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专访」KiloEx、REVOX创始人访谈(三):DeFai破圈在即?DeepSeek引爆新机遇,两大项目方揭秘未来布局

2月6日晚8点,REVOX联合创始人Neo受邀参加了由KiloEx举办的Twitter Space AMA,与KiloEx CEO Joey就AI与DeFi的融合展开了深入对话。本次AMA的主题为"AI × DeFi: DeFai再塑造去中心化交易",旨在探讨如何通过AI技术创新推动DeFi生态的发展。

作为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两个项目,REVOX专注于去中心化AI agent基础设施的构建,而KiloEx则致力于创新DeFi交易解决方案。此次两个项目宣布达成深度合作,用户可以使用REVOX的代币作为保证金在KiloEx平台进行合约交易,为代币赋予更多实用场景。

在近一个小时的对话中,两位嘉宾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就当前DeFi面临的用户门槛问题、AI agent对生产关系的变革、链上AI大模型的发展前景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双方一致认为,AI技术将在降低DeFi使用门槛、优化交易体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望带动更多用户进入Web3世界。

为了回馈社区用户的支持,本次AMA特别准备了总额1000美元的互动奖励,包括500 $KILO和500 $Rex代币空投。这也体现了两个项目对于建设活跃社区、促进用户参与的重视。随着AI与DeFi的深度融合,这个新兴赛道有望在未来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以下是本次访谈的具体内容,由老猫整理。

问题4:分别聊一下DeFi现在遇到的最大瓶颈,以及AI进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Joey(KiloEx):

从DeFi跟AI的结合来讲,新的产品形态可能不再是需要给用户来进行看,他可能提供更好的数据分析给到AI agent,让他能更好的取到数据。这个可能是一个下一代的更新的一个发展方向。

那第二点的话呢,针对这个AI agent的这样的一个部分,我觉得我可以提到一点,这个是我在跟另外的一个开发者聊的时候会看到,就是说可能之前的时候大家在开发AI的一个应用的时候,就是需要比如说我需要去进行数据的处理,数据的标注,然后看如何去把数据喂给对应的这个机器来进行计算等等,可能需要进行非常多的前期的准备工作。

但是随着AI agent的基础设施的完善,比如说像Eliza,很多的开发者。因为当时Eliza作为一个,包括Eliza本身,其实是也是在一个矛盾的中心点了,包括Eliza自己本身,包括ai16z,其实有非常多的用户针对他的价格,针对他对社区的一些表现褒贬不一。但是从开发者的角度来说,其实有非常多的新的AI agent正在使用Eliza的这个框架来进行开发。

所以说,我是觉得,随着越来越多的开发者进入到之后,才会有更多的新的想法,新的产品能迸发出来。所以说,我觉得可能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势头,会在接下来的这个下半年中间,可能会出现一个更现象级的一个产品。我觉得那个可能是一个更好的一个爆发的起点。

Neo(Revox):

从整个AI方向来说的话,我们需要从圈外(传统互联网/传统AI圈子)和圈内(区块链/Web3圈子)来看。我们经常受到的东西其实是从圈外往针对AI Web3,是从圈外往圈内走的。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事儿是说,DeepSeek在上个周特别火之后,其实DeepSeek可能在一个月之前就已经先火了一波,然后到了上周特别火之后,各个项目当然也包括我们,开始非常积极的去接入DeepSeek,然后去谈跟DeepSeek还能做哪些整合。一方面是我们也在跟风,在跟叙事,另外一方面是我们确实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我还是拿DeepSeek来举例子。就是第一,他是一个特别牛逼的中国的没那么大的团队,他能做出来一个在大模型这一层不一样的model,能够做出来这么好的一个结果。这本身是一件很让人震惊的事情,不管他受到了一些什么样的质疑。那这样子的话,其实会让很多的小团队,甚至就包括Web3的小团队,大家好像觉得自己也可以做这种偏底层的一些非常核心的一些尝试,这是一个好事。

