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IreneDAO 及印尼小哥 NFT 爆红,本质在于权力的凝视

撰文:段毓彤

价值是中立的,其“好坏”只看你创造它的方式。

印尼小哥的自拍和Instagram网红Irene zhao的NFT蹿红网络是近期加密圈的热点。有不少KOL、媒体乃至Irenezhao本人都称,这是一场草根创作掀起的创新方式,利用NFT为创作者变现提供了渠道。但IreneDAO和印尼小哥的走红本身并非因为“创作”,而是来源于权力的凝视。

在去年NFT Summer的第一波热潮中,最先走红的,是CryptoPunks 和无聊猿俱乐部(Bored Ape Yacht Club, BAYC)等头像类NFT。前者以新潮、硬核的像素风获得海量知名人士的青睐,后者以其精美的设计和厌世表情闻名。重要的是,它们都数量有限且表情各样,便于持有者彰显性格。它们走红的原因不难理解,正如BitMEX创始人Arthur Hayes指出,头像类NFT的本质在于社会地位展示——无聊猿NFT全球仅有10000只,你有了其中一个,你就进入了这一席位有限的俱乐部,你的财富实力和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这一启示可以再发散些。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的胡翌霖就指出,重要的不是图像本身,而是“权力”。据其分析,“权力”经常与“财富”并列,都是人们趋之若鹜的对象,两者经常可以互相转化,但又并不完全等同:在现代的市场经济和货币体系下,财富是可以被均质化计量从而可以互相转换(Fungible),比如张三的100元和李四的100元是完全等价、可以互换的,但“权力”是不可互换的(Non-Fungible),即便是交通局长和药监局长都是局长,从权力大小的尺度而言可以说他们“一样大”,但两人所拥有的权力是不可互换的,也即“位置”本身是独一无二的。

以此再看印尼小哥的自拍和Irenezhao的NFT,其走红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

尽管Irenezhao将其NFT系列标榜为一场“全球草根运动”,并“为人民服务”,但其本质是一场带有营销目的的“自我物化”(将人本身变为操纵或商品化的对象)行动:Irenezhao大多数的NFT都穿着暴露、妆容精美,每一张照片都带有“IreneDAO TRIBE PASS”(IreneDAO部落通行证)的字眼,除此之外除了一些口号式的meme文字外,再无更多的信息。

而在印尼小哥这一端,据Vice采访,这位来自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22岁的大学生 Sultan Gustaf Al Ghozali 从大一刚入学起就每天坚持拍自拍,一直坚持了五年,原本希望通过这样的记录,到毕业时,给自己一个纪念和交代。在接触到区块链和NFT的热潮后,他才改变了主意。在他近千张的自拍中,大多数形象都非常质朴——皮肤黝黑、脸颊削瘦、背景单调,大多数时日只套个T恤衫就拍了,对掌握财富和权力的高地位人士来说,这些照片可堪称十足的“屌丝”形象。

人们想买Irenezhao NFT,因为跻身“美女”的“俱乐部”很光荣,似乎可以借此“拥有”某些与“性”有关的东西;人们会买印尼小哥的自拍是因为,“高等人士”借“购买”这一举动实现了对典型底层人士的俯视(当然, 不排除有小部分受众是出于其他原因)。从Irenezhao的受众大多数都是男性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也因此,其NFT走红后,甚至有人 PS 了 Irenezhao 的打码裸照,并上架了Opensea,目前地板价为0.069ETH。

事实上,NFT当然有创作者变现的价值,它也天然地适用于此。但技术本身是中立的——没有一种技术诞生下来就具有有益的社会效用,其价值来源于使用它的方式。与Irenezhao或印尼小哥单纯将自拍作为NFT变现有别,有不少加密项目正在探索将NFT作为创作权划分的工具,这一前景值得期待,届时真正的“创作者”将受益于此,而大量“同人创作”的争议也有望得到解决。

回到IreneDAO事件本身,NFT也并非“行为展示”和赚钱那么单纯。Irenezhao本人是Polkadot某借贷协议的营销官,同时她也在构建自己的「社交收藏品」平台,她牺牲自我形象背后,有着强大的营销目的和营销技巧支撑。

IreneDAO和印尼小哥的自拍NFT当然是有“价值”的,每一个NFT都是掌权者对低位者的凝视。但,那是你想要提倡的价值吗?价值同样是中立的,它的“好坏”与否只看你创造的方式。

Subscribe to ChainCatcher 链捕手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ChainCatcher 链捕手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