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多用户在尝试 Adobe 等软件的七天免费试用时,常常遇到“自动续费”的困扰。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揭开免费试用背后的真相,并为你提供实用的防坑指南。
根据《法治日报》报道,河南郑州的吴女士下载了一款修图 App,页面显示“七天免费试用,到期自动续费 98 元,可随时取消”。然而,试用期刚过,她就被直接扣了一年的会员费 98 元。吴女士愤怒地表示:“这哪叫免费试用?明明是买一年的会员赠送七天!”
类似的案例屡见不鲜,许多用户在免费试用后,意外被扣除高额会员费。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陷阱:
试用即扣费:点击免费试用后,系统默认开启包年套餐。
提前扣费:试用期未结束,便自动续费,且无任何提醒。
模糊条款:免费试用期界定不清,再次点击即默认支付一年费用。
为了避免掉入免费试用的陷阱,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仔细阅读条款:在试用前,务必查看所有条款,尤其是关于自动续费的部分。
关闭自动扣费:在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平台关闭“免密支付”功能,防止自动扣费。
保留证据:与客服沟通时,截图保存相关信息,作为维权依据。
2021 年 5 月施行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在提供自动续费服务前五日,必须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并确保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权。若遇到违规行为,消费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免费试用看似诱人,但背后往往隐藏着自动续费的陷阱。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提高警惕,仔细阅读条款,关闭自动扣费功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期待监管部门加大整治力度,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