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续合约是什么? 相信大家在接触合约交易前,应该都有先碰过现货交易吧!
现货交易就是直接买卖加密货币本身,在买卖发生的当下,两种资产的交换会立即发生。
如果你买了一颗比特币(BTC)现货,你就会真的持有一颗BTC,你可以拿去活存、质押,甚至拿去送人都可以(好贵的礼物XD)
而「合约交易」则是跟传统金融市场的「期货交易」比较相似!
不同于现货交易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期货的运作则是「一手交钱,未来交货」!
买卖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按事先约定的价格进行交易,只要符合定义的交易行为都可以称之为「期货」。
用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想像你去市场买米,现在一公斤米是80 元,但你担心下个月价格会涨到100 元。
于是你和卖家约定好,以现在的价格( 80 元)提前签约,下个月再完成交易。这样你就能锁定价格,避免因价格变动而多花钱。
欧易OKX APP全球三大交易所之一,注册减免 20% 交易手续费!
欧易OKX(海外)注册地址:https://www.okx.com/join/97763692
欧易/币安/火币-注册/下载:http://18907.cc
币安(Binance)国内注册:https://www.binance.com/join?ref=565010509
这种提前约定价格的交易,就类似于期货。
币圈合约交易与期货的差异 而合约交易跟期货又有什么不同呢?
币安的合约交易属于永续期货合约,简称永续合约(PERP),目前主要存在于加密货币市场。
与传统期货合约有指定未来支付和交割日期不同,永续合约没有到期日,在维持足够保证金的情况下,可以无限期持有仓位,而且不会牵涉到实物交割的问题。
当你在币安买卖永续合约时,买卖的东西就是「一张合约」,你不会获得比特币、以太币等实际资产,所有获利与亏损纯粹是靠市场上的价格波动来决定。
某方面来说,进行合约交易是「虚」的,但正因为这样,所以在投资上的弹性更大、更方便!
杠杆与保证金 在学习合约交易之前,新手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杠杆」和「保证金」?
简单来说,现货交易是「有多少钱买多少币」,例如拿100 元就只能买价值100 元的加密货币。
但在永续合约中,透过杠杆,你只需要用10 元,就能操作价值100 元的仓位(例如开10 倍杠杆)。
所谓的杠杆,就是「以小搏大」,以小资本操作更大的资金。
生活中的例子最常见的大概就是:我们透过房贷、车贷来买房、买车,就是一种财务杠杆,先缴纳1-2 成的头期款,剩下的部分则交给银行出钱。
而「头期款」的概念,就好比于合约交易的「保证金」。
提到这边就一定得先说说,两种「保证金」的形式:
初始保证金:在建仓时,用户需要支付的最低资金,用来作为仓位的「押金」。保证金会依据币种与杠杆倍数有不同要求。 维持保证金:如果市场跟你的预测走势相反,你的保证金就会亏损,若是低到一定程度,少于维持保证金的要求,系统就会帮你强制平仓。 举例来说:若你用100 USDT,去操作1000 USDT 的合约交易,换算下来就是开了10 倍的杠杆,
而开合约仓位时的100 USDT 就是「初始保证金」,也就是你这笔交易最多只能承受100 USDT 的亏损。
如果市场走势不如预期,把100 USDT 的保证金亏光了,这笔交易就会被系统强制结算并关闭(也就是所谓的爆仓)。
若你的保证金即将不足,但又不想被系统强制结算,你可以选择补充保证金,以满足最低维持保证金的要求。
新手特别留意:杠杆不要随便乱开! 杠杆虽然可以放大收益,但同样也会放大风险。例如,当你开10 倍杠杆时,只要币价往相反方向波动10%,就会让你的保证金归零,导致爆仓;若开100 倍杠杆,那只要币价波动1% 就会爆仓。 因此,新手千万不要随意尝试高杠杆,建议先了解杠杆原理,熟悉合约操作后,从低倍杠杆开始,并随时留意风险控制。
做多与做空 接下来,我们要深入了解合约交易的核心策略:做多与做空。
相许多人对「做多(Long)」和「做空(Short)」并不陌生,简单来说,这两种操作类似于现货交易中的买与卖。
但不同的是,现货交易通常是「先买后卖」,这表示你看好标的未来的涨势。
而在永续合约交易中,买卖的是「合约」本身,因此操作方式更加灵活,你可以选择「先卖后买」的策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做空」。
如果你预期市场价格会上涨,你可以选择「做多」,也就是先买入合约,等价格上涨后再平仓卖出,从中赚取价差。
简单来说,「做多」的核心是:低买高卖。
反之,若你预期市场价格会下跌,可以选择「做空」,这代表你先卖出合约,等价格下跌后再买入回补,从而获利。
换句话说,「做空」的核心是:高卖低买,从价格下跌中获利。
做多(Long):适合在市场看涨或牛市行情中,抓住上涨趋势赚取收益。 做空(Short):则能在市场看跌或熊市中提供盈利机会,也可以用来对冲现货部位的风险,降低波动带来的损失。 合约交易的不同模式 币安提供多种合约模式,根据保证金资产类型分为 U 本位合约、币本位合约,而保证金管理模式又分为全仓模式跟逐仓模式。
不同模式对于策略选择与风险承受能力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以下将详细解释各个模式的差异,让你知道该怎么选择!
