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分叉:是共识的撕裂还是未来的曙光?

注:本文仅为学习参考之用,不形成投资建议,且代表分享者个人观点及其利益立场。投资有风险,请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做出投资决策。

作者:0x499|Twitter @0x499

9 月 8 日,由Binance 中文和0x499 DAO联合主办的Twitter Space 栏目DeLounge NO.2,邀请了 Stanley Wu (Cofounder & CTO of Ankr)、Adam Efrima (Working on ssv.network)、Chris (区块先生 & Curve.fi 核心) 、Allen Ding (Cofounder of Nothing Research)、大橙子 (零X干货铺合伙人) 五位嘉宾,一起探索以太坊分叉:是共识的撕裂还是未来的曙光,主持人是李雨轩 (Researcher at Mint Ventures)。以下是直播内容精彩摘录:

以太坊合并后,POW 共识切换到 POS 共识,网络安全性是否有变化?

Chirs:

我觉得影响不大。早在2016年以太坊就有提到说要转POS ,经过三年各条测试链测试,已经测试转型成功。目前以太坊 merge 类似于从燃油驱动革新成为电能驱动的汽车,需在落地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提升性能。从 POW 转为 POS ,还是比较去中心化的,所以网络安全上还是有变化的,但影响并不大。因为要运算的事情一部分可以分到分片去做,大幅度降低之前全部挤在同一条链上的问题。但是这次 merge 有很多部分不会更改,所以目前五大更新里面还有很多需要优化的部分,如 verge、splurge、purge 等,所以我觉得后续以太坊的工程师会在此次 merge 以后,集中精力解决其他问题。总之,以太坊会越来越安全、去中心化程度会越来越好。尤其是 ESG 的部分,因为很多这种大的企业会去参与跑节点,这个节点会更分散,而且对环境也有好处。

Stanley:

我觉得它去中心化的程度并没有降低,而且它的网络安全性也没有变化。POS 和其他的区块链 validator 在本质上基本上是两回事。POW 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更加去中心化,所以具有两个“低”特点,一个是低门槛,还有不同的 minor 之间是一个低差异。因为经过多年发展,还有各种各样 minor 出现,以及在硬件上面更多的往asic1 minor 之类方向的发展。所以虽然 POW还是原来那套设计,但实际上它的差异性或者说它的门槛已经跟原来完全不一样。

以太坊2.0 的 POS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是想解决 POW 存在的问题。从机制上保证低门槛和低差异,以及更多的 validate 的存在。比如说每个 validator 32 个只有只能允许有 32 个以太。同时它在算法上面比如说每个 epoch 里面会有 32 个 slot 等。可以保证虽然有那么多的 validator 但并不是说某一个 validate 或者某一批 validator 能够有绝对的一个控制权。同时在算法加密上,也做了进一步的提升。

所以说以太坊合并尽量保证了尽量多的 validata 能参与到共识当中,同时也保证了并不是由个别的 validata 或者个别的 vlidata 运营商能够控制所有的网络。由此保证了其驱动性化。同时在以太坊安全性上,是有加密提升的。并不知道多年以后计算机算力发展程度。但目前为止的话,以太坊merge 中心化的程度和其安全性都有所提升。

Adam:

我认为现在可能有99%的人不能以任何方式真正参与比特币挖矿。但是100%的人都可以而且可能会参与到向 POS 和定理安全和共识机制的假设过渡中来。所以,以太坊 merge 之后转成 POS 之后,其门槛变得更低了,所以整个系统变得更加去中心化,也会更加的安全。今年向 POS 的过渡,对于我们来说会更安全、更去中心化,这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Allen:

我认为刚切换的时候去中心化程度肯定是降低的。但是长远来看,去中心化程度反而是上升的。目前有接近这个 65% 的节点都受制于美国监管,由此催生了大家其实对于审查的担忧。我个人认为抗审查是去中心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切换后的去中心化程度是下降的。 但是从长远上来看, POS 机制还是降低进入门槛的,会比矿机更加适合于 C 端用户的拓展。毕竟矿机的门槛有一部分是在于能源获取,还有场地的这个物理属性,POS 是没有这样问题的。而且我觉得未来会有更丰富的矿值生态,太坊基金会也推荐了一些即插即用的节点方案,对于普通人门槛更低。

