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加密支付服务商RedotPay的App试用在朋友圈刷屏。成功完成账号注册与加密货币虚拟卡申请后,丝滑流畅的使用体验让人不禁感叹:Web3的未来已经悄然而至,它将深度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带领我们走向更远的未来。
目前,多家加密支付公司已涉足加密货币虚拟卡领域。通常情况下,加密货币交易所(如币安)推出的虚拟信用卡,只需账户内有对应的资产即可在消费场景中通过刷卡、电子支付等方式进行消费或付款。交易所在用户执行付款、提款、兑换或ATM取现等操作时会收取不同手续费。
而独立的加密支付公司发行的加密货币虚拟信用卡,则需充值激活后才能使用。激活后,虚拟卡可在支持的支付场景中发挥与信用卡相同的功能。充值、付款、提款、兑换或ATM取现等操作也会产生相应费用。
本文将盘点并对比9大热门加密货币虚拟卡,帮助读者更好地连接Web3与现实世界。
Binance卡类似于传统借记卡,由Swipe提供支持。与法币充值卡不同,该卡支持15种数字资产(如BTC、BNB、SXP和BUSD),并可直连Binance账户资金。
存储在Binance卡上的加密货币在全球范围内接受VISA的销售点自动转换为本地货币。但其显著缺点是购买和提款的0.9%交易费。不过,发行免费,有助于抵消部分成本。
通过Binance VISA借记卡赚取的加密货币返现奖励,取决于Binance钱包中抵押的BNB数量。返现奖励无需抵押BNB代币即可解锁最高8%的返现奖金。尽管交易费用较高,但这些奖励对持有大量BNB的用户非常有利。
Crypto.com是一家全球数字资产服务提供商,其VISA借记卡支持购买、交易、存储、赚取和支付加密货币账单。与Binance类似,用户可在消费时获得高达5%的返现奖励。
该卡无年费,但收取4.95美元的发行费。此外,ATM提现超限额时收取2%费用,充值费为1%至2.99%,12个月未使用则收取4.95美元的月度不活跃费。
申请时,用户需下载Crypto.com App,完成KYC验证并抵押CRO代币(Blue Card除外)。未抵押CRO的客户仍可使用卡,但不享受额外福利。因此,该卡更适合投资CRO代币的用户。
Bybit于2023年2月推出Bybit卡,采用Mastercard作为支付处理器。其透明的定价结构广受好评,且无需抵押要求。目前只有一种版本,未来计划增加VIP层级。
在英国和欧洲完成KYC验证的用户可免费获得虚拟卡,实体卡发行费为10美元。每笔交易的成本为1%,包括0.9%的加密货币兑换费和0.1%的Bybit交易费。此外,外币交易收取0.5%的外汇费。
持卡人可通过比特币、XRP、以太坊等加密货币充值,并获得忠诚积分,用于兑换Bybit合作伙伴提供的奖励。
BitPay成立于2011年,是比特币和区块链行业的先驱。其预付Mastercard支持比特币和其他顶级加密货币,可将资产转换为法币在全球消费。
该卡支持8种加密货币和7种稳定币,持卡人可每天从ATM取款高达6,000美元。无年费或发卡费用,但ATM取款费用为2.50美元,外币兑换费为3%。
Coinbase借记卡可直接连接Coinbase钱包,支持多种加密货币消费。用户可选择特定资产作为支付首选,并在消费时获得返现奖励。
尽管无直接发卡或消费费用,但货币兑换会产生约2.49%的差价费。ATM取款费用为1.5%。该卡易于使用,适合初学者。
Nexo卡支持基于加密货币的贷款,用户可在不出售比特币的情况下享受更高保护。该卡与Mastercard集成,支持全球4000万家商家。
使用Nexo卡进行购买可获得2%的固定返现,无需抵押代币。其利率范围为0%至13.9%,适合希望在加密货币存款上获利的用户。
Wirex卡支持9种法定货币和59种加密货币,是国际旅行者的可靠选择。其交易费为2.99%,但提供高达8%的返现奖励。
OneKey是100%开源的硬件钱包,支持1000多种加密货币。其虚拟卡不设消费限额,且无月费。
RedotPay成立于2023年,是香港唯一一家获得美国MSB牌照的VISA授权平台。其虚拟卡和实体卡功能齐全,费率低于同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证明发送邮件至support@aicoin.com,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