USDT 本位vs 币本位 币安合约分成两种模式:USDT 本位vs 币本位
这两者的核心差异在于结算的资产不同:
U 本位合约:以USDT 作为保证金与结算资产 币本位合约:以其他加密货币(如:BTC、ETH )作为保证金与结算资产
USDT 本位vs 币本位 USDT 本位合约 在「USDT 本位合约」模式下,是透过USDT 作为保证金资产进行合约交易,结算资产也是USDT。
交易产生的所有盈亏都以稳定币为基准,价值稳定不会因币价波动而改变,若你的合约交易赚了100 USDT,基本上可以当作你赚了100 美元。
如果你想稳定累积利润,或者对币价波动比较敏感,USDT 本位合约会是更友好的选择。
币本位合约 在「币本位合约」模式下,则是以BTC 或ETH 这类非稳定币的加密货币作为保证金与结算资产。
交易产生的所有盈亏也会以该币种增减,以BTC 币本位合约为例,若你的合约交易赚了,就会增加你的BTC 颗数,等于是在交易中直接累积更多的币。
币本位合约较适合本来就长期看好这个币,打算长期持有现货的人。
但这边得提醒大家:币本位等于是把杠杆拉得更高,开对方向会赚很多,开错方向也会赔非常多。
建议对合约还不太了解的新手小白,不要随意开币本位合约喔!
全仓模式vs 逐仓模式 合约交易又会被称为保证金交易,若保证金归零,交易就会被系统强制结算并关闭,也就是所谓的强制平仓(强平)。
不同于传统金融市场的期货交易在还有7 成保证金的时候就会被强平,剩下的保证金会归还到期货帐户,
加密货币的合约交易会在保证金快归零时才被强行平仓,几乎会损失仓位所有资金,所以大家常常使用「爆仓」一词来形容在合约交易中仓位被强制平仓的情况。
要把控好合约交易的风险,就必须了解保证金模式的差异。
币安保证金模式分为全仓vs 逐仓两种:
全仓模式:所有仓位共用合约帐户的保证金。 逐仓模式:每一个仓位的保证金互相独立。
全仓模式vs 逐仓模式 全仓交易模式 在全仓模式下,合约帐户里的保证金会被所有的仓位共用,各仓位的合约交易盈亏可以互相抵销,保证金的仓位是共享的。
假设你同时持有两个合约仓位,分别是做多比特币,跟做空以太币,若此时比特币跟以太币都在上涨,多单的盈利则可以平衡空单的亏损,减少整体帐户资金的波动风险。
但若市场走势不如预期,两个仓位同时亏损,或者其中一个仓位的盈利不足以弥补另一仓位的亏损,资产净值不足维持保证金需求,系统就会强制平仓掉所有仓位,你也会承受所有损失。
优点:对于有多个仓位的情况,能更灵活地管理资金,资金使用率较高,而且仓位之间可以互相支援。 缺点:如果碰到市场波动过大,整体仓位有可能会被亏损较大的仓位给拖垮,导致失去所有保证金。 逐仓交易模式 在逐仓模式下,各仓位之间的保证金是互相独立的,盈亏也都是分开计算。
当单一仓位亏损较大时,只会损失该仓位的保证金,其他仓位不会被牵连。
即便你其他仓位的盈利大于该仓位亏损,系统也不会从其他仓位的资金中自动补充保证金,因此该仓位可能会更快进入强制平仓状态。
但相对全仓模式,逐仓模式的优势在于其他仓位不会受到影响,能有效避免单一仓位亏损扩大至整个帐户的风险。
优点:可以较精准控制每个仓位的风险,特别是应用在高杠杆或短线交易中,最大亏损仅限于某个仓位的保证金,整体风险比较可控。 缺点:由于要独立管理每个仓位的保证金和盈亏,资金使用率较低。 全仓模式跟逐仓模式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你的交易风格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最适合的模式!