安全性而言,刚转 POS 的时候,安全性是最不确定的,甚至可能是下降的。但是长远来看安全性肯定是提升的,而且是大大提升。因为现在只需要控制大概 700 万个以太就可以发动攻击。再加上有很多节点掉线,可能需要控制的以太坊数量就更少了。所以我个人认为在刚转POS的时候,是以太坊最脆弱的时候。一旦切换之后,问题就不大了。长期来看的话,我觉得 POS 安全性肯定是高大于 POW 的。因为 POS 机制下作恶成本更高。

太坊在切换为 POS 之后,会不会面临更大的来自于监管的一些风险?

Chris:

我有两个观点:一方面是觉得没什么大碍;另外一方面来看的话,可能在短期监管中心化会比较有热度。我觉得 POS 不会比 POW 难监管。政府如果想去监管,特别是蓝筹项目,很容易监管到这些人是谁、在哪里。但是我觉得对于节点上的验证的话会比较难。目前有很多节点的机器,在监管上越来越难知道在节点认证的是谁。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就是分两个层面,一些监管会变得更加容易,一些会变得更难验证。

Stanley:

我这边认为其实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是需不需要监管;第二个从技术上来说是否容易被监管。那首先从需不需要被监管来说,我觉得如果一个区块链技术或一个区块链项目要落地的话,必须要受到监管。比如说像各种各样的 Defi company 一旦达到一定的规模的话,一定更多的是希望往 regulation 的方向走。而且美国证监会美国相关指令的话,所有的公司或者团体必须 follow 。还有就是,如果有更多的 web2公司来参与的话,比如说类似于资产管理公司,我们需要知道是谁在操作或者资金的来源是谁。所以说从监管的角度来说是需要被监管。从技术角度来说,POS和 POS相比包括以太坊 2.0 的 POS 跟以太坊 1.0 的 POW相比的话,确实更加难监管一些。因为监管所需要的付出的成本和需要的参与者会更多一些,所以监管难度更大。

Adam:

我觉得政府会去监管这个技术,但是很难达到有效管理,因为技术发展的太快,政策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速度。因为技术在前期发展的比较慢,在后期打下这个技术后,技术会发展的特别快、功能会更多,产生的问题也更多。

Allen:

第一个大家不用担心合并之后被监管问题。虽然现在有 2/3 的这个矿池,集中地来净掉交易,延缓上链时间。但其实这个净交易并不是控制住以太坊,让这笔交易上不了链了,它其实只是延缓上链时间。延缓交易上链的速度和效率。 第二个我不认为 POS 节点相比于 POW 矿工是不是更容易被监管。因为问题的本质是一个中美监管切换的问题。这个事情和POS以及POW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和参与者还有其政府的政策有关。并不能说 POS 比 POW 更容易被监管。

大橙子:

这个东西其实还是主要是跟参与的人有关。因为监管后上链只是慢一点。 坚持底线,所有交易就可以商量。 所以我觉得这这不是问题。

合并之后,以太坊的经济模型会发生较大的改变。这些变化对于以太坊的价格(短期的价格、长期的价格)会有哪些影响?

大橙子:

我个人是以太坊信仰者,我会把我更多的其他的币全部往以太坊换。并相信未来有可能市值超过比特币。Merge 当天可能会被跌一波,因为 ETHW 这个市值剥离以太坊。这可能是一个好的机会。之前跟江卓尔老师吃过一次饭,他有一句话我印象蛮深,他说:“最近这一波大跌可能是以太坊持有人最后的阵痛”,这是对以太坊的极度看好,我也蛮认可。

Allen:

我也是以太坊吹。我觉得短期价格不由经济模型决定,更由市场资金的去向决定。 如果未来一周继续有大量的资金涌入以太坊的话,那就是题材炒作行为。那我可能更看好 Merge 之后,因为炒作结束。(利好落地即为利空),如果说长期影响的话,毋庸置疑我是以太坊吹,我是看巨大利好的,前段时间我们内部做了一个研究,大概量化算了一下以太坊 Merge 前后的通胀模型,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当前以太坊每天通胀是 13,000 个来自于 POW ,再加上 1500 个来自于 POS ,两边都在通涨。因为POS 现在全网是 1400 万左右,所以每天 POS 的进产出大概是 1500 个。加一加,现在每天以太坊有 14,500 个的净通胀(没有算 EIP-1559 的通缩)。
完成 merge 之后,我看在完成 POS 之后,全网的质押量可能会在 3000 万到 3500 万这个区间。如果算 POW 的通胀没有了,就只有 POS 的通胀,在 3000 万的质押量话,每天 POS 的净通胀是 2500 个。可以理解为通胀会从现在的14,500 变成未来的2500。这个减产力度比比特币四年一次的要大的,14,500 变成 2500 ,可够好几次减产了。

再分享一个数据,现在 EIP-1559 的消耗模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平均 gas price 是 1 gwei 的时候,每天燃烧个数是 100 ETH。这个简单的模型没有那么精准。但这意味着什么呢?在 gas price 是 20 gwei 的时候,每天燃烧 2000 个ETH。在 gas 是 100 的时候,每天燃烧 1w个ETH。这个数据是在过去一年半,以太坊牛市时候的数据。

这意味着在牛市 100 gas price 以上时每天 POS 的通胀是2500,同时每天的燃烧是 1 万个,因此很有可能 ETH 的经济模型将发生根本上的逆转,从通胀模型变成通缩,而且通缩量可能是,一轮有时候会缩 4 到 6 个点。因此长期看好其价格。

Adam:

我很同意,以太坊超过比特币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第二个考虑到个人机会,ETH 变成 POS 之后,每个人要参与 ETH 质押,年利率就从现在每年至年度 5% 的水平涨到 10-15% 水平上下,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是蛮好的机会。短期看一下经济状况,例如很多人很担心股票、美国、通货膨胀这些话题。大方向未来绝对是好的,我觉得会超过比特币。

Stanley

从短期真的很难讲,特别是对 merge 来说,并没有改变特别多的供需。 从短期来看可能比较注意一个事件,是等 withdraw 开放。因为这次 merge 其实并没有 enable withdraw,Lock 进去的以太全都没有得到释放。如果一旦几个月后开放 withdraw 的话,对以太坊的 supply 会有比较多的增长,可能会有所影响。从长期的角度看好的。因为从各个区块来说,现在都是在做一个落地的方向发展。不光以太坊2.0,其实从各种各样的主流的区块来说,更多都是从单链模式往多链模式走。希望以更多的低成本高容量就的方向发展,支持越来越多的应用或者游戏。

我们可以看到 ETH2.0、Polkadot 到 Cosmos 包括 BNB 、Polygon 和 AVAX 这些主流的区块链全都是往多链的方向发展。那今后就看大家比速度了。从这个方向来看,以太坊本身它的开发进度和大家对它的信心,还是比其他的五个 competitor 优势更大一些。所以说最终长期的还是看开发的进度和最终落地以及大家参与的一个程度在这边。所以不管从短期还是长期角度来说,以太坊还是值得观察的一个区块链。

Chris:

最明显的是 three halving ,有点相当于比特币减半了3次这种感觉。最明显的就是挖矿奖励降低90%。Merge 后,以太坊平均每天这些矿工们要卖以太币来去付这些电费挖矿的各种费用,就瞬间消失了。所以对于以太币,它是一个很大利好。2020 年的 defi summer 也是因为比特币减半才算真的启动。我觉得每一次 crypto 牛市都需要某种催化剂,这是一个 catalyst ,但反观来讲的话,比较 bears 的看法是宏观经济非常不好。Crypto 都是跟着比特币跟以太币走,比特币跟宏观经济在走。当股权公司认为很多币种估值过高,开始 repricing 和售卖,却不愿离开 Crypto 时,ETH 就是一个选择。

最近有一个假说,这一次是整个 ETH 的叙事带动估值,最有可能超越比特币的一次。但是这个机会,可能不是 merge 当天发生或 merge 后面 10 天发生,可能要3 到 6 个月的时间。

怎么看 Layer 2 为降低费用和解决以太坊网络拥堵提出的方案?以及怎么看 Layer 2 的赛道?

