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oinbase发布L2测试网Base
省流:Coinbase发了个基于OP Stack的L2,利好OP、利好L2板块、利好OP生态项目、利好L2相关项目、利好ETH、利好Base生态项目。
昨天最重磅的消息就是Coinbase推出L2的测试网,名字叫做Base。
老美合规交易所都“下场”做链了。而且Coinbase另辟蹊径,没有做L1s,而是做了一条L2。这个L2还不是简单的L2,而是基于OP Stack架构的一个L2。目的是为任何人在任何地方提供安全、低成本、对开发人员友好的方式来构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或链上“dapps”。
简单说说Base的几个特点:
一是不会发币,至少目前没有发币计划。这样的话gas和TVL的价值捕捉就会在以太坊这,ETH会因此受益。
二是这是一条基于OP Stack架构的L2。
OP Stack是什么?它是一套标准化的开源模块,想做的是Raas(Rollups-as-a-Service)业务。OP Stack将网络组织成三个不同的层面:共识层、执行层和结算层。这三层通过 API 进行标准化,允许开发人员轻松地把组件分叉和组装,轻松定制一条Rollup,简单说就是“一键”发L2。而且只要 OP 链自愿选择进入相同的共享定序器集(每个 OP 链上产生块的唯一实体),所有的 OP 链都可以享受原子式的跨链组合,也就是这些OP链之间有了互操作性。这个就有点像COSMOS,不同链之间有相同的技术标准,可以实现链与链之间的互操作性。只是OP这个是长在以太坊之上的L2层“COSMOS”。
OP将这种结构称之为“超级链”(Superchain),幻想一下未来几十条、数百条 OP 链在 Optimism 上完全互操作,相当NICE。
这个技术愿景是OP去年末发布的,说实话当时没报什么希望,感觉这愿景太大,不知道什么时间能技术落地,更不知道什么时间能项目落地,更更不知道什么时间能生态落地。现在有了Base的加入,算是完成了前1.5步。技术落地了,有一个项目加入了“超级链家族”。
根据OP的介绍,Base将把一部分交易费收入返还给 Optimism Collective 财务库,进一步实现Impact = Profit的可持续未来愿景。这个影响=利润的公理我看着也是很虚的,但没想到人家现在也兑现了一点点,OP还是挺能把想象力落实的,刮目相看。有了Coinbase加入它的超级链愿景,一下子把格局打开了,OP相当值得期待。
三是Base本身的发展有Coinbase的保驾护航。
Coinbase会在产品、用户、资金和工具等各个方面给Base支持。无缝的 Coinbase 产品集成、轻松的入口和强大的获取工具使开发人员能够为超过 1.1 亿的经过验证的用户提供服务,并在 Coinbase 生态系统的平台上访问价值 800 亿美元的资产。Coinbase 及其风险投资部门 Coinbase Ventures 将推出 Base 生态系统基金,以在种子前阶段对基于 Base 的公司和组织进行大量投资。
和币安之于BSC的效果类似,Base也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L2。在EIP4844升级后,L2的性能和手续费水平不会比大部分L1s差,Base也确实可以和BSC正面刚一下。Coinbase定下的目标也很宏伟,想让10亿+ 用户进入加密经济。
四是Base的生态已经有一定规模。下图是Base的生态系统图。LINK、HOP、AAVE、GRT、BAL都在这里面。
说说Coinbase发布Base产生的一些影响:
一是L2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Coinbase这个全球排名第二,第一大的合规交易所,第一次做链选择做一个L2,而不是像上一轮牛市交易所纷纷发布或者扶持一个L1s,可见趋势所在。在谈到Coinbase为什么选择做在Op Stack上做L2时,Coinbase就提到了EVM、EIP4844、开源、去中心化、要桥而不是岛等促使他们做出选择的核心要素。Coinbase说想做一个东西把他们的客户引入到Crypto经济中是他们计划了6年的事情,现在他们看到了机会,决定要撸袖子开干,可见他们有多看重L2和OP的超级链。
上一轮牛市的热点是交易所都发链,L1s都是各种EVM,那下次牛市是遍地L2?模块化区块链的天下?OP和Celestia这种做RaaS服务的项目一飞冲天吗?不能仅仅凭一个事件就判定趋势,但这种标志性事件影响不可小觑。
二是OP的格局被打开了,OP的生态跟着鸡犬升天。毫无疑问,Base的想象力肯定是很大的。有着Coinbase的全面支持,1.1亿用户,交易所产品丰富,800亿美元的资产可以上链,还有资本扶持项目。更重要的是通过OP Stack这个桥梁,自然融合进了以太坊的生态之中,没有像BSC、OEC一样另起炉灶,自己玩自己的。最大的合规交易所和最强的智能合约生态,有种1+1>2,至少是1+1=2的感觉。
OP 超级链计划一开始就拉到这么一个合作伙伴,确实出人意料。有了一个好样板,以后故事就好讲了。更多的合作伙伴是不是就来了呢?
