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
链兴资本持续聚焦Web3赛道,将内部调研的一手信息和事件背后的故事逐步“开源化”,形成系列访谈或研报与各位朋友分享。本文基于对话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原始AMA记录及后续投资人及项目访谈,欢迎关注官推@CRCapitalcrc和@RLabsWeb3,期待与您共同交流成长。
本期邀请到的嘉宾个人简介:
林川: A&T的投资人,同时也是北大区块链协会的副会长和研究部部长。主要关注方向是公链基础设施和一些应用赛道,如游戏、社交等。
Vision:Metastone Group 旗下业务包括量化、二级衍生品与一级投研部门,在metastone group主要负责一级投资,目前主要看的赛道包括ZK,模块化的 layer2。
Zixi:来自经纬,比较传统的美元基金,但也投资加密货币。个人投资的领域比较广泛,整个区块链方向都覆盖。自己投资的主要是一些基础设施和 Web 2.5 项目。
Victoria:来自znoff partners,是一家crypto fund,base北京,全球各个地方的项目都会看。个人之前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传统金融背景,2021年底决定 all in web3,更多地感兴趣应用层相关的一些项目,包括游戏和社交。
本次交流重点探讨了以下几个主题的内容,方便您进行重点阅读:
对硅谷银行暴雷及USDC等价格波动的看法
最近在关注的方向
进入web3的缘起和研究web3的一些方法
心目中理想的web3是怎样的?
林川:一开始的时候,这个消息让很多人很恐慌。首先,因为很多 Web 3 公司都位于硅谷,他们的存款都在硅谷银行里面。所以,这个消息让这些公司和投资人都很担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后来,又有消息说CIRCLE有 33 亿存款放在硅谷银行,这个消息进一步加剧了恐慌。当时,USDC 的价格都一路下跌,甚至跌到了 0.88。但是这个恐慌其实有点夸张了。在过去,USDC 一直被认为是最稳定的美元,相比于BUSD、USDT 等,现在这个背景下,银行的风险很高,非常脆弱。现在,USDT、USDC 等这些稳定币的价格也都跟着下跌了,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认为这些币是 1:1 中心化抵押的神话。这也是其中一个造成恐慌的原因。现在市场正在好转,首先我们发现风险并没有进一步扩散。此外,像币安CZ等出来说救市,而且今晚公布的数据也比较符合预期,甚至超过预期,导致整个市场一路暴涨。在这背后,有一个最大的变化是人们开始对稳定币的再认知,并且开始反抗中心化的价值,转而支持比特币。比特币和创始区块链的价值也开始回归。
除此之外,还有A&T等机构本身没有受到影响,因为我们没有存储任何潜在的硅谷银行,也没有购买USDC。我个人在0.88的价格重仓了USDC,因为它只是期限错配的问题,而不是死亡螺旋模型。
Vision:我感觉如果价格跌到0.8左右,可能会引起一些恐慌性抛售。即使Circle其中一部分风险敞口在硅谷银行,价格也不应跌到0.8左右,大部分下探由于情绪原因。因此,我当时选择使用部分仓位购买了一些USDC,并与机构的同事也进行了仓位调整。最近的反弹可能有两个原因:一部分是由于USDC脱锚的原因,另一部分是由于美联储认为自己加息过头,需要缓一缓。在周日晚上,美联储还一直表现得非常悲观,但到了周一早上6点多时,态度就180度大转弯,市场也随之反应。总的来说,这是加密市场配合相关消息进行洗盘的一次行为。
Zixi:实际上,这件事情对我们有影响。首先,从上周五的角度来看,就我所知,可能有几家被投公司在硅谷银行拥有大约 20 到 30 万美元的资产,而这些公司也受到了上周五的事件的影响。所以我们仍然比较担忧。然后,我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也有一家公司,钱存在硅谷银行。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非常恐慌,大半夜打电话给他们,让他们立即把钱提出来。幸运的是,他们的反应比我更快,本来也应该是他们反应比我更快。现在来看政府也承兑了,这个事情也没那么大,有点虚惊一场。
从今年的角度来看,我们觉得大家意识到了区块链的本质,认可度越来越高。因此,我们今年也会加大力度来多投token的项目。我们期待今年和明年市场的逐步反弹,变得越来越温和。此外,我们还逐渐意识到政府的态度在改变,特别是港府。由于我们与他们接触比较多,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半年内的态度变化。最初他们不太了解,但现在能够倾听外部意见并不断改进,变得越来越开放。这是我们比较乐意听到的。因此,我们对今年和明年的整体态度还是比较乐观的。