那么第二个的话,这一次大家会发现说,DeepSeek把一些模型的一个本地化部署的这个门槛降低了。今天很多的,包括大家也许刷抖音甚至都能刷到,就是说在教普通用户说,你怎么在电脑上去部署一个满血的DeepSeek大模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一个事情。就是之前,虽然大家也不少人也研究过,在本地我们部署一个Llama应该怎么去做,但他仍然较为受制于在非常程序员的圈子里。但是DeepSeek似乎在做一个破圈的事儿。

那么沿着这个思路在想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说为什么大家开始关注本地大模型这件事了。那也许一部分是在关注说,怎么样比较好的去建立自己的AI知识库,训练出来一个自己的AI model。同时不要把自己的那么多数据给他交出来。那这个需求本身就是特别特别Web3的一个需求。那我们整体也在,我相信其他项目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就是说是不是可以做这样的一个模型节点和一个类似于模型插件的一个事儿。对,那像这样的来自圈外的一些信息,能给我们一些非常非常多的一些启发。

那回过头来我看我们今天,比较坦率的讲说,Web3的AI大家究竟做到了一个什么阶段,包括很多框架和底层的一个项目,我们坦率的说,我们觉得是在一个非常早期的一个阶段。今天真正能够做的,就是在各个应用层Web3的AI项目,都还没有办法跟传统的这些互联网的AI项目去比肩。如果是在application的话,application它是一个特别好做比较,特别好做对比的事情。我们肯定会让一个项目能做到这样一个级别。

所以我自己,对于现状的判断是,我们处于一个很早期的一个阶段。那么后面应该怎么走?我认为第一个有一个投机取巧的办法,或者说是一个更为native,web3 native的一个需求,就是去做AI和Web3的结合。那这是我们前面提到的DeFai,然后也有其他的一些方向,甚至一个智能的钱包。对,这个可能也算DeFai的一个发展方向。或者是说去做一个这种AI agent,一个虚拟的虚拟自然人之间的一个交易平台。然后用到这个Web3的交易功能,来去增强这个AI agent的流动性。我觉得这些确实都是结合了Web3的一个特性。

那另外一个角度就是说,真正去做一些Web3真正能帮助AI去改善的一些事情。这个我在前一个问题,其实大概也有提到。我认为这个大方向也是非常非常好,然后迟早也会去做到的事儿。只是说我们现阶段,其实还没有能够很快的实现吧,或者说离这个实现还较为长远。不过整体上的话,我在看这些,比如说i Donated这些做算力的一些项目的时候,我们的评估就觉得说,他们离真正的实用其实差的不会太多了。也许是可以在一些垂类的方向上,可以更好的进行一些突破。

我举一个例子,就是今天假如一些科研人员或者是一些大学的一些学生,如果他们想去用AWS,或者是Google的一些这个AI的基础设施的一些服务,其实这个成本是相对较贵的。这个贵的原因,来自于AWS、Google,他们主要是把自己的服务卖给一些比较成型的B端的一些公司。所以他们不太会,目前他们不太会去做一些分时分片,以及这种比较灵活的一个算力的售卖政策。但这些事儿是在Web3第一天,如果大家来做一个算力项目,就会去思考和去做的一个事情。

那么我们感觉说这类的用户,这类的一个需求场景,可能是Web3的这类AI的一个发展方向,能够比较快去开花结果的一个点。而且能够对圈外的这个世界,能产生真正的一个影响,能够帮助到整个AI的一个行业。那我觉得,这个对于咱们行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行业发展到今天很高兴的看到,就是**大家都开始讲说,各个项目它真实产生的价值是什么,如果不是一个meme的话,真实产生项目的价值是什么?未来能不能赚钱?**那虽然这样做项目越来越累,但是我认为这是正确的方向。

问题5:分享各自项目未来的蓝图、发展前景或预期达成的目标

Joey(KiloEx):

