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跨链通讯基础设施分析比较Connext/ LayerZero/ Axelar/Polkdot和Cosmos

现有的一些跨链通讯基础设施分析比较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以下内容:

  • Connext:概述
  • 工作原理 — — 交易生命周期
  • 桥梁设计 — — 结构
  • 交易验证机制
  • 安全模型
  • 激励
  • 风险
  • 支持的链
  • 社区

让我们一起研究吧!

Connext:概述

Connext 成立于 2017 年,其论文如下: “去中心化协议有能力将价值和所有权重新交回个人手中。这只有在使用它们足够简单以至于任何人都可以访问时才会发生。” 2018 年,Connext 的团队认为 UX 是采用 L2 的最大障碍,因此他们非常关注用户体验。多年来,Connext 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支持者和利益相关者社区,因为他们通过流动性池网络和日益令人印象深刻的用户体验增加了对以太坊生态系统的采用。

Connext 于 2021 年 1 月推出,是一种互操作性协议,允许用户在以太坊虚拟机 (EVM)兼容链和 / 或 rollups之间发送快速、完全非托管的转账或合约调用数据 ( calldata )。

它使用户能够使用其 NXTP 协议转移资金或呼叫数据。NXTP 是一种无需信任、低成本且易于扩展的基础协议,于 2021 年 9 月推出,其愿景是成为以太坊多链生态系统的互联网协议 (IP)。据该团队介绍,NXTP 与其他系统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势:

  • **无信任 — — NXTP **有引入一组控制用户资金的外部验证器。相反,该协议利用锁定/解锁机制,使资金转移更加安全。这种机制使得用户资金不可能被盗,即使交易验证机制默认。
  • **可扩展 — — **由于协议具有可扩展的架构并且可以在任何系统上以相同的方式工作,因此可以轻松扩展到新的侧链、L2 和其他 L1 链。此外,鉴于协议现有的流动性,它还可以扩展以构建和集成新型互操作性协议。
  • 低成本 — — NXTP 协议旨在解决与以太坊网络相关的可扩展性和高费用问题。由于 NXTP 在通过 L2s 或侧链时不与以太坊 L1 交互,因此解决了gas 费用高和交易时间慢的问题。

xPollinate 界面

鉴于其特点,Connext 有两种类型的用户:

  • 加密货币用户 — — Connext 使用其在路由器支持的不同链上的流动性池网络,允许用户在这些池之间交换价值。这本质上像 Uniswap 这样的 AMM DEX 一样工作。例如,如果用户在 Arbitrum 上有资金并想在 Polygon 上使用应用程序,他们可以通过使用他们在 Arbitrum 上的资金直接调用 Polygon 上的合约来实现。这样,用户就可以绕过 Arbitrum 的 1 周等待期和 L1 费用。此外,Connext 使用户能够在不依赖任何信任假设或控制其资金的第三方验证器的情况下这样做。
  • 开发人员 — — Connext 提供了一个 SDK,开发人员可以直接将其集成到他们的 dApp 中。这将使他们能够利用 Connext 的基础设施并促进跨链交换。

工作原理 — — 交易生命周期

Connext 网络使用 NXTP 进行跨链传输。NXTP 协议是一种利用锁定/解锁机制的智能合约。本合同分为三个阶段。

这是交易生命周期的直观表示:

来源:Connext 文档 — 交易生命周期

**1. ( Route Auction ) 路线拍卖 — — **在第一阶段,用户向网络广播并发出他们想要的路线来执行交易。网络中的路由器以包含完成用户交易的时间和价格范围承诺的密封投标来回应此广播。

**2. ( Prepare ) 准备 — — **当路由器的出价被接受时,拍卖就完成了,可以准备交易了。用户必须向发送方链上的交易管理器合约提交包含路由器签名出价的交易。这样做会将用户的资金锁定在发送链上。

一旦路由器检测到包含来自链的签名出价的事件,它就会将相同的交易提交给接收方链上的交易管理器,从而锁定所需的流动性数量。此处,所需金额是发送金额减去作为完成交易的奖励给予路由器的拍卖费用。