Victoria: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次 SVB 事件的经过大家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原因是前几年他们在低息期间疯狂梭哈十年期低息债券,然后到了 2022 年,疫情之后美国又开始了长加息的周期,所以他们一直在买这种长期债券,导致长期国债价格下跌。所以到后面,特别是这个月,他们可以贱卖很多可交易的 MBS,相当于间接认亏了18亿美元。整个事件还涉及到了USDC,因为发行方CIRCLE也是SVB的一个比较大的受害者。这件事还让我想起了去年刚入行没多久的时候,519等Luna崩盘和USD脱钩的事。这些事件都比较相关,都与美国长期加息、反复往复以及对币圈的一些影响有关。在这个事件之后,我们也会觉得本月加息也不太可能,因为SVB间接地帮助市场降息了,所以整体而言,未来大家会更看好crypto或BTC。毕竟,美元稳定币还是比较中心化的。所以在此之后,大家会重新思考比特币和加密货币这些去中心化的意义。
总的来说,包括机构和VC同行在内,我们对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尤其是对于一些底层科技和应用项目,我们会持续关注。
**Victoria:应用层主要关注两个方面——游戏和社交。**在游戏方面,我们的机构主要将游戏按细分赛道分为以下几类:
传统的 Web 3 休闲游戏,这是一种重后端的分发,重视流量效应。我们比较看好像 Candy Crush 这种可以分享许多日常经历的轻度游戏,以及不那么重前端发行的重度游戏。
3A 级游戏,更看重 MMO 和 SLG 方向。
全链游,虽然 mass adoption 很难度很大,但是随着公链发展和 TPS 提升,全链游有很大机会,尤其是在中期发展上,会涉及到很多底层的公链的发展性能。
我们还会关注流量级分发品牌。在游戏方面,我们比较看好传统的 Web 2 大规模激励或网赚逻辑的分发平台,尤其是小游戏或分发平台可以通过流量池的一些运营方式寻找更多机会。我们可能会关注东南亚市场和拉美地区等可以低成本获客或有大公链生态流量补贴的地方。这个逻辑可以比较像 Web 2 的获客或品牌广告变现的一些方式。在社交方面,我们也会关注。
如果游戏是全链游戏,我更看重的是按照生态来分类,因为现在的壁垒或护城河主要在公链本身,目前比较成熟的layer1,比如Solana和avalanche等,上面部署了比较少的全链游戏。所以更多的是像Layer2解决方案的链,比如OP或StarkNet。尤其是StarkNet,上面有很多游戏。举个例子,之前看过一个叫Matchbox的游戏,它是一个Doc,下面有一些孵化的小游戏,做得还不错。还有一个搭建在StarkNet上的乐高游戏,逻辑有点像穿透。还有一个叫Water Craft的小游戏。
当然,最早大家关注的还是全链游戏,比如Dark Forest。它的游戏性能和全链体系是最完整的。当然,Starknet生态上还有很多其他小游戏正在慢慢部署,比如LCLG或MNO这类游戏。最终目标是在游戏逻辑和全链部署方面不断改进。
全链游戏虽然没有3A级别,开发周期很长,难度很大,但在短期内有一定的壁垒,因为它更看重公链的性能是否可以实时演算,对于对每个步骤的逻辑或即时部署相对较难。因此,目前在这几个大生态上部署的游戏相对可玩性不高,或者偏向休闲类游戏。但在短期内,实现全链的可操作性会比较强。
**Zixi:目前我比较关注的是一些开发组件,以及一些 Web 2.5 项目,因为这些项目符合我们机构的投资方向。**去年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发现将 Web 2.0 的开发、用户和投资理念应用到 Web 3.0 上,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因此,我们的投资逻辑都是围绕这个方向展开的。
至于开发组件,我们目前投资了是 Chainbase 和一个名叫Almanak的外国项目。拿chainbase距离,Chainbse涉及到整个基础设施,包括 RPC、API 和数据云。数据云是数据仓库的一部分,而 RPC 方面,Alchemy Infra 和 InfraStorm 都在做。我认为,他们的数据仓库处理得非常好。开发者们可以在他们的数据仓库中自行创建一些自己的 API。毕竟,开发者会有很多小需求,需要自行开发。开发者中存在许多长尾需求,可能会让人感到头疼,有些 API 的需求可能甚至难以想象。因此,能够自行创建 API 就非常关键了。例如Alchemy Infra,这是一个UGC的API,而不是PGC的API,它只能使用Alchemy Infra的API,无法定制。但是,开发者有许多自己的长尾需求,因此他们需要使用UGC的API进行定制。这个实际上就是 Chainbase 在做的一个事情,所以整个开发者的组件是我们比较看好的一个方向。我们在去年的几个交易中,无论是从 alchemy 还是从我们这里的 chainbase 的交易,从他们的商业化能力中,我们看到了 to developer 这个方向的巨大商业化潜力。这是上次提到的可扩展商业化路径,我们非常认可。