因为OP Stack架构的互操作性,OP 生态上的项目相当于也有在未来享受到Coinbase资源的机会,跟着OP一起鸡犬升天,格局也是打开了。
三是以太坊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
杀手们杀了几轮没杀死,熊市抄不了车,牛市还得蹭以太坊过活。这轮熊市以太坊毫无惧色,越杀越凶,去年一个大升级,今年还要升级两次。更强的是不仅以太坊自己在进步,整个生态不知道哪个地方就蹦出来新东西,当然了,很多灵感其实来源于其他杀手们,比如OP Stack这个想法和COSMOS就很像。当时ETH 2.0的架构和波卡的模式也很像。Rollup这种创新也不是完全从以太坊开发人员那诞生的,EIP4844这种升级OP也是出了很大的力气。
等待L2生态继续发展,以太坊扩容、账户抽象等升级不断落地,OP Stack这种模块化架构越来越受欢迎,再加上Coinbase这种交易所的加持,下轮牛市,其他L1s真的挺难的。当然,肯定不是没有机会,但最重要的还是创新,创新,创新。只是现在看起来,创新最多的来源还是以太坊生态。
2.以太坊上海升级2月28日在Sepolia测试网激活
省流:这月底第二个测试网进行上海升级,4月完成上海升级的可能性比较大,想靠上海升级赚一波的投资者注意时间把控。
我们继续,还是以太坊生态,看看主网的上海升级,这则消息是关于升级的时间安排。
上海升级已经进入最后的准备阶段,在公共测试网进行测试。之前的浙江测试网已经上线了。下一次升级将在Sepolia测试网上进行。升级将于区块高度56832在 Sepolia 网络上激活,时间大概在 2023 年 2 月 28 日UTC 4:04:48,也就是北京时间的 2 月 28 日 12:04:48。
2月7日浙江激活了上海升级,时隔20天Sepolia测试网要进行升级。在主网进行上海升级之前,还要在Goerli 测试网上进行升级。我们假设两个网络升级之间都是20天间隔的话,也就是2月28日后大概40天以太坊主网要进行上海升级,那就是4月9日左右。以太坊官网给出的升级时间是Q1、Q2,大概率Q1是不可能了,但如果速度不变,4月完成升级的概率比较大。
3.Arbitrum日交易量首次超过以太坊主网
省流:Arbitrum很猛,发展很快。L223值得期待。空投庞氏发展模式正在成为一种新型增长策略。
单一以太坊L2网络的日交易量首次超过L1。2月22日,Arbitrum的日交易量超过了以太坊的日交易量,这是Layer 2发展路上的重要标志,更是Arbitrum生态繁荣的一个里程碑。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虽然加密市场一直低迷,但L2却取得了长足进步。21年的11月Arbitrum和Optimism这两个率先开始生态建设的L2日交易量只有2万笔的规模,到了去年的11月,已经完成了十倍的增长,两者的日交易量已经达到了30万笔的水平。TVL和日活用户等指标都有很大提升。相信随着时间推移,L2的发展里程碑还会越来越多,不断实现突破。L222没有特别火爆,但也是成绩斐然,看起来L223也会有不少值得期待的地方,比如不同Zk Rollup项目zkEVM的发布,几个重要L2项目发币,生态持续繁荣,甚至产生很多创新,新应用、新模式、新组合。
再说说Arbitrum,最近一个月日交易量激增,日交易量从30万的水平连续上涨突破了100万笔,可见生态有多火爆。从币安先后上了GMX和MAGIC,再到GLP大战、DeFi生态的崛起,项目代币价格的飙升,IDO的火爆,各交易所纷纷上线Arbitrum生态的代币。Arbitrum的赚钱效应也彻底起来了。
这里面当然少不了空投预期的影响,现在的项目方都太精明,发现了一条“财富密码”——含糊其辞地透露要发币,但就是迟迟不发,等着刷交互的用户进场。空投只是给老用户的红利,而空投预期才是吸引新用户不断增长的经营策略。Optimism也不错,开创了一种多次空投,发了币也还能吸引用户交互的方法。这确实也给Optimism带来了很多人气,有一段时间Optimism的交易量一直比Arbitrum高。但Optimism上个月OP代币空投活动结束后,人气掉得很快。交易量从日均六七十万的水平掉到了现在只有20万左右。
