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贸易日益频繁,虚拟外币信用卡成为了跨境支付的重要工具。本文将详细解析如何从零到一搭建虚拟外币信用卡,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在项目初期,首先需要明确卡片的使用场景。是专注于特定行业的商户,还是希望覆盖广泛的海外商户?这将直接影响你选择预付卡、借记卡还是信用卡。通常情况下,海外商户对信用卡的支持度最高,其次是借记卡,最后是预付卡。笔者的项目面向B端,覆盖跨境出口电商和海外线上消费,因此选择了企业借记卡。
确定使用场景后,需选择接入的卡组织。Visa和Mastercard是最常见的选择。大公司可以直接与Visa、Mastercard对接发卡,而大多数企业则通过接入发卡通道完成发卡。笔者的项目对接了一家非银行的发卡机构。
发卡通道通常会提供两种持卡人账户模型:鉴权模式和懒人模式。两种模式下,通道都会提供一个资金池账户。鉴权模式的机制是:交易发生时,发卡通道会先询问是否继续完成交易;而懒人模式则是直接记录持卡人卡内余额,交易实时扣除。鉴权模式更为灵活,可扩展性更强,而懒人模式则更为便捷。笔者的项目选择了懒人模式。
包括卡片余额、完整卡号、CVV、有效期、交易明细等。由于大多数发卡通道接口请求响应时间较长,建议采用缓存策略,如主动和被动更新缓存机制,以提升用户体验。
由于涉及外币资产,初始方案为用户外币资产转账到公司海外母公司的对公账户,再手工转账到资产池账户。为降低成本,后续对接了一款收款产品,提高了资金操作效率。
在开发过程中,发现发卡通道不支持卡内余额转出,该功能被迫搁置。
根据发卡通道的要求和业务需求,设计了信用卡申请流程。
引入了钱包账户的概念,提供钱包余额、钱包交易明细查询等功能,提升了用户体验。
主要涉及资金池账户和持卡人交易的对账。笔者项目简单地将收款账户的转出交易与资金池账户的转入交易进行匹配,改变了交易状态。
计划为每个B端客户提供独立的海外当地收款账户,用于接收电商平台和收单渠道的收款。
提供用户钱包账户资产换汇的功能。
利用钱包账户实现资产转出功能,避免用户因卡账户余额无法转出而产生抵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