我一直认为,在区块链中,如果你没有收入,你不一定是一个坏生意,但是如果你有收入,你很可能是一个好生意。不管怎样,靠发币来维持整个团队,我始终觉得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只有正常的商业化才能是一条往传统、成熟市场发展的路径。就像 alchemy,在 2021 年年初估值才达到 4 亿,到 2021 年年底,估值已经达到了 102 亿,中间还融资了一轮,估值大约在 25 亿左右。总之,一年里经历了 3 轮融资,估值增长了 20 倍,他们的业务增长速度也比估值增长速度快。实际上,根据Alchemy的报告,在2022年,即使市场行情不好,整个以太坊部署的合约数量也比2021年高出了70%到75%。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因为开发者在巨牛市或熊市下,仍然专注于老老实实地构建项目。这也是我们非常欣慰的。此外,目前Web 3.0的开发者数量只有10万,而Web 2.0的开发者数量是2700万,因此慢慢将Web 3.0和Web 2.0的开发往Web 3.0转移是一个不错的商业模式。因此,开发者生态系统是我目前投资的重点,并将持续地布局这个领域。
接下来我可能会投资一些未经证明的领域,拿出一小部分资金去布局一些新型领域,例如商业模式、经济学家的对话,或是建模等项目,或者是一些全新的领域。我愿意冒险一试。毕竟,我的投资路线就是这两个方向。要么就是时光机理论,投资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大赛道的领域,然后超越目前水平。要么就是投资其他人从未开拓过的领域,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头人。因此,我认为开发者组件这个方向还是非常有前途的。
Vision: 目前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模块化的 Layer2,ZK 的layer2,以及为 ZK 做中间件和硬件加速的几个方向。
首先讲一下模块化,layer2这边的路线越来越偏向于模块化,包括v神之前提到的以太坊路线。在模块化方面,我们主要投资了一些基于 Move语言的 Layer2 项目,比如Rooch(Root 和 branch)。我认为这个项目最重要的一点是,相比 Solidity 语言,Move语言有几个优势:首先,它可以利用多个 CPU 并行执行交易,而且它比 Solidity 更适合处理不同类型的资产,例如 token 或 NFT,因为在 Solidity 中,这些不同类型的资产会占用一定的空间。如果未来出现各种各样的资产类型或状态,以太坊就不能包含所有这些状态和资产类型。但是,Move语言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相比于 Solidity,Move语言有两个优点。首先,它可以利用MoveOS对不同MOVE系统Layer1进行适配。其次,Move语言的 Roach 排序器相对于其他排序器来说不太中心化,但也不是完全去中心化。整个排序器的抗中心化问题仍然需要解决。它的设计原理是,我可以整一个周期,然后你们质押我的代币,每个质押代币的节点都可以成为我的验证器,然后我会随机选一个节点作为验证者或排序器,由他进行审查或排序,对每一笔交易和每个块进行排序。虽然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去中心化,但已经在中心化的道路上迈进了两步。相比其他兼容以太坊虚拟机的项目,它具有几个优势。
我们也在关注 ZK 的layer2。我们正在关注 Scoll、Fox 和 Tackle 等项目。目前感觉,除了 ZK Sync 和 StarkNet 这两个不兼容以太坊虚拟机的项目,这三个项目有点内卷。大家似乎都在比较谁的以太坊虚拟机兼容性更好,而不是生成 ZK proof 的证明。大家都在争论兼容方向问题,但我认为生成 ZK proof 的证明速度可能更为关键。当然,目前硬件加速(ZKP)的问题限制了这一点,因此许多项目方将证明速度降低了,拥抱以太坊网络效应可以为开发者提供更高效的生态系统,成为项目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此外,目前有许多项目方开始进行 ZK ToB 业务,实现跨链。随着 Layer2 上的交易量和用户数量增加,使用跨链的必要性增强了很多。像我们最近做的 ZK 跨链项目(例如 way network 和 polyhedra)以及 layerzero(包括碎片化的跨链)都是值得关注的。