**3. ( Fulfill ) 完成 — — **在接收方链上检测到交易已经准备好后,用户必须签署一条消息并将其发送给中继器。通常,中继器是另一个路由器,它为此提交赚取费用。中继器的作用是将收到的用户消息提交给交易管理器,完成接收方链上的交易。通过这样做,中继器解锁路由器的锁定资金并认领它们。

在这里,中继器允许用户提交包含任意调用数据的交易,而无需担心在接收链上支付 gas 费用。路由器收到签名消息后,提交并完成发送方链上的交易,从而解锁原始金额。

桥梁设计 — — 结构

Connext 基础设施由以下部分组成:

  • **Contracts ( 合约 ) — **所有网络参与者的资金都保存在合约中。此外,合约对于促进 NXTP 协议基于用户和路由器提交的数据使用的锁定/解锁机制至关重要。
  • **Subgraphs ( 子图 ) — **通过缓存链上数据和事件,子图支持可扩展的查询或响应。
  • **SDK(用户) — **网络上的用户负责在用户侧链上创建拍卖、监听事件和创建交易。
  • **TxService ( 发送服务 ) — **不断尝试向链发送交易。
  • **Messaging ( 消息传递 ) — **消息负责发送有关资金和通话数据的准备、状态和转移的数据。
  • **Router ( 路由器 ) — **网络上的路由器监听来自消息服务和子图的事件。根据这些消息,它们将事务分派到 txService。

这是 Connext 架构的直观表示:

来源:Connext 文档 — 工作原理

基于下面提到的因素,我们可以评估 Connext 的架构和设计如下:

  • **安全性 — — **用户资金永远不会丢失或被盗,因为 Connext 的安全性等同于它所桥接的底层协议。因此,它减少了所涉及的信任假设。
  • 速度 — — Connext 可以**高速 **执行交易,因为它利用了本地验证的系统。例如,在数据集中,我们发现在使用Li.Finance 的基础设施在 Connext 上进行的 50,732 笔交易中,91% 的交易用时不到 1 小时。

桥梁评估:速度

  • **连通性 — **Connext 具有良好的连通性,因为它支持广泛的目的地链。
  • **资本效率 — **与其他解决方案相比,Connext 的资本效率非常高,因为它具有大量的经济吞吐量。
  • **状态性 — **资本效率的权衡是状态性的。虽然 Connext 可以传递调用数据,但它转移特定资产和执行跨链合约调用的能力有限。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 NXTP 和 Connext 仍然允许一些状态性。

Connext 评估

交易验证机制

为了验证跨链交易,Connext 使用由路由器支持的流动性网络池。这提供了以下好处:

  • 增强的安全性 — — Connext 网络的安全性不会低于底层区块链,因为它利用了它们的安全性。
  • **资金永远不会丢失 — — **用户的资金永远不会丢失,因为网络使用锁定/解锁机制来确保路由器不会窃取它们。
  • **原生资产 — — **路由器提供的资产是目标链的原生资产,而不是衍生资产。因此,这些资产是可替代的。

安全模型

Connext 采用与其他锁定系统,如哈希时间锁合约 ( HTLC ) 所使用的核心安全模型相同的核心安全模型。这种类型的安全模型具有以下优点:

  • 有时效的交易 — — Connext 的基础设施保证交易的及时执行。这确保用户知道交易必须经过的最长时间。如果由于任何原因(恶意或非恶意)在此期间未完成交易,则交易将停止,用户可以安全地收回其资金。
  • **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对手风险 — — **由于每笔交易的结算都得到保证,交易对手风险降低,因为交易的“假设”已被消除。因此,通过创建基于时间的托管,Connext 的安全模型降低了合同中的交易对手风险。

