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虚拟银行的“虚拟卡”深度解析
February 15th, 2025

虚拟银行的崛起与背景

2019年3月,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发放了首批虚拟银行牌照,吸引了70多家机构竞逐。最终,金管局分三批共发放了8张虚拟银行牌照,其中不乏具有国内金融机构或互联网背景的企业。

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7家虚拟银行正式开业,分别包括众安银行、天星银行、汇立银行、Livi Bank、Mox Bank、蚂蚁银行和平安壹账通银行,仅富融银行仍处于试运营阶段。

虚拟银行在开业后纷纷推出高息存款、电子支付、小额贷款等多样化产品,吸引了大量用户。而在移动支付和无卡化的趋势下,虚拟卡成为了虚拟银行竞争的核心。

四大虚拟银行的虚拟卡产品

Mox Bank:无卡号银行卡的先驱

由渣打香港牵头成立的Mox Bank于今年4月试业,9月正式开业。Mox Bank推出了亚洲首张全功能无号码银行卡——Mox Card,并成为香港首家同时支持Apple Pay和Google Pay的虚拟银行。

WeLab Bank:无卡号虚拟卡的创新者

WeLab Bank于7月开业,推出了首张全面公开在市场使用的无卡号WeLab Debit Card。尽管Mox Card自称是亚洲首张无卡号银行卡,但由于WeLab Bank开业较早,因此其自称“首张全面公开使用的无卡号银行卡”也无可厚非。

ZA Bank:自定义卡号的先锋

作为首家试业和正式开业的虚拟银行,ZA Bank推出了香港首张自定卡号的Visa卡——ZA Card,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选择。ZA Card的自定义功能支持卡号的后6位号码,且这一自定义不仅适用于实体卡,也适用于数字版。

Livi Bank:银联二维码的探索者

由中银香港、京东数科和怡和集团合资成立的Livi Bank于8月开业,主打电子支付消费功能,尤其是通过“银联二维码”进行线下消费。Livi Bank与银联国际合作发行了银联版的虚拟借记卡。

平安壹账通银行:无卡取款服务

平安壹账通银行于9月29日开业,推出了“无卡取款”服务。通过与银联通宝有限公司合作,用户可以使用银行App在支持无卡取款的银通自动柜员机上提取现金。

四大虚拟卡产品的异同

卡片形态

ZA Bank、Mox Bank和WeLab Bank的虚拟卡都提供了数字+实体的选择,用户可先在App内申请数字虚拟卡,再申请实体卡。而Livi Bank的虚拟卡目前仅提供数字版本,无法进行取现操作。

产品特点

Mox Card和WeLab Debit Card都采用了“无卡号”设计,卡面上不显示卡号、安全码和有效期等信息,这些信息通过银行App管理。ZA Card则支持自定义卡号的后6位,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选择。

合作卡组织及支付方式

Mox Card和WeLab Debit Card与万事达卡合作,支持Apple Pay和Google Pay。ZA Card与Visa合作,支持Apple Pay。Livi Bank的虚拟卡则与银联合作,支持银联二维码支付。

优惠活动

四家虚拟银行都针对新用户和虚拟卡推出了消费返现等优惠活动。Mox Card和WeLab Debit Card的返现上限高达1000港币,具体返现规则各有所不同。

虚拟银行与虚拟卡的数字化趋势

香港虚拟银行的出现是金融科技创新的体现,也是数字化潮流的必然结果。虚拟银行的诞生不仅推动了香港金融科技的发展,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金融服务体验。

👉 野卡 | 一分钟注册,轻松订阅海外线上服务

结语

随着虚拟银行的不断发展,虚拟卡产品将成为未来金融服务的核心。它们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灵活和个性化的支付体验,预示着金融服务数字化的未来趋势。

Subscribe to buqi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buqi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