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8 │ 說書《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非暴力溝通][溝通不難]

EP18

打給後,歡迎大家收聽【好好生活鴨】

我是Brian

這是一個專注在分享好書、自我成長、希望你好好生活的節目

今天分享什麼好書呢?

今天來分享一本《我想跟你好好說話》,作者是賴佩霞老師

這本書我們會講

  1. 溝通四步驟
  2. 從小的溝通習慣
  3. 原生家庭的影響
  4. 吵架時的反應
  5. 好運如何經營
  6. 什麼是你最好不要做的事

爲什麼我們會有溝通的問題或困擾?爲什麼我們會吵架?爲什麼我們溝通後會不開心?
因爲我們習慣用某些溝通方式,你知道你習慣的溝通方式是「豺狼式的語言」或是「長頸鹿式的語言」嗎?

這本書採用的方法是已故知名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Marshall B. Rosenberg)博士所開創的「非暴力溝通」理論爲基礎,再加上其他心理學家的研究。
盧森堡博士特別用了「豺狼」和「長頸鹿」這兩種動物,分別代表了暴力語言及非暴力語言:

非暴力語言就像長頸鹿一樣,有更高更廣的視野及高度,還有一顆強大的心,願意聆聽與包容;而暴力語言則像豺狼,領域性、控制慾及攻擊性強,習慣自我防衛,凡事總要爭個輸贏。

從我們是小孩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被長輩說「因仔狼有耳無嘴」,所以我們不會真的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需要、以及練習去溝通清楚。

有耳無嘴
有耳無嘴

有些家庭會習慣吼小孩,或者會習慣溺愛孩子,有些則是放縱孩子想幹嘛就幹嘛,所以我們都是從自身家庭、家長怎麽對待我們、自己在家族當中是怎樣的一個角色,這些的成長經驗來學習到我們跟他人互動與溝通的方法。

你有發現你自己在家庭中的溝通習慣是什麼嗎?
如果你沒有思考過這件事,那要如何能夠確保說你自己的溝通是沒問題的,是不需要反思以及做調整的呢?
因爲我們通常都會認爲自己是對的,別人才是做錯的那個,要改也是別人改,爲什麼是我改?

但是,如果你現在有感受到你在你的家庭關係、人際關係中,有遇到一些溝通困擾或問題的話,爲什麼要那麼在意誰是對的?誰是錯的?你是對的又怎樣,你的溝通不就有遇到困難嗎?也不會因爲你就覺得你是對的,這個問題就解決了不是嗎?
你會覺得是誰對誰錯比較重要?還是你的關係比較重要?
不就是因爲我們會在意我們的關係,所以我們可能才開始思考要怎麼解決現在的困境,或者是去找書、找朋友討論等等嗎?不就是因爲我們還是會想要狀況變好所以才會採取行動嗎?

何不暫且放下這個「我是對的」的想法,而去看着你重視的關係。能夠讓關係變好,就算自己錯了又如何呢?誰能保證自己一輩子都是對的都沒做錯過決定呢?

真的是對的嗎?
真的是對的嗎?

我們需要去觀察我們自己的想法,那些我們心裡真正的想法,那些我們可能沒有注意到的豺狼式的語言。

你知道在溝通中常見的「豺狼式語言」會向是用以下句子做開頭:「你總是......」、「你一天到晚......」、「你又來了......」、「你都......」、「你從來都不……」。

這些句子其實是評斷某個人,貼某個人標籤的一種說法,並不是真正的事實,而這容易造成兩人關係的誤會,是豺狼式語言的一種習慣攻擊起手式。這後面會一併多解釋清楚一些,但要先習慣少用,很多時候這些起手式的習慣很容易成爲吵架引爆點。這需要留意。因爲這其實是會傷害你的關係的,不管這個關係是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朋友關係。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不會喜歡「豺狼式語言」的溝通,因爲聽到的感覺很糟,但我們還是需要嘗試着瞭解爲什麼身邊的人會習慣使用豺狼式語言,然後演變成現在的溝通困擾。

有的時候可能會是我們沒有對別人發揮同理心,也許使用豺狼式語言的人自己也不喜歡這樣,但是他們不知道要怎麼辦更好,於是就一直使用習慣的豺狼式語言來溝通。
但如果你是想要找到原因的,想要瞭解別人或自己爲什麼這麼做,所以你開始翻書、查資料、甚至來聽我們這集的podcast,而這份想要關係變好的心意,這份在乎,都是很好的一個出發點。

