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的基础认知理解

时至今日,Web3已经是必须要了解的概念,无论站在自己和当前业务的角度,还是站在人类社会演化的角度来看待。

曾经的互联网宣称要完成“去中介化”,但最终自己成为了最大的中介。凭借着用户体验和网络效应(这部分确实提供了极大价值),平台将自己塑造成了价值链的中心,即:服务的可用性、数据资产的生产、存续、获取、分配等行为都依赖平台的存在和规则,这使得平台成为了议价权最强的一方。

这种依赖性造成了生产关系上的矛盾:人们的线上身份和数据并不归属于自己,数据的使用、分发、价值分配必须依靠平台单方制定的规则。

在Web3的叙事中,可以通过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实现规则和数据的去中心化,让数据资产真正由个体控制,让产品回归“服务”而非“掌控”。这的确是未来的一种可能性。

这里记录一下自己对 Web3 基础特性的理解过程,希望作为一个基础,在未来能发现更多这项新事物的价值。

平台

Web2语境下的平台是部署在特定主体的服务,Web3的平台是公链,其特征是:

底层部署去中心化

平台同时部署在由不同主体组成的众多节点中,更新平台数据需要半数以上节点的共识,某个单一主体难以实现对整个平台的控制。换个角度说,平台是由所有参与的节点所共建、共有的。越成熟的公链,这个特征越明显,也意味着“去中心化”特征是个自增强的正向循环。

透明

链上所有行为和智能合约代码是开源的,可被任何人审计。而公链激励机制的透明,意味着用户的参与意愿完全基于自身观察判断,而无需对特定主体无条件信任。

注意:底层部署的去中心化,完全不代表应用层最终的演化结果是“无中心化”。但这也是一种进步,参考接下来推导出的两种特性:

个体拥有数据控制权

只有用户自己(私钥持有者)通过签名才能完成链上操作。这个动作可以通过钱包实现,但你可以随意选择不同的钱包,并不依赖特定某个主体提供的钱包。

数据存续不依赖特定机构

链上数据分散存在于各个节点中,而由于激励机制的作用,只要用户需求存在,Token便具备局部流通价值,节点便有动机持续维护平台。只要节点不彻底消亡,链上数据便在理论上永续,不会因为某家机构的解散或封禁而消失。

账户

账户是用户身份、信息、资产的载体。Web2有言“得账户者得天下”,而Web3则要打破这个定论。

Web2的账户来自于个体与平台的协议,由平台分配,支配权在平台。这导致用户为了获取通信、交易等基础服务,不得不同意一系列可能并不完全符合自身利益和意愿的协议。

Web3的账户不需要用户跟任何机构签订协议,只需要生成一串随机的256bit私钥,就可以通过加密算法生成对应的钱包地址。它是基于数理逻辑凭空产生的,类似一种**“自然资源”**,除了用户自己之外,没有谁能真正“得到”它。

账户体系是Web3与“古典互联网”最大的区别。它颠覆了传统互联网对“账户”的定义,可能会彻底重塑网络中各角色的议价关系,我们对“账户”的所有既定认知都必须重新构建。

存在基础

  • Web2:特定机构的许可(一个主体的主观动作)
  • Web3:加密算法(一个无主体的客观方法)

开立

  • Web2:必须向机构申请并获得分配,需要与机构签订协议,并提供部分个人信息
  • Web3:不存在“开立”动作,你只是取了一串字符,并从概念上赋予其作为了自己的私钥(就像地球上本来就有很多水资源,你只是取了特定的某个水分子)

信息存储

  • Web2:特定机构的服务器
  • Web3:同样的信息同时存在于众多节点中,全世界共用同一份数据库

鉴权

  • Web2:通过登记在服务主体的密码,或通过其他传统账户体系验证(如手机、邮箱)
  • Web3:私钥+签名

核身

  • Web2:通过上传个人信息(证件/生物特征等),并通过现实部门的数据校验完成核身
  • Web3:暂不存在

服务范围

  • Web2:仅限该机构提供的特定服务
  • Web3:平台内所有应用内实现天然互联互通

应用

考虑一个完全在Web3中运行的应用(DApp)。

底层基建是公链,逻辑层是智能合约+应用后台代码,前端是交互界面。我们可以简单推演下对于产品设计的影响:

