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航空器的速度单位是「节」,而不是更常用的「千米/时」?

简单来说,因为节是航海单位,而航空与航海非常相似: 都是缺乏参照物,需要借助天文 / 地磁 / 航速 / 航行时间来导航;都是只能获取相对于介质的速度;都可以几乎沿直线行进而不像在地面只能沿着弯曲的道路前进;都需要掌握自己的经纬度以便于绘制航图,规划航行路线;都需要长距离航行,此时地球的曲率已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而非像短途旅行可以用平面来近似。飞机要想独立导航,非得用航海导航法不可。所以单位就照搬过来了。

那么航海的速度单位“节”又是怎么来的呢?这就很有趣了。

在现代化的测速工具发明以前,船舶测速是通过往海里扔一块系着绳子的圆木片(chip log)测速的。顾名思义,它就是从整根圆木上切下一片来制作的。圆木片长这样:

一个典型的圆木片(chip log)。航行日志 logbook 也得名于此。后来航行日志又引申为用于记录的文件——因此有了.log 文件,有了 vlog。log 既是圆木又是日志,一词多义差这么远,渊源就在这呢。

圆木片的下端配重,不使木片完全漂浮。使用时,从船尾把圆木片扔下去,由于配重的关系,圆木片上端浮起,下端垂直于水面地没入水中,受到的阻力最大,而绳子可以自由拉出,因此木片可视为相对水面静止。绳子上预先每隔一段距离打结,水手让绳子自然地放出,并用 30 秒沙漏计时(现代规定为 28 秒),计时结束后,有几个结被放出,船速便为几节。(真奇怪 knot 明明是结,却翻译成节。是取几节绳子的意思吗?)但打结的间隔是多少,也就是,节的数值是如何确定的呢?不妨先看一点历史。

在公元 1500 年左右以前,人类是很难在开阔海域航海的。因为洋流、风向很难预测,船只在缺乏参照物的情况下很难确定自己的位置。那时候开阔海域的航行仅限于在了解其气候、洋流的情况下,依靠“死推(dead reckoning)”法导航——也就是根据测得的船速、罗盘得出的航向、简单计时工具计算船的位置。显然,这玩意的误差大得离谱。因此那时航海基本上是沿着海岸线航行目视导航,想要进入深海,基本靠运气。

后来,六分仪有了,水手可以通过观测北极星高度角精确测量纬度;精确的时钟有了,水手测量太阳高度最大时即为当地的正午 12 点,对比出发地带来的时钟,就可以测得经度了。至此,船只在海上算是解决了定位问题。

这时候,当船只可以测量其经纬度,而航行距离却还用里格、英里之类的陆地单位表示,换算就很麻烦: 船速是 x 英里 / 时,我一小时后会航行到什么位置呢?我昨天的位置是 a,今天的位置是 b,那我一天的平均航速是多少?航行距离是多少?照此下去什么时候能到达位于 c 的港口?显然,此时此刻,被问及这些问题的船员满头冒汗,毕竟那个年代没有计算器,这些东西都要手工计算。这时候海上的距离、速度单位再不与经纬度发生点什么关系,就只能说水手是人均做题家,热爱计算了。

但开什么玩笑,算数时间多了,喝朗姆的时间就少了;万一算错了又怎么办,要知道船上船长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拿捏你个小水手还不是伸手就来。搞不好整个触礁啥的,命都没了。

于是大家就采用了这种做法: 使船沿着任意大圆(即通过地球球心的圆)航行 1 分(60 分之 1 度)的距离为 1 海里,而令每小时 1 海里的速度为 1 节。这样即利于计算,又与陆地采取的单位大致上接近。从此水手喜大普奔,都不用手算了,心算都能算个大概,船长很满意,水手也有更多时间喝酒。

由于地球不是完美的球,又囿于测量工具的误差,各地测得的海里并不相同,因而节的数值也不同。各国长期使用自己定义的海里,各自略有区别。1929 年的第一届国际水文会议将一海里统一为 1852 米,但直到 1954 和 1970 年,美国和英国才分别采用了这一标准,也就形成了我们目前使用的、世界公认的海里和节。

因此现在测航速用的绳子,结的间隔应为 28 秒×1852 米 /3600 秒=14.4 米。






分割线 ---------------------------------

有朋友说还是不明白如何测量。看了下面这个视频你就啥都懂了:

实际中使用 chip log 测量船速。

视频转自Measuring boat speed with actual knots (a chip log)

其中清晰可见,使用塑料制作的“圆木片”是半圆形,用三根绳索固定,并汇集到一根绳上。投入水中后圆木片由于配重,插入水中,受到阻力并拖着辊轴上的绳子自由放出。此时便开始计时(喊“Go”的时候),并累计绳结数量。时间到后(喊“Time”的时候)第 4 个绳结快要放出,因此船速差不多是 4 节。为了缩短绳子的长度,也为了缩短测量时间,视频中使用 10 秒计时,因此绳结的距离应当是 10 秒×1852 米 /3600 秒,约为 5.14 米。视频上传者说绳结的长度是 17 英尺,约为 5.18 米,可能是出于便于制作的缘故。实际中使用 chip log 测量船速。

Subscribe to glow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