如果你是一個聰明人,我相信你是,何不由你來作出一些改變的嘗試呢?爲了讓自己所處的關係更好,使用你的耐心來對待他人,練習長頸鹿式的語言做溝通,並且也發揮同理心。

我們可以試着想想看,如果我們是家長,我們用身教教導我們的孩子「豺狼式的溝通」,那這樣孩子長大以後,會怎麼對我們呢?是小時候吼小孩,長大以後小孩吼你嗎?當你老了以後,你會喜歡你的孩子使用你現在對他的方式來跟你溝通嗎?這是一個可以認真思考的問題噢!

到底要如何教導孩子、要使用怎樣的方式對待孩子才是比較好的呢?在你跟孩子的相處中,你的孩子的需要你都很在乎嗎?你的孩子會經常表達他們自己的感受嗎?還是他們表達感受的時候會被忽略呢?身爲家長的你,是否會經常的失去耐心,對孩子生氣,甚至大吼孩子呢?還是在孩子想跟你溝通他的感受的時候,會被你說,閉嘴聽我的就對了?

當我們自己或者朋友步入婚姻,我們或多或少都會聽到「婆媳問題」,婆媳問題到底是什麼問題?你會不會覺得,婆媳問題其實就是婆婆的溝通習慣跟媳婦的不同呢?還是婆婆是真的想要虐待媳婦,所以才有婆媳問題?
如果婆婆在家裡也是習慣使用「豺狼式語言」溝通,那婆婆年紀這麼大了,也不一定會主動去看書,他要如何知道自己要怎麽改變呢?

我們所使用的言語,可以創造出自己的天堂,也可以創造出你的地獄;言語可以傷人也可以讓人感到幸福。

「給出去的,一定會回到自己身上」

這件事,不管在任何的關係上,都是絕對正確的,不管是親子關係、夫妻關係、朋友關係。

當我們習慣使用自己覺得很有效率的溝通方式,很有可能就會掉進豺狼語言的陷阱,像是什麼?像是我們會習慣使用命令式的詞彙,舉例:「聽話照做!少囉唆。」、「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

命令式的說話方式,問題的確可以馬上解決,但是他的代價是很大的,像是你如果都習慣命令孩子,孩子在你老了的時候也都命令你,你說的話會創造你的命運。

這樣的習慣,就算你長大了離開家,去外面生活,還是會習慣這樣的「豺狼式語言」的溝通模式,盧森堡博士認爲每個人都都是溫柔且友善的,基本上不會經常去傷害人,所以我們學會的這些「豺狼式語言」,主要是由後天學習來的。

也許,也會有很多人會經歷夫妻之間的溝通問題,在開始討論夫妻之間的溝通問題之前,要先知道書中我覺得佩霞老師的老公講的一句很正確的話:「哪個人的自尊心不強?」

如果你可以理解自尊心,所以你會需要去發揮你的耐心、同理心、尊重,在伴侶溝通上,否則,可能會很容易爭吵。

當我們爭吵的時候,這其實是一種壓力,人對於壓力反應有四種主要反應,「戰」、或「逃」、或「裝死」(英文是freeze)、或「討好」

你有沒有思考過爲什麼會有工作狂?他們可能家庭相處遇到問題,但他也不知道怎麽辦比較好,心情很煩,只好逃到工作中,把自己弄得很晚回家,可以不用面對家庭問題,或者晚一點面對家庭問題,這樣回家以後,有問題,也可以生氣說,我那麼辛苦賺錢養家,怎樣怎樣怎樣。當然努力賺錢養家這件事我們還是基於肯定的立場,畢竟賺錢辛苦這個是絕對的,有付出有苦勞。

那會不會有些人的逃避不是變成工作狂呢?會不會是酗酒呢?抽菸呢?或者是賭博?或性呢?藉由這些種種來麻痹自己、逃避現實嗎?

那如果這個人的壓力反應不是「逃」,是「戰」呢?
會不會就常常講一些酸你傷你的話語呢?