长期来看,我个人偏向于关注基础设施或底层建设。因为我认为从长远来看,下一个周期的叙事应该仍然是在基础设施方面。我估计在下一个周期,像socialfi或 DID 这些真正能够体现每个人身份或头像特征的协议层应用才会真正大爆发。我们可以参考互联网历史,只有当类似于 HTTP 这样的协议出现后,应用层或一些具体的网页才会出现。目前看到一些socialfi或太偏上层的应用,反而只是在赌一个alpha,而我们更倾向于赌一个beta。
**林川:我最近也非常关注rollup as a service和模块化layer2。**我这边想补充的是,WEB3 领域的ChatGPT是目前很多团队想要实现的事情之一,因为ChatGPT吸引了许多用户。但是,在Web 3.0中,它表现得非常糟糕,因为它目前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因此,它可能只能回答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如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如果通过精细调整或其他大型模型的培训,那么就有可能创建一个智能助手,用于大量信息的处理,以代替目前许多信息查找操作。例如,想查询一款新产品的价格和竞争对手,可以使用这种工具来准备。这种工具还可以帮助Web3工作者减轻一些工作负担。一旦这些工具被开发出来,它们肯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月前,由于其API没有开放,所以很难实现。但是,现在已经开放了一部分API,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开源模型,如Facebook的lemon模型。因此,技术可行性和可行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目前有许多优秀团队正在开发这些工具,这也是我们目前正在关注和布局的方向。
林川:21下半年的时候我才开始接触Web 3。当时,我在GGV实习,看Web 2的项目。但是,我发现Web 2项目的发展已经没有太多的空间了。无论是移动互联网,还是机器人或RPA等各种科技需求,都看不到新的出路。而Web 3则提供了明显的指导方向。对于新人而言,如果想要找到一个快速发展的赛道,一个能够让你快速成长的行业,就要找这种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我开始关注这个行业,并被行业的某些价值观和意义所吸引。我认为这个行业非常适合我,无论是在理念还是在发展上。
Zixi:两年我在一个券商的卖方实习,我被老板带进了他炒币的圈子。我觉得在传统金融里的天花板太低了,所以我决定尝试区块链这个新行业。在南阳理工读书期间,我投了一个美元基金,然后被安排去了新加坡的一个基金里工作,也开始接触Crypto。如果你已经确定这个方向很好,那么坚持下去就可以了。一切都是准备好了,缘分就来了。
Vision:我在2019年进入这个领域,接触了交易所。认识了一些人,学到一些方法包括以太坊、波场和柚子上的一些博彩或者游戏项目,还有一些在公链上的应用项目。当时我分不清楚哪些项目是beta,哪些是alpha。我就把我的仓位按比例全部放出去了。但是后来我发现这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成效,因为当时不懂基本面,也不太懂项目分析。后来从19年牛市结束之后,到下半年,整个市场回调的阶段,我越来越喜欢看基本面。我开始看一些在大饼上的分叉币比较著名的项目,包括BCH、BSV等。当时我认为Saotoshi把BTC的区块容量限制在1MB,其未来方向并不是很明朗,因此我选择去研究扩容方向的这两个Token。我一直在研究这两个分叉币,以及它们上面的一些应用,然后我把资金全部转换成了这两个分叉币。还好在19年下半年和20年年初的时候,我进行了小幅度的调整。当时我认为买beta或应用会给我带来正向激励,在20年的defi阶段,我只是在后面追赶,而没有提前布局。因为我的思路一直没有转变过来,我一直认为大饼才是未来。虽然以太坊有很多应用,但我一直在纠结这两个社区,因为本身BCH与BSV的开发者做的产品也都很不错。到21年上半年的时候,我的思路才开始转变,开始从以太坊转变成马蹄,然后从马蹄慢慢转变成HT或BSC去做正统beta上的收益。因为当时新的公链solana等项目我都没有听说过,FTM等项目也是后来的事情。所以当时我就是押着这些beta项目。
Victoria:我之前是投资银行从业者,但一直想做投资,然后就去了各个行业,如旅游、消费、ToB 和其他行业。我在大学时就接触了区块链这个话题,这在我的心中可能种下了一个种子。后来就到了前一两年,周围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出去创业做 people 相关的,或者直接炒币,或者录制视频上传。这些小故事影响了我,让我想要投资。为什么不选择 web3 呢?于是我放弃了投行,进入crypto领域。我这边基本上就是负责所有的应用层。我把这套逻辑分成了大概两类,看人或者看团队,或者是看项目。这个内外循环双结构可以应用到很多底层基础设施。
