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一年多来,Web3圈子有一场大戏特别引人注目:LSD(Liquid Staking Derivatives)项目们正在上演"烧钱大战"。
这个千亿市值的赛道,从老牌玩家Lido、Rocket Pool,到新晋选手Puffer、Stader,竞争可以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在老猫看来,这场大战与其说是在拼项目实力,不如说是在比谁的钱包更鼓。有意思的是,在这场"烧钱大战"中,有一个项目选择了另辟蹊径——这就是今天要聊的主角Bifrost。
作为区块链行业的观察者,老猫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靠烧钱上位的项目,往往都逃不过"昙花一现"的命运。就像互联网泡沫时代那些烧钱补贴的公司一样,等到钱烧完了,用户自然就走了。而真正能活下来的,都是那些专注于解决用户痛点、提升用户体验的项目。
在这个背景下,Bifrost的选择就显得格外有趣了。它没有选择跟风撒钱,而是把目光聚焦在了一个更具战略意义的方向上——互操作性。在老猫看来,这不仅体现了项目方的远见,更反映出他们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在Web3走向多链并行的今天,谁能打通这些"孤岛",谁就能在这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让我们先聊聊现在LSD市场是什么样子。
最近这一年,LSD项目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项目撒钱撒得欢,动不动就是几百万美元的补贴砸下去;有的项目则整天喊着"我们是最去中心化的",天天跟竞争对手打嘴仗。但你仔细想想,这些做法真的能长久吗?
Bifrost的团队看到了一个关键问题:用户又不是傻子,补贴发完了,用户自然就走了;天天喊口号,用户也会审美疲劳。真正能留住用户的,是实打实的收益。
说到收益,我们得先搞清楚LSD的收益是怎么来的。简单来说,当你把ETH或者DOT这样的代币质押到LSD项目时,底层公链会给你一个基础收益,这个收益率基本上是固定的,就像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一样。
那问题来了:既然基础收益率是固定的,那我们要怎么才能给用户创造更多收益呢?
Bifrost的答案是:让你的LSD产品变得更"万能"一点。
举个简单的例子: 1、假设你把ETH质押到某个LSD项目,获得了4%的基础年化收益; 2、如果这个LSD项目的代币只能放在钱包里吃灰,那你就只能拿到这4%; 3、但如果这个代币可以被用在各种DeFi项目里:
可以去做流动性挖矿
可以当作抵押品去借贷
可以参与各种收益农场
甚至可以在不同的公链上使用
这样一来,你的实际收益可能就变成8%、10%,甚至更高。
这就是为什么"互操作性"这么重要:它就像是给你的资金装上了一对翅膀,让你的钱可以自由地飞到收益更高的地方去。而Bifrost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把"互操作性"作为了核心竞争力来打造。
所以说,与其整天想着怎么补贴用户、怎么喊口号,不如想想怎么让自己的产品变得更好用,让用户的钱能赚到更多钱。这才是真正的制胜之道。
说到Bifrost为什么能在竞争激烈的LSD市场站稳脚跟,主要靠两个独门武器。
首先来说说什么是派息。简单理解就是:当你把ETH或DOT质押到LSD项目后,项目要把赚到的质押收益分给你,这个分钱的过程就叫派息。
传统的LSD项目派息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让用户自己去点击领取,就像领取工资一样;另一种是定期给用户的代币增发,就像通货膨胀一样。这两种方式都有各自的问题,要么用户体验不好,要么不利于其他项目的集成。
Bifrost独辟蹊径,采用了Reward-Bearing模式。这是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
传统模式就像是发实体红包,你得自己去拆开才能用
而Reward-Bearing模式就像是微信红包,钱直接进了你的余额,随时可以用
这种设计让Bifrost的vToken特别容易被其他DeFi项目使用。就像乐高积木一样,做好了标准接口,谁都能拿去搭建自己的应用。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这种模式已经成为了行业标准。
打造无缝体验 这第二个杀手锏更厉害。Bifrost设计了一个叫"全链架构"的系统,这是什么概念呢?