空投现在有点像新型庞氏,画个大饼,吸引用户。一直吊着胃口,等待越来越多的用户进来。用户越多项目价值提升越明显,不用发币饼自然变大了,吸引更多的人来交互。循环往复,用新用户的增长给潜在用户画饼,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画饼,用二级市场的钱来填交互用户的口袋,实在是妙。
4.Frax Finance取消部分抵押算法设计
省流:Frax大改结构,成为抵押算稳,消除未来监管风险
Frax Finance 要改变其项目性质。之前它一直是一个算稳项目,具体点说叫做部分抵押算法稳定币。和DAI这种完全抵押算法稳定币不同的是,Frax这个稳定币使用混合设计来保持其价格与美元挂钩,部分由加密资产抵押品支持,其余通过算法进行稳定,FXS既是治理Token,也是燃烧和铸造协议的Token。
不过上周社区在治理论坛上发布的FIP-188 提案建议使用协议收益将目标抵押率设置为 100%,大约 98% 的选民赞成该提案,提案通过了。这也代表 Frax Finance今后将不再是一个部分抵押稳定币,而变成了类似DAI一样的完全抵押算法稳定币。
根据提案,Frax Finance不会创建额外的 FXS 来提高抵押率,这会增加代币的供应量。它提议保留协议收入并授权每月购买高达 300 万美元的 frxETH(该协议的以太抵押衍生品)以支撑储备。
Frax 做出此决定多少受到了Luna和UST崩溃所带来的影响。同样作为非完全抵押算稳项目,Luna崩溃后,FXS的价格也跟着一落千丈。而且在去年美国也在考虑出台稳定币监管法案,其中就有关于限制算法稳定币的条款,不允许存在以项目自创资产为抵押品的稳定币存在。虽然法案现在尚未通过,但考虑到Luna的恶劣影响,稳定币监管法案中存在类似条款概率很大。Frax Finance提前消除此类政策风险也是明智之举。
5.Conflux Network 集成 Alchemy Pay 的法定货币支付解决方案
省流:两大香港概念币CFX和ACH合作,香港概念追涨要谨慎
Conflux Network 已集成加密支付网关 Alchemy Pay 的法定货币支付解决方案,使用户能够通过当地法定货币购买加密货币。Alchemy Pay 的支付网关支持 173 个国家的 Visa 和万事达卡支付、多种国内转账以及新兴市场流行的移动钱包。
我觉得这个合作本身并不能产生太大的影响,CFX的集成也许没法给ACH带来太多的业务量。但有趣在最近很火的两个香港概念币,CFX和ACH合作了。CFX因为和电信的合作,还有成为香港概念币的龙头,短期涨了十倍。ACH因为被Visa列为官方服务提供商,也蹭上了香港概念,再加上币安上了合约,短期也涨了两倍多。我在微信群提醒群友关注的时候还只有0.18U的价格,20天过去就翻倍不止了。不断的搞事情可能也是热点币维持热度的最好手段,这时候不管什么消息,多大影响,看着像利好就OK了。
但还是想提示一下香港概念币的风险。香港这次的利好是放开散户交易虚拟货币,可能会给市场带来增量资金。不过能让散户交易的虚拟货币是有条件的,很多香港概念币只是业务在香港,或团队在香港,或有香港牌照,项目中有香港成员等等,未来能不能真正享受到这次政策放开的利好还未可知。反而是极有可能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可由散户购买的BTC和ETH,在热炒当中却并没有人追捧,鲜有人提及。所以香港概念币更是像人为制造热点,投资者之间财富转移的戏码,还是不要太上头为妙。
6. NYDFS 和SEC反对 Binance.US 收购 Voyager
省流:币安被监管针对得厉害
纽约州金融服务部 (NYDFS) 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反对 Binance.US 以 10.2 亿美元收购已倒闭的加密货币贷款机构 Voyager 资产的交易。
