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理由责怪那些“看不起”你的人
July 26th, 2022

|轻视别人,是人的本能

心理学对人的感观有一系列的定义。其中有一种,能很好解释人们习惯性“轻视”别人的特质。

一个人完整的反应链,是接触引发知觉,知觉引起意识和注意,从而输入记忆,形成思维,最后通过语言或行为输出。

当我们不曾亲身体验他人的艰难,感受到选择的不易,相当于缺少了认知的前半段过程。

被截断的感知,必然陷入单方面经验的牢笼。既困住了自己,也让情感的交流诸多阻碍。

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努力打破这个疆界。

你“看不起”别人,不怪你。

因为,你没有时间对每个人详细了解。擦肩而过,哪有那么多的感同身受。

匆匆相会的时光,非三言两语就能深入。

仅有的一些交集,不足以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相见恨晚,交心交肺。

你不知道那些冷硬严肃的人,曾有过怎样的经历。站在时间的此刻,你只看到他的挑剔苛责,只感受到他身旁冻结的气氛。

你只看到一些人“穷讲究”,吃穿住行力求精致,样样价格不菲。看到他在人前的威势,在条例规则上的死板。

却看不到他在爱人面前的柔软,对陌人的友善,以及人后的努力,在人情与现实间做出的平衡与周旋。

|小心你看不到的部分

人与其他动植物最重要的区分,是我们拥有意识。

而且,每一个时期内,一个人的意识不会完全展现。它会根据环境,进行选择性地表达。

与人相识,我们都跨不出“容易轻视他人”的界限。有的人努力冲破,不过是将这条线移得更远一些。

再渺小的人身上,也有不能小觑、足以撼动整盘棋局的地方。

越熟悉的人,越需要刷新相看的目光。那些不曾完全表达的意识,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不会停止一分一毫的生长。

多换一些角度,才能减少盲区的伪装。

|被“轻视”,是生活的常态

我们不可避免地轻视别人,自然,也会被他人轻视。

比如,父母容易轻视子女的智慧,不相信他们离开自己,会很快独立,过上真正开心的生活。

被轻视的人,一开始会张牙舞爪地张罗,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却小瞧了为人父母的用心良苦,误将他们的疼爱当作嘲讽。

爱,总会自然地升起一面屏障。让相爱的人隔在两端,站在不同的起准点上,模糊眺望对方的位置与疆界。

殊不知,被屏风遮挡的视线,何止一方。

各自真实拥有的东西,与呈现在视线里的部分,都将保持默契的比例。

在看清一些人之前,你不必急着让人“看得起”。

一个女孩曾致力于出人头地,让那些对她冷嘲热讽的亲戚羞愧于旧日的言行。

奋斗十余载,终于体面归来。当她再看到那些人,才发现这些年自己的力气用错了地方。

因为,他们要么继续在自己的看法中自得其乐,要么瞬间变脸,那副奉承讨好的模样让她无福消受。

热闹散去,她忽然心疼自己。为了此刻,以及那些年被她埋葬的一个个梦想,一个个自己。

原来,那些围绕在我们身边的人,我们不必让他们每个人都看得起。

这个目标过早涌现,反会将人挤入阴暗的小道。让人生失了该有的风采,也错过一路上的美景。

|有喵寄语

“轻视”别人,是人的一种本能。可不该成为一个人贪图安逸,自欺的手段。

如果一个人的全力是十分,能够表现出来,让人感受到的部分是五分。聪明的人不会用自己的五分,去轻视别人的五分。

而是努力提高自己能力的疆域,增加展现的比例。

否则,真正承受这种“轻视”的人只有自己。

Subscribe to chili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chili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