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哪个市场,永恒不变的主题就是接盘:
股票和基金是也老人让新人抬轿子,去年涌进场的新人天天吊在嘴上的“坤坤”“诺安”“核心资产”,一大半都挂在了山顶。
房地产也一个吊样,10年前上车的老人把用了10年的二手房以10倍价格卖给你;掏干了你的六个钱包和未来30年的现金流。
资本家也给你画大饼:小伙子未来可期,好好干,明年哥给你换个嫂子。榨干你的剩余价值吃干抹净后拍屁股走人。
很少有哪个市场或者哪轮牛市,是以年轻人/新人布局好筹码,老人抬轿子,最后让新人完成代际收割的。新人总是一腔热血,理想化地高估自己的能力和认知,低估了经历和岁月洗礼带给人的嗅觉和经验。
新的时代,稀缺性正在发生转移,之前定义稀缺的这些话语权掌握者,他们看不懂年轻人喜欢什么,当他发现很多年轻人不会死死攅住房子、白酒、名画,他们的信心就会动摇,就会本能地去反抗并维护他们现在拥有的利益。据统计30岁的年轻人是最具创造力的时候,处于这个阶段的人要充分给予他们机会,隔壁的日本人口结构和社会文化抑制了他们很多创新,我不想看到国内也这样。
我只希望曾经的屠龙少年成功后不要成为恶龙,stay hungry, stay yo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