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发放了首批虚拟银行牌照,吸引了70多家机构竞逐。最终,金管局分三批共发放了8张虚拟银行牌照,其中不乏具有国内金融机构或互联网背景的企业。
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7家虚拟银行正式开业,分别包括众安银行、天星银行、汇立银行、Livi Bank、Mox Bank、蚂蚁银行和平安壹账通银行,仅富融银行仍处于试运营阶段。
虚拟银行在开业后纷纷推出高息存款、电子支付、小额贷款等多样化产品,吸引了大量用户。而在移动支付和无卡化的趋势下,虚拟卡成为了虚拟银行竞争的核心。
由渣打香港牵头成立的Mox Bank于今年4月试业,9月正式开业。Mox Bank推出了亚洲首张全功能无号码银行卡——Mox Card,并成为香港首家同时支持Apple Pay和Google Pay的虚拟银行。
WeLab Bank于7月开业,推出了首张全面公开在市场使用的无卡号WeLab Debit Card。尽管Mox Card自称是亚洲首张无卡号银行卡,但由于WeLab Bank开业较早,因此其自称“首张全面公开使用的无卡号银行卡”也无可厚非。
作为首家试业和正式开业的虚拟银行,ZA Bank推出了香港首张自定卡号的Visa卡——ZA Card,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选择。ZA Card的自定义功能支持卡号的后6位号码,且这一自定义不仅适用于实体卡,也适用于数字版。
由中银香港、京东数科和怡和集团合资成立的Livi Bank于8月开业,主打电子支付消费功能,尤其是通过“银联二维码”进行线下消费。Livi Bank与银联国际合作发行了银联版的虚拟借记卡。
平安壹账通银行于9月29日开业,推出了“无卡取款”服务。通过与银联通宝有限公司合作,用户可以使用银行App在支持无卡取款的银通自动柜员机上提取现金。
ZA Bank、Mox Bank和WeLab Bank的虚拟卡都提供了数字+实体的选择,用户可先在App内申请数字虚拟卡,再申请实体卡。而Livi Bank的虚拟卡目前仅提供数字版本,无法进行取现操作。
Mox Card和WeLab Debit Card都采用了“无卡号”设计,卡面上不显示卡号、安全码和有效期等信息,这些信息通过银行App管理。ZA Card则支持自定义卡号的后6位,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选择。
Mox Card和WeLab Debit Card与万事达卡合作,支持Apple Pay和Google Pay。ZA Card与Visa合作,支持Apple Pay。Livi Bank的虚拟卡则与银联合作,支持银联二维码支付。
四家虚拟银行都针对新用户和虚拟卡推出了消费返现等优惠活动。Mox Card和WeLab Debit Card的返现上限高达1000港币,具体返现规则各有所不同。
香港虚拟银行的出现是金融科技创新的体现,也是数字化潮流的必然结果。虚拟银行的诞生不仅推动了香港金融科技的发展,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金融服务体验。
随着虚拟银行的不断发展,虚拟卡产品将成为未来金融服务的核心。它们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灵活和个性化的支付体验,预示着金融服务数字化的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