像是「你從來都不關心我的感受!」

暴力型的語言,其實職場也會見到,

「業績這麼爛,你可以再鬼混一點!」

「你是豬腦袋嗎?我已經教你幾遍了還是學不會!」

這種明明心裡有所盼望、有某種需要,希望獲得滿足,但是卻沒有辦法具體告訴身邊的人(或許自己也沒搞清楚),只能迂迴的透過對別人、對環境的批評,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渴望。

這類情形都有一個共同點:用批評取代期待,以攻擊取代需要與請求。

當你的需要有被滿足,你會感到開心;相反地,當你的需要被拒絕或沒被滿足,你會感到難過。當這種難過的時候,往往會是「豺狼式語言」跑出來的時候,像是這時候就會說,「你應該......」、「你必須......」、「你不應該......」來要求對方做改變,以符合自己的需要。

但不管是誰,改變都是很難的。我們都不喜歡被改變,因爲那不是自願的。而溝通也不該只是一個告知,不該是一個命令,不是一個目的,溝通是一個人跟人之間連接的鑰匙,我們需要去瞭解彼此的需要,當我們試着去瞭解彼此的感受及需要,當對方感受到自己的心意,你想有沒有可能會因爲這樣,而讓對方更願意來參與我們的溝通?或者白話一點的說,對方有沒有可能會因爲這樣更好溝通一點?

需求真正的意思是什麼?是我需要你的幫忙,跟你的合作,如果你可以回應我的需求,那我跟你的生活會變得幸福。

溝通是一件我們需要去發揮我們的愛的事情。當夫妻之間可以好好說話,光是這樣就可以幫助對方非常非常多,但這個概念永遠都是簡單的,現實要做就有相對的難度,我們還是可以爲此努力。

好好說話,代表着其實是在一個無壓力狀態的溝通,人們通常都是在無壓力的時候比較聰明,遇到壓力的時候人會變笨,爲什麼你不會想要一個溫暖、舒服、輕鬆的溝通對象呢?爲什麼要讓對方變笨呢?怎樣會讓對方變笨,給他壓力就讓他變笨,用豺狼式語言攻擊他,也是一種壓力,他也會變笨。最後就是他變笨,然後你的溝通也得不到你真正想要的成果,雖然可能唯一完成的事情就是,你是對的。但自己是對的真的這麼重要嗎?關係就這麼不重要嗎?

我們回到需求被滿足這件事上面,需求如果被拒絕或不被滿足,會不開心嘛。那我們要如何面對拒絕?

非暴力溝通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無需在乎對方會如何回應我。

在非暴力溝通中,需要在乎的,不是對方如何回應我們,而是我們要如何回應對方的反應。

換言之,不用在乎對方是否會用No來否定我、讓我難堪,我需要思考的,是接下來要如何回應對方的no。

不需要在乎別人如何評斷,需要在乎的,是自己如何回應別人的評斷。

如果因爲別人說了「你一點都不通情理」、「你是個不盡責的妻子」而感到難過,這意味着我們把評斷自己的權利交給了別人。挫折與傷痛並不是別人造成的,而是我們自己把那些話聽進去了。

這個時候,如果我把心思放在想要瞭解對方的感受及需要,我就會想:「他現在是什麼感受?他有什麼需要希望獲得滿足?」、「他需要什麼,我要好好聽清楚。」

我們說出來的話語,會影響結果。而我們是先有念頭之後,念頭創造出語言,而語言創造了我們的命運。
因爲我們說出的話,決定了我們跟別人的關係好壞。也就決定了我們的命運,所以所有的好運,基本上都是說話說出來的。所以如果你想要一輩子的好運,那就很適合好好學「長頸鹿式的溝通方法」

也就是本書重點的四個步驟

  1. 觀察(Observation),也就是具體的說出自己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感受到什麼,完全不夾帶個人偏見、價值觀與評斷。
  2. 感受(Feelings),也就是當下「真正的感受」,與你的記憶及過去曾經歷的一切無關。
  3. 需要(Needs),也就是弄清楚自己內心到底重視的是什麼。
  4. 提出請求(Requests),這裏指的,是具體告訴對方,希望對方採取的行動。

第一步是「觀察」

也就是一種不待有任何評論、評價的觀察。要觀察什麼呢?

