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ChatGPT引发了广泛关注,起初我以为这只是资本和大佬们的炒作,但经过实际使用和深入研究,我确信ChatGPT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樊高曾是一名后端工程师,离开编程岗位多年后,他因ChatGPT重新关注代码世界。
樊高认为,ChatGPT作为生成式AI,其交互能力极强。“它通过训练整个人类在互联网中的语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语言集合,预示着自然语言与机器交互的新时代。”作为前技术人员,他也承认,大部分初级和重复性的工作将被AI取代,编程领域也不例外。
“过去,我们一行行编写代码,每个变量和方法都需要手动生成。后来,IDE提供了代码补全和编译器功能。如今,GitHub Copilot(微软与OpenAI合作的AI编程工具)能根据需求描述和上下文智能生成代码。”樊高认为,编码并非不可替代的能力,AI接管这一领域只是时间问题。
市场已有AI取代程序员的传闻。据CNBC报道,谷歌内部测试显示,ChatGPT能通过其初级软件工程师面试,这一职位通常面向应届毕业生或首次从事编程的求职者。有计算机从业者尝试后发现,ChatGPT虽无法直接开发完整程序,但能通过逐步指令指导人类完成开发,甚至具备debug(排错)能力。
由此可见,大量基础编码工作可由AI完成,而AI通过长期学习能否无限提升编程能力仍是未知数。有程序员表示担忧,曾以为IT行业是比高速收费员更稳定的“铁饭碗”,如今却发现自己也可能被AI取代。
谭林是一名前端开发工程师,目前在加拿大工作。ChatGPT发布后,北美科技圈迅速关注并讨论。她表示,同事们试用后均肯定了其技术优势,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要转行,让ChatGPT代劳写代码。
“我试用ChatGPT后,确实感到了一丝焦虑。”谭林分享道,她要求ChatGPT编写一个JS文件,生成一个重启按钮,点击后刷新页面。ChatGPT迅速给出完整代码并解释了思路。“这段代码我可能需要几分钟完成,而它只需几秒。”
谭林尝试的仅是一段基础代码,需求相对简单。树莓健康APP联合创始人阿晨则让ChatGPT开发了一个小程序,结果同样令人满意。“我让ChatGPT指导我开发一个AI识别错别字的软件,从后端框架选择到前端开发,再到上架发布,它都一一列举。”阿晨表示,他本无小程序开发经验,但通过ChatGPT的指导,成功完成了开发。
尽管ChatGPT在基础编码中表现出色,但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它仍存在局限性。阿晨指出,ChatGPT只能生成代码片段,无法编写完整程序。“它无法生成完整的Word文档,只能提供文字内容,且字数限制在15000字符以内。”他强调,开发人员需要具备把控整个框架的能力,而ChatGPT目前无法做到这一点。
此外,程序员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编码,还在于需求转换、测试和修改等复杂任务。这些工作需要大量人类经验和创意,ChatGPT目前难以胜任。阿晨举例,他们开发健康管理APP时,ChatGPT无法理解减肥菜谱的逻辑,也无法指导如何插入数据库或维护后台。
高阶程序员(“大牛”)很难被取代。前美的集团AIoT算法负责人连诗路表示,搭建框架的开发者具有不可替代性,因为他们能提出关键环节的解决方案。而底层程序员的工作,如引入框架和编写固定代码,可能被ChatGPT取代。
“山脚下很挤,山腰上人少一些,山顶上就能呼吸到新鲜空气了。”连诗路总结道,具备顶层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程序员,将在AI时代更加从容。
ChatGPT的出现,将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推向悬崖边缘。计算机行业人士既兴奋又焦虑。连诗路表示,ChatGPT采用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的路线,很可能是一条正确的道路。然而,焦虑也伴随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谭林认为,ChatGPT带来的焦虑是件好事。程序员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需求的理解和独立设计架构的能力,这是避免被AI取代的关键。阿晨在面试技术人员时,更注重候选人的逻辑思维,而非单纯的执行能力。
👉 野卡 WildCard | 一分钟注册,轻松订阅海外线上服务
连诗路还指出,未来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将增加,这类人才既能理解技术,又能快速发现需求,并清晰解释。此外,AI进入企业的成本问题也不容忽视。阿晨提到,许多企业正在考虑搭建私有化服务器,以应对可能的人工智能垄断。
AI不会成为程序员的敌人,而是更聪明的伙伴。如果人类创造AI的初衷是解决繁文缛节,那么AI将与人类共同推动技术进步。正如谭林所说,面对新生事物,旧事物会本能地排斥,但当潮水不可逆转时,你会发现,你正与潮水同行。
*应受访者要求,樊高、谭林、阿晨、阿冬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