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銘刻與鏈上生態多樣化
March 28th, 2024

作者:@5bb55b @khriskang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銘文與偉大的公平鑄造機制讓我們看到了比特幣生態的諸多可能性,並將數據銘刻這種古老而有效的鏈上應用手段,再次向世人展示。是的,這甚至可以追溯至十年前的染色幣與Omni協議。

但是網絡卻變得不堪重負,上百倍的轉賬手續費嚴重阻礙了正常的資產流通;除此之外,猛增的UTXO粉塵數據,偏中心化的交易市場,以及錢包操作只要稍有不慎便會丟失原本所擁有的銘文資產。這一切構成了當下比特幣生態中所特有的,昂貴的以及緩慢爬行的藝術。

然而我們必須回到智能合約的框架內嗎?答案是否定的,這並不是單選題。對於鏈上資產的各類應用場景而言,作為更準確的觀點,它們將是範式互補的關係。智能合約的圖靈完備性成為了無限創新的土壤,它是推動鏈上生態發展的首要驅動力。另一方面,數據銘刻與其各類協議所構成的,則是固化后的具備多種特定應用的形態:通過將數據寫入鏈上交易或UTXO中,由固化后的規則進行解析運算來實現。而這無疑是更安全且高效節能的。

區塊鏈生態仍處於早期的發展階段,但已有諸多被驗證的充滿活力的應用協議,將其通過數據銘刻的機制進行固化並高速運轉是完全可行的,雖然它們有些非常複雜,例如:

1,公平鑄造的代幣,如BRC20;

2,擁有主體的代幣發行,如ERC20;

3,非同質化代幣,如ERC721;

4,鏈上游戲與其積分體系;

5,去中心化交易所與跨鏈橋;

6,去中心化金融與其它的等等。

作爲基礎,我們需要一條現代化的UTXO高速公路,它必須是完全去中心化的,為此它需要挑戰數個高難度的目標:基於純粹的POW共識與忠誠的ASIC礦工,超高BPS下所能實現的全球化SOLO挖礦,通過剪枝機制使得成本僅100美金即可長期運行的全節點硬件,以及不低於3000TPS的交易吞吐量。

很顯然,KASPA已經做到。請試想一下,數據銘刻範式與之能夠產生怎樣的,令人興奮的化學反應?等等,對未來生態的想象總是無限美妙的,但在那之前,我們需要經歷枯燥乏味的工程論證與實現,在充斥着大量謀求短期利益的環境中,這尤為重要。

首先我們需要一整套全新的生態協議,其應當統一各類資產的數據標準,不僅僅是公平鑄造的代幣部署,還包括非同質化代幣(NFT),以及擁有主體的代幣發行模式,而後者對於穩定幣或RWA等提供了實施的可能性。

其次,我們還應當讓這些資產在流通時真正做到去中心化,無論是代幣市場或者交易所。這些很複雜,但幸運的是關鍵部分已通過基礎論證,它們將在協議中實現。

所有數據都將存储在鏈上,這是去中心化體系的前提。從技術角度而言,通常可以有幾種方式來將數據銘刻至UTXO中:

1,OP_RETURN - 備注數據;

2,P2SH - 見證脚本;

3,P2TR - 見證脚本;

4,P2PK - 自定義公鑰。

不論協議最終采用何種方式,都不應當產生粉塵UTXO或是造成節點膨脹,否則它將注定是失敗的。在這裏我們看到了KASPA所擁有的的先進特性,並巧妙的結合在一起:

1,節點的剪枝機制 - 完美避免了冗餘數據的沉澱;

2,高速轉賬與低廉的手續費 - 錢包能夠隨時合并UTXO;

3,額外的手續費模型 - 針對特定的高頻操作進行治理;

4,PSKT - 提供安全且去中心化的資產交易(原子交换)。

協議數據由索引器負責鏈上數據的解析,它是開源且易部署的,無論是由個人或是服務商都可以運行;而這實現了一項基礎共識,即任何人都可以獨立驗證所有數據的真偽。除此之外索引器還將提供一系列可供錢包及瀏覽器調用的API:

1,鏈上資產查詢,包括代幣狀態與地址餘額等;

2,輔助生成交易數據,如部署或鑄造等;

3,鏈上挂單信息,代幣市場或流動性狀況;

4,系統狀態信息,節點與索引器相關。

我們必須謹慎地分階段來實現這一切,但好消息是,這些可能不需要很久。最後,作為結束語,“生態的基石即資產的多樣化與其暢行無阻的流通”

Subscribe to 5bb55b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Nft graphic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5bb55b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