先觀察那些引起我們情緒反應的事實與事件,然後據實以報,簡單來說就是敘事、陳述事實,不帶評論的把自己所看到的事情說出來。就像監視錄影機一樣,把發生的經過如實地描述一遍。

爲什麼不能夾帶評論?因爲只要夾帶評論,就很可能讓對方更無法接收到我們真正想要傳達的訊息。原本希望對方關心我們,結果反而適得其反;原本希望化解衝突,結果反而讓衝突更惡化。

什麼是評論?評論會像是一種指責、批判、酸他、嘲諷、或是話語中涵蓋了以前累積的情緒並非現在發生的事實。

觀察就是平鋪直述,這個平鋪直述中,沒有誰對誰錯的意涵在裏面,當我們說「你每次都這樣」時,問問自己:「我到底在意的是哪一次你說了哪一句話?哪一件事?」這個時候才能慢慢分辨自己到底是借題發揮,還是真的在意眼前發生的這件事。

這邊要用書中舉例才比較好講解清楚什麼是平鋪直述的描述。

帶有評論的觀察→不帶評論的觀察

  1. 你早上對我不理不睬的→你早上出門沒有跟我說再見
  2. 他是個大好人→他每個月都 固定捐錢給慈善團體
  3. 你怎麼又遲到了?→這星期你有兩天進公司時已超過上班時間。
  4. 你常常請假都不先打電話到公司說一聲→早上十點,我沒有看到你進來辦公室,也沒有接到你請假的電話。
  5. 你就是看我不順眼→昨天我聽到你說我很討人厭。
  6. 我觀察到你工作上有過度負荷的情形→上個月你有十天都在加班
  7. 你做事總是忘東忘西的→我打了兩通電話給你,請你記得買蛋回家,你還是忘記
  8. 小美很自私→小美不願意借鉛筆給旁邊的同學
  9. 你從來不關心我的感受→早上跟你分享上班發生地事情,你在玩手機沒有回應我
  10. 你很沒禮貌→你早上進教室時,沒有跟我打招呼。

在《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這本書中,盧森堡說明了爲什麼「觀察而不評論」如此重要:
你可以說我做了什麼、什麼沒做,也可以解譯我的話語或行爲。兩者我都可以承受,但請不要將他們混合。

第二步是感受

我們要表達自己的感受,但是我們在表達自己的感受的時候,也要留意不要傷人。

當你感覺心情很好時,可以進一步想想是「興奮」、「愉快」、「滿足」或「感動」,而非只是籠統的說「心情很好」。

反之,心情不好、不滿時,可以進一步釐清是「悲傷」、「生氣」、「失望」或是「痛苦」,而不是糢糊的表達「心情不好」。

表達感受,也是可以帶進職場使用的。職場也可以溝通真實的感受,因爲有些時候,顯現情感也是紓解彼此壓力的方式。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並沒有問題,如果到現在仍覺得職場上要嚴格管理情緒才算專業很可能是我們把情緒化、抱怨與表達感受混爲一談了。書中也有例子是佩霞老師的學生,在他的職場上跟他的上司使用長頸鹿式的非暴力溝通,結果創造出跟以前截然不同的成果。

感受的部分,因爲有許多詞彙,書中也是用列表的方式,所以這邊會留在文章的備註區讓大家可以點來看。

第三步是需要

盧森堡博士所提,人類的需要,是人類共通的基本需求,這一點必須先釐清,接下來才不會混淆。

盧森堡指的是:我們每一個人活在世界上,任何時刻都有需要(needs),例如爲了生存,我們都「需要」水分、「需要」營養、「需要」睡眠,爲了更好的生活,我們也「需要」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需要」有三五好友等等。

在非暴力溝通邏輯裡,「需要」不只是這些基本的維生條件,還包括了許多比較抽象的,例如我們所信奉的價值觀、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等。

我們「需要」慶祝、「需要」哀悼、「需要」親密關係、「需要」獨立思考、「需要」相互依存、「需要」尊重、「需要」參與感等等。

盧森堡博士多年前就已經發現的溝通狀態:我們往往將自己的憤怒歸咎於對方的行爲,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我們自己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很多時候,我們擔心、煩惱、焦慮、不爽,不見的都要深入去探討什麼心理層面的問題。

事實上,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只要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就能有足夠的力量去面對我們想要的人生。