Adam:

我非常看好,用这个行业解决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们公司在探索如何将 ETH 质押和 Layer 2 结合起来?因为目前被锁定住的 ETH 量特别大,却无法产生任何 APR,就卡在那。如果可以使用这些 ETH,让持有人人参与区块链的安全,得到一定的 APR,那将会一种共赢。 Stanley 从 merge 角度来说,它不能解决高 Gas fee 的问题。从 ETH 1.0 的角度来说,它没有任何改变。在上面跑的 smart contract 和 gas fee 还是基于供需的一个关系。但是从长期的角度来说,Layer 2 本身它是希望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 capacity ,第二解决问题是 privacy ,但是 capacity 会更紧张一些。

目前为止,所有的区块链在前进的方向就是希望落地,无论从游戏从体育或者说一些奢侈品牌 ,越来越多都是希望能够进入 blockchange 领域。但是目前阻碍他们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 capacity 。我们去年观察到,比如说像 ETH 和币安智能链在 capacity 上面就制约了很多项目的发展,包括像一些游戏,去年就可以上线一直拖到今年。

但是从更加未来一个 promising 的方向发展,Layer 2 会更好一些,而他的解决方案会比较 flexible ,他它不需要对于 Layer 1 进行一些硬分叉。就比如说像现在以太坊硬分叉,或者比较高耗能的升级。Layer 2 本身还是比较 self-contined 的一套技术。这两者本身并不发并不冲突,他们的发展同时都是希望解决同样问题,在各自的技术赛道上再往前走。我觉得以太坊 2.0 今后会有更多的 sharechain 出现。其实本身就是一组人,分成两个团队,一个是以太链 2.0 ,一个是 Layer 2 来解决多链的问题。

对于 Layer 2 我今后还是非常看好的,包括已经很多有一些初显端倪的团队已经出现了,可能今后六个月左右的时间,会有一些明星项目最终呈现,这点还是可以拭目以待。Layer 2 其实本身它是一个存量和增量的概念。就目前存量来说,应用其实确实应该说已经分配到比较多的 Layer 1 或者说各种各样的赛圈之类的。在 anker 这一头,我们也有跟很多 web2 公司交流,包括游戏,包括像一些头部的像 Microsoft、Google, 但是确实就哪怕像一个村镇级别的微信应用,目前的 Layer 1 都有点难把它跑起来。如果 Layer 2 能够比较大的增加容量/TPS ,那实际上会有很多的应用会加入到区块链的赛道,提供更多各样的应用。所以 Layer 2 实际上是一个enabler ,能够带来更多的应用,带来真正 Layer 2 的应用。哪怕就算 TPS 如果从 1000 提到 1 万甚至 10 万,其实能增加应用就相当多了。

Chris

我非常看好现在 Layer 2 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以太坊现在 merge 只是第一个阶段,后面还有好几个阶段才真的解决网络拥堵的问题。当 merge 问题解决后放心了,就可以花更多时间在分片技术上。Layer 2 其实不管是 Optimism/ Arbitrum 或现在其他 Layer 2 的 solution ,我觉得有好有坏。第一看好的原因,现在一期大家从各条 Layer 1 的App 上去,compiler 已经非常顺畅。很多项目可以得到像 Optimism 或 Arbitrum 团队的协助来在 Layer 2 上开发,不会像之前复杂。这两条链的生态越来越丰富。

但当下比较不看好,因为 Layer 2 有很多选择,但都有点大同小异。而且项目方在在开发时并不可以把所有资源专注在一条线上,在市场上资源很少的情况下反而让资源都分散了。 这个市场上的资源一直在被瓜分的,并且还有几个最新刚刚融完资的公链项目出现。去年大家可能还乐意看到雪崩、phantom、polygon 以及各种 EVM 链,但市场本身并没有变大,只是不断 fork 一些现有的产品上去。并且因为害怕黑客攻击,导致用户不敢靠近一些 DeFi 项目的创新。看好 Layer 2 的技术,但不看好未来的发展。因为争夺资源,导致产品难以互相应用、让市场成长起来。可能最后会有一个赢家,但很难说

大橙子:

大家都已经有共识,就是 layer 1 安全可靠就好了。然后 Layer 2 就省 gas fee,快速操作。我个人还是比较看 Layer 2 的。我觉得就不同的 Layer 2 的解决方案,可能有它的优点,但都有它的缺点,缺点会有解决方案。比如说 Arbitrum 它本来要出来 7 天,因为有 multi chat 它你就更快解决了这个问题。 所以我觉得再等等, Layer 2 一些问题会慢慢完善。 Allen 我个人理解就是以太坊 merge 就是为 Layer 2 的腾飞扫清结构性障碍,打开新的篇章。 因为 merge 之后以太坊的路线图就是共识层、数据层、执行层的这个结构。其中 Layer 2 是共识层和数据层,现在这个 Layer 1 ,它主要负责安全,那执行层就是 Layer 2。

那为什么它叫执行层呢?你可以理解为就未来 merge 之后,Layer 2 相较于 Layer 1 来说,应用的占比会持续的变大,也就有更多的应用以后会在 Layer 2 上跑。而且我看好的是,大型应用会做自己的专有 Rollup,这个我是非常看好的。现在公共资源链,最大的问题是性能不满足大型应用,但 Rollup 其实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 Layer 2 是一个机会,依旧是非常大的赛道,哪怕现在 ZK 系也好,OP 系也好,都已经看似有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了。

从 ZK 来分支来说,ZK 的第一把交椅到底谁来坐?现在并不确定,start net 或者 ZK think 的声势确实很大,但我个人觉得在上线之前,一切都有可能。而且再说说 op 虽然有of optispace 还有 arbytron ,但还是机会非常多。包括下一轮牛市来,市场容量再一次打开的时候,以太坊它市值会涨,那下一次牛市来,市场再打开的时候,Layer 2 又会多很多的新的叙事和一些资本推动,这个空间非常大。所以我还觉得就整体,Layer 2 赛道的竞争可能才刚开始。

以太坊2.0完全实现之前,对于其他新公链的市值与生态方面有哪些发展?

Chris:

这个问题很好。我觉得大家都认为以太坊是智能合约里的比特币,是很难超越的存在。但是它总是会给很多机会幻想,所以让大家可以尝试做类似的事情在其他链上。我通常会把这些公链比作国家,就是今天在以太坊卖珍珠卖的不错,就去Avalanche、Fantom 卖同样的东西。对于如果有这种财富创造的机会,大家都会尝试去做,就是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各种的山寨品出来了。但是山寨不是不好,大家可以从中学了这个技术,然后又去优化 copy 这种这种技术。

所以我觉得新的这些公链出来,就是给予其他的 founder 机会去那边创造他自己的生态,所以所以我觉得后面这个发展还是很大。我近期也一直在看 APtos 和 Sui 的 move language。我觉得任何的这种技术跨到其他链上去开发,要做的话其实都还是有一定的门槛难度。就像为什么大部分在以太坊的项目要到 Solana 上还是非常困难的。

另外一个问题是讲这次牛市会不会像上一轮牛市一样?我觉得很有可能搞不好还更大。但是这一定要当 Crypto 真的能跟宏观经济脱钩,我觉得再也没有办法脱钩的时候,我们可能要进入2-4年或6年的衰退。尤其各国都有自己的通货膨胀的问题,而且这次看起来是非常非常的严重这次。Crypto 其实出生于这个正好是 08 年这个经济危机后,就是享受这 10 年 12 年的这种经济不明,那他有没有办法在一个长期下行周期的世界经济衰退中存活?就是就是蛮值得期待。那后面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东西可以出现,虚拟世界还是一个很大议题。各类新型的产品,我觉得其衍生品也真的会在 Layer2 出现。

Stanley:

牛市比较难预测。目前的话,很难有新的公链出现且在市值和生态上都有较大发展。因为现在不像几年前把以太坊拿过来魔改就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公链。现在如果要出现一个新的公链,还真需要一些新的东西。就像前面提到的 Aptos和 sui。他们更多通过 Move 这样的智能合约编程语言能够做到并行计算,够让更多 CPU 的使用变成可能,而不是像现在基于以太坊一样,只有单一CPU运行。所以他们确实在技术上有一定创新的。