激励

Connext 系统使用路由器提供流动性并在链之间中继调用数据以执行交换。路由器为它们促成的每笔交易赚取费用。

风险

与 Connext Bridge 交互存在以下风险:

  • **资金损失 — **在以下情况下,用户可能会在 Connext 系统中丢失资金:▪ 系统代码被黑客入侵。▪ 用户操作错误。▪ 链受到攻击,造成路由器丢失资金的可能性。▪ 用户没有正确验证接收链上是否准备了正确数量的资金/交易数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Connext SDK 会自动为用户和开发人员处理此问题。
  • **DoS 和 griefing 攻击 — **如果具有恶意意图的路由器承诺执行交易但未在目标链上提交相应的准备交易,则用户资金可能会在到期期间被锁定。未来,Connext 计划通过 slashing 明确惩罚来自路由器的此类恶意行为。
  • **集中式路由器网络 — — **根据 Connext 的技术文档,Connext 团队正在与只有团队才能更新的路由器白名单密切合作。这种方法是暂时的,是 Connext 安全审计员的建议。该团队计划在未来实施削减机制。目前,路由器网络存在集中化的风险,因此如果用户愿意,就会试图伤害他们。
  • **消息 ( messaging )的审查风险 — — **在初始阶段,网络的消息基础设施由 Connext 团队托管。这极大地依赖于团队来维持基础设施的高正常运行时间,从而带来团队审查的风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Connext 团队正在努力在未来几个月内消除这种风险。
  • **技术风险 — — **虽然Connext 基础设施已经过审计,但鉴于操作的性质,它仍然容易受到技术风险的影响。

支持的链

鉴于其可扩展性,Connext 很容易在任何链上支持。但是,与 Connext 集成的过程根据链是否与 EVM 兼容而有所不同。

  • **EVM 兼容 — — **如果他们希望在他们的链上部署合约,这些链可以通过他们的Discord 服务器联系 Connext 团队。
  • **非 EVM 兼容 — — **这些链可以通过移植合约并将它们重写到网络的 txService 来构建对 Connext 的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用户只会连接到 Connext 支持的链,这些链必须具有从路由器提供给他们的流动性。

根据 Connext 文档,目前支持的链包括以下内容:

支持的链 — NXTP

从上面提到的链来看,Li.Finance 的基础设施支持 Ethereum、Fantom、xDai、Polygon、Binance Smart Chain 和 Arbitrum。

团队

在联合创始人Arjun BhuptaniRahul SethuramLayne Haber 的带领下,Connext 的团队是最早从事 L2 研究的团队之一。他们的目标一直是改善以太坊和更广泛的 Web3 生态系统的用户体验。该团队认为,去中心化网络将改变现有金融模式并将价值回馈给用户。

Connext 支持者

社区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了解 Connext 及其社区的最新信息:

为了促进多链生态系统的发展,Connext 团队也接受了“Requests For Proposals”。该团队正在寻找希望通过 Connext 构建并促进生态系统发展的开发人员和应用程序。如果您有兴趣,可以在此处查看赏金。

结论

我们相信 Connext 提供了生态系统中最好的桥梁之一。这是因为以下原因:

  • Connext 拥有一支强大的核心团队,在加密生态系统中拥有多年工作经验,尤其是在以太坊方面。事实上,他们的团队是最早从事 L2 研究的团队之一。
  • Connext 正在以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为核心进行长期建设。该团队专注于去信任问题,并致力于创建一个可以在未来几年内正常运行的整体解决方案。
  • 该团队公开谈论他们为了与他们的价值观保持一致而做出的权衡。他们对“ 互操作性的不可能三角 ”深入探讨讨论了他们目前如何在通用性方面进行权衡。
  • 该团队有一个长期计划来克服当前的权衡 问题 — — 从以太坊的模块化架构中汲取灵感,Connext 计划通过在其上创建不同协议的可组合堆栈来解决互操作性的不可能三角问题。