建议新手,在还不熟悉合约操作,以及不清楚仓位间币价波动会如何影响保证金的状况下,可以从逐仓模式开始,让每次开单保证金都是独立的,且每单只放入可以承受最大亏损的保证金。这样是比较好控管开单风险的方式。
合约交易的价格——成交价格、指数价格、标记价格 了解合约交易的基本运作模式之后,进入合约交易的介面,你会看见许多数据,光是「价格」就有三种:
成交价格:合约交易市场最新的成交价格。 指数价格:参照各大现货交易市场的价格,并根据其交易量加权平均后得到的综合价格指数。 标记价格:是合约估算的「真实」价值,要特别注意的是:币安是采用标记价格作为触发强制平仓及计算未实现盈亏的依据(而非成交价格)。 看到这边大家应该想问,为什么要分这么多种价格呢?以下我会详细说明这些价格的意义。
成交价格、指数价格、标记价格 成交价格 「成交价格」应该很好理解,就是合约交易市场实际最新的成交价格。
进行合约交易,你不需要实际拥有某种资产,而是交易涉及这种资产的合约。合约的价值是由其标的资产所衍生出来的,所以合约交易也会被称作衍生品交易。
举例来说: BTCUSDT 这个交易对,就是从比特币现货衍生而来。
不过,随着交易者不断的在币安合约上买卖合约,可能会为合约创造独立的市场价格,导致其价格与现货价格不同。
永续合约的成交价格会逐渐偏离标的资产在现货市场中的真实价格,尤其如果合约市场的交易量较高,又会更进一步扩大这种价格的不一致性。
为了避免这种价格不一致性或是价格剧烈波动时造成过大的影响,合约交易市场有特别的机制,透过「指数价格」和「标记价格」来确保市场稳定和交易公平性。
指数价格 「指数价格」是参照各大现货交易市场的价格, 并根据其交易量加权平均后得到的综合价格指数。
计算方式大概是这样:指数价格= 交易所A的现货价格x 交易所A的权重+ 交易所B的现货价格x 交易所B的权重+ ……以此类推。
所以交易所的交易量越大,对指数价格的影响就越大。
指数价格是一个更「公正」的价格, 可以避免单一交易所的价格异常(如操纵价格)对合约市场造成影响, 并确保合约能够以较恰当价格来结算。
值得一提的是,被用来当作触发强制平仓及计算未实现盈亏依据的「标记价格」,也是依据指数价格加上其他因素计算出来的。
补充说明:目前APP 没有显示指数价格,只有电脑版可以查看唷!
