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etaverse的思考(一)
October 15th, 2021

最近Metaverse突然被票圈很多人关注了起来,被a16z的分析师称它将颠覆人类社交方式,相关技术(VR/AR/MR、AI、NLP、计算机视觉渲染、云端虚拟化、脑机接口等多种技术)的成熟让它不再是一个小众领域,我自己也关注Metaverse很长时间了,打算整理一些自己对Metaverse未来方向的思考,这是第一期,后续可能还会有23456……

Metaverse被关注更多的是游戏领域,《头号玩家》给它赋予了非常理想的完整生态,完整运行的经济、跨越实体和虚拟世界,虚拟世界带来的快乐、平等和生态完善将远远超过现实,so人们会彻底沉浸在虚拟世界。

对这部分首先能肯定的是,人类发展甚至可以说成长的轨迹是需要更融入现实而不是替代现实的虚拟,不可否认虚拟&二次元永远是年轻人的乌托邦,但当年轻人开始步入社会就意味着开始向现实世界前进(此处也是自身体验),那社会化和与现实交互才是Metaverse的命题,需要思考的是Metaverse能够通过什么形式来通过虚拟向现实迈进,能给人带来那些优化or转变。

先对Metaverse用关键词来做个定义:数字身份、信任系统、低延迟、高效率、多元化、重定义关系、经济系统和社交关系。

从大框架来做个构想,通过一个入口,一个身份来授权多个线上产品,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各种APP像俄罗斯方块,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下点开不同的APP来解决对应问题,分为几个大模块,社交(熟人社交及陌生人社交)、支付(支付宝、微信、不同的银行APP)、生活应用(打车、外卖)等等,每个产品都有独立的信息记录,这种形式会有几个问题:

  1. 隐私问题,当前的互联网产品并没有授权限制
  2. 增加了时间成本,比如在同一时间打车的时候无法下单外卖
  3. 信用分散,个人信息及信用被不同APP记录
  4. 验证成本:同样的身份在不同的APP需要多次验证

其实这部分也是打造个人线上身份的决定性因子,通过一个入口进入互联网,会有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

1)选择想进入的身份,那么该身份的所有信息来源为两个部分:个人上传及行为路径记录,这部分就完全需要去中心化(或最高信任机构郭嘉)来保证信息安全
2)有一套完善的信息安全规则,比如什么类型的APP只能获取部分信息授权,在不妨碍产品使用下最大保护个人隐私
3)在入口内可以通过关联指令来快速完成,比如早上起床就可以预订出行的车辆
4)加载速度更快,进入一个应用的时间被缩短

大框架会累积下来个人数字身份、行为数据等,通过这些数据能够在Metaverse构架出一个无限靠近现实的个体,而不单单是通过给自己捏个虚拟形象。

下一期计划写点Metaverse在社交、影视方面的变革

Subscribe to sepera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sepera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