内循环这一块更多的是指的ToB端或者是更底层类的一些项目。投资策略会更多是以传统web 2看SaaS类工具或者是平台类的逻辑来投,它更注重内部的结构,以区块链核心技术或者是区中性化思想为导向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项目的考量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技术重要性、护城河程度、开发时间、壁垒程度、团队的build能力和技术能力等等。因此,团队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前沿线索或商机,优化投放手段,并构建适合自己的客户画像。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和团队背景非常重要,即开发时间和任务完成能力。
外循环中更多的是应用类的项目,如社交和游戏领域,它更注重产品逻辑和以用户为导向的短期外部反馈。因此,以场景为驱动和需求为导向也非常重要。因此,在这个阶段,更重要的是要看这个团队。他们是否有一个出色的产品经理,或者整个团队是否擅长传达用户使用体验、逻辑和叙事。许多投资人关注的是团队的商业拓展能力,特别是在应用程序方面的项目。我们也会从个人投资者的角度看待这一点,这是我们非常看重的。当我们看到一个项目时,会考虑它的运营情况、是否在 Web 中心、是否备受关注、是否具有流量回流等特点。我们非常重视项目的社区,它是否具备强大的运营能力或者 BD 资源,以及对用户的洞察和需求。因此,这就是整体考虑的因素。
这两个大结构是可以共享的。一个主要的驱动因素是,当我们获得一个项目或作为个人时,我们需要考虑是否应该参与,该如何参与,是加仓还是减仓,或者我们需要考虑一些项目的关键指标。这就是整体考虑的因素。
Victoria:现在的Web 3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社交方面,例如:审查、内容审查、用户隐私和封禁等等,这些都是很多人的痛点。因此,我认为未来真正的Web 3社交或应用将找到用户真正的痛点,并在性能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提供非常惊喜的服务体验。正如一个老前辈曾说过,新服务相对于旧服务的体验差距非常大,大到可以覆盖用户的迁移成本。现在,Web 2的用户粘性已经很高了,为什么要来使用Web 3服务呢?因此,在用户服务体验方面必须有非常惊喜的点或者解决新的痛点。总的来说,我认为这类应用是我理想中的Web 3未来,能够产生大规模的采用。
Vision:Web 3 应该是更加明确了所有权的概念,相比于 Web 2。在讨论所有权方面时,肯定不想或不需要一个第三方的外部机构来掌管你所有的东西,包括你自己,因为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如果他们把你所有属于你自己的信息都归结于他们自己,那么他们就可以想看就看,想卷入就卷入。这实际上是 Web 3 最初想要解决的问题。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Web 3 更多地朝着未来发展,应该会越来越注重去中心化和扩容,同时填补不可能三角中的空缺,我相信这将不再存在妥协或妥协的方向,这是我的理解。
Zixi:我希望 Crypto 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支付工具,特别是在 B2B 领域。前提是安全。每次我为投资的 Portofolio 打款时,总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中间银行收不到钱,对方银行不放仓,或者银行涉及 Crypto 被收了,银行不愿意处理账务,或者被硅谷银行驳回。因此,在我所处的地区以及完美的 Web 3 的世界中,我希望 Crypto 能够成为最好、最便捷、最成功、最完美的支付工具。
林川:我希望web3可以在数字领域中,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数字身份并且拥有互通性,这样即使我的奶奶也能使用一个易于使用的数字产品。因为无论什么产品,如果入门门槛过高,就不可能让大家知道什么是区块链、什么是公钥和私钥,以及什么是钱包。此外,当用户进行转账或定义交易时,用户需要经历很多步骤。所有的这些都需要解决,因为这些问题会增加操作成本并使流程变得更加复杂。我们需要让用户更容易地使用这些产品,不要让他们在第一次购买 NFT 时就感觉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