标记价格 「标记价格」又被称为「按市价计算(marked-to-market)」, 是合约估算的「真实」价值。
为什么说真实呢? 币安的标记价格是根据多种因素来计算, 主要包含合约的成交价格、现货价格的平均值(也就是指数价格),以及资金费率等等。
因此相较于成交价格,标记价格的短期波动比较小, 也不会跟现货市场价格脱钩太多。
最重要的是:币安是采用标记价格作为触发强制平仓及计算未实现盈亏的依据(而非成交价格),避免市场剧烈波动期间不必要的强制平仓,并防止恶意市场操纵。
资金费率 那什么是资金费率呢?资金费率是在永续合约市场中,用来「平衡」的角色。
永续合约跟传统期货合约最大的不同是没有到期日, 传统期货合约在结算时,合约价格会趋近现货价格,且所有未平仓位都会到期。
但永续合约没有结算日, 所以需要一个机制避免现货跟合约价格差异过大, 这个机制就是资金费率:合约市场多数方必须支付费用给少数方,借此让价格收敛。
资金费率的计算牵扯到合约规模与各种价格因素,你不用特别知道资金费率的详细算法,但要了解资金费率的原理,以及会如何影响你的交易成本。
资金费率有分正负:
正资金费率:做多方需要支付资金费率给做空方,通常代表市场偏多。 负资金费率:做空方需要支付资金费率给做多方,通常代表市场偏空。 简单来说,假设某个币种的合约,做多方超积极,市场过热,导致合约市场价格暴涨,跟现货价格脱钩。此时,资金费率为正,做多方需支付资金费给做空方。相反,若做空方过多,导致合约价格低于现货价格,资金费率变为负,则做空方需支付费用给多方。
假设资金费率是 0.01%,你开一张价值10,000 USDT 的多单,你需要支付的资金费用为:10,000 × 0.01% = 1 USDT。
若当下你是开空单,则可以收到1 USDT 的资金费。
以币安为例,币安的资金费率通常一天收三次,分别在00:00、08:00 和16:00。
也就是说,只要你在这些时间点持有仓位,就会根据当时的资金费率计算支付或收取费用。
透过这样的机制让合约多数方稍微降降温,避免合约价格与现货价格差异太大,脱离资产的真实价值。
毕竟若你是付资金费的那一方,交易成本增加,应该也会降低交易意愿吧~
资金费率 新手必学的下单方式 币安提供好几种下单方式,可以让用户弹性下单,以满足交易的需求,这边介绍无论是新手老手都最常用的两种方式:
市价单 限价单 市价单 「市价单」 顾名思义,会直接以市场现在的价格自动成交。
你只需要在下单画面中选择市价单,并填入买卖数量即可。
优点:订单一定会成交,不用怕买(卖)不到。 缺点:但是成交价格就是看目前市场上现有挂单决定, 不一定能符合你的预期。 这种下单方式较适合当下想要迅速买卖的人,但要特别提醒,通常市价成交的手续费也会比较高一点喔!
限价单 「限价单」则能自行设定希望成交的价格, 当市场价格触及到那个价位,该委托单就会自动成交。
举例来说:某加密货币现在是1 美元,你挂一笔限价单在0.8 美元,那么只要市场价格跌到0.8 美元,此委托单就会成交,但若是它一路涨上去,你这笔委托单就无法成交。
优点:订单可以成交在你预期的价格。 缺点:可能会有无法成交的状况。 合约交易独有的操作功能 刚刚介绍的下单方式,无论是现货交易还是合约交易都适用。
接下来介绍的几种操作功能则是合约交易独有的,而且对于合约交易非常重要!
只做Maker(Post Only) 除了刚刚介绍的市价单与限价单,合约交易还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选项——只做Maker(Post Only),之前旧名为「被动委托」。
只做Maker(Post Only) 在合约交易中, 挂单(Maker)的手续费,往往会比吃单(Taker)的手续费来得低, 这是为了鼓励大家透过挂单增加市场流动性。
选择「只做Maker(Post Only)」时,系统会确保你的订单永远以挂单方式成交,也就是说,你永远是挂单者,而不是吃单者,这样一来就可以省下一笔手续费!
不过,「只做Maker(Post Only)」也有缺点:因为采用挂单方式,和限价单一样,成交率相对较低。
这时你可能会问:「那我直接用限价单不就好了吗?」其实「只做Maker(Post Only)」可以算是一种额外的保护机制喔!
假设你的限价单价格过于接近市场价格,可能会直接成交变成Taker,但如果你有使用「只做Maker(Post Only)」,系统会帮你直接取消这笔订单,以确保你始终是挂单者。
生效时间(TIF) 当你选择「限价单」要下单时,可以看到「生效时间(TIF)」可以选择,
这个功能则对于处理大量订单或特定交易策略非常实用!
