關於在公共空間寫作的一些想法 by 思凝

我認為,當作者是以創作為重心(而非交友或點擊率)時,健康的作者讀者關係,應該是「一對多」(one-to-many)的,而非「一對一」(one-to-one)的。因為,對比起閱讀,寫作(尤其長篇小說)實在是極為耗時的作業⋯⋯。

❑ 要求孩子寫作文歌頌「誠實」,說不定是變相把孩子推向「不誠實」 by 鴻雁東南西北飛

最近,某房屋仲介公司主辦了一個名為「埋下誠實的種子」的徵稿活動。我是發自內心認為這不是一個好的題目,即使你立意良善,希望孩子體會誠實的意義,可是在獎金的利誘或大人的要求下,孩子反而可能寫出不誠實的內容,和你的立意背道而馳。

❑ 圓滿韓劇新高度: 談《Moving 異能》 by 寂然

我們可以肯定編劇必定是金庸的忠實讀者,因為看到中段其中一位男主角直接在讀《射雕英雄傳》,又大談武俠小說的核心精神是愛情,另一位男主角則以蓋世豪傑的姿態與妻子一別十六年⋯⋯

閱讀筆耕 🙋 IMO

相別十六年可以媲美《神鵰俠侶》了,哈哈!

❑ 回來劇場⋯⋯瘋了嗎? by 劇場大叔的中肯自白

當時,大叔為了做這份決定看了不少相關書籍,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讓天賦自由》⋯⋯裡頭提到一種觀念——我們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多半是因為害怕失敗、害怕一切重來、害怕過去的經驗會再現。

可是《讓天賦自由》提醒我們,時間是線性發展的、沒有任何事情會重複,我們之所以會裹足不前,泰半是由於恐懼那些「習得的挫敗」。

註:文中的「習得的挫敗」應是指「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當一個人在某件特定的事情上付出多次努力,並反覆失敗,形成了「行為與結果無關」的信念後,可能就會將這一無助的感覺過度泛化到新的情境中,甚至包括那些本可以控制的情境。

例如,你已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孤獨中,你就會漸漸認為孤獨才是人生的真實,從而更加放棄與他人交流。

副刊:創作者經濟與 Web3

❑ 永久保存人類歷史文化,永遠有多遠? by 高重建

無論說的是一百年、一萬年還是宇宙大爆炸之初至今的一百多億年,總能找到一個更長的時間,因此永遠也是不存在的,尤其是相對於小小的地球、渺小的人類而言。

然而,「永遠」這個概念卻確實存在。作為一個概念,「永遠」可以用於表達想像中的遙遠未來,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可以用作「永遠」都在追求的目標。比如,永久保存人類藝術、文化與歷史。

分散式出版所使用的區塊鏈及 IPFS 等技術,就像跨國界的「人類文明博物館」,即是技術真的能避免人類文化歷史被刪除或被竄改,但正如沒有人會天天逛博物館,一般人日常都是透過 TikTok、Twitter、Facebook、YouTube 等最為簡便的方式接收資訊,而這些方式即使不是由體制主導,至少必須接受體制的約束和審查。

MS Tong 🧙‍♂️ IMO:真正的保存是心的記住

非想非非想!早幾年有部卡通片《Coco》(2017)討論過人如何死又如何不死的深奧問題。結論反而好簡單:人心囉。有人記住就不死。否則活著也等於死咗。人類之所以超越衆生,也是有「心」而已。真正的保存,難道不是「心」中記住嗎?若不能讓人心記住,即使「保存」在無論石頭還是區塊鏈上又有何區別呢?存在著也等於不存在。而家提起古典,似乎好遺憾遺失咗好多咁。可是得以保留,究竟是否等於「活著」呢?唐詩宋詞等等,保留到今天的算是不少了吧?捫心講句啊,真正活在人「心」中的,又有幾多呢?正所謂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嘆嘆!

雨果・Hugo 🧙‍♂️ IMO:能被紀念的才是永遠記住

分散式出版的目標是永久保存人類歷史文化,但無論技術發展得多成熟,都只是必要而非充分的條件;記憶要與遺忘鬥爭,還必須仰賴人民的科技新知、媒體素養和公民意識。

我想起皮克斯動畫片《可可夜總會》,概念是取自墨西哥節日亡靈節,當祖先被後代誠心地供奉紀念,而非名字刻在祖先牌位上卻不聞不問,我認為這才是實質上的被記住。

閱讀筆耕 🧙‍♂️ IMO:用戶意識

⋯⋯它滿足了群體記憶的必要條件,讓記憶得以跟遺忘鬥爭,但當整個社會都不在乎,事情終將被遺忘。

最後也是最難解決的是用戶使用習慣。

有人在乎,有人使用,在人類文明的有限時光,這項(基於區塊鏈的分散式出版)技術就會永遠傳承下去。

否則就像退出數位儲存舞台 3.5 吋磁碟片 1.44MB 軟碟片一樣,被記錄在另一個儲存載體上(後人:原來過去有這種玩意?),成了緬懷。

❑ 媒體斷章取義瘋傳 95% 的 NFT 死亡,2,300 萬人被割,到底真相為何?by 小烏鴉Ma𝕏

媒體常斷章取義,宣稱95%的NFT死亡,2,300萬人被割,但真相不同。報告指出NFT市場需求不足,約95%的NFT無價值,但也提到未來有具實際應用的NFT,如保護文化遺產和房地產。記者忽略重要內容,製造謠言,呼籲大眾要自行判斷資訊,不被媒體所左右。

閱讀筆耕 🧙‍♂️ IMO

繼上週「錫蘭痛批三立記者」事件,這起發生在 Web3 世界裡的諸多媒體斷章取義,又再一次提醒了我們做好「媒體識讀」不可不慎。


電子報的最末,要預告 10月4日(三)晚上 8 點最新一期【創作者經濟 IMO】語音活動,邀請到了版主閱讀筆耕 Leo 與副版主雨果 Hugo,談談本頻道第三季度營運(討論區、電子報、對外接洽)的心得與幕後花絮,並展望第四季度的目標與規劃。

現場將開放與會聽者「call in」現場 AMA(Ask Me Anything)。

❑ 【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Q3 復盤 Q4 展望

❍ 時間:2023/10/4(三)20:00(時長約 1 小時)
❍ 地點:Matters Discord 自由二台(線上語音)
❍ 主持人:Swift Evo
❍ 嘉賓:閱讀筆耕、雨果・Hugo


呼應最一開始,大家在溝通的時候,也務必注意到禮節喔(請參考下圖的模範範例)!

Subscribe to 創作者經濟IMO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