(二):轻量级的插件型通讯协议 — — LayerZero

LayerZero是SeerLabs 2021年八月份接触到的一个跨链通讯的基础设施,当时引起了我的注意,但是后续因为一些其他事情错过了对其的投资(遗憾)。后来就看到这个协议获得了包括Binance,Mulitcoin,Delphi Digital的投资,再去找就不理我了。

1:方案简述

LayerZero主打一种轻量级的基于通信层的解决方案。主要针对的是各个链上DAPP。帮助他们解决链间信息的互通问题。

LayerZero的白皮书大概这样描述这个方案(我尽量翻译)

上图说明了有效传递单个LayerZero消息所涉及的步骤,图中每个黑底的数字代表了一个步骤。

 **步骤1:**链A(AppA)上的用户应用程序作为事务t的一部分执行一系列的动作。我们通过交易标识符t来唯一标识事务T,t的格式可能会根据链A的类型而有所变化。事务T中包含的一个步骤是通过LayerZero传输有效传递。为了说明目的,并且不丧失一般性,我们假设在这个场景中Appa使用我们的模版中继器。AppA向LayerZero通信器发送一个包含以下信息的请求:

t:代表唯一的事件识别符

dst:代表指向链上智能合约的全局识别符

payload:代表链A应用希望传送给链B应用的任何消息数据

relayer_arge:代表在链A应用希望采用图中所示的模版中继器(layerZero提供的一个可自定义的中继器)时所提交的支付信息的一些参数

**步骤2:**通信器(Communicator)构造一个包含dst和payload的LayerZero数据包,称为数据包(dst、payload),并将它与t和relayer_args一起发送给验证器(Validator)。

**步骤3:**验证器(Validator)将t和dst发送到网络。此步骤通知网络,需要将链A上当前块的块头发送到链B。

**步骤4:**验证器(Validator)将包(dst、有效负载)、t和relayer_args转发到中继器(Relayer),通知中继器(Relayer)需要预取T的事务证明并最终发送到链B。这与步骤3同时发生。

**步骤5:**网络将当前事务(cur_blk_id)的块ID发送给Oracle。这将通知Oracle获取链A上当前块的块头,并将其发送到链B。如果在同一块中发生了多个LayerZero事务,则步骤5只执行一次。

**步骤6:**Oracle从链A中读取块头(blk_hdr)。

**步骤7:**中继器(Relayer)从链A读取与交易T关联的交易证明(证明(t)),并在链外存储。步骤6和步骤7彼此异步发生。

**步骤8:**Oracle确认blk_hdr对应的块在链A上稳定提交,然后将blk_hdr发送到链B上的网络。确定每条链何时发生这种情况的机制是不同的,但通常需要等待一定数量的块确认。

**步骤9:**网络将指定为blkJhdrJhash的区块hash发送给验证器(Validator)。

**步骤10:**验证器(Validator)将blkJhdrJhash转发到中继器(Relayer)。

**步骤11:**在接收到blk_hdr_hash之后,中继器(Relayer)发送与当前块匹配的所有包(dst、payload)、t、证明(t)元组的列表。如果多个用户在同一端点之间同时发送消息,则在同一块内可能存在多个数据包和关联的事务证明。

**步骤12:**验证器(Validator)将接收到的事务证明与网络存储的块头一起使用来验证关联的事务T是否有效并已提交。如果块头和事务证明不匹配,则将丢弃该消息。如果它们匹配,则包(dst,payload)发送到通信器。

**步骤13:**通信器(Communicator)发出数据包(dst,payload)到AppB。

如果你并非开发者却依然能看懂这个方案,那请你DM我的Twitter:@0xOar

2:这个方案主打的优势是:

