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獨遊,追隨那位大家為她正名的女性科學家

有看過我一些文章的人或許知道瑪麗・居里(又稱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是我兒時的偶像,願意為了追隨她到巴黎很破爛的地方居住,我媽甚至夢見我流浪巴黎地鐵。隨著疫情趨緩,越來越多的國家開放我國民眾出國,決定把之前在其他平台寫的旅遊系列拿出來使用,或許下次去巴黎有機會隨著瑪麗居里的足跡在巴黎走走。

雖然我在@新性感雜誌 的〈獨旅,是沒有動機的日常〉中提到:

我的獨旅不追隨名人的足跡,不刻意想理解一個我不熟悉、未來也不會理解的「藝術」,更無須為了別人的意願而妥協。

但巴黎實在是一個很小的城市,縱使不按照雨果、波特萊爾、沙特等等名人出現的路線,還是很容易就闖入他們生前駐足過的咖啡廳、餐館、校園,既然無意間就踏入這些地方,不如順道了解這些地方的曾經發生過哪些故事。一直覺得瑪麗居里的故事很浪漫,因為她身為外國人到巴黎追求夢想又打破了性別與國籍的雙重藩籬,創下了許多的「第一次」,而事實一定又比我們想像的艱難許多⋯⋯例如,我曾說巴黎有一地鐵站以居里夫婦的名字命名,但在不久前,那車站還只有居里先生的名字,可見法國的性別平等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喜歡讀法國小說或看法國電影的人一定聽過「拉丁區」,拉丁區就在巴黎五區和六區之間,從聖日耳曼德佩區到盧森堡公園,是巴黎著名的學府區。

1891年末,瑪麗離開波蘭赴法國。一開始先與姊姊、姊夫住在一起,隨後不久就在拉丁區的巴黎大學附近租了一間小閣樓,「居里夫人」的傳記中也提到她冬天的時候一個人窩在閣樓裡,只能把所有的衣服穿在身上保暖。瑪麗在1891年開始就讀巴黎大學,繼續她在物理、化學和數學方面的學業。

盧森堡公園(Jardin du Luxembourg):巴黎的中央公園

位於巴黎第六區,拉丁區中央的公園,這裡是巴黎人最喜歡的花園。在巴黎大學讀書的瑪麗一定經常經過盧森堡公園或在此停留駐足,公園總面積為224,500平方公尺,如今是巴黎學生、遊客聚集之地。

公園周圍的圍欄上經常舉行著相片的展覽,公園東北角的音樂亭也時常舉辦音樂會。公園內還偶爾演出歌劇。孩子們也有他們的活動:遊樂場,騎馬遊園和木偶戲。在公園中央的噴泉周圍,有許多孩童玩遙控小船和放小帆船的遊戲。

巴黎大學(Université de Paris):分分合合的歷史很複雜

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歷史可以追溯到12世紀中葉。1257年,大學的第一個學院機構索邦學院成立,索邦(Sorbonne)成為巴黎大學的代稱,不過現在的「索邦大學」指的又不是全部的巴黎大學。

巴黎大學於1968年後,被拆分成13所獨立大學,目前共有49位校友、教職工及研究人員獲得過諾貝爾獎,而瑪麗就是其一!拆解後的「巴黎第六大學(Université Paris VI — Pierre et Marie Curie)」就叫做「皮耶和瑪麗居里大學」是法國排名第一的大學,喻為「在巴黎中心科學思想的結晶」(la matérialisation de la pensée scientifique au cœur de Paris)。不過第六大學又在2017年與第四大學合併為索邦大學。

2019年3月,最新的巴黎大學又是由「第五大學」(我文章中常說到的醫學院)和「第七大學」組成,分分合合的大概連法國人都搞不清楚。

巴黎第五區(5e arrondissement de Paris):體驗真正的巴黎人

第五區是巴黎最古老的街區,專屬巴黎人的日常生活區域,所有的旅遊指南都會告訴你這裡就是真正的巴黎人生活的區域。俗稱的塞納河左岸,寧靜的氛圍很適合徒步。

巴黎大部分的學校都聚集在第五、第六區,而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學院(École supérieure de physique et de chimie industrielles de la Ville de Paris)是皮耶曾經任職的地方,也是在此時期透過友人的介紹與瑪麗認識,不難想像居里夫婦漫步於此。

百年歷史的傳統市集「蒙日市集」(marché Monge)


交通:地鐵七號線Place Monge站
營業時間:星期三、五、日

蒙日市集就是巴黎人的傳統市場,有著販售新鮮蔬果、魚肉、海鮮、起司、果醬、腌漬物等主婦必 備的生鮮食品攤販,還有花卉盆栽衣物鞋類、飾品類等等。

巴黎人生活日常的「穆浮塔街 Rue Mouffetard」

來到這裡能滿足你在電影中看到的巴黎,海明威曾經住在這裡,富有人文氣息的街道。

先賢祠(Panthéon)

Panthéon, Paris - French Moments
Panthéon, Paris - French Moments

最初是法王路易十五興建的聖日內維耶大教堂,歷經數次變遷以後現在成為法國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安葬地。先賢祠是新古典主義建築的早期典範,其正面仿照羅馬萬神殿(Pantheon in Rome),拱頂為布拉曼特風格。

到巴黎旅遊的人一定會來先賢祠緬懷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居里夫婦都在此,還有大部分教科書中出現的法國偉人,如伏爾泰、盧梭、雨果、左拉、大仲馬⋯⋯

當年的瑪麗從華沙移居至巴黎生活,完成學業與研究、成家立業並追尋了自己的夢想。我們到巴黎走走她當年生活的軌跡,或許也能有所啟發,看著巴黎著名的法式建築,想著瑪麗曾經就住在這樣的閣樓裡,而在法國的文化中,為人妻時自然而然地冠了夫姓,瑪麗本人大概也沒想過兩性平權的問題。


後記:這篇文章原寫於2018年,那時是因為討論到課程性別平等的問題,波蘭辦事處希望為居里夫人正名為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請參考

Subscribe to Chin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Chin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