生效时间提供四种模式,适用于不同的交易需求:
GTC IOC FOK GTD
生效时间(TIF) GTC GTC 是取消前有效(Good Till Cancelled),订单会持续到完全成交,或手动取消为止。
在股票市场中,未成交的订单会在交易日结束时自动撤单,但由于加密货币市场是全天候运作,因此GTC 通常为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预设选项。
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不急于成交的人,成交率高,但花费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
IOC IOC 是立即成交或取消(Immediate Or Cancel),订单会立即成交可成交的部分,无法立刻成交的部分直接取消。
若整个订单都无法立即成交,也会直接被取消。
讲简单点就是:当下能买(卖)多少,就买(卖)多少!
当你在高波动市场交易,价格快速变动,IOC 订单可以快速抓住机会部分成交,比较灵活!
也可以应用在执行短线的进出场策略,如打超短波段或抢反弹。
FOK FOK 是全部成交或全部取消(Fill Or Kill),这种订单不接受部分成交,必须一次性全部成交,否则会直接被取消。
当你想一次性完成一笔交易,又想避免滑价时,就可以使用FOK 订单。
举例来说,你同时在两个市场进行买卖的价差操作,FOK 可以确保订单只有在能完全成交时才执行,以免导致破坏你的套利策略。
GTD GTD 是到指定日期前有效(Good Till Date),基本上就是让下单者可以自己设定订单的到期日期跟时间。
除非手动取消,或全部成交,不然在设定的到期日前,订单会一直存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当你使用IOC 和FOK 模式时, 在币安中都是归类为「吃单者Taker」, 因此手续费会比「挂单者maker」来得高。
如果你想降低手续费, 并且不急于成交, 可以优先选择GTC 、GTD 。
只减仓 顾名思义,「只减仓(Reduce Only)」的功能就是只减少持仓数量,绝不新增或反向加仓。
「只减仓」功能的原理是:
当你在下单时选择「只减仓」,系统会检查这笔订单的执行结果,如果该订单会「减少」你的持仓(无论部分减少还是完全平仓),订单就会执行。
相反的,若该订单会「新增」或「反向增加」持仓,系统会直接取消这笔订单,避免造成意外操作。
只减仓 这项功能相当于一种「防呆」设计,可以保护交易者,避免错误下单导致不必要的风险。
举例来说:你持有多单2 BTC,如果你下了一张「只减仓」的「卖出」1 BTC 订单,执行后,你的多单会减少到1 BTC。 同样的状况下,若你下了一张「只减仓」的「买入」订单,由于这笔订单执行后会增加持仓,不符合「只减仓」的规则,系统会直接取消该订单。
「只减仓」的应用,除了可以避免因输入方向错误导致仓位错乱之外,也可以应用在双向持仓的状况下,告诉系统你的订单是要减少其中一方的持仓,而不是加仓或建立新仓位。
「只减仓」功能虽然非常单纯,但在合约交易中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灵活运用可以让你的仓位管理更精确,并有效降低风险!
全部平仓与部分平仓 当你持有合约仓位,你可以在交易介面上看见这笔合约完整的交易细节,包括开仓价格、强平价格、保证金比率…等资讯。
在介面的右侧,你可以看到目前的收益率(即未实现盈亏),以及可以选择的平仓方式:
全部平仓 部分平仓 全部平仓 这个选项会直接以市价完全平仓,不留任何仓位。
当你希望快速止盈止损或结束交易时,可以使用「全部平仓」来清空所有仓位,完全退出市场。
全部平仓 部分平仓 除了全部平仓这个选项之外,你还可以点击画面上的「关闭」,也就是「部分平仓」功能。
部分平仓 这个选项允许你手动设定想要平仓的单位,或者透过百分比选项进行快捷操作。
此外,你还可以选择使用「限价单」或「市价单」来平仓。
如果你不打算完全退出市场,但又想降低杠杆带来的风险,可以选择「部分平仓」来减少仓位。
此时,你持仓的强平价格和保证金比率都会随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