Circle去年举报BUSD存在资产储备不足的情况就是向NYDFS举报的。SEC 计划起诉 Paxos 发行的 BUSD 是未注册证券,然后NYDFS命令Paxos停止发行新BUSD代币,Paxos停止了和币安的合作。才过去十天,这两个监管机构又同时反对币安收购Voyager,不用怀疑了,币安是真的被美国监管机构针对了。
币安最近是真的不太平,BUSD被砍,销毁疯狂地在进行,本来风生水起的稳定币业务,赚钱赚得不要太爽,现在被一把端掉了。搞得币安现在连美元稳定币都不敢发了。可能再发稳定币需要发欧元稳定币或者其他的法币稳定币了。BUSD死掉了,最大的受益者就是USDT,市场占比重新上了50%,最近还增发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韩媒《朝鲜日报》报道,韩国金融当局的一位高级官员表示,他们正在考虑规范币安在韩国内的业务。也是一个收购案,2月3日币安收购了韩国加密交易所Gopax的多数股权。现在韩国金融当局正在审查措施,让已经是币安的Gopax重新获得虚拟资产运营商 (VASP) 认证,或通过不在商业银行提供实名账户来规范Gopax。而目前向Gopax提供实名账户的全北银行据说也在考虑是否在币安的收购正式生效后继续提供实名账户。
美国、韩国的业务发展纷纷受阻,但可能这只是开始,随着监管越来越完善,市场份额第一的币安感觉总是在挨打。
7.Obol首次在以太坊主网上创建了一个分布式验证器
省流:DVT技术前景广阔,SSV和Obol有望瓜分市场,SSV有先发优势,Obol也有机会
再来看看DVT(分布式验证器技术 )领域。
在以太坊上海升级即将到来之际,以太坊质押业务迎来了重大改变,原来只能存不能取的局面将会被改变。用直白但不那么严谨的话来解释,上海升级之后,以太坊质押业务将由定期存款业务变为一个可以预约提款的活期存款业务。原来只能靠衍生品实现流动性,但越来越多的衍生品在无法提款的状态下无法真正与ETH实现兑换,存在着流动性风险,去年的Celsius危机时尤为明显。可以提款后,这些衍生品就能真正兑换成ETH,打通流动性。整个质押业务也就活了,消除了很多潜在用户在流动性风险方面的担忧。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上海升级之后,整个以太坊质押规模会有一个不小的提升,相关的项目也获得了行业升级的红利。这其中就包括质押池服务商主要是CEX,LSD(LDO、RPL、FXS等),还有就是DVT。现在发币的DVT项目据我所知就是SSV,在Lido宣布了自己推出V2版本,要将DVT技术纳入V2过后,也就意味着SSV势必会率先吃下Lido的很多业务份额。SSV的价格也在最近两个月扶摇直上。昨天币安开通了SSV的USDT交易对,同时还上了合约,SSV也顺势突破了40U大关,创下了历史新高。
不过SSV也不是没有竞争对手,Obol就是SSV的最重要的竞争对手。两者在技术上有些许区别,Obol Labs 推出了一个中间件客户端Charon以启用 DVT。验证器客户端发送带有选票的输出消息,Charon 多重签名将它们组合起来并将选票转发给四个信标客户端,然后由它们将其传送到信标链。
SSV 的模型中每个验证者从运营者网络中选择 4 个节点运营者来对该验证者进行多重签名投票。
目前的主要区别在于两者的项目进度不同,SSV有领先优势。SSV已经在上个月公布其最新节点版本 Shifu V2,相当于公开测试的第二阶段。而Obol还在内部 alpha 测试阶段,刚刚首次在以太坊主网上创建了一个分布式验证器。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Obol要进行更多的测试和审核,并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向公众开放,应该在进度上没法跟SSV比,感觉上差了至少半年。不过Obol肯定也不会完全没有机会,已经在与 Lido 和 StakeWise 合作了。可能未来的DVT市场两者七三开?
微信ghl995765528。推特:@leishen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