(1)轻量级,成本较低

其方案并不需要如其他方案一样以来一个基于链A,B上层的链的节点来提供协议通讯。而是可以由项目方自由部署,可以采用LayerZero提供的模版甚至中继器也可以由用户自己设计。且,白皮书中提到一种ULN的超轻节点,比轻节点还轻,我也没找到特别详细的实现。不过从描述中来说,这也是超轻量级部署的一个体现。

(2)基于通信层的解决方案

这是项目方主打的一个卖点,LayerZero认为自身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Layer0的新的通信协议。这一点我们并不认同,他所处的级别并非类似TCP这样的通信协议,而仅仅只是一种链间的数据传输协议,在层级设置中我更愿意将其置于应用层,介于layer2和layer3之间。

(3)不依赖第三方信用

白皮书里提到了Anyswap,THORChain等跨链协议,LayerZero认为前述的两种偏公证人机制(下一个例子会提到)的方案,实际上是在依赖一个中间共识层,用户需要信赖这个中间共识层

所提供的服务。而LayerZero却是一种点对点的通信原语,不需要依赖这个中间共识层。

(4)总结

听起来,LayerZero所描绘的跨链机制相当有趣,且确实能够解决不少实际问题,并且足够轻量化。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也能发现这类非常“技术”的解决方案所犯的一些诱导性的问题。

3:问题

(1)我们并不认同这个是个基于通信层的解决方案

该项目并非一个处于layer0的通信协议,他所提供的主要工具包括端点和relayer两部分,端点负责通信的验证,relayer负责传递消息。这仅仅只是一种链间的数据传输协议,在层级设置中我更愿意将其置于应用层,介于layer2和layer3之间。

(2)LayerZero同样依赖一个中间共识层

LayerZero在方案设计时采用了relayer这个中继器和Oracle预言机互相验证的方式来确保安全性。但是白皮书中也提到了所谓极端情况 — — 中继器和预言机联合作恶的情况。LayerZero认为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可以降低这种风险,但是中继器一般由项目方部署。而LayerZero认为预言机可以选用chainlink这样的服务。且不说使用chainlink通信的成本问题,本质上这样做还是在信赖chainlink不会与项目方联合作恶,而chainlink也是一个中间共识层。

4:主观的前景判断

(1)大部分用户无法获知技术细节上的差异

因此,宣传上的故事性细微诱导往往无伤大雅。还有的“技术”型项目吹的更狠,对于我们来说,见过的“作家”型创始人实在太多了。

(2)轻量级的部署有利于推广和应用

LayerZero方案相比起Anyswap,THORChain,Polkadot,Cosmos,以及另一个要讨论的项目Axelar来说技术和生态的投入以及运营成本相对要小得多。不需要自建节点,吸纳其他验证人。组织一个中间共识层所需要的成本肯定是远大于只提供工具。

在同等资源的前提下,我更看好LayerZero在跨链生态中有更好的应用。

(3)叙事和生态潜力较低

与Anyswap,chainlink这样的辅助类产品类似,LayerZero虽然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因为其产品的特性叙事能力和生态扩展能力不够强。

举例来说,Chainlink自身的中间共识层生态实际上已经足够完善,但由于其预言机这个形象太过于根深蒂固,导致整体的故事性不如solana这类layer1.实际上以chainlink的能力完全有资格成为所有链的layer3.

LayerZero也是如此,工具化的产品定位使其叙事性较差,从后续medium发布的两篇文章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创始人和团队在思考LayerZero的扩展性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与Cosmos的IBC协作的形式。

这约等于将自己定义为与cosmos的其中一个组件相同的叙事级别。

(三)异构跨链通信协议 — — Axelar

这个项目很有趣,从整体的标题和传递的理念与我们今天所讨论的问题不谋而合,他希望做到的事情就是赋能DAPP开发者和区块链生态系统,从设计之初考虑到了一些当前形势下不同异构链生态无法兼容的问题。