透過「需要」這堂課,盧森堡博士提醒我們:別再用批評、指責、分析來表達不滿。

先釐清自己要什麼,然後說出自己的需要。

而且,必須能明確說清楚,那種刻意含糊迂迴的表達方式,只會讓對方搞不清楚到底我們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當然,要能精準表達,就要靠練習、練習、再練習。

也就是說,以後碰到任何不開心的情況,都是幫助我們更加認識自己的線索——「我爲什麼生氣,我現在需要什麼?我的什麼需要沒有獲得滿足,所以不高興?」

通常在中文的使用上,我們很習慣說「需求」這兩個字,換句話說,就是把「需要」跟「請求」混爲一談,然而在非暴力溝通的學習上來說,這是兩件不同的事情。

盧森堡認爲,每個人在不同時間點上,「需要」都不盡相同,由於我們幾乎不曾意識到這些細節,因此也未必能明確表達。但學會了掌握自己的「需要」,人生將會大大不同:

首先,我們會活得更有自信,對自己更滿意。

其次,我們會更容易理解別人的需要,也更有能力幫助別人滿足他的需要。

相反地,當一個人對於自己的需要不夠理解,就會處於一種對生活不滿足、對別人不滿意的狀態。

盧森堡發現,常常抱怨東抱怨西的人,往往是因爲無法清楚自己的需要。因爲,這樣的人通常也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非暴力溝通強調的「需要」,不是指物質世界裏的房子、車子、學位、或要對方順從自己,而是比較抽象的心理層面。這也是爲什麼,我們往往不容易具體說出自己心中的需要。

當熟練非暴力溝通之後,就會發現,我們內心深處最普遍、最強烈的需要,通常與「連結」(connection)有關,例如「關心」、「陪伴」、「親密感」、「合作」、「安全感」、「體恤」及「歸屬感」等等。

當練習觀察自己的需要這件事久了以後,可能你在跟對方溝通的時候,會發現你們兩個人雖然有爭執,雖然對事情的看法不同,但很有可能,其實你們的需要是相同的,只是你們沒有透過非暴力溝通的方法來瞭解自己的需要而已。

清楚告訴對方你『要』什麼

家裡有孩子的人,應該對這樣的場景很熟悉吧?你越不希望他做的事,他越是故意唱反調。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告訴對方你『不要』什麼,不等於你清楚告訴對方你『要』什麼。」盧森堡說。

希望對方別再低頭看手機,其實我們真正的需要,很可能與手機無關,而是希望對方可以把花在手機上的時間與精力,投注在自己及家人身上。

這時候,可以這樣說:「親愛的,我想好好跟你聊天,我們都暫時放下手機好嗎?」

而不是語帶攻擊的說:「你最好馬上給我放下手機!」

這樣的用語、口氣容易讓人產生抗拒,不自覺想反擊。每個人都有自尊心,不喜歡被責備。

盧森堡博士曾經舉一個故事爲例:一位女老師在講課時,學生聽課邊用手拍打着書,發出的聲音讓他覺得很受干擾。於是,他直接要求學生:

「請你不要拍打書,好嗎?」

你猜這學生如何回應?

他不拍打書了

他改拍桌子。

所以清楚的瞭解自己的需要,是爲了要溝通出自己的需要,而在溝通需要的時候,也是要講清楚,不是講的很曖昧模糊,然後對方誤解自己感覺也不好,而是清楚的可以告訴對方,你要的是什麼。

第四步是請求

整理一下到目前爲止的前三個步驟
首先,說出觀察,將事實不夾帶任何評論的陳述出來。「當我聽到……」或「當我看到……」

其次,說出感受,不把惱怒的情緒推諉給別人的言語或行爲,而是單純對自己內心狀態的描述。

第三,說出需要,釐清心中未獲得滿足的需要,並且具體將需要告訴對方。

前面三個階段,都是爲了讓對方知道我內心正在發生什麼狀態,接下來,就是第四個步驟:說出請求。

這個階段的目的,是在處理一個基本問題:如何讓我們的生命更加美好!