想象一下肯德基的经营模式:
总部负责核心配方和运营标准
各地开设分店为当地用户服务
但所有分店都遵循相同的标准
Bifrost也是这样:
核心协议放在一条主链上(相当于总部)
在其他链上部署远程模块(相当于分店)
用户在任何链上都能享受完整服务
这样做带来了超多便利:
1、铸造自由:你在以太坊上有ETH,不用转来转去,直接就能获得vToken
2、赎回无忧:想换回原始代币,在哪条链上都能操作
3、交易便捷:想买想卖,随时随地都可以
4、流动性共享:不管你在哪条链上操作,都是用的同一个资金池,就像你在全国任何一家银行网点,都能操作你的银行账户一样
最牛的是这个"统一流动性"。其他项目可能要在每条链上都准备一笔资金,就像每家分店都要准备一个资金池。但Bifrost不用,就一个总资金池,所有链上的用户都共享,这样就能:
节省资金占用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降低管理成本
让用户体验更流畅
总的来说,Bifrost这两个杀手锏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理念:让用户用起来更方便,让其他项目集成起来更容易。这就是它能在LSD大战中占据优势的关键所在。
说到Bifrost的愿景,就不得不谈谈它提出的"链抽象"概念,这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词,用大白话解释起来其实很简单。
目前的区块链世界是啥样呢?
想象一下,现在的区块链世界就像是一个由几百个小国家组成的世界:
每个区块链就是一个"国家"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代币)
要在国家之间转移资产,就得通过"跨境通道"(跨链桥)
听起来很麻烦对不对?确实如此!用户每次跨链都要: 1、先把代币从A链转到跨链桥 2、等待跨链确认 3、再从跨链桥提取到B链 4、还要担心跨链桥的安全问题
这就好比你从国内到国外旅游:要换汇、要过海关、要担心安全,确实挺折腾的。
那Bifrost想要做什么呢?
Bifrost通过全链架构,想要打造一个"统一市场"。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很容易理解的例子:
想想我们现在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
你根本不用管支付宝的服务器在北京还是在杭州
你也不用关心钱是从哪个银行来的
你只需要打开APP,扫一扫,就能完成支付
Bifrost想要在区块链世界实现类似的体验:
用户不用关心自己在哪条链上
不用操心资产存在哪里
不用纠结跨链这些技术细节
只需要点点按钮,就能完成所有操作
这种"链抽象"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好处呢?
1、使用更简单:
不用学习复杂的跨链操作
不用担心跨链安全问题
操作就像在本地链上一样简单
2、资金效率更高:
资金可以自由流动
不用在每条链上都预留一部分资金
能更好地抓住各种投资机会
3、跨链更自由:
想去哪条链就去哪条链
不用担心流动性问题
交易成本更低
说白了,Bifrost想要做的是:让区块链世界变得像互联网一样好用。就像你现在上网,根本不用关心访问的网站服务器在哪里一样。这就是Bifrost对未来的愿景,也是它现在所有技术创新的终极目标。
回顾整个LSD赛道的发展,我们看到太多项目在短期利益和噱头上打转。有的撒钱撒到手软,有的整天喊着去中心化的口号。但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真正能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的,一定是那些着眼于解决根本问题的项目。
Bifrost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互操作性课程。它不是简单地提供流动性质押服务,而是通过Reward-Bearing派息机制和全链架构,重新定义了什么是真正的"用户友好"。这就像是特斯拉,它不仅仅是造了一辆电动车,而是重新定义了人们对汽车的认知。在当前这个跨链需求爆发的时代,Bifrost的这种思路显得尤为可贵。
要问我对Bifrost最看好的是什么?那就是它的产品思维。在大家都在谈用户增长的时候,它在考虑用户体验;在竞争对手比拼补贴的时候,它在构建基础设施;在其他项目还在为单链单一场景优化时,它已经在为Web3的"超级应用"时代布局。这种远见和格局,才是真正的制胜法宝。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用户在区块链世界像使用互联网一样自如时,我们会发现:原来Bifrost早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AIWeb3中文社区是一个专注于去中心化的Web3教育平台,采用 Create 2 Earn 激励模式,为您提供 Polkadot/Kusama 生态最新动态,欢迎加入:https://linktr.ee/aiweb3