1:官方所宣传的愿景

(1):对于底层开发者

将您的区块链插入所有其他区块链

(2):对于DAPP开发者

在任何地方部署您的DAPP,通过Axelar实现任何链之间的资产和信息跨链。

(3):对于用户

从钱包直接与所有区块链生态的DAPP交互。

2:项目的基本原理如下

这个图来自官方的文档,看起来实在太复杂了。我们将其简化为以下的文字流程:

3:Axelar跨链协议流程

假设存在链S、链D,由Axelar提供这两条链的跨链服务

状态信息跨链

Axelar通过 Axelar network内的验证者运行不同链的节点获取并同步各个区块链系统中的状态信息,例如某区块哈希、当前区块高度等。状态信息跨链的核心流程如下:

(1). 链D用户通过Axelar提供的API向跨链桥账户或直接在 Axelar 区块链发起对链S状态信息数据获取请求,记为Q。

(2). Axelar的每个验证者必须运行链S、D的节点软件。Axelar验证者查询其链S节点软件的API以获得答案A,并将A发送至Axelar链。

(3). 一旦大于一定权重的验证者在第R报告相同的答案,则会使用门限签名技术在第R+11区块发布对答案的签名S

(4). 任何人都可以从区块R+11中取出有带有签名的答案S并将其发布到D网络。D网络上的用户可以通过Axelar提供的API查询该答案。

资产跨链

假设用户要求将源链S上的x数量的代币交换为目标链D上的x数量的挂钩S代币S’,存放在用户在D链上地址W_{D}上。工作流程如下:

(1). 用户向跨链桥帐户发送跨链transfer请求 (x, W_{D}),该请求由监听器捕捉并路由至Axelar网络。

(2). Axelar当前验证者集群使用门限签名技术共同为在S上创建一个新的存款地址D_{S}。并将其广播至Axelar网络。

(3). 用户通过监控Axelar区块链得到D_{S},然后将x数量的S代币发送到地址D_{S}

(4). 验证者查询用户是否成功转账,如果在第R个区块中大于一定权重的验证者广播转账已成功,则验证者签署交易tx_{D},该交易将x数量的S’代币从发送到W_{D},并将签名结果在第R+11区块广播。

(5). 任何人都可以从区块R+11中取出带有签名的交易tx_{D}并发布至D链,至此完成跨链资产的transfer。

这个方案相较于前述提到的LayerZero来说更加复杂,验证的流程和逻辑也更多。总体来说,区别较大的部分是LayerZero采用了外部预言机来作为验证人的一部分,由外部预言机来保障安全性并扮演类似中间共识层的角色。而Axelar采用BFT拜占庭共识构建了一个第三方链,Axelar通过CTP将其他链的信息同步到Axelar网络,再由Axelar链上的节点通过门限签名在其他链上传递信息。

这个方案本质上与Anyswap,THORChain所采用的方案没有太大的区别,也可以用公证人机制来代表。这类方案几乎是所有跨链通信的方案中最重要的一个流派。

4:这个方案的优势

(1)独立的第三方链可以发挥出更大的想象力

针对异构链的Axelar网络本质上也是一个区块链网络,虽然其支持,chainA上的某DAPP通过Axelar作为中转的方式跨链到ChainB,但是对于开发者来说最优的解决方案依然是直接将DAPP部署在Axelar上。这样的话无论后续的版本部署在什么地方,都只是向下的发散,而非向上的对接。

Axelar如果能将其自身的生态系统发展的很好,那么Axelar也许将具备成为所谓Layer3的能力。这种地位类似于Polkadot生态当中的中继链。届时,ETH,BTC甚至有机会被称作Axelar的子链。