也就是說,我知道我的內心發生了什麼,也知道要如何改善,然後我願意說出來跟對方分享。同時,用請求的方式邀請對方 一起參與這個改善計劃。

什麼叫請求?簡單說,就是希望對方怎麼做,坦白開口請對方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同時,也請對方提出他的需要,兩個人盡可能以合作的方式來成全彼此,一切就圓滿了。

衝突之所以發生,常常是因爲壓力來的時候,其中一方覺得不舒服,開始提出情緒性的「要求」。此時除非對方夠成熟、冷靜,或受過同理心訓練,否則面對排山倒海的情緒性字眼時,很容易把聽到的「要求」解讀成「指控」,情緒往往也跟着挑動起來,接下來就演變成爭持,甚至訴諸語言或肢體衝突。整個過程下來,既傷身又傷心。

盧森堡博士說,請求務必符合三個要件:

  1. 明確
  2. 正向
  3. 非常具體,具體到當下就能引發可行的行動(DO-able可行的)

那什麼才算是明確、正向、可以引發具體行動的請求呢?

明確的請求,就是要明確,第三者聽都能馬上理解的那般明確。

正向的請求,代表不是負面請求,不是「你不要……」、「你不可以……」。這種負面請求一來特別容易造成對方反感,二來這種請求也只是讓對方知道「不該」做什麼,並沒有明確讓對方知道「可以」怎麼做。

能引發立即可行的具體行動。請求,應該要具體到希望對方做什麼,讓對方能夠直接照着做或照着說。

簡單來說就是:希望對方怎麼做,提出的就是請求。

問題在於: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自己都不太清楚要對方做什麼,自己才會滿意。很多人或許知道「不要」對方做什麼,卻搞不清楚自己「要」什麼。

佩霞老師在課堂上問學員:「那你希望怎樣?你要什麼?要對方怎麼做?」常常得到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

但是千萬不要以爲,提出請求別人一定要答應,請求,是可以拒絕的;不能拒絕的請求是要求。

在非暴力溝通看來,這種一旦對方不答應就表現出生氣、挫折、沮喪、逼迫,任何試圖給對方壓力的狀況,都算是「要求」,不是「請求」。

真正的請求,不是單方面、不是一廂情願的,也不是強迫別人一定要接受的。

真正的請求,必須是讓對方理解的,讓對方可以拒絕的,還要讓度誒方心甘情願同意的。

真正的請求,就算對方拒絕,也能試圖去理解原因。

真正的請求,不會讓雙方的連結中斷。

一定要理解:請求不是要求,對方可以選擇說不,我也不要刻意施壓。重點是與對方繼續溝通下去,保持對彼此的好奇與同理。

盧森堡博士說,要對方相信自己所說的話是出於請求,就是讓對方清楚知道,當他說「不」的時候,是可以獲得諒解的。

來整理一下四個步驟

觀察,是要讓我們可以觀察自己內心到底發生什麼事、外在環境到底發生什麼事,然後我們要把我們觀察到的事情溝通出來,先溝通外在環境發生的事情。

然後在溝通自己內在環境發生的事情,所以才會第二步驟是感受,溝通出你的感受,但一樣,我們要爲自己的感受負責任,不是錯誤的拿自己的感受來評論對方的行爲,不能說我感覺你怎樣怎樣,感覺就是感覺自己的感受,並非感覺別人,你感覺的到別人什麼時候想尿尿嗎?不可能嘛,那不是感受,那是誤會。誤會了「感覺」這兩個字的用法。

當你溝通了外在環境發生的事情以後,溝通內在環境發生的事情,這時候,要溝通自己發現自己有什麼需要沒有被滿足,但是自己的這個需要也不能像是感情乞丐一樣的跟對方乞討,而是爲了要發揮同理心,理解對方,所以你必須要先理解你自己,而產生的內在自我觀察。爲了你正在處理的關係更好,所以你需要觀察你自己的需要,因爲你需要去聽見對方的需要,去理解對方的需要,當對方感覺到你不是只有只顧自己的需要,溝通也會更容易一些更順暢一些。

最後就是提出請求的邀請了,你可以告訴對方,在遇到這樣的情況下,他可以怎麼做,會對彼此都更好,有一個新的選擇的機會,而不是永遠都只會使用過去習慣的舊模式,過往擅長的豺狼語言。
但有時候我們的請求,對方也會因爲還沒準備好,或者價值觀等等因素,他目前還沒辦法接受我們提出的請求,也不用氣餒,不用指責對方,此時會更需要你去同理對方的狀態與需求,可以回頭想想,問問自己:「如果我是他,我爲什麼這麼不情願?我有什麼感覺、什麼需要沒有得到滿足?」,也許有些事情就會因此而溝通出你意想不到的結果出來。