  • 对于C端产品,用户依然会选择少数应用作为与公链交互的界面,这里必将产生聚集性,即局部的中心化倾向
  • 但其权力被大大削弱了,因为无法以账户和数据作为壁垒,导致可替代性增加;如果某个产品引起用户强烈的反感,那么很容易找到替代品(或者有人会站起来当场开发一个);
  • 智能合约的公开+可组合,意味着应用开发的门槛大大降低;
  • 这最终会导致产品之间的竞争回归服务本源,做到真正的“用后即走”;
  • 数据的公开,意味着对数据的应用变得更具竞争,因为数据垄断被打破了,新的壁垒需要建立在“如何处理数据并形成洞察”的能力上。

在 Web2 中,平台自身也是应用,前期也是通过产品的PMF和体验优势建立起了用户依赖。但用户扩张后,单一应用(表象是单一用户界面)无法满足各类细分需求。此时就算用户产生不满,也会因为其核心资源(关系链、资金、信息记录 等)完全依附平台,而导致难以迁移。

这点一旦被打破,就意味着用户不再依附单一产品,各类应用可以各司其职提供原子化的服务,再细分的需求都有可能被满足。

而由于人类认知资源有限,在某个时机后,一定会与生态复杂程度形成天然矛盾。这意味着必然会有携带一定中心化倾向的门户/信息分发服务站出来,它可能是Web2巨头改变自身率先对接Web3,也可能来自Web3原生的工具(比如Metamask)。

换句话说,虽然数据垄断所赋予的权力消失了,但用户习惯所赋予的权力不会消失。只是这个权力更容易被打破了,这对产品持续获取社群认同的能力要求会更高。(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产品有1亿用户,那么这1亿用户都有资格教你做产品了)

监管

监管是无法绕过的话题。

除非“国家”的概念完全消失,否则无视监管意志、无法合规化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我们有必要初步推演一下监管有可能采用的方法。

Web3自带“透明性”,这是监管会非常喜欢的特征,但同时也有痛点在于:

  • 代币波动大,推高投资风险,结合欺诈等本身就难以治理的问题,容易发生大规模风险;
  • 若代币可与法币双向兑换,且自身具备足够强大的流通场景,则会直接洞穿外汇管理等货币治理手段,甚至冲击到法定货币本身;
  • 账户的匿名性,缺少KYC必要的身份核实动作,缺少交易的背景信息,不利于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

对于1、2两点我不专业,所以暂不讨论;对于第3点,考虑有没有可能基于现有的公链,来实现监管诉求呢?

按目前有限的认知来推演,恐怕比较难:

  • 监管无法控制公链本身的存续,只能控制境内节点(物理设备)、在境内有明确主体的应用(意味着必须屏蔽无法被监管覆盖的其他应用);
  • 限制受监管应用仅可对完成KYC的账户提供服务,建立实质上的“账户开立”过程(KYC可以通过官方应用,使用传统核身渠道完成验证后颁发 Soulbound Token 的方式实现);
  • 但是呢,受监管账户可以把资产发送给不受监管的账户(这是公链的基础功能,无法被监管限制),这是不可接受的,因为交易对手方的KYC信息和交易背景完全不可知,虽然可以惩戒账户背后的主体,但已经无法达到监管支付网络的目的了;
  • 上述这点可以解决,但前提是受监管的节点加起来必须能够对公链实施“51%攻击”,让监管以公权力阻止非受控交易的发生;
  • 但这里存在悖论,因为一条可被特定主体控制的链等于没有去中心化,区块链本身的价值会当场消失。

考虑是否能通过另一套中心化生态,平衡监管诉求和Web3的部分优势:

  • 账户&数据不被特定商业机构垄断;
  • 数据和代码对监管透明;
  • 账户体系天然跨应用互联互通。

答案是:央行数字货币,可能的路径是:

  • 开放智能合约,允许持牌主体以其作为唯一平台,开发各种资金应用;
  • 要求现有银行、支付机构在账户层面与数字货币账户进行桥接,利用现有场景撬动用户认知和习惯。

但是,央行数字货币无法像公链一样,以代币作为激励机制,故对于平台的共建者和流量、服务的提供者,应如何提供回馈、分配利益?抑或是依靠行政命令推进?这个问题比较敏感,咱就暂且打住。

批判

市面上有大量批判 Web3 的声音,多数集中在监管缺失、投资风险、反洗钱、能耗、效率、传销等。这些批判基本100%正确,意味着 Web3 还处于典型的行业早期混乱状态,类似2000年第一次互联网泡沫临近前的氛围。

不过,Web3 或称 Crypto,并非生来要去替代 Web2。它有自己独特的使命,会创造独特的需求,不是要去修补现今的互联网世界,更不是在“更高更快更强”的层面卷来卷去,而一定是去创造完全不一样的新东西。

作者:bfrenz DAO 成员 Lumi Wu

Subscribe to DK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