(2)不必依赖第三方预言机,效率和综合成本可能更低

LayerZero的方案虽然端点和relayer部署成本较低,且很轻量。但是预言机的使用成本以及效率将成为影响DAPP开发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举例说明:如果项目A希望通过LayerZero以及Chainlink传递ChainA上主合约的债务数据到ChainB。但是Chainlink的调用可能需要付费,且Chainlink推送数据并非如Axelar一样直接监听各个链的区块数据,而是定时或者定规则的推送。比如一分钟推送一下,或者债务波动不高于1%不推送。

这部分的行为需要向chainlink支付费用,Chainlink有一个市场叫Chainlink market,这里有许多数据提供商,数据提供商针对每种数据有一个合约,你需要数据,就调用这个合约并支付link,数据提供商链下查询后再将数据喂到你的合约里来(因此查询是异步的,至少有一个区块的延迟),支付的link大概是喂数据的gasfee再多一点点利润,比如Ethereum一次大概收1 ~3 link,在bsc上一次大概0.1 link。

这种异步异构链通信的频率是很高的,相应的成本也会很高。所以,Axelar的通用方案综合成本也许会低得多。

5:主观的前景判断

(1)从整体的产品设计思路上来说,Axelar这个项目的产品形态更加接近于Anyswap这样的项目,因为大部分用户对于中间共识层的去中心化程度容忍度较高。chainlink,anyswap所在链的服务商和生态情况,99%的使用者可能都不太清楚,用户只会关注所在链锁推荐的采用率最高的跨链通信方案是哪个。这就说明通用的异构跨链解决方案真正考验的是项目方的To Layer1的能力。暂时,我们还未看到Axelar有太多的动作。且技术方案上,我们不认为其拥有足以产生自传播效应的优势。

不过,相较于polkadot来说,Axelar生态的推进难度也会大大低于其他的Layer1。可以将其作为工具层也不是再创生态。

(2)从叙事能力来说,Axelar暂时显现的叙事能力上限要远低于cosmos,polkadot。虽然都是跨链,且Axelar甚至可能更加实用,但是Polkadot和Cosmos由于都提出了标准化的区块链协议。这使其整体的叙事能力要远超Axelar。

(四)Polkdot和Cosmos

1:基础信息

Polkadot和cosmos是这个市场上声量最大,生态也最丰富,市值最高的项目。总体上来说,这两个项目所阐述的价值观和产品观都远高于前述的layerZero和Axelar。

这里不讨论Polkadot和Cosmos的具体方案,各种语言的文档多如牛毛。我们从整体方案来做展示。

Polkadot和Cosmos的叙事中都提到了异构链之间的跨链方案,比如substrate和Tendermint链与ETH,BTC等链之间的跨链,基本原理与Axelar和LayerZero并无太大不同,均需要一个中间共识层通过公证人机制完成跨链。

但是Polkadot和cosmos讲了另一个看起来更加有吸引力的故事 — — 标准化区块链和同构跨链方案。换个说法:再创生态的万链互联。

2:与LayerZero&Axelar形态比对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将复杂的流程极简(线程上标识的并不精确,如Polkadot的异构跨链需要桥接链,而非与中间共识层的中继链直接交互)之后可以得出的结果:上述的三种类型的方案在异构跨链这个问题上并无本质不同,但是针对跨链这个大的话题上三种的思考各不相同。

Polkadot和Cosmos认为同构的跨链安全性稳定性都最好,且后发产品技术债务低,因此,虽然也支持异构跨链,但是重点确是substrate和Tendermint的系统内的同构跨链。

Axelar认为统一的标准才是解决异构跨链最高效最安全的办法,因此建立了Axelar的Network。它继承了跨链通信和中继器服务,并且提供了一个与异构链交互的中间共识层。

而LayerZero则认为针对开发者的轻量级跨链通信协议才是刚需,因此只提供了中继器和通信协议,而借用预言机来充当中间共识层的角色。

究竟哪一种方案在2022年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取更多的关注,具备更大的前景呢?