但最重要的關鍵都是,你想要達成「好好溝通、好好說話」的這個目的。

職場上的溝通模式,如果可以運用非暴力溝通所強調的說出真實的感受,應該可以減少很多管理上的問題。讓我們可以不卑不亢的表達自己。

整個過程當中,有一些最好不要做的事情,其實我沒有把全部都講完,但有一個會想要在最後做一些補充,第一個就是勸。
東方文化很習慣勸,在非暴力溝通裡,「勸」並不是一個好方法。勸,其實是一種否定、一種譴責。
這邊用佩霞老師的例子來讓大家理解看看。
一位有兩個學齡小孩的父親,在課堂上問佩霞老師:「要如何跟自己讀國中的孩子溝通?」

佩霞老師說,想象一下,假如你身旁這位女學員告訴我,他遇到嚴重的婆媳衝突,很沮喪、很難受,接着我開始跟他講道理,對他曉以大義說:「你婆婆這樣算不錯啦,你不應該這樣想,你怎麽會有這種想法呢?這是不對的……」你覺得,他下次還會不會再跟我分享他沮喪、難受的心情呢?

這位父親恍然大悟說:「當然不會!因爲你完全沒有幫上忙,只是在數落他,暗指他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感恩。」

正是如此,孩子想不想跟我們說實話,願不願意跟我們分享感受與心情,要看我們平常的表現。

如果我們總是動不動就糾正孩子的說法,只要一有機會就想要扭轉孩子的感受,喜歡義正嚴詞的講大道理,孩子們就一定不會把自己的心敞開來,讓我們走進去。

想想看,當我們一邊要求孩子對我們「說實話」,然後當孩子講了實話之後,我們又說:「你不能這樣想,你這個人就是太計較了,這樣的心態不對……」他聽了只會更加氣急敗壞,甚至還得爲自己的感受辯駁、平反一番。所以有時候,孩子的需求不一定是要你勸他,這很重要,當然不只孩子,朋友也是、伴侶也是。

第二個是耐心的聽

很多父母跟孩子之間的衝突,都是因爲沒有耐心聽孩子把話說完或說清楚。當父母自己沒有耐心,又如何期待孩子要有耐心呢?這種鬼打牆似的溝通,放眼望去在親子、夫妻之間比比皆是。

想改變,其實沒那麼難,就是花點時間把孩子、伴侶的感受聽進去,然後如實的複述給對方聽,讓他知道你聽到了。這在親子、夫妻關係上的培養上就已經非常滋養了。

本集節目呢,就不做小結了,因爲我覺得就是忘了就重聽吧,搞不好會有不同的學習收穫噢!

謝謝你聽到了最後,你還喜歡今天的節目嗎?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節目, 歡迎你訂閱好好生活鴨,並且在apple podcast或者mixerbox上按下五星評論跟我分享你喜歡節目的什麼部分,一起讓更多人可以知道這個節目,讓我可以把節目做的長長久久,合作邀約資訊都在shownote資訊欄位,期待你熱情分享你自己有感覺的部分。好好生活鴨,我們下次見,掰掰

註解的需求被滿足的正向感受有
正向感受(需要獲得滿足時):

高興、興奮、喜悅、開心、樂觀、強壯、滿足、愉快、放心、感動、自豪、平靜、滿意、安心、輕鬆、清晰、友善、溫暖、溫柔、沉着、感恩、好玩、愛冒險、有靈感、有信心、全神貫注、無憂無慮、熱情奔放、受到鼓舞、滿懷希望、興高采烈、生氣蓬勃、充滿活力、充滿愛意

負面感受(需要未獲得滿足時):

寂寞、生氣、沮喪、冷漠、悲痛、疏離、失望、悲傷、惱怒、沉重、擔心、氣餒、痛苦、疲憊、懷疑、憂鬱、尷尬、沉痛、受傷、灰心、無助、不安、煩亂、緊張、恐懼、焦慮、悲觀、惱火、煩躁、厭惡、不舒服、無精打采、不知所措、驚恐莫名、精疲力盡、不堪重負

Subscribe to 好書讀書會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