我这边把 Layer2 成为其中一条公链,如果今后有新的公链的话,它必须在上面有所创新。我们本身涉及到的很多落地项目,再三强调对于 Capacity 的性能提升至关重要。其实有很多项目摩拳擦掌地想进入区块链,但是一谈到产品设计,一谈到 Specification,会发觉他们在区块链上很难驾驭。要么他们改自己的技术上面的设计,形成多区块链的一个支撑。但是准入门槛就会大大提升,所以说在这边,我会更多研究落地相关方面的技术市值和新公链。这些 Layer2 的公司对于现在的区块来说就是一个增量资金,且新的技术提供者能够独享这些增量资金。而这些增量资金就来自于一些有现有资源的公司,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完全取决于技术,至少我个人认为在技术上能够做到多好,如果能在这一方面做出一些基础突破的话,实际上对于这些公司的 benefit 会非常大。

Allen: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一定会有牛市,我甚至可以说在未来的1-2轮行业周期里,公链的机会一直都会在。下面从两个角度来谈一下。第一个是从市场规模的角度,我个人认为目前 Web3 中成熟的商业场景只占到传统商业场景中的不到万分之一。这意味着其实有很大的商业需求和流量增量在,从这个角度来看,公链当然一直有机会。

另外,我们不能指望每一个 Web2 的公司带着它的商业模式、存量用户与技术进入到 Web3,被我们 crypto 洗脑,要求去中心化、开源、拥抱治理。对于 Web2 这种大型机构,他们进入到我们行业,一定会保有传统的商业模式,就是垄断。他们一定会给各自的场景去设计边界,这肯定会是个常态。那么我个人觉得公链就是这样子的边界,所以他们未来就是第一个市场规模,我觉得增量很大。如果他在 Web2 是一个霸主,他来这边公链永远是他第一个选择。第二个是从我们基金的角度,我个人觉得基金投资公链的需求它一直在,甚至我认为在未来1-2个周期,这是刚需。

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对于一个投资机构来说,如果每个 case 都需要做独立的投资决策,这种 portfoio 产生的效果不大。如果能达到1+1>3的效果,这种是我最喜欢的投资方式,这个模式其实就是押注某个生态的公链,这种投资方式在我们这个行业并不少见。不管是 Solana、Polygon 还是 Avalanche 其实都有这样子,他们就是喜欢押注生态,而且公链的生态体量可以做的很大,完全可以容纳一个大型基金的 AUM。因为现在其实我之前在另外一个分享上面也说过,现在我觉得一级市场其实钱不少,有很多的欧美的大型机构,它们其实在牛市的尾巴融了很多的钱,不过他们现在也不知道投什么。那么公链不就是最完美的这样子一个标?所以从这个角度,基金它是有刚需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其实我觉得是跟行业的特质有关的。现在我们这个行业有个特质叫炒新不炒旧。其实大家讨论到 Aptos 讨论到 sui ,我个人觉得从一个比较研究底层这个对 consensus 人来说,我觉得这两条链其实创新点没有那么大。我在之前一个专项的 space 当中,我所说了其实我觉得就以 Aptos 为例,我觉得它就是个 Solana 改。我不是我全盘否定他。但是我觉得就是说他的这种创新跟可能 2019 年 2020 年那种就是 Layer 1 百花齐放的状态还是不太一样。正好是在这个熊市,大家都手上有钱,都需要选一个标的进去,然后这个标又省事、安全链又高、未来又有想象力。那是公链对吧?炒新不炒旧这是肯定的,因为很多旧的公链你现在都已经从山顶掉下来了,你现在去二级市场收他的筹码依旧还是很贵,对吧,都还是百亿美金的。那为什么我们不在一级市场去捧一个 30 亿美金 40 亿美金 50 美金的新项目的?就这个是行业的一个特质决定的。

所以哪怕我觉得就是行情很冷,哪怕我觉得这就是甚至某一段时间公链都不能够再有很强那种范式创新了,但我觉得也不影响有些基金他就是想推出炒一个新的这样子的公链。所以从这几个角度,我觉得公链这个赛道的机会会一直有的。


                                 END                                                 

                              关于 0x499                             

0x499 DAO,连接全球Web3领域的创作者,创业者,艺术家,和开发者, 共同打造基于愿景和兴趣连接的创造力元宇宙入口。

                            Twitter:@0x499                                         
                    DC:https://discord.gg/MYy6CEyMpQ
Subscribe to 0x499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