(五):前景综合分析

1:当前的市场竞争格局

a,异构链竞争激励,多链并行已成定局

b,巨鲸沉淀于ETH,用户沉淀在多个成本更低体验更好的Layer1 — — BSC,AVAX,Solana。

c,组合式创新成为创新的主流

d,EVM生态占有率极高

2:参考模型对标

从生态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三种方案在叙述,生态发展策略等方向都各不相同。我们以一个表格的形式来对各个维度对照分析: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各个方案所面临的最大困难的未来的前景究竟如何。以及需要去重点拓展的用户群。

Polkadot&Cosmos由于野望更大,雄心勃勃,所面临的考验也更大。

可以较为肯定的做出结论,除非其自身的各项工具足够完善,生态足够活跃,自成一派。不然很难完成其在白皮书里所描述的愿景。

至少在当前的多链竞争中,看起来Polkadot和Cosmos的同构链核心解决方案并不符合现在的主流。

不过,Cosmos和Polkadot在一些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比如Cosmos提供了一套使用IBC与钉子(pegs)来完成异构链跨链的方案。

简而言之,约等于Cosmos提供的功能已经可以非常快速和高效的建立一个类Axelar的网络。且这个网络未来还具备与其他同构链之间再交互的可能性。

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使核心的同构跨链还无法完成,异构跨链的高效采用也可以当作是Cosmos生态的成果。

不仅于此,IBC HUB也比polkadot的中继链插槽模型扩展性更高限制更小。

而Polkadot的XCMP(还没做完)与中继链的共识耦合较大,很难独立拆分。开发者需要自己再去建立一套与BTC,ETH等异构链跨链的体系。虽然这使得中间共识层的开发成本降低,但是与所描述的愿景确实相去甚远。

这也是多数人更看好cosmos的主要原因。

所以,综合来看,Polkadot的设计在当下可能会困难重重,插槽拍卖完成之后,Polkadot需要大量激励原生substrate链上的DAPP才可以从当前激烈的厮杀中突围。这种难度应该是目前所看的所有项目中最大的。

当然Parity和Web3 foundation的能力毋庸置疑,本文只是从产品和技术层面来分析难度。不作为投资意见。

3:Seer观点

(1)Connext 和 LayerZero的方案也许最快推上市场

因为Connext 和 LayerZero的方案更贴近当前市场当中DAPP开发者的实际需求,以Synthetix的情况举例,Synthetix可以采用Connext+Chainlink的方式来快速的完成Layer1&2的债务池整合。

(2)Axelar所面临的同质化竞争最大

相比于Connext这样轻量级快速部署的切入点来说,Axelar的方案更加同质化,上有Polkadot&cosmos,平行的还有Anyswap&THORChain等。Layer1的采用率将是其最大的障碍,在这方面我不看好Axelar能胜过Anyswap。因为后者虽然目前主攻资产跨链,但从方案设计上向消息跨链升级的难度并不高,且已经拥有了极高的Layer1采用率。

向下Axelar并不甘于仅仅成为一个轻量级通信组件,因为整体的叙事性和价值捕获能力较差。

(3)Cosmos的预计采用率将高于Polkadot

Cosmos更加灵活的架构使得其技术难度更低,更偏向应用的设计风格使得目前基于Tendermint的生态已经跑出了许多出色的产品,包括最近大火的LUNA(Terra)。

(4)Polkadot生态所面临的考验巨大但成功后的凝聚力更强

所有上述的方案中,Polkadot所面临的宣传压力最大,则复杂的技术方案导致了一次次的延误也在不断的消耗用户的信心。

真正能够证明Polkadot期许的可能得是那种“充分发挥链间组合性的杀手级产品”。当然,Polkadot生态所涉及的利益方众多,也许后发优势会帮助Polkadot做得更好。并且,由于较为集中的设计理念,使得Polkadot未来产生规模效应的可能性变得更大,衍生的杠杆率也会更大,属于要么EOS要么以太坊的爹这种未来两极分化的情况。

Subscribe to maybe10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