基于币本位的交易合约,我们会更大的去拓展起来。除了我们这种早期的合作伙伴之外,我们也非常欢迎其他的,愿意一起合作的项目方共同探讨,怎么把这个市场做得更大,做得更好。拓展到更多的以币本为交易合约的这个思路里头,看能不能去添加更多的产品。比如说我们去,这个也只是在探讨阶段。比如说现在大家也都知道有一些VC币,跌的很猛,那我们能不能直接出个一揽子的指数,用户直接short这些新代币就完事儿了。

包括一些,比如说一些新的代币上线OrBit的之后,可能会有一个猛冲之后还会再下跌。那是不是所有的发了这个OrBit的信息,比如说滞后两个小时之后,就专门出一个这样的一个VC基金的这样的一个产品,去做这样的一个short,我觉得这个都是我们在考虑更新的这样的一个方向。

然后第二个点呢,其实就是我们的Hybrid Warp,这个呢,可能他是跟我们本身的产品会契合度更高一些。我们提供更多的真实收益,给到这些LST啊,stablecoin的持有者,去更好的帮助Layer2去锁定这个流动性,这个是我们一直在持续在做。我们的TVL呢,最近也是刚刚从这个2500-2800左右,一路上冲到了5000万美金的这样的一个状态

然后第三点的话,是我们自己产品本身的milestone,就是我们平台其实也非常临近TGE了。所以说,也是希望更多的小伙伴能更好的关注到我们接下来的这样的一个活动,也是希望大家能在这一过程中,能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这个空投的奖励。

Neo(Revox):

先预祝KiloEx后面TGE顺利!

整个Revox后续的一些规划,首先我们会在整个平台agent的发射平台这一侧,会逐步的上线一个新的一个AI agent的发射平台。然后这个发射平台,我们会更多的聚焦某一个垂类的一个AI agent的方向,而不是说去做一个很泛的这么一个发射平台。因为整体说实话,其实圈内做这种泛的agent资产平台的已经挺多了。我们整体也会希望说在一个垂类方向,就目前我们会去做这类类似于一个人的avatar的这个方向,会去做更多的一些工作。

我们认为这个方向本身,它会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并且大家都能用起来。我们可以想象说,就是大家包括KOL,大家也都可以用一个工具来生成自己的一个AI的avatar,然后帮助自己来发内容,包括上传,来制作一段自己的视频,每天来介绍自己的工作,然后也弥补一些自己不能做的一些事情。

那我们整个launchpad,这个整个发射平台会往这方面去做。那这个会不会太久,马上就会上线。那这里的话,这整个东西会围绕它里面的资产的创建和消耗的这些token,都会使用我们的这样一个主代币来完成。那这是我们首先在产品层面的一个规划。

另外我们代币本身的话,我们后面也会逐步上线去做Staking的一些功能。那这个Staking,我们不需要把它做成一个简单的为了Staking而Staking的东西,我们整体在白皮书里面我们有提到说,我们整体一个方案是一个Staking to AI的这么一个机制

什么叫Staking to AI呢?它的核心点是会说,大家使用AI的服务都是需要去消耗算力的,都是需要去付出成本的。那我们会希望说,通过接入这些AI的一些计算的一些资源的合作方,然后也包括一些Web2的一些AI的这些API和资源方。那我们会把这个资源的一个统一的接口,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用Staking我们的代币来支付一定的一个成本。那这个我们会认为说,会帮助用户比较简便一些的,特别是Crypto的一些用户,比较简便的能使用到这些AI的资源。那这个机制,我们也会比较快的去上线。

那这结合第一个吧,就是我们整体会希望说,我们的代币本身能够帮助用户更简便的去支付AI的一个使用。那在产品层面的话,能够帮助用户有具体的比较方便和实用的一个agent的使用用例。让大家可以来通过我们代币来创建。

对,这是我们整体后续的一个大概规划。

Subscribe to 老猫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