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Web3.0基础逻辑,进入Web3.0获取自己的第一份收益变得急不可耐。
但再急也要了解清晰Web3.0中要投资产品的运行原理,收益来自于哪里,再下手投资。我进入Web3.0的第一个产品从LP Staking开始。
什么是LP?什么是Staking?
LP Staking中LP指Liquidity Provider,翻译为中文:流动性提供者。
Staking意为质押。
LP Staking指 质押代币,为流动性池提供流动性,以获取交易手续费收益。
传统交易所(中心化交易所)工作原理
通过订单交易簿的模式进行交易,买方挂单提交给中心化交易所,卖方挂出卖单提交给中心化交易所,交易所会对匹配价格的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撮合。数据存储于中心化交易所,属于中心化交易所。
Defi交易所(去中心化交易所)工作原理
通过智能合约进行交易,买卖双方挂单提交至Defi交易所,Defi交易所会根据智能合约对买卖双方的价格进行匹配,完成自动交易。数据存储于区块链,属于买卖双方用户自己。
AMM机制是什么?如何工作的?创新和问题?
AMM机制是自动做市商机制,TradFi交易中有专门的机构做市商,他们具有专业的金融知识,频繁挂入买单和卖单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和价格,同时获取收益。
AMM机制是Defi交易的创新,通过LP将自有资产比例存入流动性池,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交易者在流动性池内进行自动交易,交易价格根据AMM参数自动生成。LP根据存入资金比例获得手续费收益。
工作原理:以用的比较多的是恒定乘积做市商,即X*Y=K,X、Y分别指流动池中两种代币的数量,且池内两种代币各50%为例。
例如流动性池中有50个苹果和50个梨,苹果和梨的价格是相等的,假设都是1元,LP将会按照1:1比例提供流动性。若市场行情发生变化,苹果价值提升,1苹果=2个梨,苹果2元,则套利者看到流动池内仍可以1个梨换1个苹果(1元购买1个苹果),则会在池内投入梨置换苹果,最终会使池内苹果价格和市场行情一致,X*2X=2500,X=35,池内变成35个苹果和70个梨。
无偿损失:若我为该池子提供了1%的流动性,5个苹果和5个梨,假设当前价格都是1元,总价值=1**5+1*5=10*。当苹果价格升值为2元后,我仍持有1%流动性,变为3.5个苹果和7个梨,总价值=2**3.5+1*7=14*。
若我没有进行流动性质押,仍持有5个苹果5个梨,总价值=2*5+1*5=15。那损失的这1元就称为无偿损失。
但张老师给出的LP Staking的解释让我更能深入理解无偿损失:当我们将交易对UNI-USDC进行质押时,系统会自动在UNI下跌时用USDC买入UNI,UNI上涨时将UNI卖出换成USDC,实现低买高卖。
AMM机制的创新,使交易数据更透明,普通人也可以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来获取收益。
存在的问题是资金利用率低,会产生无偿损失。
这种策略对美元/人民币本位和币本位(ETH/BTC )有什么不同?
法币本位使用此策略会自动进行低买高卖,下跌时获得更多币,上涨是获得更多法币,可在上涨时退出以换取法币收益。
币本位可在下跌后退出,以换取更多的币。
今日币圈收获
最近网上都是UST大跌的消息,UST原被认定为与美元1:1锚定的第三大稳定币,如今已与美元脱锚。为了保证我的币圈资产安全,我查了下USDT、USDC、BUSD这几个稳定币的由来,以及有没有可能出现与UST一样的问题。根据以下资料来看,我认为USDC和BUSD会更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