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 社交图谱的思考(一)
October 18th, 2021

说到Metaverse的时候,大家都在说AR、VR、游戏,这只是一种形式的应用,就像头号玩家的绿洲也只是Metaverse的一款应用,Metaverse其实不仅限于游戏,对于大部分非游戏玩家来说Metaverse和web3.0到底是什么?

先看下Metaverse目前的最佳代表Roblox,其实Roblox bug满天飞,体验并没有好到哪里去,但从玩家的角度来但它最酷的地方就在于同一个身份可以访问多个游戏,Roblox里的身份就能对应到个人,提供Studio工具集开发者能创作、发行和运行各类游戏,这一点橙光做的并不差,甚至很多剧本都非常出色,几年前还想码剧本去橙光做个剧情游戏做废了,但相比Roblox,橙光缺乏的是可交互的社交图谱和个人身份,这也是web3.0最重要的一部分。

身份在web2.0早期就有了很多定义,邮箱注册是虚拟身份建立的重要标志,真正质的飞跃是从微信、微博获取手机通讯录开始,彻底打通了线上和线上身份,个人社交图谱开始更立体,更多的人开始直接通过社交软件来建立关系,当养成这个便捷习惯的同时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我的社交关系并不属于我自己,所有的信息、数据都属于腾讯,只要微信关闭了我的账号,我的社交网基本处于瘫痪状态,甚至对很多网红、KOL来说被一个平台切断几年都白干了,身份、内容和粉丝都可以被清零。

同样的这个问题也会在Metaverse中出现,当我离开Roblox我在游戏里的社交图谱就结束了。无论是Metaverse还是web2.0,把个人身份归属到个人,数据、内容、粉丝都是属于用户自己的,平台只是呈现不同的载体,都是更有价值的方向。

Web2.0的身份是在不同的应用上,基于身份有了社交图谱,Web3.0的应用基于个人身份,身份是基于社交图谱。

最近也在思考一个什么样的社交图谱协议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也思考了一些基于社交图谱的身份建立,完备的Metaverse身份是需要有自定义、持续拓展和持续场景的特点,以及更轻量级的体验。

对于个人来说,目前对体验不同的角色和在新世界里探险非常感兴趣,也想了两个角色脑洞:破坏猫&MO,如果有设计师对这两个故事感兴趣可以联系我!!!

1.破坏猫

有个小女孩领养了一只猫,很快新冠来了,世界变得越来越糟糕,小女孩一家人移民去了火星,把猫丢在了地球,猫在家等主人,后来把家里所有的东西吃完了,饥饿状态下的猫开始破坏家里的东西来寻找吃的,从砸玻璃罐到大型家具,乖巧的猫咪开始越来越暴戾,爪子越来越锋利,终于把家里都破坏完了,开始冲进街道,遇到了很多相似的猫,他们开始组建团队,来称霸这个星球。

2.MO(元界生物)

故事设定在2040年,人类开始进入元宇宙时代,所有的行为都在虚拟环境里进行,在这种环境里开始逐渐衍生出一些新的物种,这种新物种就叫MO,他们不是人类或现有的生命体,而是在元宇宙诞生、生存在元宇宙的一种新型生物,他们有的有自我意识,有的没有自我意识,他们的起源来自于人类每天制造庞大的元宇宙垃圾,这些垃圾开始慢慢拼凑成一个各种形象,捡到脑机接口的MO会继承脑机接口的记录记忆,并能逐渐养成自我人格。

PS:封面《EVA》--武江涛

Subscribe to sepera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sepera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